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遼東易旗欲待發


    劉平帶著家眷趕迴了開封,一路之上倒是相安無事。


    可剛進城趕到了王府,便見李信等一幹軍將全部聚集於大門口,似乎已經等了劉平許久。


    眉頭微皺,劉平將戰馬交給了身旁的親衛。


    “究竟生了何事,為何眾兄弟都聚集於此?”


    李信眼中的興奮之意溢於言表,抬眼望了望王府大門迴道:“王爺,遼東生變了!”


    聽聞此言,劉平頓時就瞪大了眼睛。


    心知此事事關重大,便招唿著眾將先進府來。


    劉平吩咐了下人,一時間,十幾個穿著織錦馬麵裙,模樣嬌滴滴的小丫頭魚貫而出。


    這些女子皆是傀儡皇帝朱恭枵所送,似乎還有不少是以前周王府中的侍女。


    “上茶!”


    招唿聲中,侍女們端來了冒著熱氣的茶盞。


    就連香爐中的檀香也被點燃,眾人這才相繼落座。


    又喝了口熱茶,李信當即是激動的道:“王爺,遼東竟易幟了!祖大壽和他那外甥吳三桂宣布效忠新朝、不日便可入關南下,為新朝進攻直隸和京師!”


    “為王爺賀喜!”


    眾將在李信的領頭下一起行禮,氣氛也變得十分熱烈。


    “眾兄弟快起來”


    伸手讓大家不用多禮,劉平從一開始的狂喜多了些詫異。


    不由看向李信問道:“據本王所知,遼鎮之中勢力,乃是三足鼎立的局麵,分別由趙率教、祖大壽、滿桂三人為魁首,為何現在隻有祖大壽和吳三桂二人統領遼鎮?”


    見劉平這樣問,李信麵露唏噓的答道:“聽那送信的人說,趙率教交出了兵權,已是辭官返鄉,趙老大人念及與王爺的舊情,但又不願出兵反了朝廷,隻得想出這無奈之舉,至於那滿桂的情況,屬下也不曾得知……”


    得知這個消息,劉平眼中也閃過了那個在錦州城頭的花白身影。


    那日錦州城頭初見,趙率教是何等的英姿勃發,言說劉平是大明的未來棟梁。


    可如今自己卻變成了大明最大的反賊,趙率教也因此辭官返鄉,退出了遼鎮的權力中心。


    “隻希望這位老大人莫要怪自己吧”


    心中微歎一聲,劉平還是十分疑惑吳三桂為何能如此快的上位。


    雖說有祖大壽的庇護,但由於何可綱、滿桂等人尚在的情況之下,吳三桂怎地會成為遼鎮的二號人物?


    搖了搖頭,劉平索性放棄了腦海中亂七八糟的想法。


    正在這時,一直守護在院子外的梁飛推門而入。


    和眾人對了一禮,便將一封密信送到了劉平的麵前。


    “王爺,是林猛那邊送來的信”


    劉平微怔,快速打開信件觀看起來。


    可翻開了信紙,上麵卻隻有短短的八個大字:“遼東易旗,滿桂身死”


    “滿桂身死?”


    口中呢喃一句,劉平迴想起初見吳三桂時的模樣。


    如今滿桂為何會突然身死,定與這吳三桂脫不了關係!


    想那滿桂也是一代英傑,竟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權力爭鬥之中。


    再不多想,劉平神色一正,當即命人搬來了張大木案。


    地圖被鋪了開來,劉平用刀鞘指向了北直隸的位置……


    與此同時,處於錦州城中心的總兵府內。


    祖大壽和吳三桂二人同樣在研究著地圖,不時還交談幾句。


    “長伯,你說這劉平會從哪裏出兵直隸,我等又該如何才能從中掘取最大的好處”


    “舅父,依長伯所見,這劉平定要動山東之兵夾擊直隸,到時朝廷大軍與劉平麾下人馬大戰,我等便可趁勢南下,若可先一步攻入京師,可學那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舅父你難道就不想觀一觀那九鼎之位?”


    吳三桂這話一出,差點將祖大壽嚇的喘不過來氣。


    神色複雜的打量著吳三桂,祖大壽第一次發覺到了他心中的野心。


    “長伯,你怕不是中午酒吃多了,說甚胡話來,我等已叛了崇禎皇帝、若是再叛了這宣平皇帝,不和那三姓家奴一般,愧於存在這世間啊!”


    “舅父!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正值亂世,想當年那劉平也不過是一小小千總,後來憑借手下萬人,便可肆掠河南、山東二地,行那稱王篡位之事,我遼鎮尚有三萬雄兵,為何不能與這劉平爭一爭!”


    並沒有被吳三桂的話所勾動,祖大壽有些驚訝的道:“聽長伯的意思,那劉平不是誠心效忠於新朝,反而是那王莽之輩,要行篡位之事?”


    吳三桂一聽,有些哭笑不得的看著祖大壽。


    自己這舅父哪裏都好,就是遇到一些大事之時,會糊塗的亂了分寸。


    “周王一脈傳承百載,乃是與成祖爺同母一出,當今的周王朱恭枵,是個謹小慎微的品行,怎地會好端端的要清君側,定是那劉平從中脅迫,為了一己私利而舉起反旗,待到劉平真的入了京師,周王這種無用的傀儡哪能阻攔劉平篡位……”


    一番話說的口幹舌燥,吳三桂總算解釋清楚了其中的利害關係。


    不過此人當真有梟雄之姿,隻是知曉了一些小事,便能將開封方向的情況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聽了外甥吳三桂的訴說,祖大壽總算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但眼中仍有猶豫之色的道:“長伯此舉太過於冒險,再說那劉平本就是我遼鎮出來的,就算他登了大寶,也不會虧待我遼鎮之人,你這般行事,是要將舅父和吳、祖兩家人的腦袋都交給你啊!”


    聽了祖大壽一番教誨,吳三桂青澀的臉上閃過了一絲懼意。


    如今的吳三桂才剛剛十九歲,遠沒有往後“平西王”的毒辣和不要臉。


    但年紀雖小,一顆野心已經開始初步浮現。


    被祖大壽這般一說,吳三桂隻道是自己太過於異想天開了。


    “舅父說的有理,是長伯考慮不周,望舅父莫要怪罪”


    “你能這般想便好,今日出了這個門,舅父就當從未聽說過這事,長伯往後也莫再提了……”


    最終吳三桂點了點頭,然後詢問起祖大壽日後該怎麽辦,難道要直接出兵南下?


    祖大壽一笑,隨即迴道:“以不變應萬變,那劉平不下令,我們便在遼東呆著不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鯊魚愛吃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鯊魚愛吃瓜並收藏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