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理!
明明平災策略已經下發,可為何都這麽長時間,事情始終不見成效不說,反而東來的流民與日俱增?
那些地方知州縣令都是幹什麽吃的?一點小事都辦不好嗎!”
李承乾見狀連忙起身,和張阿難一起躬身。
“父皇息怒!”
“陛下息怒!”
見李世民並沒有繼續發怒的意思,李承乾示意張阿難將那本奏折撿起。
他接過來一看,這是一封來自長安縣令李乾佑的奏折。
上麵說的便是如今長安城外出現大批流民之事,並且在奏折中提及四家國公府聯合雇工的事情。
李承乾一陣驚異。
“父皇,這上麵說的是上巳節詩會那個陳清德和表兄長孫衝他們吧?”
李世民心中的火氣經過發泄瞬間消散不少,聽見李承乾相詢,於是耐著性子道:“沒錯!”
“可這不是好事嗎?父皇又因何如此?”
李世民歎了口氣。
李承乾雖然類己,但到底年輕,看不透事情背後之事。
而他之所以氣憤乃是他已經提前將近一個月布局此事,卻還是因為下麵賑災不利而導致大量流民背井離鄉。
如今長安城外出現大量流民,便是佐證。
“難道朕的朝廷當真已經庸腐於斯,連最基本的政令都推行不了?”
李世民從未像如今這般感覺無力。
明明是可以令福澤百姓的策略,實施時卻處處受製!
他深知基層的官員大多出自世家,這才是導致政令難以推行的重要原因。
可是當初大唐立國,離不開世家支持,如今朝廷運行,也離不開世家支持,他能怎麽辦?
“高明,你記住,以後朝堂斷不可讓世家做大!”
李世民語重心長道。
但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談何容易?
他如此說也不過是一位過來人對於後世之人的叮囑罷了。
想到這,李世民心中突然一動。
對呀!賑災之策的施行的確困難重重,可實施此事的陳叔達不是還在努力嗎?
他都沒有放棄,朕自然也不能唱衰此事。
不但不能唱衰,還要大力支持!
想到這裏,李世民對張阿難道:“你現在讓人傳召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三人,讓他們秘密前去陳家莊陳府別院與朕會合!”
“諾!”
張阿難連忙點頭。
說完又看向李承乾:“高明,說起來你平日課業繁重,旬假時還要隨朕學習批閱奏折。今日朕無心政事,不如你我父子出宮一趟,如何?”
李承乾聞言,麵上頓時一喜。
他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但自從當上太子,肩膀上便仿佛壓上千斤重擔,為了不辜負父皇期待,他也隻能不斷鞭策自己。
雖然不明白李世民因何出宮,但隻要不是學習,他都是願意的。
“是,父皇。”
見李承乾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李世民輕笑一聲。
對於自己這個聽話懂事的兒子,他是極為自得的。
“阿難,老規矩!不可擾民。”
隨李世民一聲令下,一支三百人的騎兵隊伍悄悄在長安城延興門外集結。
微服出巡的李世民馬車剛到延興門外,就看到路邊一個簡易的粥棚外聚集了大批衣著襤褸的流氓。
而在粥棚外竟然還有縣衙衙役協助維持秩序。
李世民叫停馬車,和一臉好奇之色的李承乾打量良久,這才對馬車外的張阿難問:“這便是江國公府搞出來的?”
張阿難笑著點頭:“是的,陛下。這便是江國公府的兩位郎君安排的。這樣的粥棚通化門、春明門都有設立。隻要答應招工,立刻便有食物免費發放。
另外其他三家國公府負責其餘幾個城門的流民招募。
聽說這些流民最後都會集中送至陳府別院,交給陳家兩位郎君統一調度。
聽說三家為此在長安城大肆收購糧食。”
李世民沉吟著點了點頭。
他看著那些流民有序進入粥棚登記,然後領粥,不禁暗暗點頭。
這不是進行得很順利嗎?
為何到了地方就執行不下去了呢?
李承乾顯然也看出了問題所在。
一時間,車輦上鴉雀無聲。
就在這時,突然就聽到有人高聲宣布:“各位,請已經做好登記的人隨咱出發,前往陳府別院。”
正在粥棚休息的流民頓時間騷動起來。
很顯然,他們對於自己的未來依舊茫然無措。
見狀,那人解釋:“在陳家莊,會有專人給諸位安排住處和接下來的工作,一日兩餐,吃的也是炊餅和粟飯,主家仁義,每餐都有肉食。”
嘩!
他的話一出,那些本來還無精打采的流民頓時眼睛放光,一下子將那人圍了起來。
“大兄弟,你說的是真是假?真的給肉吃嗎?”
“是啊!後輩。你可不能騙我們呀!”
那人聞言也不嫌棄這些流民身上味道重,他滿臉和煦:“各位,我江國公府既然敢在此大張旗鼓募工,還有縣衙衙役協助,這些事情肯定是得到朝廷認可的呀!”
“真的?”
“當然是真的!江國公府就是響應當今陛下【以工代賑】的號召才會如此。”
那人肯定點頭:“各位想想,若非當今陛下聖明,光是你們這些人今天在粥棚喝的粥每天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我江國公府何必吃力不討好呢?”
“嗯,確實如此!”
“陛下仁德,江國公府大義啊!”
流民中,幾名耆老淚眼婆娑的跪倒,對著皇城方向磕頭。
那些流民見狀,頓時有樣學樣的跟著跪倒一片。
車輦中,李世民目光深沉的看著這一幕。
這就是朕的子民,他們淳樸得可愛!
隻要有一份活路,他們便對朕感恩戴德!
可就是這份活路,朕的朝廷卻難以提供……
直到這些流民井然有序的向著跟隨隊伍向著陳家村的方向而去,他這才長籲一口氣。
“阿難,走吧!”
車輦很快越過那些難民,跟黑甲軍會合後向著陳家村疾馳而去。
大部隊剛剛進入陳家莊的範圍,就見遠處的田埂上,幾百人揮舞鐵鏟幹得是熱火。
“阿難,他們在幹什麽?”
“迴稟陛下,應該是在挖水渠。”
“水渠?”
“是的。據不良人打探到的消息,這水渠修成後,通過水車取水,可保災年田地澆灌。”
李承乾聞言頓時驚訝的和李世民對視。
“父皇,這不就是陳老國公那份平災方略中【興修水利、以工代賑;興建水車、抗旱保收】之策嗎?”
李世民微笑頷首:“不錯!正是此法!”
他沒想到,朝廷在河北道推行無果的事情,江國公府竟真的在不聲不響就辦成了!
明明平災策略已經下發,可為何都這麽長時間,事情始終不見成效不說,反而東來的流民與日俱增?
那些地方知州縣令都是幹什麽吃的?一點小事都辦不好嗎!”
李承乾見狀連忙起身,和張阿難一起躬身。
“父皇息怒!”
“陛下息怒!”
見李世民並沒有繼續發怒的意思,李承乾示意張阿難將那本奏折撿起。
他接過來一看,這是一封來自長安縣令李乾佑的奏折。
上麵說的便是如今長安城外出現大批流民之事,並且在奏折中提及四家國公府聯合雇工的事情。
李承乾一陣驚異。
“父皇,這上麵說的是上巳節詩會那個陳清德和表兄長孫衝他們吧?”
李世民心中的火氣經過發泄瞬間消散不少,聽見李承乾相詢,於是耐著性子道:“沒錯!”
“可這不是好事嗎?父皇又因何如此?”
李世民歎了口氣。
李承乾雖然類己,但到底年輕,看不透事情背後之事。
而他之所以氣憤乃是他已經提前將近一個月布局此事,卻還是因為下麵賑災不利而導致大量流民背井離鄉。
如今長安城外出現大量流民,便是佐證。
“難道朕的朝廷當真已經庸腐於斯,連最基本的政令都推行不了?”
李世民從未像如今這般感覺無力。
明明是可以令福澤百姓的策略,實施時卻處處受製!
他深知基層的官員大多出自世家,這才是導致政令難以推行的重要原因。
可是當初大唐立國,離不開世家支持,如今朝廷運行,也離不開世家支持,他能怎麽辦?
“高明,你記住,以後朝堂斷不可讓世家做大!”
李世民語重心長道。
但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談何容易?
他如此說也不過是一位過來人對於後世之人的叮囑罷了。
想到這,李世民心中突然一動。
對呀!賑災之策的施行的確困難重重,可實施此事的陳叔達不是還在努力嗎?
他都沒有放棄,朕自然也不能唱衰此事。
不但不能唱衰,還要大力支持!
想到這裏,李世民對張阿難道:“你現在讓人傳召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三人,讓他們秘密前去陳家莊陳府別院與朕會合!”
“諾!”
張阿難連忙點頭。
說完又看向李承乾:“高明,說起來你平日課業繁重,旬假時還要隨朕學習批閱奏折。今日朕無心政事,不如你我父子出宮一趟,如何?”
李承乾聞言,麵上頓時一喜。
他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但自從當上太子,肩膀上便仿佛壓上千斤重擔,為了不辜負父皇期待,他也隻能不斷鞭策自己。
雖然不明白李世民因何出宮,但隻要不是學習,他都是願意的。
“是,父皇。”
見李承乾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李世民輕笑一聲。
對於自己這個聽話懂事的兒子,他是極為自得的。
“阿難,老規矩!不可擾民。”
隨李世民一聲令下,一支三百人的騎兵隊伍悄悄在長安城延興門外集結。
微服出巡的李世民馬車剛到延興門外,就看到路邊一個簡易的粥棚外聚集了大批衣著襤褸的流氓。
而在粥棚外竟然還有縣衙衙役協助維持秩序。
李世民叫停馬車,和一臉好奇之色的李承乾打量良久,這才對馬車外的張阿難問:“這便是江國公府搞出來的?”
張阿難笑著點頭:“是的,陛下。這便是江國公府的兩位郎君安排的。這樣的粥棚通化門、春明門都有設立。隻要答應招工,立刻便有食物免費發放。
另外其他三家國公府負責其餘幾個城門的流民招募。
聽說這些流民最後都會集中送至陳府別院,交給陳家兩位郎君統一調度。
聽說三家為此在長安城大肆收購糧食。”
李世民沉吟著點了點頭。
他看著那些流民有序進入粥棚登記,然後領粥,不禁暗暗點頭。
這不是進行得很順利嗎?
為何到了地方就執行不下去了呢?
李承乾顯然也看出了問題所在。
一時間,車輦上鴉雀無聲。
就在這時,突然就聽到有人高聲宣布:“各位,請已經做好登記的人隨咱出發,前往陳府別院。”
正在粥棚休息的流民頓時間騷動起來。
很顯然,他們對於自己的未來依舊茫然無措。
見狀,那人解釋:“在陳家莊,會有專人給諸位安排住處和接下來的工作,一日兩餐,吃的也是炊餅和粟飯,主家仁義,每餐都有肉食。”
嘩!
他的話一出,那些本來還無精打采的流民頓時眼睛放光,一下子將那人圍了起來。
“大兄弟,你說的是真是假?真的給肉吃嗎?”
“是啊!後輩。你可不能騙我們呀!”
那人聞言也不嫌棄這些流民身上味道重,他滿臉和煦:“各位,我江國公府既然敢在此大張旗鼓募工,還有縣衙衙役協助,這些事情肯定是得到朝廷認可的呀!”
“真的?”
“當然是真的!江國公府就是響應當今陛下【以工代賑】的號召才會如此。”
那人肯定點頭:“各位想想,若非當今陛下聖明,光是你們這些人今天在粥棚喝的粥每天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我江國公府何必吃力不討好呢?”
“嗯,確實如此!”
“陛下仁德,江國公府大義啊!”
流民中,幾名耆老淚眼婆娑的跪倒,對著皇城方向磕頭。
那些流民見狀,頓時有樣學樣的跟著跪倒一片。
車輦中,李世民目光深沉的看著這一幕。
這就是朕的子民,他們淳樸得可愛!
隻要有一份活路,他們便對朕感恩戴德!
可就是這份活路,朕的朝廷卻難以提供……
直到這些流民井然有序的向著跟隨隊伍向著陳家村的方向而去,他這才長籲一口氣。
“阿難,走吧!”
車輦很快越過那些難民,跟黑甲軍會合後向著陳家村疾馳而去。
大部隊剛剛進入陳家莊的範圍,就見遠處的田埂上,幾百人揮舞鐵鏟幹得是熱火。
“阿難,他們在幹什麽?”
“迴稟陛下,應該是在挖水渠。”
“水渠?”
“是的。據不良人打探到的消息,這水渠修成後,通過水車取水,可保災年田地澆灌。”
李承乾聞言頓時驚訝的和李世民對視。
“父皇,這不就是陳老國公那份平災方略中【興修水利、以工代賑;興建水車、抗旱保收】之策嗎?”
李世民微笑頷首:“不錯!正是此法!”
他沒想到,朝廷在河北道推行無果的事情,江國公府竟真的在不聲不響就辦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