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參軍入伍,是大哥的崇高理想。大哥連續三年報名,很有毅力,這次報名,大哥體檢上了,政審也很順利過關了,公社征兵領導小組在最後來我家走訪也走訪過了,在走訪時,俺爺爺很高興,一股腦地把自己當八路軍的一些材料也都拿出來了。征兵小組的領導看了,當場就表揚了我家,說我家是革命家庭,說俺大哥是個好苗子。並鼓勵我大哥,到部隊要好好幹,為家鄉爭光。
征兵小組的表揚,使我爹激動不已,俺爹當場就給大哥說,你看家德,這征兵的領導都對你寄予很大希望,你到了部隊,一定要好好幹,保衛國家,要幹出個樣來。爺爺聽了樂得合不上嘴,說我大孫子當兵的願望實現了,給幾個弟弟帶了個好頭兒,咱家你們哥們多,早就應該出個當兵的,去保衛國家。
大哥當兵體檢合格,政審過關,這征兵小組的領導,在大隊逗留時一高興就說了,這一說,這消息一瞬間就在我們富樓屯傳開了。傳開了,三個生產隊的人都知道了,都知道了,我家的好事就來了。這個老鄉來賀喜,那個老鄰居來看望。都來打聽俺大哥什麽時間換裝,什麽時間入伍。
賀喜,看望,屯子裏的幾個大姑娘,平時,一心想找個當兵的當對象,自然就盯上了,都紛紛托人來說媒,托人自然都是托和俺家比較熟悉的人了。徐大爺是俺大爺家的老鄰居,他的親家老韓家托他,第一個就衝上來了,徐大爺是個老實人,他來是親家托他來的,那自然想說成了,想說成,那個時代,一般的人都長十八九歲,都沒照過相,徐大爺為了把姑娘說長的多美,那是誰提前給他準備的詞,讓他背下來了,徐大爺給俺爺說,大叔,我給你孫子介紹個對象,你聽我給你說說呀,那長的身形纖細,一個瓜子臉,麵色如玉,肌膚賽雪,秀眸似秋水一般明澈,整個人看上去,聰明伶俐,舉止文雅,落落大方。俺爺爺聽了,說,老徐呀,你說這,你用的這詞,是哪個學生給你從書上抄的吧?爺爺一說,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徐大爺說,別笑,大叔,我說的意思,我給你孫子介紹的這個姑娘,咱這個屯子,除了她,沒第二個長的比她好的了,她雖說是生在咱這個農村小背旮旯子,可她從來都沒上地裏幹過粗活。俺爺爺說,你給我說的,姑娘長得好,我是信,可咱這是農村呀,農村的人都得生產隊裏鏟地割地幹活呀。徐大爺說,大叔,咱是農村,你大孫子家德這迴要去當兵了,那是肯定不迴來了。你看吧,咱屯子,年年都有出去當兵的,去的有有文化的,也有沒文化的,隻要去了,哪個也沒迴呀。不都去哪個城市了嗎,我給你孫子介紹的這個對象,不管是在農村,還是以後到城裏,指定是拿出手的。爺爺說,這當兵都是個吃苦的事兒,不是上這個山站崗,就是去哪個邊防放哨。今年要走的這兵,到現在還沒說是啥兵種呢。你先別急。等著,我孫子穿上軍裝了,有一定了,咱再說吧。徐大爺給介紹,金大娘聽說 ,也趕快來了,幾天內,來俺家說媒的一個接著一個,還是金大娘有辦法,她不在俺家詳細說,她設法先把俺大哥叫她家裏,再叫人把姑娘找他家裏,讓姑娘直接給我大哥嘮嗑。田家姑娘秀麗姐那真是落落大方,一兩次就給我大哥說動心了。說動心了,倆人就信心滿滿,商定好要處對象了。
天有不測風雲,樂有弦外之音。大哥天天都在等著換裝入伍,秀麗姐也盼望著為大哥入伍送行。可誰能預料到,新兵入伍那天,公社給我大哥取消了,大哥竟然沒去上。大哥沒去上,新兵都走了,俺爹得知信之後趕緊找啊,找,公社給壞人找出來了,也懲處了。可是大哥當兵卻去不上了。
大哥當兵去不上了,秀麗姐找俺大哥是看俺大哥要當兵了,這迴俺大哥兵當不上了,秀麗姐的心自然涼了。
大哥想當個兵當不上了,連續三年報名,都出差錯,公社查出是四不清幹部薑春濤搗的鬼,大哥就想找他算賬。算賬,那不好算呀,薑春濤,在四清運動中,四清工作隊已經對他處分過了,大隊書記早被拿掉了。
大哥想找薑春濤算賬,看俺爹不在家,偷著準備了一個硬木短棍子,袖在衣袖裏,俺爺發現了,勸大哥拉倒吧,俺爺說你看他犯錯誤行,你要打死他是不行的。大哥氣得了不得,堅決要揍他,俺爹知道了,狠狠地罵大哥一頓。
“不叫我收拾他,我不在這了,我要迴家,我要迴關裏,我不在這了。”
“迴家,你迴去吧。”俺爹氣得喊道。
”迴家,你們給我拿糧票,拿錢,拿路費。你們給我拿了糧票,拿了路費,我一天都不在這兒。我可不在這受這個癟犢子的窩囊氣了。”
“你不想受他的窩囊氣,誰想受?我還一天都不想在這呢。”俺爹喊道。
“哎,這樣的村幹部,長期欺壓百姓,前年四清工作隊來了,叫大家揭發,舉報,大家可沒少揭發舉報,這薑春濤,大家給他揪出來了,你工作隊的就讓他退賠退賠就拉倒了,處分那麽輕,大家都說應該把他押走,叫他蹲笆籬子。可工作隊的,就是不押走,還留他在這兒,讓他欺負人。爹,你是共產黨員,你說這事做的對嗎?”
“對不?國家是重在教育,其實四清,給他的處分也行了,他貪汙的叫他退賠了,他的大隊書記,叫工作隊的給擼掉了,他的黨員給他留黨察看了。”
“哎呀,我不聽這些,我是得走了。娘,你趕快給我整糧票啊。”
“你不聽這些,是你命不好,一樣一,都是移民,你看富士屯子,你二奶家和你心想叔家那命多好 ,他們移民到富士,人家那大隊小隊都對你二奶你心想叔家挺好。”
“挺好?他爹,你說這兒,還是人家富士屯子那大隊書記好啊,咱二大娘上迴來不說了嗎?人家那大隊書記,對咱二大娘說,大嬸呀,你們移民到這不容易呀,撇家舍業的,你們在山東,把房子啥的都給國家了,我看了,你家是的當八路軍犧牲的,我們對你們不能差樣啊?這不,去年,國家就給他們富士一個赤腳醫生名額,叫上佳木斯去學習,那高書記家有那麽多侄子侄女和親戚,老高都沒讓去,那就叫咱兄弟學禮去了呢。咱兄弟才十七呀。這學習迴來不就是大隊的大夫了嗎?”
“哎,他娘,我給你說,共產黨的幹部,還是好的多。是吧,爹?”
“好的多,要是有一個壞的,誰在他跟前,也夠嗆啊?”
第二天了,俺爹吃完早飯上隊裏幹活去了。大哥在家又作上了,又喊又叫,又哭又鬧。
“你別作呀?你爹說了,咱家沒錢,家裏想法子也給你掂對錢,家裏沒糧票,你爹叫我今個出去,哪怕是挨家借呢,也得借,接著了,你爹就叫你走。我現在就出去給你借錢借糧票去。爹,你算算,你會算,家德往迴走,迴關裏,就這一出溜,路費得多少錢,多少糧票?”
“算,有去坐客車,客車是兩頭,中間還得坐火車呢?”
“爹,你都算上,你算出來了,我好按著這個準備呀?四孩子,三孩子,飯碗,吃飯的飯碗,我還沒刷呢,今個,我忙,你倆得給我刷碗呀。”
“知道了。刷碗?俺倆成了刷碗的了?我和俺三哥夏天上隊裏薅穀苗,隊裏分紅了,一分錢都不給俺們,俺倆寫作業都沒本子。”
“沒本子?沒本子,你和你三哥刷完碗,喂完豬,還找個小棍吧?叫你三哥領著你,擱地上寫。小棍寫一樣學習,還不用本子了。”
“刷碗,刷碗,娘,我們還得喂豬啊?”
“喂豬,我出去給你大哥借錢借糧票去,你們不喂豬,這借的錢,搞啥還呀?不得等著喂豬,等著豬長大了,好賣給供銷社,賣迴來的錢,好還人家嗎?”
“知道了知道了。”四弟弟喊著。答應了,俺娘走了,俺娘出去借錢借糧票去了。
“老四,咋辦呀?娘走了,現在是兩樣活,一個是喂豬,一個是刷碗,喂豬,包括掃院子;刷碗,包括掃屋裏的地。你幹哪樣?你選?”
“哎呀,三哥,我可不刷碗,我喂豬。刷碗我嫌惡刷碗那活太磨嘰,”
“你喂豬,喂吧。你把豬喂大了,就得是明年了,今年過年是指望不上了,明年,咱爹說過年時咱家也殺年豬。”
“殺豬?三哥,可拉倒吧,咱大哥要是走了,咱娘給他借的路費錢,還指望著豬喂大了,賣了,好還饑荒呢。”
“哎呀,老四呀,四弟呀,你可別說那了,快喂豬去吧,你不知道大人咱爹咱娘有多難?咱娘出去借錢借糧票,不知道能不能借到呢?”
大街上,俺娘匆匆走著,走著想著借錢借糧票的事,上誰家呢?誰家能借給呢?俺娘想想,先上誰家好呢?走走,站站,忽然,有了,劉延井家,他家從山東來,住過俺家倉房,讓他家住了一年多,他給錢咱也沒要,這迴去給他家借借。隻要他家能有,那指定行。俺娘想著,就來到了老劉家,俺娘拽開外屋門,就喊:“他劉嬸在家嗎?”
“在家在家,誰呀?”劉嬸應著就從裏屋出來,一看是俺娘,立刻笑臉相迎,說道:“呀,這不是老馬二嫂嗎?二嫂,這都要快過年了,年貨上供銷社都辦完了吧?嫂子這時候來是指定有事吧?大小子體檢,檢查上了,走了吧?”
“辦年貨,有事,體檢,走了吧?往哪走啊,他嬸子,我都快叫他氣死了?我是來給你借錢借糧票的。”俺娘說著,就把俺大哥當兵沒去上,說了一遍。劉嬸說,這事搞誰身上都夠嗆。
“夠嗆,咱有什麽法子呀,孩子,家德氣的要迴關裏家,迴關裏就得用錢,用糧票。這農村分口糧,也不分糧票。要想用糧票,就得扒苞米,推磨,把苞米推成苞米麵,大碴子,弄成成品糧,背著上富錦黑市場,偷著找人換去,這家德上火,哭著喊著要走,迴關裏家,一時半會的,整成品糧,去富錦換糧票,也來不及啊。”
“來不及,咋整?嫂子?”
“咋整?你二哥叫我出來借,別的也沒有啥沒辦法呀,借,給誰借去,這老戶,咱平時和人家也沒那麽多來往,這借,也隻能向咱這十幾家老鄉借借了,等著借著了,我先把孩子打發走了,等著過完年了,俺家再推磨,磨苞米大碴子,上富錦想法子去找人換唄。等著糧票換迴來了,再還大家唄。
“行,嫂子,這個法子行,就得這個法子,不管咋樣,你先給大小子,家德安排了,讓他迴關裏住一段時間再說唄。糧票,錢,我給你拿,嫂子。”劉嬸說著,就把家底全拿出來了,錢一共十塊零兩毛,糧票一共五斤四兩,其中,全國的三斤,黑龍江的二斤四兩。劉嬸說,嫂子,糧票你全拿著,錢,十塊錢,我留下兩塊就行,萬一年前年後,家裏有啥事的,我好拿這兩塊錢應酬應酬。剩下這八塊錢你都拿走。
俺娘從劉嬸借到了,很高興。俺娘走,劉嬸送俺娘,俺娘從劉嬸家屋子出來,和劉嬸在門口站站,俺娘往東瞅瞅,幾家都是老張家哥幾個。劉嬸說,二嫂,上自己家借不行嗎?他們這四五家也都是咱關裏人。
“是關裏人不假,她劉嬸,我和他們沒辦過事呀?”
“哎,嫂子,你和他們沒辦過事兒,那麽的,我一會去試試,我們有來往。我就和他借一樣,糧票。”
“借糧票就行。那你去借,你咋說呀?你不能說我家借吧?”
“那是指定的了,我說我借,我說關裏家他奶奶來信,要點糧票就行了。嫂子,你看你能用多少?”
“多少?我打算給孩子借四五十斤,五六十斤嘞。你看著借唄,你能借多少都行,你能給我借十斤八斤,我也不嫌少。你在這接著,我上東南邊,咱老鄉胡青梅那一片去借去,那裏有咱老鄉,七八家嘞。”
俺娘出去借錢,借糧票,借了兩天,給大哥準備了五十斤糧票,六十塊錢。走時,俺娘又起早,用鏊子,給俺大哥烙了四個發麵大鍋盔,俺娘說,在路上吃鍋盔,能省下幾斤糧票。
大哥走,俺爺給選的日子,農曆十二月十九,俺爺說,往外走,三六九,十九裏有個九,這個日子好,吉利。在路上,得走十天,從富錦到福利屯坐客車一天,從福利屯坐火車到濟南,得七八天,從濟南,到菏澤還得一天,從菏澤到魏灣也得一天,整好了,大年三十到魏灣。到魏灣上秦莊大姑家。大哥說路費少點,俺爹說不少,火車票是三十二塊八,兩頭坐客車,有四五塊錢就夠了。你要打算迴去,在山東說媳婦,用錢你來信來電報,那再給你郵。你要在山東混生活,就不用郵了。俺娘說,家德走,田家秀麗那還用告訴一聲不?俺爹說不用了,你沒看嗎,人家這幾天也不來找家德了。俺爺說,這真是匆匆走,匆匆家鄉行啊。
征兵小組的表揚,使我爹激動不已,俺爹當場就給大哥說,你看家德,這征兵的領導都對你寄予很大希望,你到了部隊,一定要好好幹,保衛國家,要幹出個樣來。爺爺聽了樂得合不上嘴,說我大孫子當兵的願望實現了,給幾個弟弟帶了個好頭兒,咱家你們哥們多,早就應該出個當兵的,去保衛國家。
大哥當兵體檢合格,政審過關,這征兵小組的領導,在大隊逗留時一高興就說了,這一說,這消息一瞬間就在我們富樓屯傳開了。傳開了,三個生產隊的人都知道了,都知道了,我家的好事就來了。這個老鄉來賀喜,那個老鄰居來看望。都來打聽俺大哥什麽時間換裝,什麽時間入伍。
賀喜,看望,屯子裏的幾個大姑娘,平時,一心想找個當兵的當對象,自然就盯上了,都紛紛托人來說媒,托人自然都是托和俺家比較熟悉的人了。徐大爺是俺大爺家的老鄰居,他的親家老韓家托他,第一個就衝上來了,徐大爺是個老實人,他來是親家托他來的,那自然想說成了,想說成,那個時代,一般的人都長十八九歲,都沒照過相,徐大爺為了把姑娘說長的多美,那是誰提前給他準備的詞,讓他背下來了,徐大爺給俺爺說,大叔,我給你孫子介紹個對象,你聽我給你說說呀,那長的身形纖細,一個瓜子臉,麵色如玉,肌膚賽雪,秀眸似秋水一般明澈,整個人看上去,聰明伶俐,舉止文雅,落落大方。俺爺爺聽了,說,老徐呀,你說這,你用的這詞,是哪個學生給你從書上抄的吧?爺爺一說,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徐大爺說,別笑,大叔,我說的意思,我給你孫子介紹的這個姑娘,咱這個屯子,除了她,沒第二個長的比她好的了,她雖說是生在咱這個農村小背旮旯子,可她從來都沒上地裏幹過粗活。俺爺爺說,你給我說的,姑娘長得好,我是信,可咱這是農村呀,農村的人都得生產隊裏鏟地割地幹活呀。徐大爺說,大叔,咱是農村,你大孫子家德這迴要去當兵了,那是肯定不迴來了。你看吧,咱屯子,年年都有出去當兵的,去的有有文化的,也有沒文化的,隻要去了,哪個也沒迴呀。不都去哪個城市了嗎,我給你孫子介紹的這個對象,不管是在農村,還是以後到城裏,指定是拿出手的。爺爺說,這當兵都是個吃苦的事兒,不是上這個山站崗,就是去哪個邊防放哨。今年要走的這兵,到現在還沒說是啥兵種呢。你先別急。等著,我孫子穿上軍裝了,有一定了,咱再說吧。徐大爺給介紹,金大娘聽說 ,也趕快來了,幾天內,來俺家說媒的一個接著一個,還是金大娘有辦法,她不在俺家詳細說,她設法先把俺大哥叫她家裏,再叫人把姑娘找他家裏,讓姑娘直接給我大哥嘮嗑。田家姑娘秀麗姐那真是落落大方,一兩次就給我大哥說動心了。說動心了,倆人就信心滿滿,商定好要處對象了。
天有不測風雲,樂有弦外之音。大哥天天都在等著換裝入伍,秀麗姐也盼望著為大哥入伍送行。可誰能預料到,新兵入伍那天,公社給我大哥取消了,大哥竟然沒去上。大哥沒去上,新兵都走了,俺爹得知信之後趕緊找啊,找,公社給壞人找出來了,也懲處了。可是大哥當兵卻去不上了。
大哥當兵去不上了,秀麗姐找俺大哥是看俺大哥要當兵了,這迴俺大哥兵當不上了,秀麗姐的心自然涼了。
大哥想當個兵當不上了,連續三年報名,都出差錯,公社查出是四不清幹部薑春濤搗的鬼,大哥就想找他算賬。算賬,那不好算呀,薑春濤,在四清運動中,四清工作隊已經對他處分過了,大隊書記早被拿掉了。
大哥想找薑春濤算賬,看俺爹不在家,偷著準備了一個硬木短棍子,袖在衣袖裏,俺爺發現了,勸大哥拉倒吧,俺爺說你看他犯錯誤行,你要打死他是不行的。大哥氣得了不得,堅決要揍他,俺爹知道了,狠狠地罵大哥一頓。
“不叫我收拾他,我不在這了,我要迴家,我要迴關裏,我不在這了。”
“迴家,你迴去吧。”俺爹氣得喊道。
”迴家,你們給我拿糧票,拿錢,拿路費。你們給我拿了糧票,拿了路費,我一天都不在這兒。我可不在這受這個癟犢子的窩囊氣了。”
“你不想受他的窩囊氣,誰想受?我還一天都不想在這呢。”俺爹喊道。
“哎,這樣的村幹部,長期欺壓百姓,前年四清工作隊來了,叫大家揭發,舉報,大家可沒少揭發舉報,這薑春濤,大家給他揪出來了,你工作隊的就讓他退賠退賠就拉倒了,處分那麽輕,大家都說應該把他押走,叫他蹲笆籬子。可工作隊的,就是不押走,還留他在這兒,讓他欺負人。爹,你是共產黨員,你說這事做的對嗎?”
“對不?國家是重在教育,其實四清,給他的處分也行了,他貪汙的叫他退賠了,他的大隊書記,叫工作隊的給擼掉了,他的黨員給他留黨察看了。”
“哎呀,我不聽這些,我是得走了。娘,你趕快給我整糧票啊。”
“你不聽這些,是你命不好,一樣一,都是移民,你看富士屯子,你二奶家和你心想叔家那命多好 ,他們移民到富士,人家那大隊小隊都對你二奶你心想叔家挺好。”
“挺好?他爹,你說這兒,還是人家富士屯子那大隊書記好啊,咱二大娘上迴來不說了嗎?人家那大隊書記,對咱二大娘說,大嬸呀,你們移民到這不容易呀,撇家舍業的,你們在山東,把房子啥的都給國家了,我看了,你家是的當八路軍犧牲的,我們對你們不能差樣啊?這不,去年,國家就給他們富士一個赤腳醫生名額,叫上佳木斯去學習,那高書記家有那麽多侄子侄女和親戚,老高都沒讓去,那就叫咱兄弟學禮去了呢。咱兄弟才十七呀。這學習迴來不就是大隊的大夫了嗎?”
“哎,他娘,我給你說,共產黨的幹部,還是好的多。是吧,爹?”
“好的多,要是有一個壞的,誰在他跟前,也夠嗆啊?”
第二天了,俺爹吃完早飯上隊裏幹活去了。大哥在家又作上了,又喊又叫,又哭又鬧。
“你別作呀?你爹說了,咱家沒錢,家裏想法子也給你掂對錢,家裏沒糧票,你爹叫我今個出去,哪怕是挨家借呢,也得借,接著了,你爹就叫你走。我現在就出去給你借錢借糧票去。爹,你算算,你會算,家德往迴走,迴關裏,就這一出溜,路費得多少錢,多少糧票?”
“算,有去坐客車,客車是兩頭,中間還得坐火車呢?”
“爹,你都算上,你算出來了,我好按著這個準備呀?四孩子,三孩子,飯碗,吃飯的飯碗,我還沒刷呢,今個,我忙,你倆得給我刷碗呀。”
“知道了。刷碗?俺倆成了刷碗的了?我和俺三哥夏天上隊裏薅穀苗,隊裏分紅了,一分錢都不給俺們,俺倆寫作業都沒本子。”
“沒本子?沒本子,你和你三哥刷完碗,喂完豬,還找個小棍吧?叫你三哥領著你,擱地上寫。小棍寫一樣學習,還不用本子了。”
“刷碗,刷碗,娘,我們還得喂豬啊?”
“喂豬,我出去給你大哥借錢借糧票去,你們不喂豬,這借的錢,搞啥還呀?不得等著喂豬,等著豬長大了,好賣給供銷社,賣迴來的錢,好還人家嗎?”
“知道了知道了。”四弟弟喊著。答應了,俺娘走了,俺娘出去借錢借糧票去了。
“老四,咋辦呀?娘走了,現在是兩樣活,一個是喂豬,一個是刷碗,喂豬,包括掃院子;刷碗,包括掃屋裏的地。你幹哪樣?你選?”
“哎呀,三哥,我可不刷碗,我喂豬。刷碗我嫌惡刷碗那活太磨嘰,”
“你喂豬,喂吧。你把豬喂大了,就得是明年了,今年過年是指望不上了,明年,咱爹說過年時咱家也殺年豬。”
“殺豬?三哥,可拉倒吧,咱大哥要是走了,咱娘給他借的路費錢,還指望著豬喂大了,賣了,好還饑荒呢。”
“哎呀,老四呀,四弟呀,你可別說那了,快喂豬去吧,你不知道大人咱爹咱娘有多難?咱娘出去借錢借糧票,不知道能不能借到呢?”
大街上,俺娘匆匆走著,走著想著借錢借糧票的事,上誰家呢?誰家能借給呢?俺娘想想,先上誰家好呢?走走,站站,忽然,有了,劉延井家,他家從山東來,住過俺家倉房,讓他家住了一年多,他給錢咱也沒要,這迴去給他家借借。隻要他家能有,那指定行。俺娘想著,就來到了老劉家,俺娘拽開外屋門,就喊:“他劉嬸在家嗎?”
“在家在家,誰呀?”劉嬸應著就從裏屋出來,一看是俺娘,立刻笑臉相迎,說道:“呀,這不是老馬二嫂嗎?二嫂,這都要快過年了,年貨上供銷社都辦完了吧?嫂子這時候來是指定有事吧?大小子體檢,檢查上了,走了吧?”
“辦年貨,有事,體檢,走了吧?往哪走啊,他嬸子,我都快叫他氣死了?我是來給你借錢借糧票的。”俺娘說著,就把俺大哥當兵沒去上,說了一遍。劉嬸說,這事搞誰身上都夠嗆。
“夠嗆,咱有什麽法子呀,孩子,家德氣的要迴關裏家,迴關裏就得用錢,用糧票。這農村分口糧,也不分糧票。要想用糧票,就得扒苞米,推磨,把苞米推成苞米麵,大碴子,弄成成品糧,背著上富錦黑市場,偷著找人換去,這家德上火,哭著喊著要走,迴關裏家,一時半會的,整成品糧,去富錦換糧票,也來不及啊。”
“來不及,咋整?嫂子?”
“咋整?你二哥叫我出來借,別的也沒有啥沒辦法呀,借,給誰借去,這老戶,咱平時和人家也沒那麽多來往,這借,也隻能向咱這十幾家老鄉借借了,等著借著了,我先把孩子打發走了,等著過完年了,俺家再推磨,磨苞米大碴子,上富錦想法子去找人換唄。等著糧票換迴來了,再還大家唄。
“行,嫂子,這個法子行,就得這個法子,不管咋樣,你先給大小子,家德安排了,讓他迴關裏住一段時間再說唄。糧票,錢,我給你拿,嫂子。”劉嬸說著,就把家底全拿出來了,錢一共十塊零兩毛,糧票一共五斤四兩,其中,全國的三斤,黑龍江的二斤四兩。劉嬸說,嫂子,糧票你全拿著,錢,十塊錢,我留下兩塊就行,萬一年前年後,家裏有啥事的,我好拿這兩塊錢應酬應酬。剩下這八塊錢你都拿走。
俺娘從劉嬸借到了,很高興。俺娘走,劉嬸送俺娘,俺娘從劉嬸家屋子出來,和劉嬸在門口站站,俺娘往東瞅瞅,幾家都是老張家哥幾個。劉嬸說,二嫂,上自己家借不行嗎?他們這四五家也都是咱關裏人。
“是關裏人不假,她劉嬸,我和他們沒辦過事呀?”
“哎,嫂子,你和他們沒辦過事兒,那麽的,我一會去試試,我們有來往。我就和他借一樣,糧票。”
“借糧票就行。那你去借,你咋說呀?你不能說我家借吧?”
“那是指定的了,我說我借,我說關裏家他奶奶來信,要點糧票就行了。嫂子,你看你能用多少?”
“多少?我打算給孩子借四五十斤,五六十斤嘞。你看著借唄,你能借多少都行,你能給我借十斤八斤,我也不嫌少。你在這接著,我上東南邊,咱老鄉胡青梅那一片去借去,那裏有咱老鄉,七八家嘞。”
俺娘出去借錢,借糧票,借了兩天,給大哥準備了五十斤糧票,六十塊錢。走時,俺娘又起早,用鏊子,給俺大哥烙了四個發麵大鍋盔,俺娘說,在路上吃鍋盔,能省下幾斤糧票。
大哥走,俺爺給選的日子,農曆十二月十九,俺爺說,往外走,三六九,十九裏有個九,這個日子好,吉利。在路上,得走十天,從富錦到福利屯坐客車一天,從福利屯坐火車到濟南,得七八天,從濟南,到菏澤還得一天,從菏澤到魏灣也得一天,整好了,大年三十到魏灣。到魏灣上秦莊大姑家。大哥說路費少點,俺爹說不少,火車票是三十二塊八,兩頭坐客車,有四五塊錢就夠了。你要打算迴去,在山東說媳婦,用錢你來信來電報,那再給你郵。你要在山東混生活,就不用郵了。俺娘說,家德走,田家秀麗那還用告訴一聲不?俺爹說不用了,你沒看嗎,人家這幾天也不來找家德了。俺爺說,這真是匆匆走,匆匆家鄉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