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嗣昌臨危擔大任


    劉澤清投降,山東巡撫朱大典殉國自盡的消息很快傳到了京師。


    這無異於給了還在互相扯皮推諉的大明群臣當頭一棒。


    時值盛夏炎日,朱由檢腦中冒火的急詔群臣來議政。


    這次不同以往,這位大明天子已經下定了決心。


    依舊是在乾清宮之中,朱由檢端坐在龍椅之上。


    頭頂上的“九思”牌匾被陽光印的熠熠生輝,而殿下的群臣竟無一人敢抬起頭來。


    “劉賊叛逆,短短數月之間,山東河南二地已全淪為敵手,官軍望風而降,節節敗退,更堪大小將官戰死無數,諸位愛卿,難道就無一人能擔此大任,為朕剿了這禍亂大明的劉賊!”


    朱由檢神色激動,顯然已經保持不了所謂的天子風度。


    殿下群臣被驚的說不出話來,更無一人主動上前奏事。


    朱由檢差點氣的要吐血,一下站了起來,伸出了一根手指,指著殿下群臣繼續喝問:“一個個都裝聾作啞的,難道非要逼朕親自掛帥出征!”


    說罷,朱由檢看了眼身旁的小太監大喊:“取甲胄兵器來!”


    兩個伺候的小太監不敢怠慢,慌忙行禮退了下去。


    眾目睽睽之下,朱由檢當眾將明黃色龍袍脫下。


    小太監為皇上披上了天子金龍直身魚鱗甲,又遞來了一把帶著華麗裝飾的天子佩劍。


    朱由檢接過了劍,看也不看殿上的諸大臣,作勢就要往殿外走去。


    群臣頓時嘩然,王承恩在後麵帶著哭腔的喊道:“皇爺乃天子之軀,萬萬要慎重啊!”


    站著的群臣也站不住了,一個個出來諫言勸阻朱由檢。


    這才阻攔住了衝動的朱由檢,溫體仁臉上帶著慚愧之色的喊道:“皇上,臣等雖然無能,但也不能逼的皇上去冒那刀兵之險啊!”


    群臣又假惺惺的上前表忠心,一個個明說自己有多熱愛大明朝。


    隻是才疏學淺,沒有本事為皇上分憂。


    看著眾人的姿態,朱由檢簡直都要氣笑了。


    東扯西扯的,這些人就是無一人能辦事的。


    不過也難怪,這些官場上的老狐狸都是十分精明之人。


    這種吃力不討好,還要擔很大風險之事。


    這些人寧願保持沉默,也不想趟這灘渾水。


    大明養士近三百年,最後選出來都是這樣的無能之輩!


    心中一聲哀歎,朱由檢已經重新坐迴到了龍椅之上。


    正當朱由檢有些絕望之際,殿下突有一人走出了群臣之列。


    快步上前一禮,那人朗聲喊道:“臣山海關兵備道楊嗣昌願為皇上分憂!”


    朱由檢眼中燃起了希望之火,特別是看清了此人是楊嗣昌之後。


    今年年初之時,其父楊鶴為三邊總督剿賊不力被罷官。


    本來按照朝廷諸臣的意思,是要將楊鶴處以極刑。


    楊嗣昌先後三次上書代父贖罪,加上此人在也頗有才能。


    朱由檢因此對他的印象十分不錯,便就免除了楊鶴的死罪。


    此番危難之際,竟是此人挺身而出!


    “楊愛卿快免禮!”


    心中感動,朱由檢竟直接走下了殿,親自扶起了施禮的楊嗣昌。


    楊嗣昌受用無比,臉色激動的感念皇上恩德。


    方才之時,他便想要挺身而出,向皇帝諫言這剿賊之事。


    可因身旁同僚的阻攔,楊嗣昌便一直在猶豫之中。


    此番皇上急的要禦駕親征,群臣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朱由檢的身上。


    楊嗣昌也放下了心中的猶豫不決,直接上前諫言。


    見有傻瓜接下了此事,群臣也上前一番鼓吹。


    吹的楊嗣昌自己都滿臉通紅,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自己如此有本事了。


    放下了心中的激動,朱由檢看著楊嗣昌問道:“楊愛卿,這剿賊之事究竟該當如何,前番朝廷十萬大軍戰敗,朕對這劉賊也頭疼的緊啊!”


    見皇帝開始詢問他如何剿賊,楊嗣昌胸有成竹的一笑。


    然後不緊不慢的道:“啟稟皇上,那劉平曾為一軍之主帥,對我大明官軍的戰法和將官都很熟悉,前番剿賊失敗,不過是將官不齊心,乃被那劉平一一擊敗罷了!”


    楊嗣昌先闡述了一遍問題,聽的朱由檢是不住的點頭。


    他的這番話果然很有水平,既將官軍戰敗的原因提出,又將皇帝的鍋甩了出去。


    這樣的人物,日後定要交好於他。


    群臣之中人心四動,對這楊鶴之子的看法大為改觀。


    見皇帝點頭,楊嗣昌繼續說道:“臣在山海關任職之時,也曾在遼軍之中聽聞過那劉平的大名,其麾下軍卒雖悍勇無比,但也有一個要命之處!”


    “什麽要命之處?楊愛卿可暢所欲言!”


    “啟稟皇上,天啟年時,那劉平出身遼軍邊鎮一路做大,但其根基終究不穩,麾下精銳兵卒也不過就萬餘之人,隻要剿滅了其手中的精銳,便能滅了劉平此賊!”


    “楊愛卿說的好,不知卿可已有了計謀?”


    朱由檢聽的大感興趣,看向楊嗣昌的眼神也愈加欣賞之意。


    “臣有一計,名為四麵張網,可使大明轉危為安!”


    “四麵張網?”


    這下不僅是殿上的朱由檢被震住了,就連群臣看向楊嗣昌的目光之中,也多了些敬佩之色。


    見眾人一臉渴求的樣子,楊嗣昌也不再賣關子。


    索性一股腦的直言道:“這四麵張網之計,第一便是將那劉賊勢力壓縮在山東和河南一帶”


    “先發通州京津之軍南下威脅山東諸府,再發山西之兵直擊河南之地,令賊兩地失火,處於驚慌之境,再令湖北南直隸之兵北上河南,逼其首尾不能相顧,最後再以南方土司之兵為一偏師,直撲河南那神武衛之地,行那直搗黃龍之意!”


    一番話說的口幹舌燥,楊嗣昌不由清了清嗓子。


    再看崇禎和殿下群臣,皆聽的是眼中放光。


    見楊嗣昌瀟灑自如的神態,不由都在心中叫了一聲好。


    收起了臉上的喜色,朱由檢起身正色道:“楊嗣昌聽旨!”


    “山海關兵備道楊嗣昌於危難之時獻上剿賊之計,朕心甚慰,現升為兵部尚書,總督山西、北直隸、湖北、南直隸、河南、山東六省軍務、加太子太保,坐鎮後方,統籌全局,以剿劉賊反叛之兵,救萬千黎民於水火之中!”


    “臣楊嗣昌謝主隆恩!”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鯊魚愛吃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鯊魚愛吃瓜並收藏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