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鍛打之約(下)
穿越:我有無限方便麵 作者:君子不報隔夜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阮大現在用的淬火法,是非常高級的淬火技術。
雙液淬火。
也是柳明喝醉之後告訴他的。
柳明一開始說出來時,他甚至以為柳明已經喝傻了。
別說他這樣的年輕鐵匠,即便老鐵匠,也沒聽說過用油淬火之說。
但他自己試過一把刀後,發現這等淬火效果,的確遠高於他認知中的涼水淬火。
然而,若是真讓柳明自己來操作一遍,別說淬火了,他連搭鍛爐都未必能做好。
他知道這麽多,全是因為看了唐橫刀的鍛造視頻。
他不過是把他看到視頻的內容全口述了一遍。
真要較個真,基本也就等於‘先這樣,再這樣,然後這樣,最後就做好了。’
阮大能聽懂,還能自己摸索著走一套,純粹是因為他天賦異稟,鍛刀之術悟性奇高。
但凡換個人,真去摸索一把,也隻會罵柳明傻逼。
雙液淬火法,核心是第一次淬火用鹽水。
火紅的刀身進了鹽水之中,覆蓋刀身之上的黏土會降低刀身降溫時間。
而刃口的降溫卻是極快的。
但這一步,才剛剛開頭。
黏土因為熱脹冷縮的原理,刀降溫後會自然從刀身脫落。
之後,便是最寶貴的時間。
火候。
這個時代沒有測溫儀器,全靠阮大自己的經驗來控製火候。
他需要在一個準確的溫點上,將刀身轉移到融化的豬油之內。
在借用油散熱能力更差的原理,讓刀身降溫速度慢下來。
這樣,既能在第一次鹽水淬火時,獲得高硬度,也能在第二次豬油淬火時,極大地減少刀身開裂或者變形的可能。
此時的阮大,豆大的汗珠已經從腦門上湧了出來。
成敗在此一舉!
他嗨了一聲,將刀身抽出,爾後立馬丟進了旁邊的豬油桶內。
霎時間,露在外頭的刀柄,竟然燃起了火焰!
阮大一臉緊張,看著火焰逐漸熄滅,方才抽出了刀身……
第三日,巳時三刻。
梁守信與阮大,都來到了桌前。
他們倆皆是將自己鍛造的刀用紅布包裹,緊緊地抱在懷裏。
午時剛到,曹赤煉準時出現在了桌前。
“請二位亮刀!”
在曹赤煉的主持下,梁守信率先冷哼一聲,將自己的刀拍在桌上,一把扯掉紅布:“九環刀!”
隻見他的刀身寬約一掌,微微彎曲,刃口閃著寒芒,刀背約有半指厚,上頭扣了九個赤金環,看起來威猛無匹!
曹赤煉僅是看了一眼,便微微點頭,爾後握住刀柄,將刀提起來顛了顛,道:“四斤四兩六錢!損料五兩四錢,好刀!”
阮大亦是不甘示弱,學著梁守信的模樣將刀拍在桌上,一把扯掉了紅布。
得見此刀,曹赤煉愣住了。
這刀約二指寬,刀身漆黑一片,刃口卻閃著冷白之芒。
尤其是它刃口的花紋,一個個半圓銜接,好似魚鱗一般。
“這刀……”
曹赤煉吞了一口唾沫,道:“老夫鑄造一生,從未見過此款刀具,還請阮師傅告知其名。”
阮大呃了些許,迴頭看向了柳明。
柳明也呆了。
他萬萬沒想到,三日前喝多了,酒後吹牛逼,把唐橫刀鍛造視頻內容告訴了阮大。
沒想到,他竟然真的複刻出來了!
與視頻中的唐橫刀,一模一樣!
他喃喃著,輕聲說道:“唐橫刀……竟然真的做出來了……”
聽得他說,阮大當即興奮地舉刀指天,道:“聽到了嗎?我家掌櫃的賜名,此刀名為,唐橫刀!”
“原來如此,唐橫刀,真是長見識了。”
曹赤煉哈哈一笑,對著阮大伸出了手:“阮師傅,請賜刀。”
接過唐橫刀後,曹赤煉輕輕一掂,愣了些許,不可置信地再度一掂,登時驚道:“來人!上稱!”
柳明使了個眼色,護院立馬去了食館內,將稱銀稱取了出來。
刀上稱之後,秤砣來迴調了些許,終於兩頭平。
曹赤煉驚訝地念著:“刀身重……三斤三兩,損料二兩!”
此言一出,登時鐵匠群中,響起一片驚唿之聲。
“怎麽可能?才損二兩料?”
“他是不是舞弊了,鍛成之後又添了料?”
“你打了這麽多年鐵打狗肚子裏去了嗎?鍛成之後你來添料給我看看?”
鐵匠們議論紛紛,梁守信卻是一臉冰涼。
鍛刀之人皆知,揮錘定型後,二次加熱,需要用鑿刀將不規則邊緣剔除。
剔除的部分,便是損料。
一個優秀的鐵匠,損料能控製到一成。
比如他這把刀,損料便是一成出頭。
然而,阮大這把唐橫刀,損料竟然連一成都不到!
充分說明,阮大揮錘定型的手藝,已經高出他許多!
很明顯,鍛打這一籌,他輸了。
其實並非阮大技術比他好,而是阮大用的手法更先進。
他用的是一體鍛打法,這法子別說他沒有液壓機,就算有液壓機相助,損料少不下來。
而阮大用的是熟鐵包裹生鐵之法,中心的生鐵本就定了型,挨著形狀敲打即可。
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刀脊模具整澆,倒進去就完事的事,能損多少料?
刀脊搞定之後,刀身圍著刀脊敲便完事了,又能損多少料?
這本就是武陽縣鐵匠鑄造軍刀之法,阮大師承在武陽,梁守信則是在鐵匠街呆了一輩子。
他不會此法,也很正常。
“咳……咳……”
曹赤煉的咳嗽聲,讓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可以看出,他情緒已經有些低落。
畢竟阮大是叛出鐵匠街的罪人,曹赤煉雖以退隱,但仍舊算鐵匠街之人。
他當然希望梁守信能贏。
可是,梁守信雖贏了尋料,但鍛打環節,的確是輸了。
公正了一輩子的他,邁不過自己的底線去偏袒梁守信。
隻得將話題一轉,道:“試刀吧。”
終於,試刀環節到來了。
早已備好的幹竹節,被鐵匠們用繩子吊在了空中。
兩邊皆是三根一捆。
看到這架勢,柳明便暗道不妙。
竹子吊在空中,毫無借力之處,一刀下去不得把竹子砍飛?
這一環,拚的哪兒是刀的質量,拚的明明是刀法!
鐵匠隻懂鍛造,懂個屁的刀法。
那就隻有一種辦法分勝負了。
質量越大,加速度越大,撞擊力越強。
這時候,刀的重量,便成了左右勝負的關鍵點。
</p>
阮大現在用的淬火法,是非常高級的淬火技術。
雙液淬火。
也是柳明喝醉之後告訴他的。
柳明一開始說出來時,他甚至以為柳明已經喝傻了。
別說他這樣的年輕鐵匠,即便老鐵匠,也沒聽說過用油淬火之說。
但他自己試過一把刀後,發現這等淬火效果,的確遠高於他認知中的涼水淬火。
然而,若是真讓柳明自己來操作一遍,別說淬火了,他連搭鍛爐都未必能做好。
他知道這麽多,全是因為看了唐橫刀的鍛造視頻。
他不過是把他看到視頻的內容全口述了一遍。
真要較個真,基本也就等於‘先這樣,再這樣,然後這樣,最後就做好了。’
阮大能聽懂,還能自己摸索著走一套,純粹是因為他天賦異稟,鍛刀之術悟性奇高。
但凡換個人,真去摸索一把,也隻會罵柳明傻逼。
雙液淬火法,核心是第一次淬火用鹽水。
火紅的刀身進了鹽水之中,覆蓋刀身之上的黏土會降低刀身降溫時間。
而刃口的降溫卻是極快的。
但這一步,才剛剛開頭。
黏土因為熱脹冷縮的原理,刀降溫後會自然從刀身脫落。
之後,便是最寶貴的時間。
火候。
這個時代沒有測溫儀器,全靠阮大自己的經驗來控製火候。
他需要在一個準確的溫點上,將刀身轉移到融化的豬油之內。
在借用油散熱能力更差的原理,讓刀身降溫速度慢下來。
這樣,既能在第一次鹽水淬火時,獲得高硬度,也能在第二次豬油淬火時,極大地減少刀身開裂或者變形的可能。
此時的阮大,豆大的汗珠已經從腦門上湧了出來。
成敗在此一舉!
他嗨了一聲,將刀身抽出,爾後立馬丟進了旁邊的豬油桶內。
霎時間,露在外頭的刀柄,竟然燃起了火焰!
阮大一臉緊張,看著火焰逐漸熄滅,方才抽出了刀身……
第三日,巳時三刻。
梁守信與阮大,都來到了桌前。
他們倆皆是將自己鍛造的刀用紅布包裹,緊緊地抱在懷裏。
午時剛到,曹赤煉準時出現在了桌前。
“請二位亮刀!”
在曹赤煉的主持下,梁守信率先冷哼一聲,將自己的刀拍在桌上,一把扯掉紅布:“九環刀!”
隻見他的刀身寬約一掌,微微彎曲,刃口閃著寒芒,刀背約有半指厚,上頭扣了九個赤金環,看起來威猛無匹!
曹赤煉僅是看了一眼,便微微點頭,爾後握住刀柄,將刀提起來顛了顛,道:“四斤四兩六錢!損料五兩四錢,好刀!”
阮大亦是不甘示弱,學著梁守信的模樣將刀拍在桌上,一把扯掉了紅布。
得見此刀,曹赤煉愣住了。
這刀約二指寬,刀身漆黑一片,刃口卻閃著冷白之芒。
尤其是它刃口的花紋,一個個半圓銜接,好似魚鱗一般。
“這刀……”
曹赤煉吞了一口唾沫,道:“老夫鑄造一生,從未見過此款刀具,還請阮師傅告知其名。”
阮大呃了些許,迴頭看向了柳明。
柳明也呆了。
他萬萬沒想到,三日前喝多了,酒後吹牛逼,把唐橫刀鍛造視頻內容告訴了阮大。
沒想到,他竟然真的複刻出來了!
與視頻中的唐橫刀,一模一樣!
他喃喃著,輕聲說道:“唐橫刀……竟然真的做出來了……”
聽得他說,阮大當即興奮地舉刀指天,道:“聽到了嗎?我家掌櫃的賜名,此刀名為,唐橫刀!”
“原來如此,唐橫刀,真是長見識了。”
曹赤煉哈哈一笑,對著阮大伸出了手:“阮師傅,請賜刀。”
接過唐橫刀後,曹赤煉輕輕一掂,愣了些許,不可置信地再度一掂,登時驚道:“來人!上稱!”
柳明使了個眼色,護院立馬去了食館內,將稱銀稱取了出來。
刀上稱之後,秤砣來迴調了些許,終於兩頭平。
曹赤煉驚訝地念著:“刀身重……三斤三兩,損料二兩!”
此言一出,登時鐵匠群中,響起一片驚唿之聲。
“怎麽可能?才損二兩料?”
“他是不是舞弊了,鍛成之後又添了料?”
“你打了這麽多年鐵打狗肚子裏去了嗎?鍛成之後你來添料給我看看?”
鐵匠們議論紛紛,梁守信卻是一臉冰涼。
鍛刀之人皆知,揮錘定型後,二次加熱,需要用鑿刀將不規則邊緣剔除。
剔除的部分,便是損料。
一個優秀的鐵匠,損料能控製到一成。
比如他這把刀,損料便是一成出頭。
然而,阮大這把唐橫刀,損料竟然連一成都不到!
充分說明,阮大揮錘定型的手藝,已經高出他許多!
很明顯,鍛打這一籌,他輸了。
其實並非阮大技術比他好,而是阮大用的手法更先進。
他用的是一體鍛打法,這法子別說他沒有液壓機,就算有液壓機相助,損料少不下來。
而阮大用的是熟鐵包裹生鐵之法,中心的生鐵本就定了型,挨著形狀敲打即可。
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刀脊模具整澆,倒進去就完事的事,能損多少料?
刀脊搞定之後,刀身圍著刀脊敲便完事了,又能損多少料?
這本就是武陽縣鐵匠鑄造軍刀之法,阮大師承在武陽,梁守信則是在鐵匠街呆了一輩子。
他不會此法,也很正常。
“咳……咳……”
曹赤煉的咳嗽聲,讓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可以看出,他情緒已經有些低落。
畢竟阮大是叛出鐵匠街的罪人,曹赤煉雖以退隱,但仍舊算鐵匠街之人。
他當然希望梁守信能贏。
可是,梁守信雖贏了尋料,但鍛打環節,的確是輸了。
公正了一輩子的他,邁不過自己的底線去偏袒梁守信。
隻得將話題一轉,道:“試刀吧。”
終於,試刀環節到來了。
早已備好的幹竹節,被鐵匠們用繩子吊在了空中。
兩邊皆是三根一捆。
看到這架勢,柳明便暗道不妙。
竹子吊在空中,毫無借力之處,一刀下去不得把竹子砍飛?
這一環,拚的哪兒是刀的質量,拚的明明是刀法!
鐵匠隻懂鍛造,懂個屁的刀法。
那就隻有一種辦法分勝負了。
質量越大,加速度越大,撞擊力越強。
這時候,刀的重量,便成了左右勝負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