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自己參謀給自己的建議,李雲龍也是開始思考了起來。


    原本他的打算是利用係統剛剛再次給他的3000多人,然後組建一個新的步兵團。


    僅此時他的係統內還有3300人的係統士兵以及560套二級步兵班裝備,這樣子的人數再配合上充足的軍事裝備,它完全可以再次擴充出一支完整的主力團。


    但是剛剛參謀們給他的作戰方案中卻讓他出現了遲疑。


    如果僅僅隻是擴充出一個主力團的兵力,那麽很明顯根本無法應對。晉綏軍那有可能出現的武裝摩擦。


    最好的辦法是擴充出更多的軍隊。


    粗略估計在剿滅完整個雁北地區的土匪之後,係統照理說應該還會給他兩三千人的係統兵。


    那加起來大概就五六千人的係統並足夠它擴充出兩個步兵團的兵力。


    武器裝備方麵則是不需要擔心。


    不說他剛剛獲得了一個新的軍工廠,可以生產出更多的武器裝備就說他現在的560套二級步兵裝備也已經差不多可以滿足了,隻需要多生產幾天就可以。


    因為現在已經有了7座軍用工廠,所以軍用工廠的生產再一次出現了變化。


    兩座軍用工廠生產二級步兵裝備,每天可以生產16.6套


    一座軍用工廠生產4號坦克每5天可以生產6輛。


    一座軍用工廠生產bf109戰鬥機每一天可以生產一架。


    一座軍用工廠生產105榴彈炮,每5天可以生產7組


    一座軍用工廠生產b29轟炸機,每12天可以生產一架。


    等土匪全部剿滅後,多餘的一座軍用工廠將全部投入到生產b29轟炸機這裏來。也就是兩座軍用工廠6天生產一架。


    海軍造船廠則是6座造船廠一起建造鴨滑級戰列艦,到現在的產能計算,在明年4月份之前第一艘鴨滑戰列艦就會下水,等土匪全部剿滅之後李雲龍還會獲得各一座軍用工廠,那麽這個速度會更快


    爭取在發動最後戰爭的時候可以囤出四艘戰列艦8艘航空母艦為主力艦隊的的海軍編隊,然後協助陸軍登陸小鬼子的本土。


    與驅逐艦巡洋艦和潛艇的數量最好是40:20:40,也就是說大概40艘驅逐艦,20艘巡洋艦以及40個潛艇的樣子。


    戰列巡洋艦,重型巡洋艦則看情況是否需要建造。


    如果需要的話也是1:1的比例建造大概4艘4艘就差不多了。


    由於軍用工廠的數量增加,所以李雲龍在接下來的擴軍之中是不可能缺乏武器裝備的,他的係統倉庫中可還存放了不少火炮,如果時間再向後推遲10天,那麽他就算要在組建一個炮兵團也會綽綽有餘。


    因此針對自己即將擁有的人和現有的裝備人,李雲龍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擴軍一個師!


    以自己這邊係統還會再獲得的係統人員以及武器裝備,還有第4步兵團為機蓋重新擴充出一個步兵師!


    將其命名為步兵第二師下轄編製為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工兵營,一個警衛營,一個防空炮營,一個反坦克營,一個4號坦克裝甲突擊營。


    第二步兵師總人數約為18,600人!


    第1步兵師也會按照這樣的編製重新再加上一個4號坦克裝甲突擊營,也就是說這一次的擴軍包括第1步兵師在內也會進行改編。


    教導總隊直屬的部隊則依舊屬於總隊直屬。


    直屬部隊包括一個裝甲團,一個炮兵團和兩個機械化步兵營和一個警衛營以及一個工兵營。


    李雲龍將接下來的擴軍計劃交給自己手下的參謀後,他就沒有繼續再說什麽,而是離開了指揮部,迴到了自己的小房子裏。準備好好的睡上一覺。


    擴軍的事情交給參謀們去處理就可以了,對於如果在本地已經招不到什麽人,自然是可以請求趙剛打個報告給總部,讓總部幫忙弄一些兵員過來。


    總而言之,在這一次擴軍完成之後,他需要自己的教導總隊在正規軍方麵的總兵力達到47,000人。


    其中的兩個步兵師,一個看著小鬼子,一個隻是看著旁邊的晉綏軍,免得他們亂來。


    至於縣大隊和區小隊則是直接被統一安排成後備兵員不再會被投入到前線戰場。


    除了這一次軍官觀摩團會調動縣大隊和區小隊以外,等到李雲龍這一次迴來之後,縣大隊和區小隊將擔任起後世武警部隊方麵的意義。


    縣大隊和區小隊將由原本的作戰任務改成維護地方上的治安,以及輔助老百姓一起生產。


    調派到縣大隊和區小隊那裏擔任軍官和班排長的係統士兵大多以農業大學畢業的係統士兵為主。


    他們精通農業可以幫助老百姓一起耕種,增產增收。


    雖然李雲龍並不缺乏補給,但是根據地的發展還是要搞起來的,特別是農業方麵得讓老百姓們生產,然後收獲到更多的糧食才行。


    富裕就要全民一起富裕,不然頭重腳輕早晚會出問題。


    老百姓過得這麽苦,自然也是要讓他們過點好日子。


    雖然不可能直接發錢,但是派出相當的人才然後對老百姓進行農業援助,包括發放優質的種子化肥。以及告訴他們如何耕種,會有更多的收成,這一些都很重要。


    特別是在收成這一方麵,李雲龍還特地用了自己兩名農學方麵的院士及人才在研究。雜交小麥對其進行育種技術優化。


    以此提高小麥的收成,還有他們抗蟲害的能力。


    也就是李雲龍這家夥並不缺乏人才係統總是會給他大量的高端人才,所以他可以直接動手研究各種各樣的東西,再加上係統的民用工廠給了他幾乎無盡的資金支持。


    此時,李雲龍還特地在應縣地區建立了一個農業研究所用來研究雜交小麥。


    而且這個農業研究所還開墾了大約400畝左右的實驗田。


    雁北地區是以種植小麥為主,所以李雲龍自然是先研究雜交小麥和育種優化。這些小麥讓他們能夠珍藏,並且更加不容易死亡。


    此時普通的農田還有老百姓種出來的小麥平均畝產在120斤到85斤左右,差不多是60公斤到42公斤。


    李雲龍的試驗,田裏的小麥根據院士和專家們的預測,他們的一批試驗品的畝產應該會在120公斤左右。


    並且要比原先的小麥更加耐幹旱,耐蟲害。


    雖然這個數字完全比不上現代的平均畝產396公斤,肥沃的地區產出則是500公斤左右,以及最高產807.1公斤。


    但是120公斤的數量卻也已經是質的飛躍了,至少幾乎相當於翻倍!


    哪怕老百姓做沒有這麽高的產能,但是七八十公斤還是有的也是增長了不少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努力碼字早晚能成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努力碼字早晚能成功並收藏抗戰:向著元帥目標前進的李雲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