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古代,在讀心宮鬥文裏當紈絝19
快穿:大佬的養老生活 作者:日新月異的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武大帝因為他的出身,更加憐憫農民,對經濟可能的確是不善精通,但是滿朝的文武官員難道也沒有一個精通之人嗎?】
【當然是有的。】
【那麽他們為什麽不提醒皇上呢?】
【這就要從開國的本質來說了。】
【開國的本質,那不是反抗嚴重的剝削壓迫嗎?】
【當然不是那隻是表麵的原因,真實的原因其實是對被上層權貴禁錮的資源的再分配,包括經濟資源以及土地資源。】
【在再分配之後,那些重新掌握資源的上層權貴,又會想方設法的再次將這些資源禁錮在自己手中,讓自己的家族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所以才會有了那句話,叫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而朱元璋因為出身貧苦人家,他看到更多的是貧窮百姓的艱辛,尤其是家裏人因為貧窮導致的生死離別悲劇,所以他對貪官汙吏極其痛恨,對商人極其厭惡,他鄙視經濟,恐懼貧窮,這些都導致他在製定國策時的嚴重偏向。】
【至於你說的朝堂中懂經濟的人,他們當然也看出了朱元璋所製定這些國策的弊端,但是這些弊端對於他們發展自己的家族是有利的,他們又怎麽會願意冒著惹怒朱元璋的風險,去提出不利於自己以及自己家族的建議呢。】
【看看他發行的寶鈔吧。在大明王朝建立初期,貨幣製度混亂,元朝末年遺留的舊鈔、銅錢等貨幣依然在市麵上流通,且各地還有私自鑄造貨幣的現象,這嚴重影響了經濟秩序的穩定和國家財政的統一管理。朱元璋為了建立統一的貨幣體係,決定發行大明寶鈔。】
【他的目的是很好的,就是為了保證在麵臨著眾多的開支,如軍事防禦建設、官員俸祿發放等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充財政收入,滿足政府在各方麵的資金需求。】
【然而就因為他不懂經濟的內涵,在大明寶鈔發行,沒有製定嚴格的準備金製度,導致他為了滿足財政需求,不斷大量增發寶鈔,是的寶鈔發行數量,遠遠超過了實際的經濟需求,導致寶鈔的價值不斷貶值。
【因為寶鈔的不斷貶值,百姓們對寶鈔的信任度逐漸降低。在市場上,人們更願意使用白銀和銅錢進行交易,這進一步加劇了寶鈔信用的喪失,以及朝廷對國家經濟掌控力的削弱。】
【現在朝廷的發行的寶鈔的信用度還是不錯的,如果加強了準備金製度,那對提升寶鈔的信譽度,是不是也會是一個有利的促進?】
【沒錯,如果能夠製定嚴格的準備金製度,的確會提升大明寶鈔的信譽度,可是大明現在並沒有那麽多的白銀儲備,以國庫現有的白銀儲備是做不到這一點。】
【大明沒有這麽多的白銀儲備,那其他地方呢?我記得你之前曾經提到過,在東瀛島上可是有著不小的白銀儲備礦的。】
【沒錯,東瀛島上的確有著大量的白銀儲備礦,但是,那個島被朱元璋列為了不征之地。】
【征不征的,那還不是皇上說了算,如果皇上知道那座島上有著大量的白銀和黃金,能夠開采的時間,甚至比大明王朝延續的時間還長,你覺得他還會將它列為不征之地嗎?】
東瀛島上有大量白銀和黃金?能夠開采的時間甚至比他的大明王朝延續的時間還長?
很好,他相信自古以來東瀛就應該屬於他們漢人的,他現在隻是將它收迴來罷了,收迴來的土地上的所有白銀和黃金,那自然也是歸他們漢人所應該擁有的。
至於書靈所說的那個什麽準備金製度,他還得想想辦法,讓蘇木給他解釋解釋。
此時朱元璋已經對朝堂上的文臣們缺乏了信任,他隻想讓蘇木告訴他,他所製定的經濟國策到底缺陷在哪兒?這個準備金製度又是一種什麽樣的製度?為什麽會對大明寶鈔如此重要?
當然他要實行準備金製度,就得按照書靈所說的那樣,準備好大量的白銀和黃金,這些白銀黃金他就要從收迴來的東瀛島上取的。
同樣聽到蘇木和書靈對話的戶部尚書茹太素激動的身體顫抖,守著緊緊巴巴的國庫,他早就撓破了頭,每每遇到災荒時,他總是東挪西湊,可是仍是時時短缺,現在知道了,東瀛島上竟然有大量的白銀和黃金,那他怎麽可能不激動,怎麽可能不想著將這些白銀和黃金都收歸到國庫裏呢。
想到這裏的茹太素就立馬出列,想向皇上請奏,即刻出兵征討東瀛。
可是就在他張口欲說出蘇木與書靈的對話時,卻發現自己沒有任何聲音發出。
他嚐試了幾次都無法說出自己聽到的對話,他心裏有數了,就不再提起他聽到的對話,而是轉而直述道。
“皇上,經過前幾年的連年災荒,現如今國庫十分空虛,臣曾聽一異人說過,在東邊海外的東瀛島上,有著大量的白銀和黃金礦藏,自古以來那裏就是我們漢族的領土,現在它被窮兇極惡的倭人占領,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臣請陛下為天下蒼生計,發兵剿滅倭人,還當地百姓一片朗朗晴天,讓他們重新迴到我們漢人的庇佑之下。”
【沒想到朝廷中人也知道東瀛島上的石見銀山啊!】
【這不奇怪,畢竟倭人開采石見銀山的最早記錄是在延慶二年,難免會有人走漏消息出來,被他人得知。】
【既然皇上知道了石見銀山,那麽順帶著佐渡金山也可以一起開采著,那可是一座能夠開采386年的大金山啊。】
【這座金山的開采時間是比較靠後的,目前還沒有人知道有這座金山的存在,到時候你還得想辦法告訴朱元璋呢。】
【這沒事兒,到時候找人做舊一本傳聞遊記,你把通往東瀛島的路線圖,和石見銀山、佐渡金山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金山銀山的地址都畫上去,我把它交給表哥朱標就行。】
【他會相信嗎?】
【小瞧人了不是,以我表哥的格局和眼光,肯定會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派個人手先去探尋一下,完全不是難事兒,有著詳細的地圖,派去的人手肯定能夠找到,找到了以後,滿朝的文武大臣,那肯定會比咱們還想去征討東瀛。】
【當然是有的。】
【那麽他們為什麽不提醒皇上呢?】
【這就要從開國的本質來說了。】
【開國的本質,那不是反抗嚴重的剝削壓迫嗎?】
【當然不是那隻是表麵的原因,真實的原因其實是對被上層權貴禁錮的資源的再分配,包括經濟資源以及土地資源。】
【在再分配之後,那些重新掌握資源的上層權貴,又會想方設法的再次將這些資源禁錮在自己手中,讓自己的家族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所以才會有了那句話,叫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而朱元璋因為出身貧苦人家,他看到更多的是貧窮百姓的艱辛,尤其是家裏人因為貧窮導致的生死離別悲劇,所以他對貪官汙吏極其痛恨,對商人極其厭惡,他鄙視經濟,恐懼貧窮,這些都導致他在製定國策時的嚴重偏向。】
【至於你說的朝堂中懂經濟的人,他們當然也看出了朱元璋所製定這些國策的弊端,但是這些弊端對於他們發展自己的家族是有利的,他們又怎麽會願意冒著惹怒朱元璋的風險,去提出不利於自己以及自己家族的建議呢。】
【看看他發行的寶鈔吧。在大明王朝建立初期,貨幣製度混亂,元朝末年遺留的舊鈔、銅錢等貨幣依然在市麵上流通,且各地還有私自鑄造貨幣的現象,這嚴重影響了經濟秩序的穩定和國家財政的統一管理。朱元璋為了建立統一的貨幣體係,決定發行大明寶鈔。】
【他的目的是很好的,就是為了保證在麵臨著眾多的開支,如軍事防禦建設、官員俸祿發放等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充財政收入,滿足政府在各方麵的資金需求。】
【然而就因為他不懂經濟的內涵,在大明寶鈔發行,沒有製定嚴格的準備金製度,導致他為了滿足財政需求,不斷大量增發寶鈔,是的寶鈔發行數量,遠遠超過了實際的經濟需求,導致寶鈔的價值不斷貶值。
【因為寶鈔的不斷貶值,百姓們對寶鈔的信任度逐漸降低。在市場上,人們更願意使用白銀和銅錢進行交易,這進一步加劇了寶鈔信用的喪失,以及朝廷對國家經濟掌控力的削弱。】
【現在朝廷的發行的寶鈔的信用度還是不錯的,如果加強了準備金製度,那對提升寶鈔的信譽度,是不是也會是一個有利的促進?】
【沒錯,如果能夠製定嚴格的準備金製度,的確會提升大明寶鈔的信譽度,可是大明現在並沒有那麽多的白銀儲備,以國庫現有的白銀儲備是做不到這一點。】
【大明沒有這麽多的白銀儲備,那其他地方呢?我記得你之前曾經提到過,在東瀛島上可是有著不小的白銀儲備礦的。】
【沒錯,東瀛島上的確有著大量的白銀儲備礦,但是,那個島被朱元璋列為了不征之地。】
【征不征的,那還不是皇上說了算,如果皇上知道那座島上有著大量的白銀和黃金,能夠開采的時間,甚至比大明王朝延續的時間還長,你覺得他還會將它列為不征之地嗎?】
東瀛島上有大量白銀和黃金?能夠開采的時間甚至比他的大明王朝延續的時間還長?
很好,他相信自古以來東瀛就應該屬於他們漢人的,他現在隻是將它收迴來罷了,收迴來的土地上的所有白銀和黃金,那自然也是歸他們漢人所應該擁有的。
至於書靈所說的那個什麽準備金製度,他還得想想辦法,讓蘇木給他解釋解釋。
此時朱元璋已經對朝堂上的文臣們缺乏了信任,他隻想讓蘇木告訴他,他所製定的經濟國策到底缺陷在哪兒?這個準備金製度又是一種什麽樣的製度?為什麽會對大明寶鈔如此重要?
當然他要實行準備金製度,就得按照書靈所說的那樣,準備好大量的白銀和黃金,這些白銀黃金他就要從收迴來的東瀛島上取的。
同樣聽到蘇木和書靈對話的戶部尚書茹太素激動的身體顫抖,守著緊緊巴巴的國庫,他早就撓破了頭,每每遇到災荒時,他總是東挪西湊,可是仍是時時短缺,現在知道了,東瀛島上竟然有大量的白銀和黃金,那他怎麽可能不激動,怎麽可能不想著將這些白銀和黃金都收歸到國庫裏呢。
想到這裏的茹太素就立馬出列,想向皇上請奏,即刻出兵征討東瀛。
可是就在他張口欲說出蘇木與書靈的對話時,卻發現自己沒有任何聲音發出。
他嚐試了幾次都無法說出自己聽到的對話,他心裏有數了,就不再提起他聽到的對話,而是轉而直述道。
“皇上,經過前幾年的連年災荒,現如今國庫十分空虛,臣曾聽一異人說過,在東邊海外的東瀛島上,有著大量的白銀和黃金礦藏,自古以來那裏就是我們漢族的領土,現在它被窮兇極惡的倭人占領,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臣請陛下為天下蒼生計,發兵剿滅倭人,還當地百姓一片朗朗晴天,讓他們重新迴到我們漢人的庇佑之下。”
【沒想到朝廷中人也知道東瀛島上的石見銀山啊!】
【這不奇怪,畢竟倭人開采石見銀山的最早記錄是在延慶二年,難免會有人走漏消息出來,被他人得知。】
【既然皇上知道了石見銀山,那麽順帶著佐渡金山也可以一起開采著,那可是一座能夠開采386年的大金山啊。】
【這座金山的開采時間是比較靠後的,目前還沒有人知道有這座金山的存在,到時候你還得想辦法告訴朱元璋呢。】
【這沒事兒,到時候找人做舊一本傳聞遊記,你把通往東瀛島的路線圖,和石見銀山、佐渡金山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金山銀山的地址都畫上去,我把它交給表哥朱標就行。】
【他會相信嗎?】
【小瞧人了不是,以我表哥的格局和眼光,肯定會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派個人手先去探尋一下,完全不是難事兒,有著詳細的地圖,派去的人手肯定能夠找到,找到了以後,滿朝的文武大臣,那肯定會比咱們還想去征討東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