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城變成一座空城,可遼東周圍還生活著至少三百萬人,這些人中漢民最多,他們是被擄掠而來,人口占據三成,另外還有被編入清廷的蒙族有三十萬,還有一部分朝鮮族,人口在四十萬左右。
想要統治遼東大片土地僅僅劉少康手裏的五千人是不夠的,所以他立刻釋放所有的漢奴,並開始登記造冊,同時發布一些安民政策,比如,免費分發土地,分房子,分牲畜,兩年之內不收任何稅收。兩年後稅收也是大明時期的三分之一。
先從盛京周圍開始,劉少康派出騎兵開始圈地,這是和清廷學的,圈在範圍內的人不想成為奴隸就離開,反抗者直接鎮壓驅逐。
他要將來遼東地區隻有漢民,消除隱患,不願殺人,可不代表手段軟弱。
如果還有人賴著不走,那就就直接燒房子,不到五天,盛京城方圓百裏之內,再無一個清人。
占領盛京第三天,劉少康來到一座礦區,這裏是清廷開鑿的大型鐵礦山,數千名奴隸在這裏挖礦。
奴隸們基本上住在礦坑裏,外麵是一圈石頭城牆,將他們圈在裏麵。
這裏的守衛全部逃離,隻剩下已經變得麻木的礦工奴隸們。這些奴隸衣不蔽體,瘦骨嶙峋,幾乎不成人樣。
這些人已經麻木到連守衛離開都不知道,即使劉少康等人的到來也沒有引起他們的注意。
直到劉少康命人將他們的手鐐和腳鐐打開,並送來食物,這些人才有了慢慢有了生氣。
“你們誰是這裏的頭?”
陳阿彪不斷喊話,終於,一群人簇擁一人來到劉少康等人麵前。
“在下曹侖,敢問各位是何處人士?”
劉少康看著眼前的人不由得心中一顫,努力平複自己的心情。
這個叫曹倫之人獨眼、獨臂、雖然有雙腿,其中一條是半殘廢,應該是被人挑斷了腳筋。
“大明台灣大都督劉少康,目前率軍占領盛京,是來解救諸位兄弟的,從今以後你們自由了。”
曹侖等一眾漢人奴隸不可置信的看著劉少康,良久才有人歡唿,但還有很多人不相信劉少康。
“閣下真的是大明人?”曹侖疑惑道。
劉少康看出曹侖的警惕,正色道:“我們以前常年漂泊海外的漢民,後趕走台灣的紅毛人,然後歸附大明,不過現在大明已經不在了,李自成攻破京城,先帝自殺,目前是福王在南京登基!”
曹侖當即愣在當場,信息量太大了,而且都是天大的事,讓他一時間無法接受。
“這,這怎麽可能?”
“具體事情經過稍後再談,先把弟兄們安頓好。”
曹侖對劉少康的身份還有疑惑,可人家畢竟救了自己和一眾礦奴,反應過來的他立刻行了一個大禮。
“救命之恩,我等必將湧泉相報。”
“不客氣,大家都是一家人,我看這裏了的人無法長時間走路,這樣,我讓人送來衣物和足夠的食物,在這裏休養幾天,再做打算。”
曹侖說道:“一切聽從大都督安排!”
劉少康見曹侖是這些礦奴的領頭人,問道:“不知閣下曾任何職位?”
“在下乃左都督總兵官曹變蛟之義子,曾任參將,說來慚愧,在鬆山戰敗被俘,苟存至今!”
劉少康極為吃驚,沒想到此人竟然和曹變蛟有關係。
曹變蛟,明末有數的猛將之一,曾打的闖王李自成隻剩下幾十人,還差點幹掉皇太極,可惜最後重傷城破被俘,慘遭殺害。
“原來是曹都督之子,幸會幸會!”
劉少康將人請到外麵清軍軍官住所,熱情的命人準備能拿出手的最好食物還有衣物,還命人燒水讓曹侖洗漱一番,最後兩人對坐,一邊吃東西一邊詳談。
原來這些漢人礦奴全是鬆錦大戰的戰俘,而且是被特殊關照的戰俘,一般戰俘都是主動投降或者稍微反抗,這些人基本被編入漢八旗之中,而眼前這些都是給清軍帶來重大傷亡的明軍。這些俘虜中有一些被他們直接屠殺,有的則發配到礦山或者其他艱苦地方進行勞役,直到累死。
曹侖跟隨曹變蛟一起作戰,也是一員猛將,清軍本來要將他虐殺,刺瞎一隻眼睛,砍斷一條手臂,還挑斷一根腳筋,要知道當時曹侖身上還是重傷,本來要丟在野外喂狼,結果他頑強的活了下來。
清軍還是沒放過他,扔在礦坑之內自生自滅。
礦坑內最多時有三萬多人,僅僅不到兩年時間餓死、累死、病死或者被殺,現在隻剩下六千多人。清軍殘暴,可見一斑。
“這群畜生!”
劉少康義憤填膺,恨不得馬上將俘虜的清兵屠殺。
曹侖不住抹淚,這位鐵打的漢子此刻真情流露,不是為自己,而是那些死在礦坑的同僚和部下。
“哎,可恨我現在是個殘軀,如果可能,真想為死難的大夥報仇!”
劉少康道:“曹兄,不要灰心,誰說殘廢之軀不能報仇,你還有一隻手,就算沒有手,還有牙齒,男子漢大丈夫,國仇家恨尚待雪恥,怎能放棄。”
曹侖眼睛大亮,隨即黯然,“大都督,你看我這個樣子,如何上陣殺敵,還不讓人笑話?”
“錯,大錯得錯,戰場上遇到你這樣的人敵人害怕才是,況且殺敵也不需要親自上陣,智將何須拿兵刃!”
“我,我……”曹侖被說的熱血沸騰,頓時燃起希望,“如果大都督不棄,我願意做任何事,隻要能打清兵!”
曹侖在交談中也了解了台灣軍的來曆,出身想不提,光敢帶著五千人攻打盛京,他就佩服萬分,更讓人敬佩的是竟然奪下了盛京城,換做是他,根本不敢想象。
而且他也仔細觀察過了,這些士兵雖然奇裝異服,甚至剃發,但事出有因。一個個身強體壯,火槍人手一支,而且紀律嚴明,就是他以前率領的精銳也不能相比。而且大明亡國,清軍入關,華夏一片紛亂,他也需要給礦坑苦難的弟兄們尋個出路。
“哈哈哈,少康求之不得!”
曹侖大喜,當即跪拜:“曹侖拜見大都督!”
想要統治遼東大片土地僅僅劉少康手裏的五千人是不夠的,所以他立刻釋放所有的漢奴,並開始登記造冊,同時發布一些安民政策,比如,免費分發土地,分房子,分牲畜,兩年之內不收任何稅收。兩年後稅收也是大明時期的三分之一。
先從盛京周圍開始,劉少康派出騎兵開始圈地,這是和清廷學的,圈在範圍內的人不想成為奴隸就離開,反抗者直接鎮壓驅逐。
他要將來遼東地區隻有漢民,消除隱患,不願殺人,可不代表手段軟弱。
如果還有人賴著不走,那就就直接燒房子,不到五天,盛京城方圓百裏之內,再無一個清人。
占領盛京第三天,劉少康來到一座礦區,這裏是清廷開鑿的大型鐵礦山,數千名奴隸在這裏挖礦。
奴隸們基本上住在礦坑裏,外麵是一圈石頭城牆,將他們圈在裏麵。
這裏的守衛全部逃離,隻剩下已經變得麻木的礦工奴隸們。這些奴隸衣不蔽體,瘦骨嶙峋,幾乎不成人樣。
這些人已經麻木到連守衛離開都不知道,即使劉少康等人的到來也沒有引起他們的注意。
直到劉少康命人將他們的手鐐和腳鐐打開,並送來食物,這些人才有了慢慢有了生氣。
“你們誰是這裏的頭?”
陳阿彪不斷喊話,終於,一群人簇擁一人來到劉少康等人麵前。
“在下曹侖,敢問各位是何處人士?”
劉少康看著眼前的人不由得心中一顫,努力平複自己的心情。
這個叫曹倫之人獨眼、獨臂、雖然有雙腿,其中一條是半殘廢,應該是被人挑斷了腳筋。
“大明台灣大都督劉少康,目前率軍占領盛京,是來解救諸位兄弟的,從今以後你們自由了。”
曹侖等一眾漢人奴隸不可置信的看著劉少康,良久才有人歡唿,但還有很多人不相信劉少康。
“閣下真的是大明人?”曹侖疑惑道。
劉少康看出曹侖的警惕,正色道:“我們以前常年漂泊海外的漢民,後趕走台灣的紅毛人,然後歸附大明,不過現在大明已經不在了,李自成攻破京城,先帝自殺,目前是福王在南京登基!”
曹侖當即愣在當場,信息量太大了,而且都是天大的事,讓他一時間無法接受。
“這,這怎麽可能?”
“具體事情經過稍後再談,先把弟兄們安頓好。”
曹侖對劉少康的身份還有疑惑,可人家畢竟救了自己和一眾礦奴,反應過來的他立刻行了一個大禮。
“救命之恩,我等必將湧泉相報。”
“不客氣,大家都是一家人,我看這裏了的人無法長時間走路,這樣,我讓人送來衣物和足夠的食物,在這裏休養幾天,再做打算。”
曹侖說道:“一切聽從大都督安排!”
劉少康見曹侖是這些礦奴的領頭人,問道:“不知閣下曾任何職位?”
“在下乃左都督總兵官曹變蛟之義子,曾任參將,說來慚愧,在鬆山戰敗被俘,苟存至今!”
劉少康極為吃驚,沒想到此人竟然和曹變蛟有關係。
曹變蛟,明末有數的猛將之一,曾打的闖王李自成隻剩下幾十人,還差點幹掉皇太極,可惜最後重傷城破被俘,慘遭殺害。
“原來是曹都督之子,幸會幸會!”
劉少康將人請到外麵清軍軍官住所,熱情的命人準備能拿出手的最好食物還有衣物,還命人燒水讓曹侖洗漱一番,最後兩人對坐,一邊吃東西一邊詳談。
原來這些漢人礦奴全是鬆錦大戰的戰俘,而且是被特殊關照的戰俘,一般戰俘都是主動投降或者稍微反抗,這些人基本被編入漢八旗之中,而眼前這些都是給清軍帶來重大傷亡的明軍。這些俘虜中有一些被他們直接屠殺,有的則發配到礦山或者其他艱苦地方進行勞役,直到累死。
曹侖跟隨曹變蛟一起作戰,也是一員猛將,清軍本來要將他虐殺,刺瞎一隻眼睛,砍斷一條手臂,還挑斷一根腳筋,要知道當時曹侖身上還是重傷,本來要丟在野外喂狼,結果他頑強的活了下來。
清軍還是沒放過他,扔在礦坑之內自生自滅。
礦坑內最多時有三萬多人,僅僅不到兩年時間餓死、累死、病死或者被殺,現在隻剩下六千多人。清軍殘暴,可見一斑。
“這群畜生!”
劉少康義憤填膺,恨不得馬上將俘虜的清兵屠殺。
曹侖不住抹淚,這位鐵打的漢子此刻真情流露,不是為自己,而是那些死在礦坑的同僚和部下。
“哎,可恨我現在是個殘軀,如果可能,真想為死難的大夥報仇!”
劉少康道:“曹兄,不要灰心,誰說殘廢之軀不能報仇,你還有一隻手,就算沒有手,還有牙齒,男子漢大丈夫,國仇家恨尚待雪恥,怎能放棄。”
曹侖眼睛大亮,隨即黯然,“大都督,你看我這個樣子,如何上陣殺敵,還不讓人笑話?”
“錯,大錯得錯,戰場上遇到你這樣的人敵人害怕才是,況且殺敵也不需要親自上陣,智將何須拿兵刃!”
“我,我……”曹侖被說的熱血沸騰,頓時燃起希望,“如果大都督不棄,我願意做任何事,隻要能打清兵!”
曹侖在交談中也了解了台灣軍的來曆,出身想不提,光敢帶著五千人攻打盛京,他就佩服萬分,更讓人敬佩的是竟然奪下了盛京城,換做是他,根本不敢想象。
而且他也仔細觀察過了,這些士兵雖然奇裝異服,甚至剃發,但事出有因。一個個身強體壯,火槍人手一支,而且紀律嚴明,就是他以前率領的精銳也不能相比。而且大明亡國,清軍入關,華夏一片紛亂,他也需要給礦坑苦難的弟兄們尋個出路。
“哈哈哈,少康求之不得!”
曹侖大喜,當即跪拜:“曹侖拜見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