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安東尼命令下達,巴達維亞立刻運轉起來,他們本來就是準軍事組織,武器、彈藥、糧食都能自給自足,一批批物資被運到船上,同時士兵們接受短暫的登陸訓練。
巴達維亞港海麵,一艘福船正在緩緩離開。
“族長,看來紅毛人真是急了,居然集中了這麽多大戰船!”
何斌遙望港口雲集的戰艦,其中一艘大艦格外矚目,心裏有些興奮,對旁邊的族員笑道:“如此正好,咱們才能借著他們的力量奪迴咱何家失去的一切。”
“沒錯,鄭龍頭也可能出兵,這一次咱們不能再對台灣那些人和善了。”
何斌想到自己被郭、陳、楊三家聯合劉少康將其趕走就狠的牙癢癢,發誓這次迴去一定要將這些人一網打盡,全部鏟除。
六天後,金門海域,鄭家軍水寨,五十艘大小戰船正在進行結陣變化,這些戰船行動快捷,隨著旗號變幻陣形,極具法度,可見指揮官是為水戰大師。
“大公子,阿琅,這船陣變化你學到了幾成?”
船隊居中一艘大福船上,一藍袍中年手持令旗,對身邊兩位青年問道。
這兩個青年一個高大健壯,一個儒雅英俊,都是一表人才。
中年人名叫施福,乃鄭芝龍麾下臂膀部將。身邊的健壯青年是他的侄子,名叫施琅,另一位被稱作大公子,在鄭家被稱為的大公子隻有鄭芝龍的長子:鄭成功。
鄭成功,成功二字是後來的賜名,現在叫鄭福鬆,目前隻有十八歲,作為鄭芝龍第一個兒子很受重視,從小接受大儒的啟蒙,已經考中秀才,並且娶了朝堂禮部侍郎的女兒為妻。不過受到家族的影響對大海一直向往,經常和家族船隊出船走海。
另一位青年施琅也是位名人,明末清初名將,最先隸屬於鄭芝龍,後追隨鄭芝龍投降清廷,之後反出追隨鄭成功,後與鄭成功交惡導致家人被殺,最終再次投靠清廷,並且成為鄭家的挖墓人。
如果劉少康在這裏一定眼熱激動,這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豪傑,風雲人物。
“叔父,這些船陣我早已了然於胸,隻要您給我一支船隊,保證如臂使指!”施琅毫不謙虛道。
施福聽後哈哈大笑,他當然知道自己這位侄子的本事,年少有為,精通軍陣兵法,有勇有謀,是位水戰天才,但不知道收斂,需要磨練一番。
鄭成功在旁邊笑著幫腔道:“阿琅的確是水戰天才,施叔一定要給他機會。”
施福撫著長須,“臭小子,既然少主為你說話,給你五艘船指揮,先去澎湖,為大軍開路!”
五艘戰船讓他有些失望,不過總好過一兩艘,而且是作為先鋒,當即高興的答應下來。
“阿琅,小心一些,前些天兩艘遊哨不明原因的失蹤,應該就在澎湖海域,如果遇到飛鯊幫大隊戰船,立刻返迴。”
施琅點點頭,“請叔父放心,我還沒自大到靠五艘船攻打飛鯊幫,打不過一定會跑的。”
“那就好,去準備吧,明天出發。”
“是,侄兒遵命。”
施琅暗中對鄭成功打個眼色,隨即轉身離開。
“大公子,時間不早了,您該迴去了。”
鄭家人現在很惜命,除了一些已經有了管家身份,就是普通的家族子弟已經不想再下海風吹日曬,更別說要征伐搏命了。
鄭成功是個另類,喜歡領軍的感覺,可鄭家勢大,很少能遇到敢正麵對抗的敵人,眼下可是難得機會,曾向鄭芝龍請求隨艦隊出征,可鄭芝龍以他剛成婚為由嚴詞拒絕,甚至下了禁令。
“施叔放心,我這就迴去。”
施福目送鄭成功離開,繼續訓練水軍,這次他率領戰船三十艘,雖然數量不多,但都是可以遠洋作戰的大船,其中光擁有三十門的千斤佛郎機炮的大福船就出動三艘,這可是鄭家的最精銳力量。
另外還有運兵船十五艘,帶了三千步卒,物資補給船十三艘。
施福兩天後離開,此時正值西北風,隻需要調整風帆就能順利抵達澎湖。
澎湖列島,一如往日,沒有人煙,隻有海鳥和一些不幸漂流到此的小動物,就在它們以為又是安詳的一天之時,一群不速之客闖入這裏。
“這就是馬公島了,多好的地方啊,可惜啊!”
說話的是施琅,他十七歲就加入鄭家,駕駛船隻去過很多地方,包括澎湖列島。
“沒錯,還是大海讓人暢快,比在悶在家裏舒服多了。”說話之人赫然是一身小兵打扮的鄭成功。
施琅大笑:“哈哈哈,幸虧叔父給我的都是兵書!”
鄭成功也是無奈,可父命難違,根據安排,明年或者後年就會被送到南京國子監求學,將來要考取功名,出海的機會恐怕越來越少,所以趁著這個機會放肆一迴。
兩人商量一番,留下兩艘船在周圍巡邏,帶著其餘三艘停泊靠岸,尋找紮營地點和水源,他們不會直接去台灣,而是要等大部隊到來,尋找最合適的進攻時機。
台灣城,防禦修建已經初步完成,從城頭忘去,大員鎮中心矗立一座炮台,呈四方形,分上下兩層,下寬上窄,第一層高四米,第二層三米,除了朝向台灣城一麵沒有火炮,其他三麵各放置四門火炮,整座炮台共有二十四門,其中一半是小口徑加農炮和佛郎機炮,另外還有從荷蘭人手裏繳獲的八門臼炮,被放置大員鎮防線後麵。
所謂大員鎮防線就是一圈厚實的沙袋圈,齊胸高,一米厚。
值得一提的是炮台內部安放了火藥,一旦失守就會炸掉,不給敵人利用的機會。
岸上兩座炮台也修建完成,高五米,各四門大口徑火炮,兩座炮台和台灣城形成交叉火力,封鎖台江,敢進入火力範圍,必然會被撕碎。同時依托兩座炮台所在的高地用石頭混合石灰漿修建了梯形石頭圍牆,圍牆外麵是一道又寬又深的壕溝,並引入溪流形成了護城河。
在港口正麵,沉了十餘艘船,大船根本無法靠港。
至於自家戰艦,早已被安排到其他位置,等待戰機。
台灣城由劉少康率領親衛營和炮營一部親自鎮守,虎字營負責防禦大員鎮,飛字營和勇字營防禦兩座炮台和岸上,負責和登島的荷蘭人作戰。
時間到了十一月,台灣氣溫終於有了一絲涼爽,劉少康喝著自製的涼茶,坐在台灣城最高處,享受難得的悠閑時光,在他手裏還夾著一支自製的卷煙,美美的吸了一口。
“咳咳……”
劉少康前世算是半個煙民,上大學時跟宿舍的兄弟學會抽煙,不過畢業工作後就戒了。正好在特羅登紐斯這裏繳獲了煙葉,分給了郭懷一半,自己留了一半。
吸煙雖然有害健康,可現在他心緒紛雜,還有些緊張,畢竟是一位現代靈魂,對於即將到來的大戰有點忐忑不安,煙葉正好可以舒緩情緒。
煙葉也是由西方人傳入華夏的,大明官方怕煙葉影響糧食生產,所以禁止種植。但因為後知後覺,誕生了一大批煙民,有需求就有買賣,有些百姓私下種植,官方屢禁不止。
劉少康咳嗽一陣,喝口茶去除嘴裏的辛辣,這個時代煙葉沒有經過處理,隻是簡單的晾幹粉碎,然後用煙袋鍋子吸,根本沒有什麽香味。
“太原始了,等以後把烤煙做出來,還要加入香料,估計會誕生大批煙民吧!”
他閑來無事,想到了一些新的掙錢點子,其中香煙就是其中之一。
“烤煙葉要怎麽做來著,要好好想想……”
就在劉少康搜索記憶之時,忽然警報響起。
“大都督,發現紅毛荷蘭人的大批戰艦,正向台灣城而來!”陳阿彪快步走來匯報。
劉少康站起身狠狠吸了幾口煙,辛辣的味道讓他非常清醒。
“終於來了,傳令各部,準備戰鬥!”
巴達維亞港海麵,一艘福船正在緩緩離開。
“族長,看來紅毛人真是急了,居然集中了這麽多大戰船!”
何斌遙望港口雲集的戰艦,其中一艘大艦格外矚目,心裏有些興奮,對旁邊的族員笑道:“如此正好,咱們才能借著他們的力量奪迴咱何家失去的一切。”
“沒錯,鄭龍頭也可能出兵,這一次咱們不能再對台灣那些人和善了。”
何斌想到自己被郭、陳、楊三家聯合劉少康將其趕走就狠的牙癢癢,發誓這次迴去一定要將這些人一網打盡,全部鏟除。
六天後,金門海域,鄭家軍水寨,五十艘大小戰船正在進行結陣變化,這些戰船行動快捷,隨著旗號變幻陣形,極具法度,可見指揮官是為水戰大師。
“大公子,阿琅,這船陣變化你學到了幾成?”
船隊居中一艘大福船上,一藍袍中年手持令旗,對身邊兩位青年問道。
這兩個青年一個高大健壯,一個儒雅英俊,都是一表人才。
中年人名叫施福,乃鄭芝龍麾下臂膀部將。身邊的健壯青年是他的侄子,名叫施琅,另一位被稱作大公子,在鄭家被稱為的大公子隻有鄭芝龍的長子:鄭成功。
鄭成功,成功二字是後來的賜名,現在叫鄭福鬆,目前隻有十八歲,作為鄭芝龍第一個兒子很受重視,從小接受大儒的啟蒙,已經考中秀才,並且娶了朝堂禮部侍郎的女兒為妻。不過受到家族的影響對大海一直向往,經常和家族船隊出船走海。
另一位青年施琅也是位名人,明末清初名將,最先隸屬於鄭芝龍,後追隨鄭芝龍投降清廷,之後反出追隨鄭成功,後與鄭成功交惡導致家人被殺,最終再次投靠清廷,並且成為鄭家的挖墓人。
如果劉少康在這裏一定眼熱激動,這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豪傑,風雲人物。
“叔父,這些船陣我早已了然於胸,隻要您給我一支船隊,保證如臂使指!”施琅毫不謙虛道。
施福聽後哈哈大笑,他當然知道自己這位侄子的本事,年少有為,精通軍陣兵法,有勇有謀,是位水戰天才,但不知道收斂,需要磨練一番。
鄭成功在旁邊笑著幫腔道:“阿琅的確是水戰天才,施叔一定要給他機會。”
施福撫著長須,“臭小子,既然少主為你說話,給你五艘船指揮,先去澎湖,為大軍開路!”
五艘戰船讓他有些失望,不過總好過一兩艘,而且是作為先鋒,當即高興的答應下來。
“阿琅,小心一些,前些天兩艘遊哨不明原因的失蹤,應該就在澎湖海域,如果遇到飛鯊幫大隊戰船,立刻返迴。”
施琅點點頭,“請叔父放心,我還沒自大到靠五艘船攻打飛鯊幫,打不過一定會跑的。”
“那就好,去準備吧,明天出發。”
“是,侄兒遵命。”
施琅暗中對鄭成功打個眼色,隨即轉身離開。
“大公子,時間不早了,您該迴去了。”
鄭家人現在很惜命,除了一些已經有了管家身份,就是普通的家族子弟已經不想再下海風吹日曬,更別說要征伐搏命了。
鄭成功是個另類,喜歡領軍的感覺,可鄭家勢大,很少能遇到敢正麵對抗的敵人,眼下可是難得機會,曾向鄭芝龍請求隨艦隊出征,可鄭芝龍以他剛成婚為由嚴詞拒絕,甚至下了禁令。
“施叔放心,我這就迴去。”
施福目送鄭成功離開,繼續訓練水軍,這次他率領戰船三十艘,雖然數量不多,但都是可以遠洋作戰的大船,其中光擁有三十門的千斤佛郎機炮的大福船就出動三艘,這可是鄭家的最精銳力量。
另外還有運兵船十五艘,帶了三千步卒,物資補給船十三艘。
施福兩天後離開,此時正值西北風,隻需要調整風帆就能順利抵達澎湖。
澎湖列島,一如往日,沒有人煙,隻有海鳥和一些不幸漂流到此的小動物,就在它們以為又是安詳的一天之時,一群不速之客闖入這裏。
“這就是馬公島了,多好的地方啊,可惜啊!”
說話的是施琅,他十七歲就加入鄭家,駕駛船隻去過很多地方,包括澎湖列島。
“沒錯,還是大海讓人暢快,比在悶在家裏舒服多了。”說話之人赫然是一身小兵打扮的鄭成功。
施琅大笑:“哈哈哈,幸虧叔父給我的都是兵書!”
鄭成功也是無奈,可父命難違,根據安排,明年或者後年就會被送到南京國子監求學,將來要考取功名,出海的機會恐怕越來越少,所以趁著這個機會放肆一迴。
兩人商量一番,留下兩艘船在周圍巡邏,帶著其餘三艘停泊靠岸,尋找紮營地點和水源,他們不會直接去台灣,而是要等大部隊到來,尋找最合適的進攻時機。
台灣城,防禦修建已經初步完成,從城頭忘去,大員鎮中心矗立一座炮台,呈四方形,分上下兩層,下寬上窄,第一層高四米,第二層三米,除了朝向台灣城一麵沒有火炮,其他三麵各放置四門火炮,整座炮台共有二十四門,其中一半是小口徑加農炮和佛郎機炮,另外還有從荷蘭人手裏繳獲的八門臼炮,被放置大員鎮防線後麵。
所謂大員鎮防線就是一圈厚實的沙袋圈,齊胸高,一米厚。
值得一提的是炮台內部安放了火藥,一旦失守就會炸掉,不給敵人利用的機會。
岸上兩座炮台也修建完成,高五米,各四門大口徑火炮,兩座炮台和台灣城形成交叉火力,封鎖台江,敢進入火力範圍,必然會被撕碎。同時依托兩座炮台所在的高地用石頭混合石灰漿修建了梯形石頭圍牆,圍牆外麵是一道又寬又深的壕溝,並引入溪流形成了護城河。
在港口正麵,沉了十餘艘船,大船根本無法靠港。
至於自家戰艦,早已被安排到其他位置,等待戰機。
台灣城由劉少康率領親衛營和炮營一部親自鎮守,虎字營負責防禦大員鎮,飛字營和勇字營防禦兩座炮台和岸上,負責和登島的荷蘭人作戰。
時間到了十一月,台灣氣溫終於有了一絲涼爽,劉少康喝著自製的涼茶,坐在台灣城最高處,享受難得的悠閑時光,在他手裏還夾著一支自製的卷煙,美美的吸了一口。
“咳咳……”
劉少康前世算是半個煙民,上大學時跟宿舍的兄弟學會抽煙,不過畢業工作後就戒了。正好在特羅登紐斯這裏繳獲了煙葉,分給了郭懷一半,自己留了一半。
吸煙雖然有害健康,可現在他心緒紛雜,還有些緊張,畢竟是一位現代靈魂,對於即將到來的大戰有點忐忑不安,煙葉正好可以舒緩情緒。
煙葉也是由西方人傳入華夏的,大明官方怕煙葉影響糧食生產,所以禁止種植。但因為後知後覺,誕生了一大批煙民,有需求就有買賣,有些百姓私下種植,官方屢禁不止。
劉少康咳嗽一陣,喝口茶去除嘴裏的辛辣,這個時代煙葉沒有經過處理,隻是簡單的晾幹粉碎,然後用煙袋鍋子吸,根本沒有什麽香味。
“太原始了,等以後把烤煙做出來,還要加入香料,估計會誕生大批煙民吧!”
他閑來無事,想到了一些新的掙錢點子,其中香煙就是其中之一。
“烤煙葉要怎麽做來著,要好好想想……”
就在劉少康搜索記憶之時,忽然警報響起。
“大都督,發現紅毛荷蘭人的大批戰艦,正向台灣城而來!”陳阿彪快步走來匯報。
劉少康站起身狠狠吸了幾口煙,辛辣的味道讓他非常清醒。
“終於來了,傳令各部,準備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