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後,珍珠島變得熱鬧起來,到處是忙碌的人影。曾經統治此地的海盜們因為被切斷退路紛紛投降,此刻正修建城寨。另外島上多了很多女人、孩子和老人。通過李明哲的聯係,飛鯊幫遺留在南洋各地家眷都被接了過來,哪怕是已經陣亡的幫眾,其遺孀遺孤也沒有放棄。這是以前的傳統,曾經的劉香就是靠這種手段不斷地聚集人手。哪怕是與鄭家和大明對抗依然能夠有眾多的追隨者。
劉少康把這種傳統繼承下來,收買人心。雖然多了不少的負擔,但效果很好,僅僅兩個月,就招收了兩千多人,其中大部分人拖家帶口。
“幫主,島上所有人已經登記造冊,總人口已經達到了一萬五千六百二十人,寨子也即將完工,房屋也建造完畢,弟兄們也非常有幹勁。”李明哲笑著對劉少康匯報。
劉少康看著遠處正在訓練的幫眾,心裏也頗有成就感,感覺自己所作為就像經曆種田流小說一般。
“這些日子多虧師爺四處奔波了。”
“幫主客氣了,這些都是屬下應該做的。”
劉少康接著道:“兩個月後我決定出發台灣,這裏就交給師爺了,留三百人幫你,接下來主要任務就是開墾田地,女人們也發動起來,縫製軍服鞋子帽子,還有,采集收購椰子、棕櫚,肥皂生產也不能落下。”
李明哲道:“請幫主放心,打仗我不在行,守島經營自認無人能在我之上。”
經過一年多的相處,劉少康對於這位看似奸猾師爺已經非常了解,的確是個內政好手,又對他交代了一些事情,徑直來到島上的簡易兵工廠,進行檢查慰問。
古代華夏不注重匠人,尤其是明朝,工匠地位低下,待遇很低,從而導致他們製作的火器質量太次。相反,清朝皇太極對擄掠投誠的工匠非常重視,提高他們的待遇,導致後期清軍槍炮質量要超過明軍,不得不說,這真是夠諷刺的。
兵工廠雖然簡陋,可工匠們卻不少,其中大部分是鐵匠,正在叮叮當當的敲打鐵料,製作兵器。
這種兵器並不是刀劍,而是刺刀。
這個時代火器雖然已經開始逐漸統治戰場,但作戰理念還沒有完全跟上,比如戰場上需要長槍兵掩護火槍手,這些長槍兵的存在就是為了對抗騎兵的衝擊。另外,火槍手一般會佩戴刀劍匕首等冷兵器應付近戰。
火槍專用刺刀也已經出現,這種刺刀是木柄的,需要插入槍口,也就是說裝上刺刀後就無法射擊。
其實刺刀原型出現在大明,大明軍隊裝備一種快搶,就是在火銃頭部安裝矛頭,也是插入式。
插入式刺刀除了影響射擊外,與槍口的連接並不牢靠,碰撞中很容易掉落,並未得到普及。
劉少康命人打造是第二代套筒式刺刀,就是在刺刀根部多了一個套筒,可以套在槍管上。
這種刺刀結構簡單,缺點就是在火槍沒辦法安裝準星,不過此時的火槍精度有沒有準星都一樣。
刺刀樣式直接采用三棱構造,除了放血功能外還自帶破甲效果,要知道以後麵對的敵人大部分人穿戴盔甲。
劉少康走到武器架上,這裏擺放著已經打造好的刺刀。
刺刀長半米,因為此時金屬工藝還很落後,所以為了增加強度導致刺刀偏重,不過顯得更加厚重和犀利。
套上槍管後長度接近兩米,完全可以當長矛使用。
“幫主,咱們的鐵料所剩不多,最多隻夠打造兩百把刺刀。”
說話的是張大力,他和其他三名同班除了會造火炮之外還是鐵匠,此時受環境所限隻能先讓他們幹起老本行。
劉少康聽完也很無奈,飛鯊幫現在幾乎所有的物資都需購買,尤其是銅鐵這種戰略物資,出產地不多,產量和自家運輸也跟不上,所以這種大規模鍛造兵器消耗極大,況且需要鐵料的不光是打造刺刀。
“現在刺刀數量已經打造了一千把,足夠用了,等打造完手上的鐵料就歇息一陣,等下一批鐵料到了再說。”
劉少康和張大力聊了一陣,又來到另一處作坊,幫裏的老鐵匠陳安帶著兩個學徒正在製作手雷手雷是那種古老的球形帶引信的手雷,雖然這東西還比較原始,可在戰場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件利器。
本來還想製作開花彈的,可根據原身的記憶和現在的實驗此時的開花彈還非常不穩定。
主要問題出在引信上,目前有兩種,一種是西方的原始的火藥引信,其實就是大號手雷,發射前先點燃引信扔進炮膛,而且引信不能引燃膛內火藥,否則就悲劇了。還有彈體因為是空心,結構不強,無法承受高膛壓,隻能用臼炮或者低膛壓的火炮發射。另外一種是大明的螺旋木製引信,引信埋在螺旋木紋裏,雖然領先世界,可因為彈體還是直接接觸火藥,安全性沒有太大改善,同樣隻能適用小口徑火炮,也就意味著爆炸威力不大,和手雷差不太多。
解決這一問題大概是在百年以後,其實結構並不複雜,首先給炮彈加一個圓形木托,木托與炮彈固定,引信為錐形木管構造,兩頭封堵,裏麵埋有藥撚,木管還有刻度,根據距離在需要的刻度上打出小孔。發射藥燃燒後火焰透過炮膛邊緣引燃木管頭部引信,然後沿著火撚燃燒,抵達刻度小孔處再引燃開花彈內的火藥爆炸。值得一提是炮彈鐵皮不能太厚,太厚了威力就不大,總之,不過這一過程比較複雜,需要繁瑣的實驗才能成功。
所以,目前還是實心彈、霰彈的天下。新式開花彈隻能等以後有了穩定根據地和足夠的人手財力才能實驗。不過,也不是沒有替代品。
這不,他又來到遠處一座作坊,老遠就能看到有人在放煙花。
不錯,就是煙花,那種聲音讓人很熟悉。
“啾……砰!”
竄天猴,華夏一種傳承悠久的煙花,不過劉少康命人研究的是大號的。
在嘉靖年間,明朝軍隊準備了一種密集火箭,可以一次發射數百支打擊敵人,因為其聲音被俗稱“一窩蜂”,後來這種裝備被傳到南亞印度人手裏,他們通過改良的一窩蜂火箭炮給英國侵略者造成很大損失,戰後英國人將印度人的火箭炮改良成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的火箭炮,因為發明者叫康格裏夫,所以這種火箭炮也叫康格裏夫火箭炮。
英國軍隊就擅長使用火箭炮,海戰陸戰都有它的身影,據說有一次海戰他們足足消耗了兩萬五千枚。另外在鴉片戰爭時期大量使用這種火箭炮,給當時清軍很大的殺傷。比如在八裏橋這場關鍵戰役中,英國軍隊發射了數百枚,造成僧格林沁的騎兵損失慘重,並導致陣型大亂,最終差點全軍覆沒。
這種火箭炮在清朝洋務運動中進行了大量仿製,被稱為飛火銅槍。
劉少康因為手上缺少陸戰用火炮,而且沒有時間進行鑄造,最後想到了康格裏夫火箭炮。
它攜帶輕便,發射簡單,製作也不難,海陸通用,算是一種不錯的利器。
原理很簡單,就是放大版的竄天猴。
劉少康命人製作的是最終版的飛火銅槍,用鐵皮和銅皮做藥筒,尾端安裝三塊螺旋木板,發射後可以使火箭炮身旋轉,增加了穩定性,就像膛線發射出去的子彈和炮彈一樣,準確度大大加強。
製作飛火銅槍的正是劉少康從南洋招募的會製作煙花的師傅,足足有十名,他們在五名鐵匠的配合下進行研製。
好在劉少康前世在論壇裏見過這種火箭炮的外形和構造,工匠們經過幾次的實驗最終仿製成功,說實話,這種大號竄頭猴根本難不倒華夏的工匠。
不過因為材料不足隻能製作小型火箭炮,射程勉強能達到一千米。
劉少康把這種傳統繼承下來,收買人心。雖然多了不少的負擔,但效果很好,僅僅兩個月,就招收了兩千多人,其中大部分人拖家帶口。
“幫主,島上所有人已經登記造冊,總人口已經達到了一萬五千六百二十人,寨子也即將完工,房屋也建造完畢,弟兄們也非常有幹勁。”李明哲笑著對劉少康匯報。
劉少康看著遠處正在訓練的幫眾,心裏也頗有成就感,感覺自己所作為就像經曆種田流小說一般。
“這些日子多虧師爺四處奔波了。”
“幫主客氣了,這些都是屬下應該做的。”
劉少康接著道:“兩個月後我決定出發台灣,這裏就交給師爺了,留三百人幫你,接下來主要任務就是開墾田地,女人們也發動起來,縫製軍服鞋子帽子,還有,采集收購椰子、棕櫚,肥皂生產也不能落下。”
李明哲道:“請幫主放心,打仗我不在行,守島經營自認無人能在我之上。”
經過一年多的相處,劉少康對於這位看似奸猾師爺已經非常了解,的確是個內政好手,又對他交代了一些事情,徑直來到島上的簡易兵工廠,進行檢查慰問。
古代華夏不注重匠人,尤其是明朝,工匠地位低下,待遇很低,從而導致他們製作的火器質量太次。相反,清朝皇太極對擄掠投誠的工匠非常重視,提高他們的待遇,導致後期清軍槍炮質量要超過明軍,不得不說,這真是夠諷刺的。
兵工廠雖然簡陋,可工匠們卻不少,其中大部分是鐵匠,正在叮叮當當的敲打鐵料,製作兵器。
這種兵器並不是刀劍,而是刺刀。
這個時代火器雖然已經開始逐漸統治戰場,但作戰理念還沒有完全跟上,比如戰場上需要長槍兵掩護火槍手,這些長槍兵的存在就是為了對抗騎兵的衝擊。另外,火槍手一般會佩戴刀劍匕首等冷兵器應付近戰。
火槍專用刺刀也已經出現,這種刺刀是木柄的,需要插入槍口,也就是說裝上刺刀後就無法射擊。
其實刺刀原型出現在大明,大明軍隊裝備一種快搶,就是在火銃頭部安裝矛頭,也是插入式。
插入式刺刀除了影響射擊外,與槍口的連接並不牢靠,碰撞中很容易掉落,並未得到普及。
劉少康命人打造是第二代套筒式刺刀,就是在刺刀根部多了一個套筒,可以套在槍管上。
這種刺刀結構簡單,缺點就是在火槍沒辦法安裝準星,不過此時的火槍精度有沒有準星都一樣。
刺刀樣式直接采用三棱構造,除了放血功能外還自帶破甲效果,要知道以後麵對的敵人大部分人穿戴盔甲。
劉少康走到武器架上,這裏擺放著已經打造好的刺刀。
刺刀長半米,因為此時金屬工藝還很落後,所以為了增加強度導致刺刀偏重,不過顯得更加厚重和犀利。
套上槍管後長度接近兩米,完全可以當長矛使用。
“幫主,咱們的鐵料所剩不多,最多隻夠打造兩百把刺刀。”
說話的是張大力,他和其他三名同班除了會造火炮之外還是鐵匠,此時受環境所限隻能先讓他們幹起老本行。
劉少康聽完也很無奈,飛鯊幫現在幾乎所有的物資都需購買,尤其是銅鐵這種戰略物資,出產地不多,產量和自家運輸也跟不上,所以這種大規模鍛造兵器消耗極大,況且需要鐵料的不光是打造刺刀。
“現在刺刀數量已經打造了一千把,足夠用了,等打造完手上的鐵料就歇息一陣,等下一批鐵料到了再說。”
劉少康和張大力聊了一陣,又來到另一處作坊,幫裏的老鐵匠陳安帶著兩個學徒正在製作手雷手雷是那種古老的球形帶引信的手雷,雖然這東西還比較原始,可在戰場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件利器。
本來還想製作開花彈的,可根據原身的記憶和現在的實驗此時的開花彈還非常不穩定。
主要問題出在引信上,目前有兩種,一種是西方的原始的火藥引信,其實就是大號手雷,發射前先點燃引信扔進炮膛,而且引信不能引燃膛內火藥,否則就悲劇了。還有彈體因為是空心,結構不強,無法承受高膛壓,隻能用臼炮或者低膛壓的火炮發射。另外一種是大明的螺旋木製引信,引信埋在螺旋木紋裏,雖然領先世界,可因為彈體還是直接接觸火藥,安全性沒有太大改善,同樣隻能適用小口徑火炮,也就意味著爆炸威力不大,和手雷差不太多。
解決這一問題大概是在百年以後,其實結構並不複雜,首先給炮彈加一個圓形木托,木托與炮彈固定,引信為錐形木管構造,兩頭封堵,裏麵埋有藥撚,木管還有刻度,根據距離在需要的刻度上打出小孔。發射藥燃燒後火焰透過炮膛邊緣引燃木管頭部引信,然後沿著火撚燃燒,抵達刻度小孔處再引燃開花彈內的火藥爆炸。值得一提是炮彈鐵皮不能太厚,太厚了威力就不大,總之,不過這一過程比較複雜,需要繁瑣的實驗才能成功。
所以,目前還是實心彈、霰彈的天下。新式開花彈隻能等以後有了穩定根據地和足夠的人手財力才能實驗。不過,也不是沒有替代品。
這不,他又來到遠處一座作坊,老遠就能看到有人在放煙花。
不錯,就是煙花,那種聲音讓人很熟悉。
“啾……砰!”
竄天猴,華夏一種傳承悠久的煙花,不過劉少康命人研究的是大號的。
在嘉靖年間,明朝軍隊準備了一種密集火箭,可以一次發射數百支打擊敵人,因為其聲音被俗稱“一窩蜂”,後來這種裝備被傳到南亞印度人手裏,他們通過改良的一窩蜂火箭炮給英國侵略者造成很大損失,戰後英國人將印度人的火箭炮改良成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的火箭炮,因為發明者叫康格裏夫,所以這種火箭炮也叫康格裏夫火箭炮。
英國軍隊就擅長使用火箭炮,海戰陸戰都有它的身影,據說有一次海戰他們足足消耗了兩萬五千枚。另外在鴉片戰爭時期大量使用這種火箭炮,給當時清軍很大的殺傷。比如在八裏橋這場關鍵戰役中,英國軍隊發射了數百枚,造成僧格林沁的騎兵損失慘重,並導致陣型大亂,最終差點全軍覆沒。
這種火箭炮在清朝洋務運動中進行了大量仿製,被稱為飛火銅槍。
劉少康因為手上缺少陸戰用火炮,而且沒有時間進行鑄造,最後想到了康格裏夫火箭炮。
它攜帶輕便,發射簡單,製作也不難,海陸通用,算是一種不錯的利器。
原理很簡單,就是放大版的竄天猴。
劉少康命人製作的是最終版的飛火銅槍,用鐵皮和銅皮做藥筒,尾端安裝三塊螺旋木板,發射後可以使火箭炮身旋轉,增加了穩定性,就像膛線發射出去的子彈和炮彈一樣,準確度大大加強。
製作飛火銅槍的正是劉少康從南洋招募的會製作煙花的師傅,足足有十名,他們在五名鐵匠的配合下進行研製。
好在劉少康前世在論壇裏見過這種火箭炮的外形和構造,工匠們經過幾次的實驗最終仿製成功,說實話,這種大號竄頭猴根本難不倒華夏的工匠。
不過因為材料不足隻能製作小型火箭炮,射程勉強能達到一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