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怎麽湊到一起去了?
眼看長孫無忌竟然跟陳叔達聊得火熱,其餘人眼睛頓時瞪得老大。
就在這時,一身材修長、身高八尺的美髯中年人踏步而來,正是當朝中書令房喬。
隻見他拱手笑道:“原來是子聰兄,這廂有禮了。”
陳叔達見是房玄齡,拱手笑道:“玄齡老弟,好久不見。”
房玄齡欲言又止,對長孫無忌投去一個詢問的眼神。
長孫無忌卻是聳了聳肩道:“受陛下召見。”
房玄齡政治嗅覺敏銳,自然能聽得明白這其中的含義,點了點頭又與陳叔達寒暄幾句,便站在其身邊不再說話。
有這兩位大佬表態,接下來陳叔達的境況便是好了許多。
特別是跟隨李世民一路而來的那幫臣子,一個個跟人精似的,見到陳叔達後雖然不明就理,卻還是紛紛上前打起招唿。
看得那些已經錯過最佳機會的臣子們一個個心中惴惴不安。
我剛剛是不是錯過什麽了?
要知道,在這之前陳叔達可是從二品的光祿大夫,是名副其實的當朝宰相,地位比長孫無忌、房玄齡之流隻高不低。
當然也有一些人全然不以為意。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大多數人以為,屬於陳叔達的時代在他被罷官那天便已經結束。
如今再怎麽掙紮也不過是徒增笑柄罷了。
就如陳叔達當初被李世民罷官。
咆哮朝堂。
真是好大的罪名啊!
不管這些人是如何反應,陳叔達卻始終不發一言。
就在顯德殿外的一眾官員對陳叔達的突然出現各懷心思時,遠處的後宮城牆上傳來象征朝會開始的鼓聲。
殿中侍禦史崔仁師終於是緩步走出顯德殿,高聲唱道:“陛下臨朝!百官就位!”
文武百官見狀連忙分作兩隊從崔仁師兩邊分別穿過,步入顯德殿中分列左右站好。
陳叔達則在一眾官員驚異的目光中被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簇擁著來到文官最前麵站定。
這時,李世民乘坐步輦在一眾宮女、太監的簇擁下到來,身後是身著厚重甲胄的護衛。
在唐朝,並沒有見到皇帝就要行跪拜大禮的說法。
所有百官見到李世民到來,紛紛躬身拜見:“恭迎聖駕!”
李世民龍行虎步,彰顯春秋鼎盛之相。
隻見他穿過夾道相迎的百官,走上丹陛,在龍椅上坐定,這才看向所有人高聲道:“眾愛卿免禮!”
等群臣就位,李世民的目光這才落在陳叔達身上,頓時露出滿意笑容。
他今天心情不錯,開口道:“各位愛卿,昨日朕收到河北道行軍總管、河間郡王李孝恭急奏,河北道自去年歲末至今三月有餘卻滴雨未下,大地已現龜裂之相,今年恐大旱!朕已著欽天監夜觀星象,同樣得到河北大旱的示警。
如今春種在即,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在場各位對此可有看法?”
李世民的話宛如一記重錘,狠狠敲打在文武百官心頭。
千百年來,天災起,人禍至,無有不應。
一時間,整個顯德殿氣氛都降至冰點。
“陛下,河北道大旱,恐有百姓無以為繼,到時必定是餓殍遍地!”
“沒錯!老百姓為生存,必定大量遷徙,成為流民。而流民一旦肆掠,必成禍亂。朝廷需盡快通知各地州縣官員,須提早應對。開倉放糧,安置災民。”
“不錯!一旦流民泛濫成災,天下必定大亂。各地收容有限,這些流民必然湧向長安。須提前應對!”
“修建流民安置點,搭建粥棚,解決溫飽問題乃是重中之重!”
“還有治安問題,將是長安和太平兩縣主官接下來的重中之重……”
大殿下麵,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極為熱烈。
可在李世民看來,卻全是些經驗之談,並不能在本質上解決問題。
自從見到陳叔達的奏報,他心中要的便是天下承平,而不是天下動蕩不安後,朝廷再出來擺爛收尾。
“各位愛卿,你們所提全是災禍發生後的應對之法。難道就不能將此災禍消弭於無形嗎?”
“啥?!”
“這怎麽可能?”
“就是!曆朝曆代的天災人禍不都是由朝廷積極賑災盡量保證百姓度過災年即可的嗎?”
李世民歎道:“各位卿家,大唐自建立至今整整十餘年,百姓好不容易才過上如今安穩太平的生活,卻要因為一場天災就要賣掉自己幾代人打拚得來的土地,甚至還要賣兒賣女、易子而食。
這,難道不是我們的無能嗎?”
“這……”
李世民的話頓時讓朝臣們一個個麵麵相覷。
有世家子弟覺得李世民說話有失偏頗,於是出列拱手:“陛下,微臣能夠理解陛下心係天下的心情。可天災人禍自古有之,我們雖然也想為陛下分憂,可是此乃上天降下的天罰,預示人間有不平事,無道君。非人力所能及也!”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一片嘩然。
李世民的麵色頓時變得陰沉如水。
他的目光死死盯著堂下那人。
隻見此劍眉星目,儀表堂堂,正是有“鬥酒學士”雅號的太樂署太樂丞王績,太原王氏子。
李世民冷笑道:“王績,你此話何意?”
心中卻是暗恨不已。
哼!這個王績仗著世家身份,根本不把朕和李氏皇族放在眼裏。
太上皇在位時也僅僅是個門下省待詔,到朕上位連待詔也不當了,竟直接自請去了太樂署任太樂丞。
他將朕的朝堂當什麽了?
想到這裏,李世民還看了一眼陳叔達,麵露狐疑。
當初王績那個“鬥酒學士”的雅號還是拜陳叔達提高其配額所得。
陳叔達哪裏知道李世民心中所想,此時他宛如老僧入定,對朝堂上的一切都充耳不聞。
李世民見狀,終於是收迴目光。
“這難道還不明顯嗎?陛下得位不正,天降懲罰。微臣覺得,陛下當下罪己詔,與太廟祭天,方可平怒!”
“放肆!”
李世民雙眼頓時變得通紅一片,他的眼睛死死盯著王績。
“王績,你好膽!”
若是他真的下罪己詔,認下這得位不正之名,必定遺臭萬年。
對於誓要成為一代雄主的李世民來說,這是絕不允許的。
而且隻要他敢認下,民間風評必定急轉直下,搞不好國本都要動搖。
世家,這是要掘他李世民的根。
麵對李世民的憤怒王績卻是一副風輕雲淡之相,直接拜倒在地。
“請陛下三思!”
隻見一名禦史突然出列跪倒。
“陛下,禦史台昨日收到急報,如今長安城已經流言四起,說陛下殺兄逼父,得位不正……還請陛下三思!”
眼看長孫無忌竟然跟陳叔達聊得火熱,其餘人眼睛頓時瞪得老大。
就在這時,一身材修長、身高八尺的美髯中年人踏步而來,正是當朝中書令房喬。
隻見他拱手笑道:“原來是子聰兄,這廂有禮了。”
陳叔達見是房玄齡,拱手笑道:“玄齡老弟,好久不見。”
房玄齡欲言又止,對長孫無忌投去一個詢問的眼神。
長孫無忌卻是聳了聳肩道:“受陛下召見。”
房玄齡政治嗅覺敏銳,自然能聽得明白這其中的含義,點了點頭又與陳叔達寒暄幾句,便站在其身邊不再說話。
有這兩位大佬表態,接下來陳叔達的境況便是好了許多。
特別是跟隨李世民一路而來的那幫臣子,一個個跟人精似的,見到陳叔達後雖然不明就理,卻還是紛紛上前打起招唿。
看得那些已經錯過最佳機會的臣子們一個個心中惴惴不安。
我剛剛是不是錯過什麽了?
要知道,在這之前陳叔達可是從二品的光祿大夫,是名副其實的當朝宰相,地位比長孫無忌、房玄齡之流隻高不低。
當然也有一些人全然不以為意。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大多數人以為,屬於陳叔達的時代在他被罷官那天便已經結束。
如今再怎麽掙紮也不過是徒增笑柄罷了。
就如陳叔達當初被李世民罷官。
咆哮朝堂。
真是好大的罪名啊!
不管這些人是如何反應,陳叔達卻始終不發一言。
就在顯德殿外的一眾官員對陳叔達的突然出現各懷心思時,遠處的後宮城牆上傳來象征朝會開始的鼓聲。
殿中侍禦史崔仁師終於是緩步走出顯德殿,高聲唱道:“陛下臨朝!百官就位!”
文武百官見狀連忙分作兩隊從崔仁師兩邊分別穿過,步入顯德殿中分列左右站好。
陳叔達則在一眾官員驚異的目光中被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簇擁著來到文官最前麵站定。
這時,李世民乘坐步輦在一眾宮女、太監的簇擁下到來,身後是身著厚重甲胄的護衛。
在唐朝,並沒有見到皇帝就要行跪拜大禮的說法。
所有百官見到李世民到來,紛紛躬身拜見:“恭迎聖駕!”
李世民龍行虎步,彰顯春秋鼎盛之相。
隻見他穿過夾道相迎的百官,走上丹陛,在龍椅上坐定,這才看向所有人高聲道:“眾愛卿免禮!”
等群臣就位,李世民的目光這才落在陳叔達身上,頓時露出滿意笑容。
他今天心情不錯,開口道:“各位愛卿,昨日朕收到河北道行軍總管、河間郡王李孝恭急奏,河北道自去年歲末至今三月有餘卻滴雨未下,大地已現龜裂之相,今年恐大旱!朕已著欽天監夜觀星象,同樣得到河北大旱的示警。
如今春種在即,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在場各位對此可有看法?”
李世民的話宛如一記重錘,狠狠敲打在文武百官心頭。
千百年來,天災起,人禍至,無有不應。
一時間,整個顯德殿氣氛都降至冰點。
“陛下,河北道大旱,恐有百姓無以為繼,到時必定是餓殍遍地!”
“沒錯!老百姓為生存,必定大量遷徙,成為流民。而流民一旦肆掠,必成禍亂。朝廷需盡快通知各地州縣官員,須提早應對。開倉放糧,安置災民。”
“不錯!一旦流民泛濫成災,天下必定大亂。各地收容有限,這些流民必然湧向長安。須提前應對!”
“修建流民安置點,搭建粥棚,解決溫飽問題乃是重中之重!”
“還有治安問題,將是長安和太平兩縣主官接下來的重中之重……”
大殿下麵,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極為熱烈。
可在李世民看來,卻全是些經驗之談,並不能在本質上解決問題。
自從見到陳叔達的奏報,他心中要的便是天下承平,而不是天下動蕩不安後,朝廷再出來擺爛收尾。
“各位愛卿,你們所提全是災禍發生後的應對之法。難道就不能將此災禍消弭於無形嗎?”
“啥?!”
“這怎麽可能?”
“就是!曆朝曆代的天災人禍不都是由朝廷積極賑災盡量保證百姓度過災年即可的嗎?”
李世民歎道:“各位卿家,大唐自建立至今整整十餘年,百姓好不容易才過上如今安穩太平的生活,卻要因為一場天災就要賣掉自己幾代人打拚得來的土地,甚至還要賣兒賣女、易子而食。
這,難道不是我們的無能嗎?”
“這……”
李世民的話頓時讓朝臣們一個個麵麵相覷。
有世家子弟覺得李世民說話有失偏頗,於是出列拱手:“陛下,微臣能夠理解陛下心係天下的心情。可天災人禍自古有之,我們雖然也想為陛下分憂,可是此乃上天降下的天罰,預示人間有不平事,無道君。非人力所能及也!”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一片嘩然。
李世民的麵色頓時變得陰沉如水。
他的目光死死盯著堂下那人。
隻見此劍眉星目,儀表堂堂,正是有“鬥酒學士”雅號的太樂署太樂丞王績,太原王氏子。
李世民冷笑道:“王績,你此話何意?”
心中卻是暗恨不已。
哼!這個王績仗著世家身份,根本不把朕和李氏皇族放在眼裏。
太上皇在位時也僅僅是個門下省待詔,到朕上位連待詔也不當了,竟直接自請去了太樂署任太樂丞。
他將朕的朝堂當什麽了?
想到這裏,李世民還看了一眼陳叔達,麵露狐疑。
當初王績那個“鬥酒學士”的雅號還是拜陳叔達提高其配額所得。
陳叔達哪裏知道李世民心中所想,此時他宛如老僧入定,對朝堂上的一切都充耳不聞。
李世民見狀,終於是收迴目光。
“這難道還不明顯嗎?陛下得位不正,天降懲罰。微臣覺得,陛下當下罪己詔,與太廟祭天,方可平怒!”
“放肆!”
李世民雙眼頓時變得通紅一片,他的眼睛死死盯著王績。
“王績,你好膽!”
若是他真的下罪己詔,認下這得位不正之名,必定遺臭萬年。
對於誓要成為一代雄主的李世民來說,這是絕不允許的。
而且隻要他敢認下,民間風評必定急轉直下,搞不好國本都要動搖。
世家,這是要掘他李世民的根。
麵對李世民的憤怒王績卻是一副風輕雲淡之相,直接拜倒在地。
“請陛下三思!”
隻見一名禦史突然出列跪倒。
“陛下,禦史台昨日收到急報,如今長安城已經流言四起,說陛下殺兄逼父,得位不正……還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