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謝恩
解婚約和求婚的,竟然是同一人! 作者:周周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遠在另一處宮殿中的清妤正專心致誌地抄寫著經書。
她完全不知道皇後宮中所發生的一切,依舊沉浸在自己寧靜祥和的世界之中。
她抄了兩頁就不抄了,她竟然是給皇後祈福進宮的,雖然今天得到了皇上的庇護,換的了好的住所也免除了這幾日的抄書。
但是樣子還是要做一下的,即使不用抄,也要裝著抄幾頁,這樣才不會留住把柄給皇後。
隨後抄完兩頁的她,躺在了被褥裏麵了,思索著怎麽報答皇上給的郡主之位。
昏昏欲睡的她不知過了多久,突然醒來。看著還亮堂的屋子,她朝門口喊了一聲。
“本郡主抄經書就抄到這裏吧,望皇後娘娘早日痊愈。”
停頓了一會,她繼續喊到:
“外麵的侍女進來熄一下燈,我要休歇了。”
沒多久,一個丫鬟敲了敲門走了進來一一把蠟燭熄滅又恭敬的離開了。
第二日,清妤不太熟悉宮中的床,沒睡多久就醒來了。
打開屋子的門才發現天微微亮,而侍女公公們在忙碌著。
看了沒一會她就迴了屋關上了門,自己換衣服然後坐在了昨天抄經書的位置上繼續給皇後娘娘祈福。
過了半個時辰,屋子響起了敲門聲,清妤迴應後,侍女依次進來。
她們端來了熱水給清妤進行洗漱,有心的侍女看到了桌上抄寫的佛經,瞬間了然為什麽郡主這麽早起來了。
吃了早膳後,就有公公前來送她出宮。
她不知道的是,離開沒多久,宮中就傳出了一段佳話。
據說郡主得知皇後娘娘不舒服,特意進宮給皇後娘娘祈福。
即使皇上赦免了她的祈福,在這天冷地凍的天氣,郡主還是從晚上就開始抄經書,直接抄到了早上。
聽到這個消息的人不免對這個沒見過的郡主增加了好感。
皇後在清妤離開後拿到了她拜托侍女傳給皇後的經書。
皇後娘娘昨晚的怒火還未消去,她直接把抄的幸辛苦苦的10幾張紙一把丟進了火裏,瞬間這十幾頁的經書消散殆盡。
清妤出宮後,她迴到了住處,召見了大掌櫃趙知禮,昨天她想了許久,終於想到要怎麽迴饋陛下給她了這個郡主的頭銜。
“知禮,我們庫房還有多少炭火?”
“東家,我們便宜的炭火賣的和給城外以及自己用的都差不多了。倒是那些昂貴的炭火還剩很多,像金絲楠木炭火沒怎麽少過。”
何清妤了然的點了點頭:“那你這邊把那些昂貴的炭火集一下,我們送去給陛下。”
趙知禮奇怪的看著她:“之前不是送了陛下兩個倉庫的糧食和柴火嗎?”
“對,但是陛下給我封了個郡主,我想著送一下什麽東西以表謝意。”何清妤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趙知禮點了點頭,隨後沉思了一會說道:“東家,我這之前從鏢團那買來了一顆東珠,你要不要一起獻給陛下?”
何清妤有些意外,但是搖了搖頭:“陛下什麽好東西沒見過?估計東珠是瞧不上的。我們還是隻送柴火好了。”
趙知禮想了會覺得東家說的沒毛病,就趕忙去處理了。當天下午,就有10輛裝著滿滿的柴火往宮中運去。
百姓們一個個都好奇是什麽東西,可惜每個車裏都蓋的嚴嚴實實的無法窺看。
元景珩今日一直忙於處理政務,直到中午時分才有空停歇下來。這時,一名暗衛匆匆前來稟報,帶來了關於何清妤入宮後的最新消息。
聽聞何清妤進宮後竟遭皇後刁難,元景珩不禁皺起眉頭,目光如炬地緊盯著麵前匯報消息的侍從,示意其繼續詳述。
侍從不敢有絲毫怠慢,趕忙將所知曉之事一五一十地道出。隨著侍從的講述,元景珩臉上的神情逐漸緩和下來。
當聽完整個事情的經過之後,他原本緊皺的眉毛終於慢慢地舒展開來,嘴角甚至還微微向上勾起,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嗬嗬,看來即便身處皇宮這龍潭虎穴之地,此女亦未曾令自身吃虧啊!”元景珩心中暗自思忖著,同時覺得此事頗為有趣,心情也隨之愉悅起來。
就連午飯之時,他都比平日裏多用了些飯菜,食欲似乎因這個消息而變得格外好。
然而,就在此時,剛剛離去不久的暗衛再度返迴,並向元景珩稟報稱常平郡主在迴宮之後,立即著手安排了整整十車的柴火送往宮中。
據聞此舉乃是為了報答皇上對其家族的隆恩厚賜。得知此事,元景珩先是略感詫異,但很快便恢複平靜,隻是心中對於這位常平郡主的行事作風愈發好奇起來。
元景珩聽聞此事之後,緩緩地將手中的碗筷放置在了桌上,微微皺起眉頭思索片刻,然後看向一旁等待的暗衛,沉聲吩咐道:
“你立刻安排一下,跟王府的管家說,讓他從府中的庫房裏挑選出數件更為精美的寶物來,要確保每一件都是上乘之選。然後,以郡主的名義將這些寶物送到陛下那裏去。”說罷,景王手臂猛地一揮,豪氣幹雲。
緊接著,隻見又是一輛裝滿了各種奇珍異寶的華麗馬車徐徐駛出王府大門,與之前那幾輛滿載柴火的馬車一起,浩浩蕩蕩地朝著皇宮方向行進而去。
而就在這一天,長公主也如往常一樣進入到了宮中。
隻不過,此刻的她依然在為自己那個有些傻乎乎的兒子而憂心忡忡、煩惱不堪。皇帝見到妹妹這般模樣,心中也是頗為煩悶,但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總不能直接下一道聖旨強行解決這個問題吧?所以,他隻能每天都好生安撫著這位心愛的皇妹,希望能夠稍稍減輕一些她內心的憂慮和愁苦。
正在這時,一名叫做小福子的公公匆匆忙忙地跑進殿內,對著皇帝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然後開口稟報道:
“啟奏陛下,常平郡主派人送來了整整 11 輛馬車入宮,說是感激皇上您的恩典。”
她完全不知道皇後宮中所發生的一切,依舊沉浸在自己寧靜祥和的世界之中。
她抄了兩頁就不抄了,她竟然是給皇後祈福進宮的,雖然今天得到了皇上的庇護,換的了好的住所也免除了這幾日的抄書。
但是樣子還是要做一下的,即使不用抄,也要裝著抄幾頁,這樣才不會留住把柄給皇後。
隨後抄完兩頁的她,躺在了被褥裏麵了,思索著怎麽報答皇上給的郡主之位。
昏昏欲睡的她不知過了多久,突然醒來。看著還亮堂的屋子,她朝門口喊了一聲。
“本郡主抄經書就抄到這裏吧,望皇後娘娘早日痊愈。”
停頓了一會,她繼續喊到:
“外麵的侍女進來熄一下燈,我要休歇了。”
沒多久,一個丫鬟敲了敲門走了進來一一把蠟燭熄滅又恭敬的離開了。
第二日,清妤不太熟悉宮中的床,沒睡多久就醒來了。
打開屋子的門才發現天微微亮,而侍女公公們在忙碌著。
看了沒一會她就迴了屋關上了門,自己換衣服然後坐在了昨天抄經書的位置上繼續給皇後娘娘祈福。
過了半個時辰,屋子響起了敲門聲,清妤迴應後,侍女依次進來。
她們端來了熱水給清妤進行洗漱,有心的侍女看到了桌上抄寫的佛經,瞬間了然為什麽郡主這麽早起來了。
吃了早膳後,就有公公前來送她出宮。
她不知道的是,離開沒多久,宮中就傳出了一段佳話。
據說郡主得知皇後娘娘不舒服,特意進宮給皇後娘娘祈福。
即使皇上赦免了她的祈福,在這天冷地凍的天氣,郡主還是從晚上就開始抄經書,直接抄到了早上。
聽到這個消息的人不免對這個沒見過的郡主增加了好感。
皇後在清妤離開後拿到了她拜托侍女傳給皇後的經書。
皇後娘娘昨晚的怒火還未消去,她直接把抄的幸辛苦苦的10幾張紙一把丟進了火裏,瞬間這十幾頁的經書消散殆盡。
清妤出宮後,她迴到了住處,召見了大掌櫃趙知禮,昨天她想了許久,終於想到要怎麽迴饋陛下給她了這個郡主的頭銜。
“知禮,我們庫房還有多少炭火?”
“東家,我們便宜的炭火賣的和給城外以及自己用的都差不多了。倒是那些昂貴的炭火還剩很多,像金絲楠木炭火沒怎麽少過。”
何清妤了然的點了點頭:“那你這邊把那些昂貴的炭火集一下,我們送去給陛下。”
趙知禮奇怪的看著她:“之前不是送了陛下兩個倉庫的糧食和柴火嗎?”
“對,但是陛下給我封了個郡主,我想著送一下什麽東西以表謝意。”何清妤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趙知禮點了點頭,隨後沉思了一會說道:“東家,我這之前從鏢團那買來了一顆東珠,你要不要一起獻給陛下?”
何清妤有些意外,但是搖了搖頭:“陛下什麽好東西沒見過?估計東珠是瞧不上的。我們還是隻送柴火好了。”
趙知禮想了會覺得東家說的沒毛病,就趕忙去處理了。當天下午,就有10輛裝著滿滿的柴火往宮中運去。
百姓們一個個都好奇是什麽東西,可惜每個車裏都蓋的嚴嚴實實的無法窺看。
元景珩今日一直忙於處理政務,直到中午時分才有空停歇下來。這時,一名暗衛匆匆前來稟報,帶來了關於何清妤入宮後的最新消息。
聽聞何清妤進宮後竟遭皇後刁難,元景珩不禁皺起眉頭,目光如炬地緊盯著麵前匯報消息的侍從,示意其繼續詳述。
侍從不敢有絲毫怠慢,趕忙將所知曉之事一五一十地道出。隨著侍從的講述,元景珩臉上的神情逐漸緩和下來。
當聽完整個事情的經過之後,他原本緊皺的眉毛終於慢慢地舒展開來,嘴角甚至還微微向上勾起,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嗬嗬,看來即便身處皇宮這龍潭虎穴之地,此女亦未曾令自身吃虧啊!”元景珩心中暗自思忖著,同時覺得此事頗為有趣,心情也隨之愉悅起來。
就連午飯之時,他都比平日裏多用了些飯菜,食欲似乎因這個消息而變得格外好。
然而,就在此時,剛剛離去不久的暗衛再度返迴,並向元景珩稟報稱常平郡主在迴宮之後,立即著手安排了整整十車的柴火送往宮中。
據聞此舉乃是為了報答皇上對其家族的隆恩厚賜。得知此事,元景珩先是略感詫異,但很快便恢複平靜,隻是心中對於這位常平郡主的行事作風愈發好奇起來。
元景珩聽聞此事之後,緩緩地將手中的碗筷放置在了桌上,微微皺起眉頭思索片刻,然後看向一旁等待的暗衛,沉聲吩咐道:
“你立刻安排一下,跟王府的管家說,讓他從府中的庫房裏挑選出數件更為精美的寶物來,要確保每一件都是上乘之選。然後,以郡主的名義將這些寶物送到陛下那裏去。”說罷,景王手臂猛地一揮,豪氣幹雲。
緊接著,隻見又是一輛裝滿了各種奇珍異寶的華麗馬車徐徐駛出王府大門,與之前那幾輛滿載柴火的馬車一起,浩浩蕩蕩地朝著皇宮方向行進而去。
而就在這一天,長公主也如往常一樣進入到了宮中。
隻不過,此刻的她依然在為自己那個有些傻乎乎的兒子而憂心忡忡、煩惱不堪。皇帝見到妹妹這般模樣,心中也是頗為煩悶,但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總不能直接下一道聖旨強行解決這個問題吧?所以,他隻能每天都好生安撫著這位心愛的皇妹,希望能夠稍稍減輕一些她內心的憂慮和愁苦。
正在這時,一名叫做小福子的公公匆匆忙忙地跑進殿內,對著皇帝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然後開口稟報道:
“啟奏陛下,常平郡主派人送來了整整 11 輛馬車入宮,說是感激皇上您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