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說好隻是啟蒙的
穿成草包十爺的兇悍嫡福晉 作者:白大褂它擺爛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國締結的國書,康熙已經查看過了,心下稍安,至少這些年不會和英吉利爆發戰爭,還能給大清發展的時間。
“雍親王立下大功,可要什麽賞賜?”
胤禛麵色恭敬,跪在乾清宮前,聲音擲地有聲。
“能為汗阿瑪分憂,為大清謀福祉,是兒臣的榮幸,兒臣不求賞賜,隻求大清繁榮昌盛。”
康熙聞言,心情都好了幾分,尤其是胤禛已經是親王爵位,不好再賞賜,索性大手一揮,將新建的圓明園賞賜給了他。
胤禟這次也立了不小的功勞,關於關稅以及商業方麵的事情,據理力爭,也不能忽視。
隻是貝勒爵位才升沒多久,不好再給爵位,隻賞賜了些外財,倒是後宮裏,宜妃也跟著得了不少的賞賜。
佟國維反倒是收獲最少,這讓胤禩的眸子暗了暗。
汗阿瑪的偏心已經寫在了明麵上,若非是還有朝臣支持,他早已堅持不下去了。
他順從地低下頭,康熙一眼掃過去,看不出他任何其他的情緒,冰冷的視線從他身上挪開。
可即便如此,胤禩也能清晰地聽到自己腦海中的聲音,他身體的每一次都在叫囂著不甘。
胤禛恭敬地候在一旁,站在太子的身後,一如既往。
康熙也好,太子也罷,對於胤禛這不驕不躁的性子極其滿意。
尤其是康熙,這兩年隨著兒子們一個個的長大,他對阿哥們的信任都有限。
但胤禛一直按照他的安排在走,對太子友好,卻又沒有對太子唯命是從。
是他如今難得可以信任的人選之一。
胤禛隻當作沒發現落在他身上的視線,他早有打算。
太子和汗阿瑪之間貌合神離,有康熙二十九年的事打底,又有太子夜窺禦帳的事情橫在太子和汗阿瑪心中,分崩離析是遲早的事情。
他沒想摻和進去,攪混水的人有老八一個人就夠了。
若是扯太子下水的人太多了,反而會讓汗阿瑪生出對太子的心疼,到時候就適得其反。
胤?眼巴巴地看著胤禛和胤禟,這樣好的機會,他卻沒機會跟著出去見見世麵。
實在太讓人羨慕了好嗎?
胤禟有點想捂臉,實在是老十看他的眼神太過熾熱,讓人難以承受。
等一出乾清宮,他就先溜了,先迴府再說,老十的問題肯定超級多。
再說,他也想福晉和孩子了,這次他不僅僅是去談判,還順道派人“采買”了不少的寶石,這可比從西域購買要省錢的多。
沒追上的胤?不禁扼腕,九哥變了,以前的九哥才不會將他拋下呢。
哼,先去衙門,忙完差事再去找九哥!
胤禛則跟胤祥走在後頭,離京這麽久,問起了京城的情況,又關切地問了問胤祥的腿。
看著開朗不少的胤祥,胤禛的擔憂淡了幾分。
“溫恪平安生產,母女平安,我也沒什麽好操心的了。再一個還得多虧十哥。”
剩下的他沒說,不過胤禛也能猜到幾分。
說實話,有胤?這個活寶在,總能讓你有哭笑不得的時候。
別說胤?了,便是博爾濟吉特氏也不遑多讓,自家福晉不也經常被她的腦迴路逗笑嘛?
老十兩口子何嚐不是自己兩口子的快樂源泉。
胤禛難得走神,不得不說,胤?和博爾濟吉特氏當真是絕配!換個人都沒這意思。
“溫恪能平安生產就好,不知道敦恪身子骨如何?”
對於胤禛來說,溫恪養在宜妃膝下他接觸不多,但敦恪卻是養在德妃膝下的,接觸的更多一些。
說起敦恪,胤祥的笑容又淡了淡,敦恪成婚的時候,他正被幽禁,也不曾送嫁,至此已經有大半年沒見過她了。
“她總是報喜不報憂,塞外苦寒,也不知道冬日裏她受不受得住?”
兩人一邊說一邊朝宮外走去,胤祥同胤?的關係也很是不錯,溫恪能平安生產還有他的功勞。
他在京城不方便溫恪尋些嬤嬤送去,胤?知道後,托了諾敏和恪靖,尋了些嬤嬤送去。
當然這隻是一部分的因素,最主要還是胤祥沒事,溫恪心安之後,胎像也安穩了。
雖說生產時還是出現了意外,但好在有驚無險,平安產下了一對雙胞胎格格。
胤?糾纏了胤禟許久,總算滿意地從九爺府離開。
雖說這和談的過程跟他想象的大不一樣,但不影響他聽得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親自上陣。
至於為什麽不去雍親王府,胤?還是有點數的,找四哥聽故事,怕不是嫌自己活得太美好。
四哥心眼可不大,他如今這麽閑,萬一被四哥惦記,日後可就再沒好日子過了。
……
大清和英吉利的事情算是敲定的,但通商口岸卻還沒建起來,不過倒也不急。
反正等英吉利的船隊將條約傳遞迴去,再等英國議會通過,商隊來大清,沒有小一年的時間是不行的。
英吉利的船隊在途經馬六甲海峽的時候,整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就怕不知道從什麽角落,又冒出了一群海盜。
直到船隊順利經過海峽之後,眾人都還有些不可置信。
伯爵一臉的無奈,擔心什麽啊,他們的貨品和銀錢早被搶沒了,就連炮彈都沒留,光有個空炮台。
要不是在呂宋補給了一波,隻怕是撐不到印度了。
想到這,伯爵的眼神越發的陰鷙,在印度必須要將補給填滿,還有茶葉之類,也必要裝滿。
不然就要空船迴英吉利了。
而大清則借著這個時期,難得的過了一段安穩日子。
康熙力排眾議,決定派遣一支船隊出海,他想真實地了解一下這個世界,而不是光聽那些個傳教士的隻言片語。
康熙的動作,讓太子和胤禩也動了心思,紛紛組了船隊,從天津入海。
胤禛對此喜聞樂見,最好將眼睛睜開點,多看看,不要老是盯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了!
轉眼就是康熙四十九年,雍親王府的府學又多了兩個學生,一個是李側福晉所生的弘時,另一個則是熙敏科特。
作為唯一的女子,熙敏科特的到來讓眾人大吃了一驚,但隨後所有人都收起了輕視之心。
而作為同齡的弘時更是要哭出聲了,說好隻是啟蒙,你怎麽開始看四書?!
“雍親王立下大功,可要什麽賞賜?”
胤禛麵色恭敬,跪在乾清宮前,聲音擲地有聲。
“能為汗阿瑪分憂,為大清謀福祉,是兒臣的榮幸,兒臣不求賞賜,隻求大清繁榮昌盛。”
康熙聞言,心情都好了幾分,尤其是胤禛已經是親王爵位,不好再賞賜,索性大手一揮,將新建的圓明園賞賜給了他。
胤禟這次也立了不小的功勞,關於關稅以及商業方麵的事情,據理力爭,也不能忽視。
隻是貝勒爵位才升沒多久,不好再給爵位,隻賞賜了些外財,倒是後宮裏,宜妃也跟著得了不少的賞賜。
佟國維反倒是收獲最少,這讓胤禩的眸子暗了暗。
汗阿瑪的偏心已經寫在了明麵上,若非是還有朝臣支持,他早已堅持不下去了。
他順從地低下頭,康熙一眼掃過去,看不出他任何其他的情緒,冰冷的視線從他身上挪開。
可即便如此,胤禩也能清晰地聽到自己腦海中的聲音,他身體的每一次都在叫囂著不甘。
胤禛恭敬地候在一旁,站在太子的身後,一如既往。
康熙也好,太子也罷,對於胤禛這不驕不躁的性子極其滿意。
尤其是康熙,這兩年隨著兒子們一個個的長大,他對阿哥們的信任都有限。
但胤禛一直按照他的安排在走,對太子友好,卻又沒有對太子唯命是從。
是他如今難得可以信任的人選之一。
胤禛隻當作沒發現落在他身上的視線,他早有打算。
太子和汗阿瑪之間貌合神離,有康熙二十九年的事打底,又有太子夜窺禦帳的事情橫在太子和汗阿瑪心中,分崩離析是遲早的事情。
他沒想摻和進去,攪混水的人有老八一個人就夠了。
若是扯太子下水的人太多了,反而會讓汗阿瑪生出對太子的心疼,到時候就適得其反。
胤?眼巴巴地看著胤禛和胤禟,這樣好的機會,他卻沒機會跟著出去見見世麵。
實在太讓人羨慕了好嗎?
胤禟有點想捂臉,實在是老十看他的眼神太過熾熱,讓人難以承受。
等一出乾清宮,他就先溜了,先迴府再說,老十的問題肯定超級多。
再說,他也想福晉和孩子了,這次他不僅僅是去談判,還順道派人“采買”了不少的寶石,這可比從西域購買要省錢的多。
沒追上的胤?不禁扼腕,九哥變了,以前的九哥才不會將他拋下呢。
哼,先去衙門,忙完差事再去找九哥!
胤禛則跟胤祥走在後頭,離京這麽久,問起了京城的情況,又關切地問了問胤祥的腿。
看著開朗不少的胤祥,胤禛的擔憂淡了幾分。
“溫恪平安生產,母女平安,我也沒什麽好操心的了。再一個還得多虧十哥。”
剩下的他沒說,不過胤禛也能猜到幾分。
說實話,有胤?這個活寶在,總能讓你有哭笑不得的時候。
別說胤?了,便是博爾濟吉特氏也不遑多讓,自家福晉不也經常被她的腦迴路逗笑嘛?
老十兩口子何嚐不是自己兩口子的快樂源泉。
胤禛難得走神,不得不說,胤?和博爾濟吉特氏當真是絕配!換個人都沒這意思。
“溫恪能平安生產就好,不知道敦恪身子骨如何?”
對於胤禛來說,溫恪養在宜妃膝下他接觸不多,但敦恪卻是養在德妃膝下的,接觸的更多一些。
說起敦恪,胤祥的笑容又淡了淡,敦恪成婚的時候,他正被幽禁,也不曾送嫁,至此已經有大半年沒見過她了。
“她總是報喜不報憂,塞外苦寒,也不知道冬日裏她受不受得住?”
兩人一邊說一邊朝宮外走去,胤祥同胤?的關係也很是不錯,溫恪能平安生產還有他的功勞。
他在京城不方便溫恪尋些嬤嬤送去,胤?知道後,托了諾敏和恪靖,尋了些嬤嬤送去。
當然這隻是一部分的因素,最主要還是胤祥沒事,溫恪心安之後,胎像也安穩了。
雖說生產時還是出現了意外,但好在有驚無險,平安產下了一對雙胞胎格格。
胤?糾纏了胤禟許久,總算滿意地從九爺府離開。
雖說這和談的過程跟他想象的大不一樣,但不影響他聽得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親自上陣。
至於為什麽不去雍親王府,胤?還是有點數的,找四哥聽故事,怕不是嫌自己活得太美好。
四哥心眼可不大,他如今這麽閑,萬一被四哥惦記,日後可就再沒好日子過了。
……
大清和英吉利的事情算是敲定的,但通商口岸卻還沒建起來,不過倒也不急。
反正等英吉利的船隊將條約傳遞迴去,再等英國議會通過,商隊來大清,沒有小一年的時間是不行的。
英吉利的船隊在途經馬六甲海峽的時候,整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就怕不知道從什麽角落,又冒出了一群海盜。
直到船隊順利經過海峽之後,眾人都還有些不可置信。
伯爵一臉的無奈,擔心什麽啊,他們的貨品和銀錢早被搶沒了,就連炮彈都沒留,光有個空炮台。
要不是在呂宋補給了一波,隻怕是撐不到印度了。
想到這,伯爵的眼神越發的陰鷙,在印度必須要將補給填滿,還有茶葉之類,也必要裝滿。
不然就要空船迴英吉利了。
而大清則借著這個時期,難得的過了一段安穩日子。
康熙力排眾議,決定派遣一支船隊出海,他想真實地了解一下這個世界,而不是光聽那些個傳教士的隻言片語。
康熙的動作,讓太子和胤禩也動了心思,紛紛組了船隊,從天津入海。
胤禛對此喜聞樂見,最好將眼睛睜開點,多看看,不要老是盯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了!
轉眼就是康熙四十九年,雍親王府的府學又多了兩個學生,一個是李側福晉所生的弘時,另一個則是熙敏科特。
作為唯一的女子,熙敏科特的到來讓眾人大吃了一驚,但隨後所有人都收起了輕視之心。
而作為同齡的弘時更是要哭出聲了,說好隻是啟蒙,你怎麽開始看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