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製鹽術:換取最佳老六蹲點坑位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真沒想到,
這天剛進中書省,
楊憲就樂嗬嗬過來,拍拍蘇塵肩膀說:
“蘇兄啊,有好事啦……哈哈哈哈……上位頭幾天下去體察民情,見百姓吃不起鹽。這幾天都在朝會上議鹽政呢!皇上說,大明的鹽要便宜,要讓百姓吃得起。”
他又喝了一口茶,接著說:
“不過,話雖如此,可事情難辦啊。滿朝大臣,全都縮迴去了!哈哈,我就想,蘇兄是新科進士,就算幹不成,皇上也不會怪罪,要是幹成了,那就是平步青雲啊!所以呢,哥哥就給你舉薦了。怎麽樣?”
哦哦哦。
那真是——
太特麽的巧了!
“好好,多謝楊大人!”
蘇塵正兒八經地給他拜了一拜。
嗯嗯,
“你呢,先做個巡鹽禦史,去江淮各大場看看,把產量搞上去,價格搞下來,哥哥在朝堂上再給你說話,以後就當個中書省知事,如何啊?”
楊憲看來是真把他當親信了。
蘇塵趕緊嚴肅地拜了一拜,
“多謝恩相。”
哈哈哈哈,
楊憲大笑一會兒,又忽然問:
“蘇塵啊,你是不是經常去樂民樓啊?”
呃,
“不是經常去,偶爾去吃個鴨血湯……”
哦哦哦,
楊憲拍了拍他肩膀,
“去吧,有什麽事直接跟我說。”
“是,遵命。”
……
出了門,
蘇塵感覺也酸酸爽爽的。
本來還擔心搞不了鹽,結果好了,直接當了巡鹽禦史。雖說賺不到錢,但把老朱搞定是肯定的,到時候再升一升,就真的要苟起來了。
還有一點也要考慮起來了,那就是——
楊憲的中華神稻遲早都要出事!
現在全中書省都認為他蘇塵是楊憲的親信,所以已經有點危險了。最好趁著這次機會幹出點業績,引起老朱親自關注,到時候等楊憲被查,自己才能躲過一劫。
他當即打開製鹽術,看了一會兒,感覺還是做海鹽來得快。
一來,產量大,一個海鹽場比得上十個礦鹽;
二來嘛,價格低,不需要太多成本,就是靠曬。
如此一來,
價格肯定能大幅下降,這一把就成了。
當天下午,
蘇塵就去找到了分管鹽政的左司侍郎陶安,李善長的親信,次日就拿到了印信官服什麽的。
緊接著,
他也管不了別的了,寫信讓藍玉什麽事都不要瞞著,於是帶著屬員就下去地方了。
半個月,看了福建、浙江兩個省的鹽場,一共50多個場子,產量又少,價格又高,而且錯綜複雜,想把他們壓下去,那是想都別想。
不過還好,
蘇塵仗著楊憲的名頭,大多數人也都很害怕。
於是,
一個海鹽計劃正式啟動——
分別在福建、浙江兩省,各搞五個海鹽場,年產60萬引(400斤\/引),而全國加起來才130萬引。
不僅如此,
海鹽是用“曬鹽法”做的,隻要有海水就行,過濾之後用鹵水去掉雜質,就可以結成非常細而均勻的晶體,比礦鹽強多了。另外,海鹽每個月都能曬成一批,比礦鹽快好幾倍。
他現在是巡鹽禦史,全國鹽政最大的官,直接關掉了幾個破舊鹽場,把人力轉到海鹽場,又在兩省的轉運司裏撥出銀子,大刀闊斧投下去。
這樣,
忙活了兩個月,蘇塵總算看到了成績——
十個海鹽場已經開始出鹽,第一批就是5萬引,全年40萬引,明年全部到位,就能達到60萬引!
這個成績已經比兩省的正常水平翻了一倍!
蘇塵還沒迴京,就把報告打上去,又把樣品送上來一批,楊憲已經送給了老朱。
十幾天後,
蘇塵終於迴到了京城。
人還沒到中書省,中書省的政令已經下來——
【巡鹽禦史蘇塵,製作海鹽,年產翻倍,擢為中書省左司知事。】
“哈哈哈!太好了!”
“這個坑位最適合當老六了!”
因為中書省是個中樞機構,人員非常多,簽事、督事、知事是三種最普通的官兒。簽事太小了,整天被人使喚;之前他當過的督事,又閑得蛋疼,一點權都沒有。
知事呢,不大不小正合適,各地的文書都有權看,上麵下來的政令,也要知事來監督。可以說,對上無風險,對下有威壓。簡直是專為老六而設的絕佳蹲點位置。
還有一點:左司是分管戶部、工部那些事情的,一般也不會惹上什麽大麻煩。
忙了幾天,
蘇塵先答謝了楊憲,又見了李善長,跟幾個尚書、侍郎也見了麵,第三天才正式上班。
……
這天,
老朱盤點了一下近幾年的政績,正式發布了榜告,公布了洪武最初的政績:
一、糧食價格降低到了7錢一石,溫飽問題解決;
二、食鹽降低到了兩分一斤,家家戶戶都吃得起;
三、軍民合屯的衛所全麵鋪開,各處邊疆空前安定;
四、空印案審理完結,抓了八千多人,吏治清明;
快接近年關了,
應天府家家戶戶都感到了幸福感爆棚,天天晚上都在放鞭炮。
隻要是個人都能感覺得到:大明朝已經站穩腳跟了!
蘇塵在街市上看到這個榜文,也是非常感慨——
如果換個時代,這些政績已經足夠他當個大臣了,可在老朱手下,還是得當老六!
糧食,靠的是土豆、雜交水稻,半年之內,就把糧價從100錢幹到7錢,降了十幾倍!
鹽巴呢,從七八分一斤,降到了兩分!靠的是海鹽!
有了這兩樣,
任何一個新朝代都足夠站穩腳跟了。
但偏偏是在老朱手裏,你政績幹得太好,他就會猜疑你,所以隻能苟起來當老六。
不過呢,
收獲也不是沒有——
至少藍玉獲得了老朱信任!
這是最大的本錢。
可以說,隻要藍玉不倒,他蘇塵就有了盼頭,到時候能熬死老朱,一切就能得到補償。
但屈指一算,
蘇塵還是感到有些慌——
明初四大案,現在才走了一個空印案,以後還有多少?
“還有楊憲那個作死天王,好日子也不多了……”
這天剛進中書省,
楊憲就樂嗬嗬過來,拍拍蘇塵肩膀說:
“蘇兄啊,有好事啦……哈哈哈哈……上位頭幾天下去體察民情,見百姓吃不起鹽。這幾天都在朝會上議鹽政呢!皇上說,大明的鹽要便宜,要讓百姓吃得起。”
他又喝了一口茶,接著說:
“不過,話雖如此,可事情難辦啊。滿朝大臣,全都縮迴去了!哈哈,我就想,蘇兄是新科進士,就算幹不成,皇上也不會怪罪,要是幹成了,那就是平步青雲啊!所以呢,哥哥就給你舉薦了。怎麽樣?”
哦哦哦。
那真是——
太特麽的巧了!
“好好,多謝楊大人!”
蘇塵正兒八經地給他拜了一拜。
嗯嗯,
“你呢,先做個巡鹽禦史,去江淮各大場看看,把產量搞上去,價格搞下來,哥哥在朝堂上再給你說話,以後就當個中書省知事,如何啊?”
楊憲看來是真把他當親信了。
蘇塵趕緊嚴肅地拜了一拜,
“多謝恩相。”
哈哈哈哈,
楊憲大笑一會兒,又忽然問:
“蘇塵啊,你是不是經常去樂民樓啊?”
呃,
“不是經常去,偶爾去吃個鴨血湯……”
哦哦哦,
楊憲拍了拍他肩膀,
“去吧,有什麽事直接跟我說。”
“是,遵命。”
……
出了門,
蘇塵感覺也酸酸爽爽的。
本來還擔心搞不了鹽,結果好了,直接當了巡鹽禦史。雖說賺不到錢,但把老朱搞定是肯定的,到時候再升一升,就真的要苟起來了。
還有一點也要考慮起來了,那就是——
楊憲的中華神稻遲早都要出事!
現在全中書省都認為他蘇塵是楊憲的親信,所以已經有點危險了。最好趁著這次機會幹出點業績,引起老朱親自關注,到時候等楊憲被查,自己才能躲過一劫。
他當即打開製鹽術,看了一會兒,感覺還是做海鹽來得快。
一來,產量大,一個海鹽場比得上十個礦鹽;
二來嘛,價格低,不需要太多成本,就是靠曬。
如此一來,
價格肯定能大幅下降,這一把就成了。
當天下午,
蘇塵就去找到了分管鹽政的左司侍郎陶安,李善長的親信,次日就拿到了印信官服什麽的。
緊接著,
他也管不了別的了,寫信讓藍玉什麽事都不要瞞著,於是帶著屬員就下去地方了。
半個月,看了福建、浙江兩個省的鹽場,一共50多個場子,產量又少,價格又高,而且錯綜複雜,想把他們壓下去,那是想都別想。
不過還好,
蘇塵仗著楊憲的名頭,大多數人也都很害怕。
於是,
一個海鹽計劃正式啟動——
分別在福建、浙江兩省,各搞五個海鹽場,年產60萬引(400斤\/引),而全國加起來才130萬引。
不僅如此,
海鹽是用“曬鹽法”做的,隻要有海水就行,過濾之後用鹵水去掉雜質,就可以結成非常細而均勻的晶體,比礦鹽強多了。另外,海鹽每個月都能曬成一批,比礦鹽快好幾倍。
他現在是巡鹽禦史,全國鹽政最大的官,直接關掉了幾個破舊鹽場,把人力轉到海鹽場,又在兩省的轉運司裏撥出銀子,大刀闊斧投下去。
這樣,
忙活了兩個月,蘇塵總算看到了成績——
十個海鹽場已經開始出鹽,第一批就是5萬引,全年40萬引,明年全部到位,就能達到60萬引!
這個成績已經比兩省的正常水平翻了一倍!
蘇塵還沒迴京,就把報告打上去,又把樣品送上來一批,楊憲已經送給了老朱。
十幾天後,
蘇塵終於迴到了京城。
人還沒到中書省,中書省的政令已經下來——
【巡鹽禦史蘇塵,製作海鹽,年產翻倍,擢為中書省左司知事。】
“哈哈哈!太好了!”
“這個坑位最適合當老六了!”
因為中書省是個中樞機構,人員非常多,簽事、督事、知事是三種最普通的官兒。簽事太小了,整天被人使喚;之前他當過的督事,又閑得蛋疼,一點權都沒有。
知事呢,不大不小正合適,各地的文書都有權看,上麵下來的政令,也要知事來監督。可以說,對上無風險,對下有威壓。簡直是專為老六而設的絕佳蹲點位置。
還有一點:左司是分管戶部、工部那些事情的,一般也不會惹上什麽大麻煩。
忙了幾天,
蘇塵先答謝了楊憲,又見了李善長,跟幾個尚書、侍郎也見了麵,第三天才正式上班。
……
這天,
老朱盤點了一下近幾年的政績,正式發布了榜告,公布了洪武最初的政績:
一、糧食價格降低到了7錢一石,溫飽問題解決;
二、食鹽降低到了兩分一斤,家家戶戶都吃得起;
三、軍民合屯的衛所全麵鋪開,各處邊疆空前安定;
四、空印案審理完結,抓了八千多人,吏治清明;
快接近年關了,
應天府家家戶戶都感到了幸福感爆棚,天天晚上都在放鞭炮。
隻要是個人都能感覺得到:大明朝已經站穩腳跟了!
蘇塵在街市上看到這個榜文,也是非常感慨——
如果換個時代,這些政績已經足夠他當個大臣了,可在老朱手下,還是得當老六!
糧食,靠的是土豆、雜交水稻,半年之內,就把糧價從100錢幹到7錢,降了十幾倍!
鹽巴呢,從七八分一斤,降到了兩分!靠的是海鹽!
有了這兩樣,
任何一個新朝代都足夠站穩腳跟了。
但偏偏是在老朱手裏,你政績幹得太好,他就會猜疑你,所以隻能苟起來當老六。
不過呢,
收獲也不是沒有——
至少藍玉獲得了老朱信任!
這是最大的本錢。
可以說,隻要藍玉不倒,他蘇塵就有了盼頭,到時候能熬死老朱,一切就能得到補償。
但屈指一算,
蘇塵還是感到有些慌——
明初四大案,現在才走了一個空印案,以後還有多少?
“還有楊憲那個作死天王,好日子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