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盆借碗又借桌,二哥也是撈忙人。
小年過去了,俺爹和趙大爺上同江那邊地窩棚撿糧走了。今天都是臘月二十五了,再有三天就是臘月二十九了;二十九,一九五九年臘月小啊,二十九就算大年三十了。
早上俺家吃完飯了,俺大哥忙著試綁高蹺呢,大哥混的行了,大隊為過年和送新兵入伍組織了大秧歌隊,搞大秧歌比賽,踩高蹺,扭秧歌,一個小隊要十五人,要求十個男的,五個女的,大哥就抽上了。大哥抽上了,俺三隊抽的十個男的當中,俺大哥是年齡最小啊,大哥才十六歲呀。
大哥抽上了,大哥可高興了。高興不是為別的,踩高蹺,大隊還給記工給工分啊。大哥抽上了,昨天迴來就給俺娘說了,俺娘說好了,從來沒看到過,玩還還給工。玩個工,大哥給娘說大隊有要求,扭秧歌時不能掉鏈子。掉鏈子了,不給工分還扣工分。說俺三隊和大哥一班大的有四五個,都沒抽上。
大哥給俺娘說,俺娘說,那咱不能不掉鏈子。大哥說,不掉鏈子,人有這個想法,高蹺也得盯磕呀,別扭著壞了。二娘說,那你就做兩幅唄。
做兩幅,昨天下午迴來,俺大哥就借到鋸了,昨晚上連夜就做好一幅了,今天早上大哥又趕緊做第二副了。大哥做,二哥就成了小跟班的,也跟著覺得忙活呀。
“誒誒誒,來來來,咱進來,咱都進來,讓我看看,我看看,這老馬家都誰在家呢?是老大呀,還是老二哎呀?”外麵來人了,隨著喊聲,俺家外屋地進來一幫人,一幫人都是小孩子,王大爺領著。
俺家人都在裏屋呢。俺娘領著我和小弟在炕裏呢,大哥和二哥在炕沿上,忙著釘高蹺哈扒呢,俺們聽到喊聲想出去看,還沒來得及出去呢。俺娘就催促上了,“快出去看看,快出去看看,是誰來了?”俺娘一說,二哥也顧不得幫大哥把著釘高蹺,趕快跑了出去了,二哥推門一看,一大幫人,問道,哎,你們這是來幹什麽啊?想幹啥呀?
“幹什麽,幫忙呢,家林老同學,我們來找你呢?”
“找我?祥子?”二哥問道。
找你呀?就是找你呀,你爹不是出去撿苞米去了嗎?昨個叫我捎信來了,從同江那邊。你家東院老董家,老董頭的大兒子,從部隊迴來了,明天結婚,你爹叫你還是你大哥也行,叫你們給人家撈忙去。
“撈忙去?王大爺,俺爹是前天走的,昨天就叫你捎信來了?嗬嗬,這信,捎來來的也太快了。”
“快,那是正好遇到我往迴來嗎?小子,麻溜的,咱快走,撈忙去。”
“撈忙去,我進屋得給俺娘說一聲呀?俺行嗎?俺是小孩子呀?撈忙的事俺啥也不懂呀?”二哥說著,趕緊跑進了裏屋告訴娘。
“撈忙“?小孩子?”娘問道。
“”弟妹,小孩子,你家我二兄弟叫的呀,小孩子不懂學呀?小孩子能幹大人的活,你們幾個跟著我就是幹的大人的活。上個人家,借盆子借碗借個吃飯桌子了,你們小孩子比大人借的還快呢。走吧。
“不懂,有王大爺領著。王大爺叫咱咋弄,咱就咋弄唄?”
“好整,王大爺有招,咱就聽王大爺的。來,家林給你一個粉筆。借到盆子,吃飯桌子,給盆子底下,給桌子底下畫個印。王大爺,叫你咋畫你就咋畫,聽王大爺的。”
“聽我的,聽我的,出不了錯”
好,好好好,咱聽王大爺的,我跟你們的學。
“學,你們小孩子,都上學呢,學啥都快。”
“哎,王大爺,這個院子,進不進,這個屋子住兩家,一家是老程家,一家是老崔家。”
“進,都進,我給你們說呀,咱們每進一個屋,到一家,隻要進去,就得想法子,借到一個家夥事。吃飯桌子也行,瓦盆子也行。盤子碗都行。”
“好,崔大娘,我們是來借家夥事來了,我們是給老董家幫忙的,老董家大兒子,明天就要結婚了。”二哥喊道。
“借家夥事,我給你們看看呀?等著呀,我昨天,擱那董家大門口路過,就看到老董家,在當院子裏,搭鍋台,我就知道他家是有事啊。啊,老王大哥領著這幫小孩子呀?我給們拿呀,你們現在還缺啥?”
“缺啥?弟妹,我們這是剛出來借呀,才走兩家呀?”
“啊,那我給你們拿個吃飯桌子吧。”
“那兒,好好好。謝謝你了。來,這桌子,是老崔你大娘家的,誰來拿。”
“我來拿吧,王大爺,我是新兵,我學學,你告訴我這桌子,怎麽做標記?”
“怎麽做標記?這是你崔大娘家的桌子,你,來拿出你的粉筆,在這桌子底下,先寫個崔字。崔,大點寫著。”
“寫個崔字,好,我來寫。”我說著,就寫上了。“我寫上了,還寫什麽嗎?”
“還寫啥?寫呀,小馬,你不是寫完崔字了嗎?因為這個桌子,歸你管理,那你就在這崔的這邊,寫上一個馬字。”
“好,我再來寫一個馬字。這就行了吧?”
“對,對對對,這樣就行了。你們大家都看看,咱借的吃飯桌子,借的盆子,咱都這樣做記號。這上麵先借誰家的,姓啥給寫上,字要大點,一看就說明是借誰家的,下麵,這個字小點,是表示,是誰借的。走,咱再走下一家。”
“那兒,王大爺,這個桌子,算我借的,那我就扛著吧?”
“對,你扛著吧。你不扛著,你們這些小夥伴,誰幫你扛著也行。可管理歸你。不能叫它丟了,不能叫它整壞了。”
“哎,這又到了一家,這是誰家了?家林?這也是你家的鄰居呀?”小祥子問道。
“鄰居,嗬嗬,這都隔兩家了,還是鄰居?”
“是鄰居,你們沒聽人家說嗎?鄰居有遠近,親戚有厚薄嗎?”
“對,對對,王大爺說的對,這是俺家鄰居,是老徐家,我徐大娘家,他兒子是教學的,徐老師家。”
“進嗎?王大爺?”
“進呀。咱們誰家都的進,小祥子,這迴你就和家林領著進。我就負責給你們看著點就行。家林,你到誰家喊點,你爹說你可創世了,你給張羅點。”
“好的,進屋了,徐大娘,我們來借家夥事來了,鄰居,老董大爺家辦喜事了。”
“啊,誰呀?”徐大娘在裏屋問道。
“大娘,是我,我和我王大爺,還有我的同學,來你家借辦喜事的家夥事來了。”
“好的,我來給你們拿呀?”徐大娘說著,從裏屋走了出來。出來一看有俺二哥,還有一大幫人,說道,啊,小家林呀,你這是給老董家辦喜事撈忙呢。
“是,大娘。俺爹出門了,沒在家,俺大哥,給公家扭秧歌還下不來,我就來了。”
“好,小家林,你叫我給你們拿啥?”
“大娘,俺們就借這幾樣,桌子,吃飯桌子,盆,瓦盆就行。誰家有瓷盆,也就有一個兩個,那就頂天了,多數人家都稀罕吧擦的,一般的人家都不借給,就是借給,俺也不敢借。怕給碰掉瓷了。”
“你這小子,說的就是大實話。那我也給你拿個瓦盆吧?你說是我給你拿個大的二瓦盆,還是小的三瓦盆啊?”
“大娘,你給拿個大點的吧。你給拿了,我負責給你經管迴來,差不了事。”二哥說道。
“啊,家林,我知道你準成,來,我給你拿,你看我家這個兒瓦盆還新的呀,沒有?,才買不幾天。”
“哦,好,大娘給拿的新盆,我在盆底寫上記號。王大爺,你看我大娘給拿的盆多好,我大娘告訴我是新的,你來給寫給徐字,我再寫給馬字。”
“好,好好好,寫上,徐字咋寫了?誰會寫?小祥子?”
“王大爺,我是不會呀,我剛上二年級。”小祥子說道。
“我也不會。”
“哎,王大爺,不用寫了,這幾個都是一年級二年級小豆包,一打一起高那夥的。我給畫個記號得了。”二哥說著,就叫王大爺把盆子翻過來,扣著,在邊上用粉筆畫了一個圈,又在盆底中間畫一個長方形,並且在長方形中間畫一下,最後,寫個馬字。二哥寫完,說道,怎樣,這會表示徐大娘是我家隔一棟房子的鄰居。二哥一說,大家笑了。
“笑,這是丟人的辦法。咱這一年級的不行啊,來借個盆,都不會寫字。”
“哎,我給你們說呀,咱今天的任務,每個人是借四張吃飯桌子,四個瓦盆。二十個飯碗,二十個盤子。”
“王大爺,你下任務行,東家買的喜糖是不是讓我們這跑腿的也嚐嚐呀?”
好,這個我想著呢,我給你們想辦法,我剛才出來的時候,給撈頭忙的老韓頭說了,他答應說,借一個盆給兩個糖豆,借一個桌子,也給兩個糖豆。,
“王大爺那借盤子借碗呢?”小柱子問道。
“呀,這兒,我給忘了。”
“忘了不行啊,王大爺,那借盤子借碗,一樣二十個,那挨家借,也得老半天呀。”
“哎。別說了,到老張家了,咱進不進屋啊,王大爺?”
“進,進進進,快進,”大家說著就進屋了,進去,借了一個桌子。
一會,大家都學會借了。王大爺說了,這迴咱分兩夥,一夥借十二個瓦盆,十二個吃飯桌子。家林領一夥,祥子領一夥,一夥三個人。這樣,一下子進兩家。看誰借的快。大家要是借的快了,一會,我就找撈頭忙的去,看看,走沒走油,要是走油了,我給你們要點幹果吃。
“王大爺,你說的算嗎?”
“算嗎?這事叫你說的,你王大爺也是管事的大官呀?”
“呀,王大爺,你這也是大官呀?你是多大的官呀?”
“多大的官,你還看不出來嗎?我領你們六個大兵呢?老韓頭兒,他還是撈頭忙的,他前跑後跑,都跑一天了,他還是一個人呢,連一個兵都沒混上。你再看造廚的馬一成,還是廚師呢,才帶幾個兵呀,才三個兵,一個麵案子的,一個切墩的,一個燒火的。
“對,對對對,要看這兒,我王大爺 的官是真不小啊。”
“不小,這麽說吧,我的將士們,廚房上午他要不走油,他晚上就走油,那我也給你們鬥點好吃的來。信不信,家林?”
“信,王大爺真鬥,真幽默。“”
“幽默,我給你們說呀,咱們是來撈忙來了,說明白了,你們就是替大人來捧場來了,等著,咱借完桌子,盆子盤子碗了,咱就在他老董家玩,哪有活,咱就幹點,等今晚上了,他們廚房做菜,要是有活,咱也幫著幹;今個幹完了,老董家,明天早上,天不亮,就娶媳婦了,那咱也去,等著新媳婦下車的時候,老董大兒子,從車上往屋背媳婦的時候,他們用五穀雜糧糖豆打媳婦的時候,那五穀雜糧糖豆嘩嘩的,一把一把的往新郎新娘身上打,打出去的,掉的,那人家小孩子大人都得跟著搶去,撿去。到時候,咱這個借桌子盆碗 部隊,也別掉鏈子,行不行?
“行,我王大爺說的算,是總指揮。”
“總指揮,小祥子,家林,小柱子,趙小子,張小子,還有李小子。明天,他們放席的時候,咱也跟著,跟著擺桌子,合桌子,等著,第三悠,哪桌子人不滿,咱就跟著上。”
“王大爺,那朱英子,坐席真能摟啊?”祥子說道。
“摟,人家她有的時候,誰家娶媳婦,人家還坐兩悠呢。”
“好,祥子,小柱子,咱知道就行,咱不說呀。人家那也是捧場。”
大家說著,笑著,借桌子借盆子,一替一家,像衝鋒似的,很怕落後了。二哥這夥借的快呀,也快晌午了,桌子盆也借夠了,小祥子那夥拉下了,還差三個桌子兩個盆呢。小祥子和老李小三子,一拐彎,上人家老周家,老李家房山頭,看到有尿盆,在那牆根搞著,拎起就走。連著拿人家兩家兩個尿盆子。二哥這夥的小柱子發現了,趕快跑來告訴王大爺,小柱子,覺得不好。王大爺厲聲說道:別嘈嘈,別瞎說呀,好盆子上哪借那麽多去。這盆子,哪寫尿盆子了,咱拿迴去,搞淨水多刷幾遍,盛菜誰知道是尿盆子裝的呀,那吃起來,一樣杠杠香。
吃飯桌子借夠了,瓦盆借夠了。下屋,又把盤子碗借夠了。二哥,在晚上,又去給廚房給走油的燒火去了。天很晚了,二哥才迴來,二哥迴來,還拿迴來一把幹果,幹果,我說現在的朋友不知道,幹果是發麵的,是發的白麵,擀成餅,切成平行四邊形,搞油炸的。那個時代,誰家娶媳婦,才能炸,而且炸的時候,都是天都很晚了,撈忙的人走光了,才炸的。怕炸的時候,誰拿著吃啊。那個時代,誰家孩子結婚,能吃到一塊幹果,那是相當高興了。要是小孩子能吃上一塊,也得諞上三天。
嘿,俺二哥,去給借桌子借盆,還借出信任來了,晚上走油,那個時代,炸幹果,都叫走油,。還給俺二哥留下了。二哥迴來,還給帶迴來一小把幹果,五個幹果,俺娘問二哥,在董家走油吃嗎,二哥說,人家就給這幾個,哪舍得吃了?都拿迴來了。俺娘高興地說,那正好,你爹沒在家,咱們娘五個,一家一個幹果吧。俺吃了,俺說,二哥你咋這麽能啊?二哥說,這不是我能,這是爹捎信來,叫王大爺找我去借桌子借盆碗,這裏有爹的 麵子,王大爺才叫走油的單獨留下我燒火的。俺娘聽了,有道理。高興的說:咿,俺二孩子,也是撈忙的人了。
第二天,二哥又早早的去給撈忙了。大哥也借光了,老董家大兒子是現役軍人,是迴來探親結婚的,大隊秧歌隊慰問去了。大哥去也也沒白去,大哥迴來說,他們去扭秧歌還抽上一根喜煙呢。
小年過去了,俺爹和趙大爺上同江那邊地窩棚撿糧走了。今天都是臘月二十五了,再有三天就是臘月二十九了;二十九,一九五九年臘月小啊,二十九就算大年三十了。
早上俺家吃完飯了,俺大哥忙著試綁高蹺呢,大哥混的行了,大隊為過年和送新兵入伍組織了大秧歌隊,搞大秧歌比賽,踩高蹺,扭秧歌,一個小隊要十五人,要求十個男的,五個女的,大哥就抽上了。大哥抽上了,俺三隊抽的十個男的當中,俺大哥是年齡最小啊,大哥才十六歲呀。
大哥抽上了,大哥可高興了。高興不是為別的,踩高蹺,大隊還給記工給工分啊。大哥抽上了,昨天迴來就給俺娘說了,俺娘說好了,從來沒看到過,玩還還給工。玩個工,大哥給娘說大隊有要求,扭秧歌時不能掉鏈子。掉鏈子了,不給工分還扣工分。說俺三隊和大哥一班大的有四五個,都沒抽上。
大哥給俺娘說,俺娘說,那咱不能不掉鏈子。大哥說,不掉鏈子,人有這個想法,高蹺也得盯磕呀,別扭著壞了。二娘說,那你就做兩幅唄。
做兩幅,昨天下午迴來,俺大哥就借到鋸了,昨晚上連夜就做好一幅了,今天早上大哥又趕緊做第二副了。大哥做,二哥就成了小跟班的,也跟著覺得忙活呀。
“誒誒誒,來來來,咱進來,咱都進來,讓我看看,我看看,這老馬家都誰在家呢?是老大呀,還是老二哎呀?”外麵來人了,隨著喊聲,俺家外屋地進來一幫人,一幫人都是小孩子,王大爺領著。
俺家人都在裏屋呢。俺娘領著我和小弟在炕裏呢,大哥和二哥在炕沿上,忙著釘高蹺哈扒呢,俺們聽到喊聲想出去看,還沒來得及出去呢。俺娘就催促上了,“快出去看看,快出去看看,是誰來了?”俺娘一說,二哥也顧不得幫大哥把著釘高蹺,趕快跑了出去了,二哥推門一看,一大幫人,問道,哎,你們這是來幹什麽啊?想幹啥呀?
“幹什麽,幫忙呢,家林老同學,我們來找你呢?”
“找我?祥子?”二哥問道。
找你呀?就是找你呀,你爹不是出去撿苞米去了嗎?昨個叫我捎信來了,從同江那邊。你家東院老董家,老董頭的大兒子,從部隊迴來了,明天結婚,你爹叫你還是你大哥也行,叫你們給人家撈忙去。
“撈忙去?王大爺,俺爹是前天走的,昨天就叫你捎信來了?嗬嗬,這信,捎來來的也太快了。”
“快,那是正好遇到我往迴來嗎?小子,麻溜的,咱快走,撈忙去。”
“撈忙去,我進屋得給俺娘說一聲呀?俺行嗎?俺是小孩子呀?撈忙的事俺啥也不懂呀?”二哥說著,趕緊跑進了裏屋告訴娘。
“撈忙“?小孩子?”娘問道。
“”弟妹,小孩子,你家我二兄弟叫的呀,小孩子不懂學呀?小孩子能幹大人的活,你們幾個跟著我就是幹的大人的活。上個人家,借盆子借碗借個吃飯桌子了,你們小孩子比大人借的還快呢。走吧。
“不懂,有王大爺領著。王大爺叫咱咋弄,咱就咋弄唄?”
“好整,王大爺有招,咱就聽王大爺的。來,家林給你一個粉筆。借到盆子,吃飯桌子,給盆子底下,給桌子底下畫個印。王大爺,叫你咋畫你就咋畫,聽王大爺的。”
“聽我的,聽我的,出不了錯”
好,好好好,咱聽王大爺的,我跟你們的學。
“學,你們小孩子,都上學呢,學啥都快。”
“哎,王大爺,這個院子,進不進,這個屋子住兩家,一家是老程家,一家是老崔家。”
“進,都進,我給你們說呀,咱們每進一個屋,到一家,隻要進去,就得想法子,借到一個家夥事。吃飯桌子也行,瓦盆子也行。盤子碗都行。”
“好,崔大娘,我們是來借家夥事來了,我們是給老董家幫忙的,老董家大兒子,明天就要結婚了。”二哥喊道。
“借家夥事,我給你們看看呀?等著呀,我昨天,擱那董家大門口路過,就看到老董家,在當院子裏,搭鍋台,我就知道他家是有事啊。啊,老王大哥領著這幫小孩子呀?我給們拿呀,你們現在還缺啥?”
“缺啥?弟妹,我們這是剛出來借呀,才走兩家呀?”
“啊,那我給你們拿個吃飯桌子吧。”
“那兒,好好好。謝謝你了。來,這桌子,是老崔你大娘家的,誰來拿。”
“我來拿吧,王大爺,我是新兵,我學學,你告訴我這桌子,怎麽做標記?”
“怎麽做標記?這是你崔大娘家的桌子,你,來拿出你的粉筆,在這桌子底下,先寫個崔字。崔,大點寫著。”
“寫個崔字,好,我來寫。”我說著,就寫上了。“我寫上了,還寫什麽嗎?”
“還寫啥?寫呀,小馬,你不是寫完崔字了嗎?因為這個桌子,歸你管理,那你就在這崔的這邊,寫上一個馬字。”
“好,我再來寫一個馬字。這就行了吧?”
“對,對對對,這樣就行了。你們大家都看看,咱借的吃飯桌子,借的盆子,咱都這樣做記號。這上麵先借誰家的,姓啥給寫上,字要大點,一看就說明是借誰家的,下麵,這個字小點,是表示,是誰借的。走,咱再走下一家。”
“那兒,王大爺,這個桌子,算我借的,那我就扛著吧?”
“對,你扛著吧。你不扛著,你們這些小夥伴,誰幫你扛著也行。可管理歸你。不能叫它丟了,不能叫它整壞了。”
“哎,這又到了一家,這是誰家了?家林?這也是你家的鄰居呀?”小祥子問道。
“鄰居,嗬嗬,這都隔兩家了,還是鄰居?”
“是鄰居,你們沒聽人家說嗎?鄰居有遠近,親戚有厚薄嗎?”
“對,對對,王大爺說的對,這是俺家鄰居,是老徐家,我徐大娘家,他兒子是教學的,徐老師家。”
“進嗎?王大爺?”
“進呀。咱們誰家都的進,小祥子,這迴你就和家林領著進。我就負責給你們看著點就行。家林,你到誰家喊點,你爹說你可創世了,你給張羅點。”
“好的,進屋了,徐大娘,我們來借家夥事來了,鄰居,老董大爺家辦喜事了。”
“啊,誰呀?”徐大娘在裏屋問道。
“大娘,是我,我和我王大爺,還有我的同學,來你家借辦喜事的家夥事來了。”
“好的,我來給你們拿呀?”徐大娘說著,從裏屋走了出來。出來一看有俺二哥,還有一大幫人,說道,啊,小家林呀,你這是給老董家辦喜事撈忙呢。
“是,大娘。俺爹出門了,沒在家,俺大哥,給公家扭秧歌還下不來,我就來了。”
“好,小家林,你叫我給你們拿啥?”
“大娘,俺們就借這幾樣,桌子,吃飯桌子,盆,瓦盆就行。誰家有瓷盆,也就有一個兩個,那就頂天了,多數人家都稀罕吧擦的,一般的人家都不借給,就是借給,俺也不敢借。怕給碰掉瓷了。”
“你這小子,說的就是大實話。那我也給你拿個瓦盆吧?你說是我給你拿個大的二瓦盆,還是小的三瓦盆啊?”
“大娘,你給拿個大點的吧。你給拿了,我負責給你經管迴來,差不了事。”二哥說道。
“啊,家林,我知道你準成,來,我給你拿,你看我家這個兒瓦盆還新的呀,沒有?,才買不幾天。”
“哦,好,大娘給拿的新盆,我在盆底寫上記號。王大爺,你看我大娘給拿的盆多好,我大娘告訴我是新的,你來給寫給徐字,我再寫給馬字。”
“好,好好好,寫上,徐字咋寫了?誰會寫?小祥子?”
“王大爺,我是不會呀,我剛上二年級。”小祥子說道。
“我也不會。”
“哎,王大爺,不用寫了,這幾個都是一年級二年級小豆包,一打一起高那夥的。我給畫個記號得了。”二哥說著,就叫王大爺把盆子翻過來,扣著,在邊上用粉筆畫了一個圈,又在盆底中間畫一個長方形,並且在長方形中間畫一下,最後,寫個馬字。二哥寫完,說道,怎樣,這會表示徐大娘是我家隔一棟房子的鄰居。二哥一說,大家笑了。
“笑,這是丟人的辦法。咱這一年級的不行啊,來借個盆,都不會寫字。”
“哎,我給你們說呀,咱今天的任務,每個人是借四張吃飯桌子,四個瓦盆。二十個飯碗,二十個盤子。”
“王大爺,你下任務行,東家買的喜糖是不是讓我們這跑腿的也嚐嚐呀?”
好,這個我想著呢,我給你們想辦法,我剛才出來的時候,給撈頭忙的老韓頭說了,他答應說,借一個盆給兩個糖豆,借一個桌子,也給兩個糖豆。,
“王大爺那借盤子借碗呢?”小柱子問道。
“呀,這兒,我給忘了。”
“忘了不行啊,王大爺,那借盤子借碗,一樣二十個,那挨家借,也得老半天呀。”
“哎。別說了,到老張家了,咱進不進屋啊,王大爺?”
“進,進進進,快進,”大家說著就進屋了,進去,借了一個桌子。
一會,大家都學會借了。王大爺說了,這迴咱分兩夥,一夥借十二個瓦盆,十二個吃飯桌子。家林領一夥,祥子領一夥,一夥三個人。這樣,一下子進兩家。看誰借的快。大家要是借的快了,一會,我就找撈頭忙的去,看看,走沒走油,要是走油了,我給你們要點幹果吃。
“王大爺,你說的算嗎?”
“算嗎?這事叫你說的,你王大爺也是管事的大官呀?”
“呀,王大爺,你這也是大官呀?你是多大的官呀?”
“多大的官,你還看不出來嗎?我領你們六個大兵呢?老韓頭兒,他還是撈頭忙的,他前跑後跑,都跑一天了,他還是一個人呢,連一個兵都沒混上。你再看造廚的馬一成,還是廚師呢,才帶幾個兵呀,才三個兵,一個麵案子的,一個切墩的,一個燒火的。
“對,對對對,要看這兒,我王大爺 的官是真不小啊。”
“不小,這麽說吧,我的將士們,廚房上午他要不走油,他晚上就走油,那我也給你們鬥點好吃的來。信不信,家林?”
“信,王大爺真鬥,真幽默。“”
“幽默,我給你們說呀,咱們是來撈忙來了,說明白了,你們就是替大人來捧場來了,等著,咱借完桌子,盆子盤子碗了,咱就在他老董家玩,哪有活,咱就幹點,等今晚上了,他們廚房做菜,要是有活,咱也幫著幹;今個幹完了,老董家,明天早上,天不亮,就娶媳婦了,那咱也去,等著新媳婦下車的時候,老董大兒子,從車上往屋背媳婦的時候,他們用五穀雜糧糖豆打媳婦的時候,那五穀雜糧糖豆嘩嘩的,一把一把的往新郎新娘身上打,打出去的,掉的,那人家小孩子大人都得跟著搶去,撿去。到時候,咱這個借桌子盆碗 部隊,也別掉鏈子,行不行?
“行,我王大爺說的算,是總指揮。”
“總指揮,小祥子,家林,小柱子,趙小子,張小子,還有李小子。明天,他們放席的時候,咱也跟著,跟著擺桌子,合桌子,等著,第三悠,哪桌子人不滿,咱就跟著上。”
“王大爺,那朱英子,坐席真能摟啊?”祥子說道。
“摟,人家她有的時候,誰家娶媳婦,人家還坐兩悠呢。”
“好,祥子,小柱子,咱知道就行,咱不說呀。人家那也是捧場。”
大家說著,笑著,借桌子借盆子,一替一家,像衝鋒似的,很怕落後了。二哥這夥借的快呀,也快晌午了,桌子盆也借夠了,小祥子那夥拉下了,還差三個桌子兩個盆呢。小祥子和老李小三子,一拐彎,上人家老周家,老李家房山頭,看到有尿盆,在那牆根搞著,拎起就走。連著拿人家兩家兩個尿盆子。二哥這夥的小柱子發現了,趕快跑來告訴王大爺,小柱子,覺得不好。王大爺厲聲說道:別嘈嘈,別瞎說呀,好盆子上哪借那麽多去。這盆子,哪寫尿盆子了,咱拿迴去,搞淨水多刷幾遍,盛菜誰知道是尿盆子裝的呀,那吃起來,一樣杠杠香。
吃飯桌子借夠了,瓦盆借夠了。下屋,又把盤子碗借夠了。二哥,在晚上,又去給廚房給走油的燒火去了。天很晚了,二哥才迴來,二哥迴來,還拿迴來一把幹果,幹果,我說現在的朋友不知道,幹果是發麵的,是發的白麵,擀成餅,切成平行四邊形,搞油炸的。那個時代,誰家娶媳婦,才能炸,而且炸的時候,都是天都很晚了,撈忙的人走光了,才炸的。怕炸的時候,誰拿著吃啊。那個時代,誰家孩子結婚,能吃到一塊幹果,那是相當高興了。要是小孩子能吃上一塊,也得諞上三天。
嘿,俺二哥,去給借桌子借盆,還借出信任來了,晚上走油,那個時代,炸幹果,都叫走油,。還給俺二哥留下了。二哥迴來,還給帶迴來一小把幹果,五個幹果,俺娘問二哥,在董家走油吃嗎,二哥說,人家就給這幾個,哪舍得吃了?都拿迴來了。俺娘高興地說,那正好,你爹沒在家,咱們娘五個,一家一個幹果吧。俺吃了,俺說,二哥你咋這麽能啊?二哥說,這不是我能,這是爹捎信來,叫王大爺找我去借桌子借盆碗,這裏有爹的 麵子,王大爺才叫走油的單獨留下我燒火的。俺娘聽了,有道理。高興的說:咿,俺二孩子,也是撈忙的人了。
第二天,二哥又早早的去給撈忙了。大哥也借光了,老董家大兒子是現役軍人,是迴來探親結婚的,大隊秧歌隊慰問去了。大哥去也也沒白去,大哥迴來說,他們去扭秧歌還抽上一根喜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