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要說是泡沫,至少也得漲到1萬美元吧?
人在南韓,大宇集團逆天改命 作者:小勺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歐洲金融危機還在繼續,未來兩三年,歐洲市場仍然有利可圖。
就算沒有金正國的建議,量子基金最終也會加入這場盛宴。
但金正國的建議讓他們提前進入了市場。
“泰宇證券打算逐漸撤出歐洲市場。我也想繼續和您一起在歐洲賺錢,但你也知道,泰宇集團不隻有金融業務,我們還需要維護企業形象。”
“雖然對你來說有點可惜,但對量子基金來說是個好消息。我們會把你那份也一起賺迴來。”
“如果是別人賺錢,我可能會眼紅,但如果是您賺錢,我舉雙手讚成。”
這可不是客套話。
雖然金正國對量子基金的幫助更大,但他也從量子基金那裏得到了不少幫助。
所以這番話是他的肺腑之言。
“歐洲之後,你打算進攻哪裏?我們隨時準備和你一起行動。”
“下一個目標暫時保密,等歐洲金融危機結束後再告訴你。”
“這麽說,你已經有了計劃!就算你讓我下地獄,我也會跟著你跳下去。”
泰宇集團的員工對金正國非常信任,尤其那些和他共事多年的高管們。
但最信任金正國的人,不是泰宇集團的員工,而是喬治代表。
他就像著了魔一樣,對金正國深信不疑。
“您現在還是先關注歐洲金融危機吧。it行業會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隻要投資it股票,就不會虧損。”
“你淨說好聽的,我卻要說點不好的消息。”
“發生什麽事了嗎?”
“也不是什麽壞事。我聽說,入駐金融中心大廈的那些金融公司,大部分都打算5年合約期滿後,搬迴香江或新加坡。”
亞洲金融中心的代表城市有兩個:
香江和新加坡。
香江遙遙領先,新加坡緊隨其後。
但金正國的舉動打破了這種平衡。
他強行把這些金融機構的亞洲總部遷到了韓國,讓漢城一夜之間成為了亞洲金融中心。
但這並不值得高興。
香江和新加坡是自然形成的金融中心,而漢城則是金正國強行打造的,根基不穩。
“韓國有句諺語: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但現在時代發展很快,5年時間就足夠改變一切了。”
“看來你很有信心把漢城打造成金融中心。”
“隻要讓他們嚐到甜頭,就算我們趕他們走,他們也會賴在韓國不走。”
“你說得對。金融機構追逐的是利益。隻要能賺錢,他們在哪兒都一樣。”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要想成為金融中心,就必須聚集大量的金融機構;
而金融機構聚集的地方,資金自然會流入。
反過來,資金流入的地方,也會吸引金融機構的到來。
如果雞和蛋都有了,就不用再糾結這個問題了。
金正國已經強行把金融機構聚集到了漢城。
接下來,隻要讓資金在這裏流動起來,金融中心自然就會運轉起來。
……
第二天早上五點,金正國準時醒來。
他正用溫水洗漱,戴蒙突然到訪。
“戴蒙!你還在韓國?”金正國有些驚訝。
“來都來了,當然要拜訪一下會長再迴鷹醬。”
昨天在竣工典禮上,金正國和戴蒙簡單地打了招唿。
但由於現場人太多,兩人並沒有深入交談。
“你什麽時候迴鷹醬?”
“我訂了今晚的機票。”
“這麽快就要走了?昨天來也來得及。”
“我不想打擾您休息。”
雖然戴蒙已經成為了鷹醬最大的金融機構的掌門人,但他絲毫沒有變得傲慢,反而對金正國更加尊敬。
“你肯定有很多話要對我說吧?想先聊什麽?”金正國問道。
“我想先說說歐洲的情況。泰宇證券從年初就開始償還貸款了,預計年中就能全部還清。”
“其實可以提前還清的,但我讓他們慢慢來。如果資金流動量太大,可能會引起市場波動。”
泰宇證券的貸款早就能夠還清了。
就算不用歐洲的收益,光靠在小日子賺的錢就足夠了。
但金正國沒有這麽做,因為他想利用歐洲金融危機,把這筆貸款的收益放大好幾倍。
“本金和利息我們都按時支付了。而且,我們還投資了歐洲金融危機,所以金融科技銀行今年的收入有望創曆史新高。”戴蒙說道。
“看來你們還有餘力投資歐洲金融危機。我以為泰宇證券把金融科技銀行的資金都用光了呢。”
“比特幣交易所的收入大幅增長,比特幣的價格也飆升到了100美元。”
這麽快就突破100美元了?金正國記得之前的報告裏,比特幣的價格還不到5美元,這才多久,就漲了20多倍。
“漲勢很猛啊。”
“以矽穀為中心,比特幣的熱度迅速蔓延到全美。現在,鷹醬各地的人都來金融科技銀行開戶,進行比特幣交易。我們根本不用宣傳,存款就自動增加了,比特幣交易手續費的收入也大幅增長。”
金融科技銀行幾乎壟斷了比特幣交易市場。
雖然任何銀行,甚至個人,都可以建立比特幣交易所。
但金融科技銀行已經搶占了先機。
而且,銀行還沒有認可比特幣,所以也沒有建立交易所的打算。
當然,也有一些銀行嚐試過,但由於信譽度不如金融科技銀行,所以用戶數量很少。
“控製一下價格漲幅,別漲得太快。如果引起鷹醬政府的注意,就麻煩了。”金正國提醒道。
“我們用千敏靜小姐設計的算法控製了價格,把它穩定在100美元左右。否則,現在可能已經突破300美元了。”
“看來對比特幣感興趣的人比我想象中多。”
“說實話,我覺得這像是一場狂熱。隨時可能爆發像互聯網泡沫或房地產泡沫那樣的危機。”
戴蒙竟然開始擔心比特幣泡沫了。
他的擔憂讓金正國覺得有些好笑。
“這才100美元而已。要說是泡沫,至少也得漲到1萬美元吧?”
就算沒有金正國的建議,量子基金最終也會加入這場盛宴。
但金正國的建議讓他們提前進入了市場。
“泰宇證券打算逐漸撤出歐洲市場。我也想繼續和您一起在歐洲賺錢,但你也知道,泰宇集團不隻有金融業務,我們還需要維護企業形象。”
“雖然對你來說有點可惜,但對量子基金來說是個好消息。我們會把你那份也一起賺迴來。”
“如果是別人賺錢,我可能會眼紅,但如果是您賺錢,我舉雙手讚成。”
這可不是客套話。
雖然金正國對量子基金的幫助更大,但他也從量子基金那裏得到了不少幫助。
所以這番話是他的肺腑之言。
“歐洲之後,你打算進攻哪裏?我們隨時準備和你一起行動。”
“下一個目標暫時保密,等歐洲金融危機結束後再告訴你。”
“這麽說,你已經有了計劃!就算你讓我下地獄,我也會跟著你跳下去。”
泰宇集團的員工對金正國非常信任,尤其那些和他共事多年的高管們。
但最信任金正國的人,不是泰宇集團的員工,而是喬治代表。
他就像著了魔一樣,對金正國深信不疑。
“您現在還是先關注歐洲金融危機吧。it行業會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隻要投資it股票,就不會虧損。”
“你淨說好聽的,我卻要說點不好的消息。”
“發生什麽事了嗎?”
“也不是什麽壞事。我聽說,入駐金融中心大廈的那些金融公司,大部分都打算5年合約期滿後,搬迴香江或新加坡。”
亞洲金融中心的代表城市有兩個:
香江和新加坡。
香江遙遙領先,新加坡緊隨其後。
但金正國的舉動打破了這種平衡。
他強行把這些金融機構的亞洲總部遷到了韓國,讓漢城一夜之間成為了亞洲金融中心。
但這並不值得高興。
香江和新加坡是自然形成的金融中心,而漢城則是金正國強行打造的,根基不穩。
“韓國有句諺語: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但現在時代發展很快,5年時間就足夠改變一切了。”
“看來你很有信心把漢城打造成金融中心。”
“隻要讓他們嚐到甜頭,就算我們趕他們走,他們也會賴在韓國不走。”
“你說得對。金融機構追逐的是利益。隻要能賺錢,他們在哪兒都一樣。”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要想成為金融中心,就必須聚集大量的金融機構;
而金融機構聚集的地方,資金自然會流入。
反過來,資金流入的地方,也會吸引金融機構的到來。
如果雞和蛋都有了,就不用再糾結這個問題了。
金正國已經強行把金融機構聚集到了漢城。
接下來,隻要讓資金在這裏流動起來,金融中心自然就會運轉起來。
……
第二天早上五點,金正國準時醒來。
他正用溫水洗漱,戴蒙突然到訪。
“戴蒙!你還在韓國?”金正國有些驚訝。
“來都來了,當然要拜訪一下會長再迴鷹醬。”
昨天在竣工典禮上,金正國和戴蒙簡單地打了招唿。
但由於現場人太多,兩人並沒有深入交談。
“你什麽時候迴鷹醬?”
“我訂了今晚的機票。”
“這麽快就要走了?昨天來也來得及。”
“我不想打擾您休息。”
雖然戴蒙已經成為了鷹醬最大的金融機構的掌門人,但他絲毫沒有變得傲慢,反而對金正國更加尊敬。
“你肯定有很多話要對我說吧?想先聊什麽?”金正國問道。
“我想先說說歐洲的情況。泰宇證券從年初就開始償還貸款了,預計年中就能全部還清。”
“其實可以提前還清的,但我讓他們慢慢來。如果資金流動量太大,可能會引起市場波動。”
泰宇證券的貸款早就能夠還清了。
就算不用歐洲的收益,光靠在小日子賺的錢就足夠了。
但金正國沒有這麽做,因為他想利用歐洲金融危機,把這筆貸款的收益放大好幾倍。
“本金和利息我們都按時支付了。而且,我們還投資了歐洲金融危機,所以金融科技銀行今年的收入有望創曆史新高。”戴蒙說道。
“看來你們還有餘力投資歐洲金融危機。我以為泰宇證券把金融科技銀行的資金都用光了呢。”
“比特幣交易所的收入大幅增長,比特幣的價格也飆升到了100美元。”
這麽快就突破100美元了?金正國記得之前的報告裏,比特幣的價格還不到5美元,這才多久,就漲了20多倍。
“漲勢很猛啊。”
“以矽穀為中心,比特幣的熱度迅速蔓延到全美。現在,鷹醬各地的人都來金融科技銀行開戶,進行比特幣交易。我們根本不用宣傳,存款就自動增加了,比特幣交易手續費的收入也大幅增長。”
金融科技銀行幾乎壟斷了比特幣交易市場。
雖然任何銀行,甚至個人,都可以建立比特幣交易所。
但金融科技銀行已經搶占了先機。
而且,銀行還沒有認可比特幣,所以也沒有建立交易所的打算。
當然,也有一些銀行嚐試過,但由於信譽度不如金融科技銀行,所以用戶數量很少。
“控製一下價格漲幅,別漲得太快。如果引起鷹醬政府的注意,就麻煩了。”金正國提醒道。
“我們用千敏靜小姐設計的算法控製了價格,把它穩定在100美元左右。否則,現在可能已經突破300美元了。”
“看來對比特幣感興趣的人比我想象中多。”
“說實話,我覺得這像是一場狂熱。隨時可能爆發像互聯網泡沫或房地產泡沫那樣的危機。”
戴蒙竟然開始擔心比特幣泡沫了。
他的擔憂讓金正國覺得有些好笑。
“這才100美元而已。要說是泡沫,至少也得漲到1萬美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