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老朱:怪了?這遼東怎麽迴事?怎麽又是陰兵救了藍玉?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天深夜,
老朱看完各地奏報,批閱了上百份折子,打個哈欠,準備就在奉天殿草草睡了。
忽然,
蔣獻忽然來了。
“皇上,這是遼王的密報,剛到京城,是遼王的隨從護衛親自送來的……”
哦?
老朱眼皮跳了一下,打開一看,睡意頓時消散得無影無蹤,一股怒火從心底慢慢升起。
“稟告父皇:
日前,馮勝、付友德約納哈出談和,藍玉大軍卻到了新泰州。我等以他乃是征虜大將軍,故而等他兩日。
叵料,談判時候兒,觀童拔刀砍藍玉,常茂救下。馮勝壓住大局。當夜卻出了怪事,營中來一隊陰兵,劫走了藍玉、常茂不算,又救走了高八思、觀童,隻留納哈出在營中。
數日後,藍玉南下,屯在金山。高八思、洪伯顏說是投降與他,拔了大營起去。兒臣和馮勝、付友德卻疑心,你每兒談和,帶著大軍北上為何?又有傳言,藍玉得陰兵數萬,頗有異誌。又有探報,洪伯顏、高八思、觀童三人,並未把大軍遠去,卻時時窺伺我軍。
兒臣不知為何,請父皇示下。”
啊?
他本來一點不信,但說到陰兵,他卻動搖了。
畢竟,
從迤都之戰開始,不斷有探報說到陰兵,由不得他不信。況且,藍玉自己也說,《赤腳醫生手冊》是陵墓大開時得到的仙書。
哼!
“藍玉,你到底在搞什麽?”
他乃是絕頂天資之人,一下就反應過來——
藍玉、觀童都是被陰兵帶走的!
那就說明,
先前觀童他們的那份供狀很可能是藍玉炮製的?
“難道咱真的看錯了……”
一霎之間扯到了神秘主義,老朱平生自以為傲的判斷力一下子懵了,被這一番燒腦的敘述給繞得亂七八糟,平生第一次感到看不清事態的真相了……
想了好半天,
他決定還是相信親兒子的話,幹脆就換人吧,讓付友德、馮勝、藍玉他們全都迴來,遼王主導大局,再物色一個將領過去,是打是談,到時候臨機決斷就是了。
“告訴他們,明日早朝!”
……
次日清晨上朝,
胡惟庸喜不自勝,本以為還要再等等,再打聽一下,沒想到遼王的密報一下就把老朱戳得跳起來了。
時辰一到,群臣羅列兩側。
老朱也不耽誤時間,很快就出來了。
“遼東戰事多有反複,遼王已經奏報已經到了,李進,你來念念!”
老朱當即拿出一張遼東營軍錦衣衛奏報的戰況,具體內容大體不差,說了兩次和談的事。
李進剛說完,淮西親信們已經七嘴八舌嚷嚷起來:
“詐降!”
“一定有鬼!”
“遼東戰局危矣!”
“我軍不可妄動!”
“還是要打,談什麽談!”
“上一次就不該談!”
“馮勝、付友德誤國!”
“請遼王主持戰局!”
“……”
這些人已經得了胡惟庸的授意,一上來並不提藍玉,反倒說馮勝、付友德有問題,目的隻有一個:換帥!
哼!
老朱心裏雪亮,但前方戰局詭異,也隻感到無可奈何。
這時,
胡惟庸鼻子嗤了一聲,緩緩出列,朗聲說:“皇上,臣以為,遼東戰事或有傾覆之憂啊……”
哦?
這樣啊?
滿堂朝臣們頓時凜然,全都看著他,也猜到他肯定又要整活了。
咳咳,
胡惟庸說了一半,卻停下來了,目的是提醒老朱,讓老朱來給戰局定性,然後他才順坡下驢。
這時,
劉伯溫忽然說:“胡相國,遼東戰事雖然膠著,卻並無險象啊,何以談到傾覆之憂呢?”
老朱這時才點點頭,也笑盈盈地看著胡惟庸。
咳咳,
胡惟庸又幹咳一聲:
“胡某雖不曾衝鋒陷陣,卻也參與過軍務……自來兩軍談判,哪有兩支大軍合在一起的?況且,納哈出大軍幾次三番說投降,最後卻鬧出各種事端,還惹得朝廷不安!此種戰事,胡某實在聞所未聞……”
咦?
也有道理啊!
兩軍合在一起投降,確實詭異。
難道真的有鬼?
許多朝臣一下被他說動了。
這時,
殿內氣氛頓時有些怪異,許多人開始胡亂聯想了。
胡惟庸立即又加碼,哼了一聲接著說:
“第一次和談,藍玉一來,結果談崩了!聽說是藍玉看上了人家的女人,非要娶了那女人為小妾,才肯接受投降!結果人家當場就鬧翻了!”
啊?
有這事?
不可能吧!
這件事本來也沒有聲張,許多朝臣都不知道,這時胡惟庸一說,頓時炸鍋了。
“太不像話了!”
“什麽事嘛!”
“又是那點毛病!”
“……”
眾人還在驚訝,胡惟庸又說:
“這第二次和談就更怪了!高八思、洪伯顏帶著大軍竟然靠向藍玉?還說是投降?各位,大家都知道,遼王大軍就在伊通河對岸,要投降直接過河談就是了!為什麽帶著大軍走了?”
嗯嗯,
有道理……
是很奇怪!
自來談判還真沒這樣的!
那到底怎麽迴事?
話音落處,
整個朝堂都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哼,
老朱也不禁有點佩服胡惟庸,此人巧舌如簧,竟然三言兩語就把朝臣們都帶下溝了。
不過,他本來就有換人的想法,也就耐著性子讓胡惟庸說,看看他到底要舉薦誰來當統帥?
這時,
胡惟庸也說到了重點:
“皇上,臣以為,遼東戰事關乎全局,如果吃了敗仗,那之前的兩場勝仗也就沒意義了……因此臣想,為了遼東大局計,朝廷應該換帥!”
換帥?
嘩啦!
嘶!
全場頓時一片安靜。
好,
好啊,
老朱點點頭,笑著說:
“那麽,胡惟庸啊,你說,讓誰去?”
呃,
這個?
胡惟庸躬身一拜:
“一切請皇上定奪!”
嗯嗯,
老朱又笑了笑:
“胡惟庸啊,你就說吧,為朝廷舉賢嘛!俗話說,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你就說吧!”
呃,
咳咳,
胡惟庸知道淮西親信全都在場,以後要讓他們跟著自己,這時候就得豁出去,也不管老朱猜不猜疑了。
“皇上,臣以為,曹國公李景隆可堪為帥!”
嗯嗯,
老朱也不由得點點頭——
胡惟庸畢竟是老狐狸啊,先不說自己的人,提了個人人都認可的李景隆。畢竟,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兒子,李文忠是人人都認可的。
老朱看完各地奏報,批閱了上百份折子,打個哈欠,準備就在奉天殿草草睡了。
忽然,
蔣獻忽然來了。
“皇上,這是遼王的密報,剛到京城,是遼王的隨從護衛親自送來的……”
哦?
老朱眼皮跳了一下,打開一看,睡意頓時消散得無影無蹤,一股怒火從心底慢慢升起。
“稟告父皇:
日前,馮勝、付友德約納哈出談和,藍玉大軍卻到了新泰州。我等以他乃是征虜大將軍,故而等他兩日。
叵料,談判時候兒,觀童拔刀砍藍玉,常茂救下。馮勝壓住大局。當夜卻出了怪事,營中來一隊陰兵,劫走了藍玉、常茂不算,又救走了高八思、觀童,隻留納哈出在營中。
數日後,藍玉南下,屯在金山。高八思、洪伯顏說是投降與他,拔了大營起去。兒臣和馮勝、付友德卻疑心,你每兒談和,帶著大軍北上為何?又有傳言,藍玉得陰兵數萬,頗有異誌。又有探報,洪伯顏、高八思、觀童三人,並未把大軍遠去,卻時時窺伺我軍。
兒臣不知為何,請父皇示下。”
啊?
他本來一點不信,但說到陰兵,他卻動搖了。
畢竟,
從迤都之戰開始,不斷有探報說到陰兵,由不得他不信。況且,藍玉自己也說,《赤腳醫生手冊》是陵墓大開時得到的仙書。
哼!
“藍玉,你到底在搞什麽?”
他乃是絕頂天資之人,一下就反應過來——
藍玉、觀童都是被陰兵帶走的!
那就說明,
先前觀童他們的那份供狀很可能是藍玉炮製的?
“難道咱真的看錯了……”
一霎之間扯到了神秘主義,老朱平生自以為傲的判斷力一下子懵了,被這一番燒腦的敘述給繞得亂七八糟,平生第一次感到看不清事態的真相了……
想了好半天,
他決定還是相信親兒子的話,幹脆就換人吧,讓付友德、馮勝、藍玉他們全都迴來,遼王主導大局,再物色一個將領過去,是打是談,到時候臨機決斷就是了。
“告訴他們,明日早朝!”
……
次日清晨上朝,
胡惟庸喜不自勝,本以為還要再等等,再打聽一下,沒想到遼王的密報一下就把老朱戳得跳起來了。
時辰一到,群臣羅列兩側。
老朱也不耽誤時間,很快就出來了。
“遼東戰事多有反複,遼王已經奏報已經到了,李進,你來念念!”
老朱當即拿出一張遼東營軍錦衣衛奏報的戰況,具體內容大體不差,說了兩次和談的事。
李進剛說完,淮西親信們已經七嘴八舌嚷嚷起來:
“詐降!”
“一定有鬼!”
“遼東戰局危矣!”
“我軍不可妄動!”
“還是要打,談什麽談!”
“上一次就不該談!”
“馮勝、付友德誤國!”
“請遼王主持戰局!”
“……”
這些人已經得了胡惟庸的授意,一上來並不提藍玉,反倒說馮勝、付友德有問題,目的隻有一個:換帥!
哼!
老朱心裏雪亮,但前方戰局詭異,也隻感到無可奈何。
這時,
胡惟庸鼻子嗤了一聲,緩緩出列,朗聲說:“皇上,臣以為,遼東戰事或有傾覆之憂啊……”
哦?
這樣啊?
滿堂朝臣們頓時凜然,全都看著他,也猜到他肯定又要整活了。
咳咳,
胡惟庸說了一半,卻停下來了,目的是提醒老朱,讓老朱來給戰局定性,然後他才順坡下驢。
這時,
劉伯溫忽然說:“胡相國,遼東戰事雖然膠著,卻並無險象啊,何以談到傾覆之憂呢?”
老朱這時才點點頭,也笑盈盈地看著胡惟庸。
咳咳,
胡惟庸又幹咳一聲:
“胡某雖不曾衝鋒陷陣,卻也參與過軍務……自來兩軍談判,哪有兩支大軍合在一起的?況且,納哈出大軍幾次三番說投降,最後卻鬧出各種事端,還惹得朝廷不安!此種戰事,胡某實在聞所未聞……”
咦?
也有道理啊!
兩軍合在一起投降,確實詭異。
難道真的有鬼?
許多朝臣一下被他說動了。
這時,
殿內氣氛頓時有些怪異,許多人開始胡亂聯想了。
胡惟庸立即又加碼,哼了一聲接著說:
“第一次和談,藍玉一來,結果談崩了!聽說是藍玉看上了人家的女人,非要娶了那女人為小妾,才肯接受投降!結果人家當場就鬧翻了!”
啊?
有這事?
不可能吧!
這件事本來也沒有聲張,許多朝臣都不知道,這時胡惟庸一說,頓時炸鍋了。
“太不像話了!”
“什麽事嘛!”
“又是那點毛病!”
“……”
眾人還在驚訝,胡惟庸又說:
“這第二次和談就更怪了!高八思、洪伯顏帶著大軍竟然靠向藍玉?還說是投降?各位,大家都知道,遼王大軍就在伊通河對岸,要投降直接過河談就是了!為什麽帶著大軍走了?”
嗯嗯,
有道理……
是很奇怪!
自來談判還真沒這樣的!
那到底怎麽迴事?
話音落處,
整個朝堂都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哼,
老朱也不禁有點佩服胡惟庸,此人巧舌如簧,竟然三言兩語就把朝臣們都帶下溝了。
不過,他本來就有換人的想法,也就耐著性子讓胡惟庸說,看看他到底要舉薦誰來當統帥?
這時,
胡惟庸也說到了重點:
“皇上,臣以為,遼東戰事關乎全局,如果吃了敗仗,那之前的兩場勝仗也就沒意義了……因此臣想,為了遼東大局計,朝廷應該換帥!”
換帥?
嘩啦!
嘶!
全場頓時一片安靜。
好,
好啊,
老朱點點頭,笑著說:
“那麽,胡惟庸啊,你說,讓誰去?”
呃,
這個?
胡惟庸躬身一拜:
“一切請皇上定奪!”
嗯嗯,
老朱又笑了笑:
“胡惟庸啊,你就說吧,為朝廷舉賢嘛!俗話說,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你就說吧!”
呃,
咳咳,
胡惟庸知道淮西親信全都在場,以後要讓他們跟著自己,這時候就得豁出去,也不管老朱猜不猜疑了。
“皇上,臣以為,曹國公李景隆可堪為帥!”
嗯嗯,
老朱也不由得點點頭——
胡惟庸畢竟是老狐狸啊,先不說自己的人,提了個人人都認可的李景隆。畢竟,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兒子,李文忠是人人都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