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周王登基四方動
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 作者:小鯊魚愛吃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月十八,原本動亂的開封府已經恢複了平靜。
今年乃是新君登基的日子,因此許許多多的百姓都聚集到了周王府的午門之前。
周王府本就仿照南京皇宮的配置,裏麵太監侍女自然不缺。
倒是周王朱恭枵決定造反之後,殺了不少府中的太監。
這些太監都是京師皇宮之中所派遣,目的就是為了監視周藩這樣的大藩。
如今朱恭枵已經被迫跟隨劉平起兵,這些太監可不能留了。
辰時已至,午門大開!
朱恭枵一身明黃色袞服,所有看熱鬧的百姓和駐守的兵卒紛紛跪下行禮。
“吾皇萬歲萬萬歲!”
待朱恭枵走進了午門之內,劉平帶頭拉著眾官員向新君行禮。
“眾卿平身!”
朱恭枵臉帶笑意,隨即看向了劉平招了招手。
劉平立刻來到了朱恭枵身旁,拱手問道:“皇上有什麽吩咐臣的?”
朱恭枵一笑:“來劉愛卿,你與朕一同去登上承運殿”
此言一出,四下皆驚!
這次來參加登基大典的人,大多數都是開封的有名望士紳和劉平麾下的將官。
劉平手下的人知道其中的內幕,倒沒什麽大的反應。
可在那些士紳眼中,這新皇帝是要複刻當年“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麵。
要不然,劉平一個外臣的身份,何德何能可以與天子並駕齊驅。
“這不合禮製吧?”
一邊新任的內閣輔臣,也就是原周王府的左長史郭文宗出言反對。
“無妨,今日朕能登上大寶,一切都是劉愛卿的功勞!”
說罷,也是不在乎別人的目光。
朱恭枵親自拉著劉平的手,二人並駕齊驅的往承運殿上方的龍椅走去。
來到了大位之上坐下,劉平則隨侍一側。
今日朱恭枵的表現,顯然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接下來,由輔臣郭文宗遞上了一篇即位詔書。
朱恭枵洋洋灑灑的讀了有一個時辰,裏麵文字不甚其煩。
不知道下麵的人怎麽樣了,反正劉平聽的快要睡著了。
接下來又去拜祭宗廟,朱恭枵十分鄭重給朱元璋和第一代周王朱橚的牌位上香。
這朱橚乃是朱棣一奶同胞的兄弟,要是知曉後代子孫也登上了皇帝的位置,也不知在地下會作何感想。
一番複雜的儀式走完,劉平隻覺得是無聊至極。
接下來,朱恭枵又親自去拜祭社稷台。
社稷台乃是由通體漢白玉製成,乃是仿南京皇宮所造。
雖然規模沒有那邊的大,但也有那個意思在。
如同剛才一樣,朱恭枵又接過了一份詔書。
悠悠長長的念叨起來,直聽的人口幹舌燥。
到了最後一步,朱恭枵出了午門正式昭告天地。
當然了,這也可能是開封普通百姓最後一次能見到皇帝的樣子。
這次念的詔書更長,儀式也更加複雜。
終於在一個老太監的公鴨嗓聲音中,宣布朱恭枵正式即大明皇帝位。
定年號為宣平,明年開始就是宣平元年,視崇禎為偽朝年號。
登基大典結束,蓋上新皇帝玉璽的檄文也由開封府發出,快馬加鞭的傳遍大明兩京一十三省。
劉平閑來無事,在開封府中官廳住了下來。
靜等著新朝廷的任命,他相信朱恭枵是個有眼力見之人。
劉平這邊平靜的很,卻不知檄文一出已是天下震動!
七日之後,京師紫禁城乾清宮之中,朱由檢憤怒的將一篇檄文撕成了碎片。
“叛逆,都是一幫叛逆!”
瞪著血紅的雙眼,朱由檢懷疑的打量著下方跪倒一片的朝臣。
朝臣們瑟瑟發抖,但卻都一言不發。
要是劉平一人謀反就算了,現在周王竟直接稱帝了。
那這可是你們老朱家自己的事,和我們這些外臣有什麽關係。
似乎是發覺了這些朝臣的意思,朱由檢心中更是憤怒。
一拍桌案大吼:“一個個都裝聾作啞,當初誅殺劉平之計,諸位都是一致讚同的,現在怎麽都無話可說了!”
天子一怒,矛頭直指溫體仁和周延儒二人。
此時這二人臉上也不好看,劉平所發的那篇檄文裏。
將溫周二人形容成了秦檜之流的奸臣,視為禍亂朝綱之緣由。
大家都是要臉麵的讀書人,你這篇檄文已經傳遍了天下,這讓我二人的老臉往哪裏擱啊!
心中怒罵著,溫體仁對劉平的恨意也更甚。
忙跳出來諫言道:“皇上,劉平聯合藩王作亂,實乃本朝前所未見之叛逆,必要興兵討之,以振朝綱!”
一旁的周延儒也出言附和,引得下方支持二人的朝臣喊聲震天,紛紛要求出兵討之。
歎了口氣,朱由檢喃喃道:“是要興兵討之,隻是那河南兵馬天下聞名,劉平叛逆更是驍勇之將,不知何人能擔此大任?”
“臣請奏三邊總督洪承疇,此人在山陝二地打的流賊四處逃竄,手下秦兵更是百戰之士,危急關頭,隻有洪大人才能誅殺叛逆!”
溫體仁朗聲迴稟,卻引得一旁的周延儒有些不滿。
這老家夥,洪承疇和他的關係如此之好,又都是浙江出身一係的官員。
萬一讓洪承疇得了勢,豈不是在朝中又多了一個大敵。
心中這樣想著,周延儒也出聲道:“臣推薦宣大總督盧象升!”
周延儒和盧象升也都是常州府宜興縣之人,二人也早就熟識。
此時不推薦盧象升,周延儒想不出另一個能推薦的人。
這兩個人一發表意見,朝堂上立刻變得更熱鬧起來。
兩方勢力陣陣吵吵,隻為了這掛帥之人而爭辯。
隻聽得朱由檢頭疼無比,忙嗬斥群臣,宣布退朝。
這邊京師朝廷還在爭論誰掛帥,別的地方已經翻了天。
一些野心家彷佛看見了希望,紛紛是粉墨登場。
比如盛京皇城裏,皇太極在看見這篇檄文之時,臉上簡直都要笑開了花。
幾次三番被那劉平麾下之軍暴打,整個金國都被打的沒了什麽心氣。
明年皇太極想要入關劫掠的議程也因眾人的反對而擱置。
可如今好了,那劉平自己竟然也反了,還迎立了一個新皇帝。
“命範文程擬一份詔書,若是宣平皇帝要借大金人馬討伐偽帝崇禎,皇太極必鼎力相助,在所不辭”
濟爾哈朗一陣的詫異,似乎從大汗的眼中看出了濃濃的野心……
今年乃是新君登基的日子,因此許許多多的百姓都聚集到了周王府的午門之前。
周王府本就仿照南京皇宮的配置,裏麵太監侍女自然不缺。
倒是周王朱恭枵決定造反之後,殺了不少府中的太監。
這些太監都是京師皇宮之中所派遣,目的就是為了監視周藩這樣的大藩。
如今朱恭枵已經被迫跟隨劉平起兵,這些太監可不能留了。
辰時已至,午門大開!
朱恭枵一身明黃色袞服,所有看熱鬧的百姓和駐守的兵卒紛紛跪下行禮。
“吾皇萬歲萬萬歲!”
待朱恭枵走進了午門之內,劉平帶頭拉著眾官員向新君行禮。
“眾卿平身!”
朱恭枵臉帶笑意,隨即看向了劉平招了招手。
劉平立刻來到了朱恭枵身旁,拱手問道:“皇上有什麽吩咐臣的?”
朱恭枵一笑:“來劉愛卿,你與朕一同去登上承運殿”
此言一出,四下皆驚!
這次來參加登基大典的人,大多數都是開封的有名望士紳和劉平麾下的將官。
劉平手下的人知道其中的內幕,倒沒什麽大的反應。
可在那些士紳眼中,這新皇帝是要複刻當年“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麵。
要不然,劉平一個外臣的身份,何德何能可以與天子並駕齊驅。
“這不合禮製吧?”
一邊新任的內閣輔臣,也就是原周王府的左長史郭文宗出言反對。
“無妨,今日朕能登上大寶,一切都是劉愛卿的功勞!”
說罷,也是不在乎別人的目光。
朱恭枵親自拉著劉平的手,二人並駕齊驅的往承運殿上方的龍椅走去。
來到了大位之上坐下,劉平則隨侍一側。
今日朱恭枵的表現,顯然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接下來,由輔臣郭文宗遞上了一篇即位詔書。
朱恭枵洋洋灑灑的讀了有一個時辰,裏麵文字不甚其煩。
不知道下麵的人怎麽樣了,反正劉平聽的快要睡著了。
接下來又去拜祭宗廟,朱恭枵十分鄭重給朱元璋和第一代周王朱橚的牌位上香。
這朱橚乃是朱棣一奶同胞的兄弟,要是知曉後代子孫也登上了皇帝的位置,也不知在地下會作何感想。
一番複雜的儀式走完,劉平隻覺得是無聊至極。
接下來,朱恭枵又親自去拜祭社稷台。
社稷台乃是由通體漢白玉製成,乃是仿南京皇宮所造。
雖然規模沒有那邊的大,但也有那個意思在。
如同剛才一樣,朱恭枵又接過了一份詔書。
悠悠長長的念叨起來,直聽的人口幹舌燥。
到了最後一步,朱恭枵出了午門正式昭告天地。
當然了,這也可能是開封普通百姓最後一次能見到皇帝的樣子。
這次念的詔書更長,儀式也更加複雜。
終於在一個老太監的公鴨嗓聲音中,宣布朱恭枵正式即大明皇帝位。
定年號為宣平,明年開始就是宣平元年,視崇禎為偽朝年號。
登基大典結束,蓋上新皇帝玉璽的檄文也由開封府發出,快馬加鞭的傳遍大明兩京一十三省。
劉平閑來無事,在開封府中官廳住了下來。
靜等著新朝廷的任命,他相信朱恭枵是個有眼力見之人。
劉平這邊平靜的很,卻不知檄文一出已是天下震動!
七日之後,京師紫禁城乾清宮之中,朱由檢憤怒的將一篇檄文撕成了碎片。
“叛逆,都是一幫叛逆!”
瞪著血紅的雙眼,朱由檢懷疑的打量著下方跪倒一片的朝臣。
朝臣們瑟瑟發抖,但卻都一言不發。
要是劉平一人謀反就算了,現在周王竟直接稱帝了。
那這可是你們老朱家自己的事,和我們這些外臣有什麽關係。
似乎是發覺了這些朝臣的意思,朱由檢心中更是憤怒。
一拍桌案大吼:“一個個都裝聾作啞,當初誅殺劉平之計,諸位都是一致讚同的,現在怎麽都無話可說了!”
天子一怒,矛頭直指溫體仁和周延儒二人。
此時這二人臉上也不好看,劉平所發的那篇檄文裏。
將溫周二人形容成了秦檜之流的奸臣,視為禍亂朝綱之緣由。
大家都是要臉麵的讀書人,你這篇檄文已經傳遍了天下,這讓我二人的老臉往哪裏擱啊!
心中怒罵著,溫體仁對劉平的恨意也更甚。
忙跳出來諫言道:“皇上,劉平聯合藩王作亂,實乃本朝前所未見之叛逆,必要興兵討之,以振朝綱!”
一旁的周延儒也出言附和,引得下方支持二人的朝臣喊聲震天,紛紛要求出兵討之。
歎了口氣,朱由檢喃喃道:“是要興兵討之,隻是那河南兵馬天下聞名,劉平叛逆更是驍勇之將,不知何人能擔此大任?”
“臣請奏三邊總督洪承疇,此人在山陝二地打的流賊四處逃竄,手下秦兵更是百戰之士,危急關頭,隻有洪大人才能誅殺叛逆!”
溫體仁朗聲迴稟,卻引得一旁的周延儒有些不滿。
這老家夥,洪承疇和他的關係如此之好,又都是浙江出身一係的官員。
萬一讓洪承疇得了勢,豈不是在朝中又多了一個大敵。
心中這樣想著,周延儒也出聲道:“臣推薦宣大總督盧象升!”
周延儒和盧象升也都是常州府宜興縣之人,二人也早就熟識。
此時不推薦盧象升,周延儒想不出另一個能推薦的人。
這兩個人一發表意見,朝堂上立刻變得更熱鬧起來。
兩方勢力陣陣吵吵,隻為了這掛帥之人而爭辯。
隻聽得朱由檢頭疼無比,忙嗬斥群臣,宣布退朝。
這邊京師朝廷還在爭論誰掛帥,別的地方已經翻了天。
一些野心家彷佛看見了希望,紛紛是粉墨登場。
比如盛京皇城裏,皇太極在看見這篇檄文之時,臉上簡直都要笑開了花。
幾次三番被那劉平麾下之軍暴打,整個金國都被打的沒了什麽心氣。
明年皇太極想要入關劫掠的議程也因眾人的反對而擱置。
可如今好了,那劉平自己竟然也反了,還迎立了一個新皇帝。
“命範文程擬一份詔書,若是宣平皇帝要借大金人馬討伐偽帝崇禎,皇太極必鼎力相助,在所不辭”
濟爾哈朗一陣的詫異,似乎從大汗的眼中看出了濃濃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