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準備建造雷神之錘卡爾
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 作者:努力碼字早晚能成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決定性的攻城火炮在李雲龍的心中有兩款第1個組建集團軍直屬炮兵團配置36門240毫米k3加榴炮。
隻要自己首先擁有這樣一個集團軍直屬炮兵團在進攻太原的路上絕對不可能被人擋住。
直屬炮兵團的想法剛剛出現在李雲龍的腦海中,就被他直接無情否決。
k3加榴炮組成的直屬炮兵團需要的人員有點多,在各支部隊正在組建的關鍵時刻,他真的沒有這麽多人力可以用來組建一個決定性的炮兵團。
他另外一個想法就顯得合理多了,建造四門雷神之錘卡爾臼炮!
- 尺寸重量:全長11.15米、寬3.16米、高4.78米,重量124噸 。
- 火炮口徑:起初為600毫米,後可換裝540毫米臼炮 。
- 炮彈重量:重型混凝土穿甲彈重2.17噸,輕型混凝土穿甲彈重1.7噸 。
- 射程:使用重型彈射程4320米,輕型彈射程達6640米 。
- 射速:標準射速為6發\/小時 。
- 動力係統:采用dimler-benz mb507 desel發動機,最高速度10km\/h 。
這些擁有短鼻子的小家夥們小區區600毫米的口徑,不過在能力上並不遜色甚至彌補了古斯塔夫列車炮的局限性。
它采用了輪履式的新技術,替代被拆成108塊拚接木式的運輸組裝。
雖然整體僅有125噸,由於配套了多達十一負重輪的長底盤,泡磚夾小棉襖的巨大重量,將可以得到充足的分攤,仍具有一定機動能力。
這可以幫助我們釋放大量珍貴的鐵鏟鏟小子。
隻需要在鐵路上叫來一輛拖車滴滴,就可以快速抵達戰區,發動小馬達自行尋找戰鬥坑位在半小時內完成簡短的戰鬥準備。
一定程度上這種準備之間的優勢也來自卡爾的小噴菇炮管。
使用最大裝藥時足以炸成長15米寬10米深5米的巨大深坑。
一共有9種專藥的炮彈
請記住造成的坑並不代表他的殺傷範圍,這是隻是代表他能打出多大的一個大坑而已,至於其他的氣浪和碎片之類不被計算在內。
哪怕是用混凝土牆和裝甲杆來表明卡爾臼炮的炮彈威力也足以直接擊穿2.5米的混凝土與0.35米的裝甲鋼,足以打的對手直喊痛痛。
而且短短也很可愛的炮管,還可以實現較輕的炮彈體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卡爾臼炮的炮彈隻有區區的兩噸而已。
考慮往往越輕的炮彈,對射速的加持也就越強,卡爾臼炮哪怕需要每輪射擊之後都需要以手輪負責裝填並再次瞄準的複雜步驟他的射速也可以達到5~10發每小時的較快射速。
這足足是古斯塔夫搗鼓一天才能打出的膠量。
不過這種火炮也並不是沒有缺陷,它最大的缺陷就在於它的射程比較短,它的射程隻能達到4~6千米的最遠邊界。
因此在使用這種重型火炮的時候,需要己方徹底掌控製空權以及解決掉敵人的炮兵單位,以避免自己這邊的卡爾臼炮被敵人優先摧毀。
不過這也意味著炮彈的製空時間會更短,比起古斯塔夫打完一炮之後對手還能搓盤。麻將在起身搬小板凳嗑瓜子的情況,你甚至能逮捕那些戰場上最雞賊的家夥。
足以摧毀那些跑路技能點滿的飆車小子,還有填線寶寶。
據李雲龍來說,他完全可以建造四門這樣的卡爾列車炮,然後再通過滴滴運輸到太原的主線戰場,畢竟這裏有一條連通他所在的地區與太原地區的同浦鐵路。
這條鐵路足以讓他的卡爾臼炮通行隨後來到太原城下。
憑借4門600毫米的巨炮給自己所帶來的火力加持後攻打太原的計劃將會出乎預料的成功。
擁有了這四門火炮後,他完全可以對小鬼子的司令官說一句,你的掩體比你更可笑。
如果以四門卡爾就炮一起出擊,那麽李雲龍就完全可以做得到為敵人的陣地一天內空投數百門兩噸重的輕重型穿甲彈,犁平幾裏地也不在話下。
當然了,如果你遭遇少數連小卡爾都無法攻破的龜殼,那麽我建議你還是重新騎上古斯塔夫列車炮。
當然了從現在的情況下來看,這片土地上應該不存在連卡爾都無法攻破的龜殼,如果有的話大不了就拉古斯塔夫上來。
每門卡爾舊炮整個炮組的生產價格為280萬美刀,這是一門古斯塔夫巨炮的價格,不過與古斯塔夫不同的是,卡爾臼炮生產出來之後會為它配上2輛4號起重機和10輛4號彈藥車。
除了這些以外,其他的工程車輛如推土機挖掘機都配備6台。
牽引車輛則配備兩台大功率的牽引車通訊設備配備電台電話用於炮組與指揮中心其他作戰中單位之間的通信和聯絡,保證作戰指揮及時傳達和戰場信息共享。
測設備則是加上了如炮瞄鏡測距儀經緯儀等,有必要的情況下,甚至可以直接聯係雷達站修正位置。
維修設備如各種工具備用零件等都是充足無比,可以確保火炮在出現故障時及時維修和排除故障,確保火炮正常運行。
為了確保火炮能夠正常的運作,所以對卡爾的配套設施都是以雙倍配套。
當然了為了讓這一門火炮能夠具備充足的戰鬥力和保證一定的安全,所以會調配一個炮兵連專門服侍這麽火炮。
雖然實際上一個炮兵班隻需要19人即可,但是畢竟還需要普通的士兵負責警戒通信運輸。
4門如同雷神之錘的卡爾臼炮,足以消滅任何敢與他交戰的對手。
為了順利地將這四門火炮建造出來李雲龍龍開始溝通起了係統。
“係統停止生產步兵班裝備榴彈炮88炮還有b29轟炸機,將步兵班裝備和八八炮的 b29轟炸機產能全部都放到卡爾臼炮身上, 榴彈炮的產能則都放到戰鬥機身上,確保擁有足夠的製空權。”
b29轟炸機現在已經擁有5架了,畢竟是戰略轟炸機,這樣的數量已經勉強足以支撐現在的使用了,與之不同的是,負責奪取製空權的bf109戰鬥機僅僅隻有65架。
這樣子的戰鬥機數量讓李雲龍十分的沒有安全感。
誰都不知道在太原作戰的時候會出現多少敵人的戰鬥機,製空權才是王道。
所以為了加強自己的製空權獲取能力,李雲龍將每天生產的bf109戰鬥機由原先的每天生產兩架改成每天生產三架。
至於4號坦克的話,隻有124輛也是不夠的,所以4號坦克的生產照舊。
步兵班武器裝備現在也有120多套步兵班武器裝備留著備用。
論上來說,這120套步兵班武器裝備用來後續補充的話肯定是不足的,但是卡爾的生產也不需要太久。
區區4輛卡爾也隻需要28天的時間而已,時間對自己來說還是等得起的距離自己正式發動進攻至少也需要一個多月後。
至少要等兩個國民擲彈兵師的人員補充完畢。
具體的進攻時間雲龍實際上是定在了一個半月後。
具體的時間也就是8月4號的時候他將會發起反擊!
隻要自己首先擁有這樣一個集團軍直屬炮兵團在進攻太原的路上絕對不可能被人擋住。
直屬炮兵團的想法剛剛出現在李雲龍的腦海中,就被他直接無情否決。
k3加榴炮組成的直屬炮兵團需要的人員有點多,在各支部隊正在組建的關鍵時刻,他真的沒有這麽多人力可以用來組建一個決定性的炮兵團。
他另外一個想法就顯得合理多了,建造四門雷神之錘卡爾臼炮!
- 尺寸重量:全長11.15米、寬3.16米、高4.78米,重量124噸 。
- 火炮口徑:起初為600毫米,後可換裝540毫米臼炮 。
- 炮彈重量:重型混凝土穿甲彈重2.17噸,輕型混凝土穿甲彈重1.7噸 。
- 射程:使用重型彈射程4320米,輕型彈射程達6640米 。
- 射速:標準射速為6發\/小時 。
- 動力係統:采用dimler-benz mb507 desel發動機,最高速度10km\/h 。
這些擁有短鼻子的小家夥們小區區600毫米的口徑,不過在能力上並不遜色甚至彌補了古斯塔夫列車炮的局限性。
它采用了輪履式的新技術,替代被拆成108塊拚接木式的運輸組裝。
雖然整體僅有125噸,由於配套了多達十一負重輪的長底盤,泡磚夾小棉襖的巨大重量,將可以得到充足的分攤,仍具有一定機動能力。
這可以幫助我們釋放大量珍貴的鐵鏟鏟小子。
隻需要在鐵路上叫來一輛拖車滴滴,就可以快速抵達戰區,發動小馬達自行尋找戰鬥坑位在半小時內完成簡短的戰鬥準備。
一定程度上這種準備之間的優勢也來自卡爾的小噴菇炮管。
使用最大裝藥時足以炸成長15米寬10米深5米的巨大深坑。
一共有9種專藥的炮彈
請記住造成的坑並不代表他的殺傷範圍,這是隻是代表他能打出多大的一個大坑而已,至於其他的氣浪和碎片之類不被計算在內。
哪怕是用混凝土牆和裝甲杆來表明卡爾臼炮的炮彈威力也足以直接擊穿2.5米的混凝土與0.35米的裝甲鋼,足以打的對手直喊痛痛。
而且短短也很可愛的炮管,還可以實現較輕的炮彈體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卡爾臼炮的炮彈隻有區區的兩噸而已。
考慮往往越輕的炮彈,對射速的加持也就越強,卡爾臼炮哪怕需要每輪射擊之後都需要以手輪負責裝填並再次瞄準的複雜步驟他的射速也可以達到5~10發每小時的較快射速。
這足足是古斯塔夫搗鼓一天才能打出的膠量。
不過這種火炮也並不是沒有缺陷,它最大的缺陷就在於它的射程比較短,它的射程隻能達到4~6千米的最遠邊界。
因此在使用這種重型火炮的時候,需要己方徹底掌控製空權以及解決掉敵人的炮兵單位,以避免自己這邊的卡爾臼炮被敵人優先摧毀。
不過這也意味著炮彈的製空時間會更短,比起古斯塔夫打完一炮之後對手還能搓盤。麻將在起身搬小板凳嗑瓜子的情況,你甚至能逮捕那些戰場上最雞賊的家夥。
足以摧毀那些跑路技能點滿的飆車小子,還有填線寶寶。
據李雲龍來說,他完全可以建造四門這樣的卡爾列車炮,然後再通過滴滴運輸到太原的主線戰場,畢竟這裏有一條連通他所在的地區與太原地區的同浦鐵路。
這條鐵路足以讓他的卡爾臼炮通行隨後來到太原城下。
憑借4門600毫米的巨炮給自己所帶來的火力加持後攻打太原的計劃將會出乎預料的成功。
擁有了這四門火炮後,他完全可以對小鬼子的司令官說一句,你的掩體比你更可笑。
如果以四門卡爾就炮一起出擊,那麽李雲龍就完全可以做得到為敵人的陣地一天內空投數百門兩噸重的輕重型穿甲彈,犁平幾裏地也不在話下。
當然了,如果你遭遇少數連小卡爾都無法攻破的龜殼,那麽我建議你還是重新騎上古斯塔夫列車炮。
當然了從現在的情況下來看,這片土地上應該不存在連卡爾都無法攻破的龜殼,如果有的話大不了就拉古斯塔夫上來。
每門卡爾舊炮整個炮組的生產價格為280萬美刀,這是一門古斯塔夫巨炮的價格,不過與古斯塔夫不同的是,卡爾臼炮生產出來之後會為它配上2輛4號起重機和10輛4號彈藥車。
除了這些以外,其他的工程車輛如推土機挖掘機都配備6台。
牽引車輛則配備兩台大功率的牽引車通訊設備配備電台電話用於炮組與指揮中心其他作戰中單位之間的通信和聯絡,保證作戰指揮及時傳達和戰場信息共享。
測設備則是加上了如炮瞄鏡測距儀經緯儀等,有必要的情況下,甚至可以直接聯係雷達站修正位置。
維修設備如各種工具備用零件等都是充足無比,可以確保火炮在出現故障時及時維修和排除故障,確保火炮正常運行。
為了確保火炮能夠正常的運作,所以對卡爾的配套設施都是以雙倍配套。
當然了為了讓這一門火炮能夠具備充足的戰鬥力和保證一定的安全,所以會調配一個炮兵連專門服侍這麽火炮。
雖然實際上一個炮兵班隻需要19人即可,但是畢竟還需要普通的士兵負責警戒通信運輸。
4門如同雷神之錘的卡爾臼炮,足以消滅任何敢與他交戰的對手。
為了順利地將這四門火炮建造出來李雲龍龍開始溝通起了係統。
“係統停止生產步兵班裝備榴彈炮88炮還有b29轟炸機,將步兵班裝備和八八炮的 b29轟炸機產能全部都放到卡爾臼炮身上, 榴彈炮的產能則都放到戰鬥機身上,確保擁有足夠的製空權。”
b29轟炸機現在已經擁有5架了,畢竟是戰略轟炸機,這樣的數量已經勉強足以支撐現在的使用了,與之不同的是,負責奪取製空權的bf109戰鬥機僅僅隻有65架。
這樣子的戰鬥機數量讓李雲龍十分的沒有安全感。
誰都不知道在太原作戰的時候會出現多少敵人的戰鬥機,製空權才是王道。
所以為了加強自己的製空權獲取能力,李雲龍將每天生產的bf109戰鬥機由原先的每天生產兩架改成每天生產三架。
至於4號坦克的話,隻有124輛也是不夠的,所以4號坦克的生產照舊。
步兵班武器裝備現在也有120多套步兵班武器裝備留著備用。
論上來說,這120套步兵班武器裝備用來後續補充的話肯定是不足的,但是卡爾的生產也不需要太久。
區區4輛卡爾也隻需要28天的時間而已,時間對自己來說還是等得起的距離自己正式發動進攻至少也需要一個多月後。
至少要等兩個國民擲彈兵師的人員補充完畢。
具體的進攻時間雲龍實際上是定在了一個半月後。
具體的時間也就是8月4號的時候他將會發起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