第146章 藍玉:塵兒說的這幾條,就照辦吧……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深夜,
藍玉帶著五軍都督府的人,與吳良、鄧鎮、趙庸、李景隆,以及幾個主要將領,帶著剩下的五千人拔營迴京。
從鎮江到京城路途不遠,大軍計劃行進一天,次日午時初刻就神策門。在神策門,老朱將率朝廷百官跪營。這是中書省胡惟庸、汪廣洋兩人同時簽署的文書,昨日就抵達了。
天快亮時,大軍放慢了腳步,計算著腳程,大概兩個時辰能走到。
這時,
蘇塵在馬車上靠著睡覺,忽然耳邊傳來叮咚聲——
【叮!】
【特別預警!朱元璋將在班師儀式上現場找茬 ,當場罷免藍玉,請宿主盡快處置。】
我擦了!
當場找茬嗎?
蘇塵本來迷迷糊糊,一下子嚇了個半死——
沒錯!
真的忘了一件事了。
胡惟庸消停了,可老朱不會消停啊!
他當然要親自找茬。
“不行不行,趕緊想,多想想!”
他抓緊時間,想了半個時辰,找到了好幾個漏洞。
稍後,
他讓暗樁給藍玉傳信,然後自己扮演一個已經在鎮江就分開的遊擊,直接追上了藍玉。
……
這時,
藍玉一見是溫嶺遊擊,一下懵了——
不是我兒要來嗎?
怎麽是你
“你?你是餘盛吧?”
藍玉已經摒開了眾人,策馬來到路邊一處小樹林中,雖然認出了此人,卻還是驚訝萬分。
“藍將軍!有人讓我傳句話!”
哦?
你餘盛怎麽這麽說話?
但他素知自己那個兒子很有兩下子,於是也釋然了
“說吧。”
“那人說,藍將軍在神策門前必須做到幾件事情!第一,藍將軍要脫掉鎧甲,隻能傳老農布衣!第二,軍兵們全都要卸甲,捧在手上!第三,不管皇上和大臣說什麽,你和眾將隻要說大明天佑、皇上萬歲就可以了!第四,進入神策門的時辰,不能在午時初刻,要在午時三刻!第五,進門之前,所有人的兵器全都放在門外!第六,一見到皇上,你必須帶領眾將跪下!第七,也是最重要的,你不能流露出一絲得意之色!”
這一番話像連珠炮一樣,而且語氣跟兒子一模一樣!
藍玉忽然有一種特別的熟悉感——
怪了?
這人不是個遊擊嗎?
怎麽說話那麽像塵兒?
但此時見這人一臉嚴肅,樣子就是那個餘盛,不會有絲毫差錯,且現在也來不及細想,當即捉摸了一會兒,感覺這些話的確是蘇塵的——
傳老農布衣?
那沒問題!
反正之前很多次見老朱都是這樣。
卸甲?
那沒必要吧?
當兵的脫了鎧甲,還哪有什麽威風?
不過,
既然是塵兒說的,就先聽著吧。
至於說什麽“天佑大明、皇上萬歲”,當然是要大聲喊的……
這個也沒辦法啊!
他現在已經非常老六,深知兒子的這個提醒實在是非常及時,的確是什麽話也不能說,嘴裏除了喊天佑大明 皇上萬歲之外,說什麽都是危險的。
再下一條,
不在午時初刻,那是為什麽?
那不是故意遲到嗎?
而且,
午時三刻不是斬首的時辰嗎?、
不吉利吧?
藍玉感覺這條有點難接受了——
這他娘的又不是行刑!
“唉!”
“塵兒有時候是不是想得多了?”
他搖搖頭,想到蘇塵總是能在關鍵時刻起作用,於是也強迫自己接受。
“行刑就行刑吧,反正跟行刑也差不多……”
再一條,
兵器放在門外,所有人跪下,
這個也合理!
否則胡惟庸他們總是會挑到什麽刺的。
最後一條,
臉上不能有絲毫得意?
什麽意思?
怎麽做到啊?
藍玉感覺這條最難做到,畢竟,那種場合,臉上沒點得意之色,那可能嗎?就算我沒有,這些人呢?個個都能忍住?
想了一會兒,
他見大隊人馬已經快走到尾部了,於是說:
“好了,我知道了,你去吧!”
蘇塵看著他,感覺好笑得很!
同時也驚歎扮演技能真的太牛了,竟然連藍玉都看不出一絲端倪?
同時,
他也看出來了——
藍玉的性格真的變了!
如果說兩年前他還是作死王,那麽現在已經是個不作的人了,不過距離合格的老六還有一點距離。
俗話說,老六不絕對,就是絕對不老六。
老六這個行當不好做,必須要放棄普通人的大多數弱點,尤其是虛榮心,貪欲,狂妄自大更是劇毒。對藍玉這種人來說,要做到這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想到這裏,
他嘴角一笑,抱拳說:
“末將告退!”
嗯嗯,
“迴去吧,告訴那人!就說迴朝後老地方見!”
……
與此同時,
奉天殿上,
朝會已經在奇特的氛圍中進行。
人人都能感覺到,今天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同時也有一層揮之不去的恐懼,所以朝堂上就彌漫一種致命的有毒情緒。
畢竟,
朝臣也全都知道了——
老朱再胡惟庸家裏直接用聖旨大罵奸臣,又抓了一個尚書、兩個侍郎,卻不抓幕後主使。這招殺雞儆猴,讓群臣震悚不已,隻感覺在這洪武朝,真的是命比草賤。
所謂洪武的官,狗都不當。這句話此時就是群臣的心裏寫照。
而一切的一切,不就是因為皇上要抬高藍玉嗎?
什麽百官跪迎?
自古以來有這種事嗎?
這位洪武皇上更狠!
還殺了三個文官給藍玉的凱旋儀式獻祭!
這簡直是千古暴君之大成者啊!
說出去誰信啊?
就算寫進史書,後世恐怕都不敢相信……
於是,
在奇特的氛圍中,朝堂上安靜得嚇人。
李善長、劉伯溫兩個老臣低眉垂目,一言不發,甚至連個表情都沒有,連鄭遇春、陸聚幾個刺頭,此時也彎腰低頭,一副完全屈服的姿態。
而此時,
老朱的心思卻越來越晦澀——
他之所以抓了三個大官,目的不是震懾百官,也不僅僅是嚇唬藍玉,而是要讓藍玉成為眾矢之的,成為群臣仇恨的對象
現在,
從朝堂上的氣氛看,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
所有人都對藍玉有了一種莫名的恨意
而有了這一層恨意,
他老朱等會兒就可以在神策門直接打擊藍玉,而不會引發朝廷的反彈。
藍玉帶著五軍都督府的人,與吳良、鄧鎮、趙庸、李景隆,以及幾個主要將領,帶著剩下的五千人拔營迴京。
從鎮江到京城路途不遠,大軍計劃行進一天,次日午時初刻就神策門。在神策門,老朱將率朝廷百官跪營。這是中書省胡惟庸、汪廣洋兩人同時簽署的文書,昨日就抵達了。
天快亮時,大軍放慢了腳步,計算著腳程,大概兩個時辰能走到。
這時,
蘇塵在馬車上靠著睡覺,忽然耳邊傳來叮咚聲——
【叮!】
【特別預警!朱元璋將在班師儀式上現場找茬 ,當場罷免藍玉,請宿主盡快處置。】
我擦了!
當場找茬嗎?
蘇塵本來迷迷糊糊,一下子嚇了個半死——
沒錯!
真的忘了一件事了。
胡惟庸消停了,可老朱不會消停啊!
他當然要親自找茬。
“不行不行,趕緊想,多想想!”
他抓緊時間,想了半個時辰,找到了好幾個漏洞。
稍後,
他讓暗樁給藍玉傳信,然後自己扮演一個已經在鎮江就分開的遊擊,直接追上了藍玉。
……
這時,
藍玉一見是溫嶺遊擊,一下懵了——
不是我兒要來嗎?
怎麽是你
“你?你是餘盛吧?”
藍玉已經摒開了眾人,策馬來到路邊一處小樹林中,雖然認出了此人,卻還是驚訝萬分。
“藍將軍!有人讓我傳句話!”
哦?
你餘盛怎麽這麽說話?
但他素知自己那個兒子很有兩下子,於是也釋然了
“說吧。”
“那人說,藍將軍在神策門前必須做到幾件事情!第一,藍將軍要脫掉鎧甲,隻能傳老農布衣!第二,軍兵們全都要卸甲,捧在手上!第三,不管皇上和大臣說什麽,你和眾將隻要說大明天佑、皇上萬歲就可以了!第四,進入神策門的時辰,不能在午時初刻,要在午時三刻!第五,進門之前,所有人的兵器全都放在門外!第六,一見到皇上,你必須帶領眾將跪下!第七,也是最重要的,你不能流露出一絲得意之色!”
這一番話像連珠炮一樣,而且語氣跟兒子一模一樣!
藍玉忽然有一種特別的熟悉感——
怪了?
這人不是個遊擊嗎?
怎麽說話那麽像塵兒?
但此時見這人一臉嚴肅,樣子就是那個餘盛,不會有絲毫差錯,且現在也來不及細想,當即捉摸了一會兒,感覺這些話的確是蘇塵的——
傳老農布衣?
那沒問題!
反正之前很多次見老朱都是這樣。
卸甲?
那沒必要吧?
當兵的脫了鎧甲,還哪有什麽威風?
不過,
既然是塵兒說的,就先聽著吧。
至於說什麽“天佑大明、皇上萬歲”,當然是要大聲喊的……
這個也沒辦法啊!
他現在已經非常老六,深知兒子的這個提醒實在是非常及時,的確是什麽話也不能說,嘴裏除了喊天佑大明 皇上萬歲之外,說什麽都是危險的。
再下一條,
不在午時初刻,那是為什麽?
那不是故意遲到嗎?
而且,
午時三刻不是斬首的時辰嗎?、
不吉利吧?
藍玉感覺這條有點難接受了——
這他娘的又不是行刑!
“唉!”
“塵兒有時候是不是想得多了?”
他搖搖頭,想到蘇塵總是能在關鍵時刻起作用,於是也強迫自己接受。
“行刑就行刑吧,反正跟行刑也差不多……”
再一條,
兵器放在門外,所有人跪下,
這個也合理!
否則胡惟庸他們總是會挑到什麽刺的。
最後一條,
臉上不能有絲毫得意?
什麽意思?
怎麽做到啊?
藍玉感覺這條最難做到,畢竟,那種場合,臉上沒點得意之色,那可能嗎?就算我沒有,這些人呢?個個都能忍住?
想了一會兒,
他見大隊人馬已經快走到尾部了,於是說:
“好了,我知道了,你去吧!”
蘇塵看著他,感覺好笑得很!
同時也驚歎扮演技能真的太牛了,竟然連藍玉都看不出一絲端倪?
同時,
他也看出來了——
藍玉的性格真的變了!
如果說兩年前他還是作死王,那麽現在已經是個不作的人了,不過距離合格的老六還有一點距離。
俗話說,老六不絕對,就是絕對不老六。
老六這個行當不好做,必須要放棄普通人的大多數弱點,尤其是虛榮心,貪欲,狂妄自大更是劇毒。對藍玉這種人來說,要做到這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想到這裏,
他嘴角一笑,抱拳說:
“末將告退!”
嗯嗯,
“迴去吧,告訴那人!就說迴朝後老地方見!”
……
與此同時,
奉天殿上,
朝會已經在奇特的氛圍中進行。
人人都能感覺到,今天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同時也有一層揮之不去的恐懼,所以朝堂上就彌漫一種致命的有毒情緒。
畢竟,
朝臣也全都知道了——
老朱再胡惟庸家裏直接用聖旨大罵奸臣,又抓了一個尚書、兩個侍郎,卻不抓幕後主使。這招殺雞儆猴,讓群臣震悚不已,隻感覺在這洪武朝,真的是命比草賤。
所謂洪武的官,狗都不當。這句話此時就是群臣的心裏寫照。
而一切的一切,不就是因為皇上要抬高藍玉嗎?
什麽百官跪迎?
自古以來有這種事嗎?
這位洪武皇上更狠!
還殺了三個文官給藍玉的凱旋儀式獻祭!
這簡直是千古暴君之大成者啊!
說出去誰信啊?
就算寫進史書,後世恐怕都不敢相信……
於是,
在奇特的氛圍中,朝堂上安靜得嚇人。
李善長、劉伯溫兩個老臣低眉垂目,一言不發,甚至連個表情都沒有,連鄭遇春、陸聚幾個刺頭,此時也彎腰低頭,一副完全屈服的姿態。
而此時,
老朱的心思卻越來越晦澀——
他之所以抓了三個大官,目的不是震懾百官,也不僅僅是嚇唬藍玉,而是要讓藍玉成為眾矢之的,成為群臣仇恨的對象
現在,
從朝堂上的氣氛看,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
所有人都對藍玉有了一種莫名的恨意
而有了這一層恨意,
他老朱等會兒就可以在神策門直接打擊藍玉,而不會引發朝廷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