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古代,在讀心宮鬥文裏當紈絝41
快穿:大佬的養老生活 作者:日新月異的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娘娘,太子殿下來了。”
隨著太監的一聲稟報,朱標也走進了馬皇後的寢宮內。
“兒臣見過父皇、母後。”
朱標進來後,先向自己的父皇、母後行了一禮。
“快起來吧,咱們自家人,不用這麽多的規矩。”
馬皇後連忙將自己兒子叫起來。
要不是她的手還被重八握著,她都想親自扶起兒子。
最近這段時間,他們父子倆將自己看得很緊,她明白他們心裏的不安,可是,她的身體真的好了啊。
所以,這份不安,也應該消下去了,如果一直這麽讓他們吊著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反而不好。
不說重八,就是標兒,他的身體原來也不是多強健,如果不是蘇木那孩子給的藥啊,他們娘倆很可能真的要走在了重八前頭了。
如今,這一難他們既然趟過了,那這事就得說開了,難免他們爺倆總是患得患失的。
“標兒,你今天不是已經來給我請過安了嗎?我好著呢,吃得好、睡得好,一切都好,你就放心吧,這麽晚了,你還過來看我。”
“母後啊,兒臣過來看看你,心裏就安穩。”
對於馬皇後話裏的意思,朱標也明白,就是覺得自己和父皇有些太過了。
可是,即將失去最親的人的痛苦,不是那麽容易緩解的。
尤其,還有雄英的事,對他來說,這就是雙份的慶幸,所以,他不時時看看,心裏總有些不踏實。
而與他母後感情更深的他的父皇,更是如此。
所以,他父皇才會盯他母後,比自己盯得更緊。
“不過,兒臣這次來,可不單單是為了看看母後,還有好東西,要交給父皇。”
對於朱標這個兒子,無論是作為兒子,還是作為太子,朱元璋都是極滿意的。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他稍稍有些意見了。
這孩子,有些沒眼力見。
沒看到他正在和他的皇後溫情默默嗎?
為什麽老是打斷他們的恩愛。
所以說,有時候,這孩子,就不能要得太早了,太礙事了,尤其是缺少眼力見的孩子。
因為有點惱朱標打擾了他與馬皇後的獨處,所以,在朱標進來後,朱元璋並沒有給什麽迴應。
想著他兒子請過安,見過他的母後後,能立刻識趣地離開。
結果,他竟然聽到,他兒子這次來,是為了交給他好東西。
什麽好東西能讓他來打擾他們?
“什麽好東西?讓你這麽晚了,還巴巴地送過來?”
看到他父皇終於正眼看他了,朱標知道,自己這麽晚了,來母後寢宮的事,算是翻篇了。
最近,他越來越感覺他,他父皇對他的不滿。
這份不滿,不是因為他在朝政上與他有分歧,而是因為他最近頻頻來見他母後,不少時候,都撞上了他父皇在與他母後獨處。
隻要他來,他母後就更多地關心他,而他父皇就覺得自己被冷落了,所以才會生他的氣。
當然,他知道這一點,也裝作不知道。
那是他的母後,他來看看她,給她請安,都是理所應當的。
他父皇再生氣,他也得來。
頂多來了之後,他跟他母後說幾句話,就盡快走,不多礙他父皇的眼,但要讓他完全不來,隻讓他父皇一人獨占母後,那是不可能的。
更別說,他的弟弟們,正在陸續迴京,到時候,他母後身邊的孩子就會更多。
所以,此時,他不與他母後多親近親近,他弟弟們遠途迴來,母後肯定得很親香親香他們,他就得往後排了。
“是蘇木交給我的。是一個叫水泥的東西的製作方法,還有它的成品。”
“水泥?這名字有點怪啊,水裏的泥,做什麽用的?”
“您看看就知道了。”
朱標說著,就將記錄著水泥製作方法的紙遞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完了之後,也拍腿而起。
“好好好,這可是個利國利民的好東西啊。太好了,標兒,有了這個東西,無論是邊塞的城牆防禦能力,道路交通、城市建設,都將有大大的提升啊。”
“是的,兒臣也是如此認為。有了這個水泥,修路的成本將大大降低,黃河等水流水壩的修建,不但費用更低,也將更加堅固。”
“對了,你之前說有水泥成品?”
“是的,蘇木今天交給兒臣這水泥的製作方法的時候,還帶來了一些成品,這些成品,兒臣也帶來了。”
朱標說著,叫人將袋裝的水泥和水泥板送了進來。
朱元璋仔細看了看水泥板,又用手細細敲了一遍。
“標兒,你有試過這水泥板的堅固程度嗎?”
“有試過,父皇,你看到這上麵有道不太明顯的白痕了嗎?那就是兒臣用隨身的劍砍的。砍的時候,這水泥板就放在了地上,兒臣也是用了十分力,結果,隻是在這水泥板上留下了這道不太明顯的白痕。”
聽著朱標的話,朱元璋仔細觀察著那道白痕,的確如朱標所說,不是很明顯,所以,他第一眼的時候,還幾乎將它略過了。
現在看來,是像被劍砍的。
“如此說來,這水泥真的如紙上所說的那樣堅固啊。好,有了這個東西,咱們的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對了,你說,這水泥是蘇木交給你的?”
“是的。”
朱標點頭。
“好,那小子是個好的,咱要好好獎勵獎勵他。”
朱元璋大笑著,有這水泥這個利器,他和標兒的不少計劃,就能更順利地展開了。
“嗯……”
聽了朱元璋的話,朱標一時有些遲疑。
“怎麽了?標兒,蘇木的確是不貪圖高官厚位,但是,咱們也不能什麽表示都沒有啊,如果這樣做,讓其他功臣知道了,肯定會心寒的。人心啊,是最善變的,也是最容易因為一些事變涼的。”
朱元璋以為朱標覺得蘇木不應該再繼續加封,所以才會出現這種遲疑的表現。
“父皇,您的話,兒臣明白。隻是,這次蘇木交給兒臣水泥,並不是因為想討賞。”
“不是為了討賞?那是為了什麽?”
隨著太監的一聲稟報,朱標也走進了馬皇後的寢宮內。
“兒臣見過父皇、母後。”
朱標進來後,先向自己的父皇、母後行了一禮。
“快起來吧,咱們自家人,不用這麽多的規矩。”
馬皇後連忙將自己兒子叫起來。
要不是她的手還被重八握著,她都想親自扶起兒子。
最近這段時間,他們父子倆將自己看得很緊,她明白他們心裏的不安,可是,她的身體真的好了啊。
所以,這份不安,也應該消下去了,如果一直這麽讓他們吊著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反而不好。
不說重八,就是標兒,他的身體原來也不是多強健,如果不是蘇木那孩子給的藥啊,他們娘倆很可能真的要走在了重八前頭了。
如今,這一難他們既然趟過了,那這事就得說開了,難免他們爺倆總是患得患失的。
“標兒,你今天不是已經來給我請過安了嗎?我好著呢,吃得好、睡得好,一切都好,你就放心吧,這麽晚了,你還過來看我。”
“母後啊,兒臣過來看看你,心裏就安穩。”
對於馬皇後話裏的意思,朱標也明白,就是覺得自己和父皇有些太過了。
可是,即將失去最親的人的痛苦,不是那麽容易緩解的。
尤其,還有雄英的事,對他來說,這就是雙份的慶幸,所以,他不時時看看,心裏總有些不踏實。
而與他母後感情更深的他的父皇,更是如此。
所以,他父皇才會盯他母後,比自己盯得更緊。
“不過,兒臣這次來,可不單單是為了看看母後,還有好東西,要交給父皇。”
對於朱標這個兒子,無論是作為兒子,還是作為太子,朱元璋都是極滿意的。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他稍稍有些意見了。
這孩子,有些沒眼力見。
沒看到他正在和他的皇後溫情默默嗎?
為什麽老是打斷他們的恩愛。
所以說,有時候,這孩子,就不能要得太早了,太礙事了,尤其是缺少眼力見的孩子。
因為有點惱朱標打擾了他與馬皇後的獨處,所以,在朱標進來後,朱元璋並沒有給什麽迴應。
想著他兒子請過安,見過他的母後後,能立刻識趣地離開。
結果,他竟然聽到,他兒子這次來,是為了交給他好東西。
什麽好東西能讓他來打擾他們?
“什麽好東西?讓你這麽晚了,還巴巴地送過來?”
看到他父皇終於正眼看他了,朱標知道,自己這麽晚了,來母後寢宮的事,算是翻篇了。
最近,他越來越感覺他,他父皇對他的不滿。
這份不滿,不是因為他在朝政上與他有分歧,而是因為他最近頻頻來見他母後,不少時候,都撞上了他父皇在與他母後獨處。
隻要他來,他母後就更多地關心他,而他父皇就覺得自己被冷落了,所以才會生他的氣。
當然,他知道這一點,也裝作不知道。
那是他的母後,他來看看她,給她請安,都是理所應當的。
他父皇再生氣,他也得來。
頂多來了之後,他跟他母後說幾句話,就盡快走,不多礙他父皇的眼,但要讓他完全不來,隻讓他父皇一人獨占母後,那是不可能的。
更別說,他的弟弟們,正在陸續迴京,到時候,他母後身邊的孩子就會更多。
所以,此時,他不與他母後多親近親近,他弟弟們遠途迴來,母後肯定得很親香親香他們,他就得往後排了。
“是蘇木交給我的。是一個叫水泥的東西的製作方法,還有它的成品。”
“水泥?這名字有點怪啊,水裏的泥,做什麽用的?”
“您看看就知道了。”
朱標說著,就將記錄著水泥製作方法的紙遞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完了之後,也拍腿而起。
“好好好,這可是個利國利民的好東西啊。太好了,標兒,有了這個東西,無論是邊塞的城牆防禦能力,道路交通、城市建設,都將有大大的提升啊。”
“是的,兒臣也是如此認為。有了這個水泥,修路的成本將大大降低,黃河等水流水壩的修建,不但費用更低,也將更加堅固。”
“對了,你之前說有水泥成品?”
“是的,蘇木今天交給兒臣這水泥的製作方法的時候,還帶來了一些成品,這些成品,兒臣也帶來了。”
朱標說著,叫人將袋裝的水泥和水泥板送了進來。
朱元璋仔細看了看水泥板,又用手細細敲了一遍。
“標兒,你有試過這水泥板的堅固程度嗎?”
“有試過,父皇,你看到這上麵有道不太明顯的白痕了嗎?那就是兒臣用隨身的劍砍的。砍的時候,這水泥板就放在了地上,兒臣也是用了十分力,結果,隻是在這水泥板上留下了這道不太明顯的白痕。”
聽著朱標的話,朱元璋仔細觀察著那道白痕,的確如朱標所說,不是很明顯,所以,他第一眼的時候,還幾乎將它略過了。
現在看來,是像被劍砍的。
“如此說來,這水泥真的如紙上所說的那樣堅固啊。好,有了這個東西,咱們的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對了,你說,這水泥是蘇木交給你的?”
“是的。”
朱標點頭。
“好,那小子是個好的,咱要好好獎勵獎勵他。”
朱元璋大笑著,有這水泥這個利器,他和標兒的不少計劃,就能更順利地展開了。
“嗯……”
聽了朱元璋的話,朱標一時有些遲疑。
“怎麽了?標兒,蘇木的確是不貪圖高官厚位,但是,咱們也不能什麽表示都沒有啊,如果這樣做,讓其他功臣知道了,肯定會心寒的。人心啊,是最善變的,也是最容易因為一些事變涼的。”
朱元璋以為朱標覺得蘇木不應該再繼續加封,所以才會出現這種遲疑的表現。
“父皇,您的話,兒臣明白。隻是,這次蘇木交給兒臣水泥,並不是因為想討賞。”
“不是為了討賞?那是為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