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深城第一座地標性建築
來世,絕不做你的女兒 作者:慶雲的金老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
丁圓一大早便來到了深城醫院。
奇怪的是,她轉了一圈也沒有感受到成大山的氣息。
她放開五感,沒有發現深城醫院有什麽不妥後,丁圓沒有驚動任何人,也沒做任何停留,轉身便去了年琳家裏。
年琳見到丁圓很是高興。
年琳在成大山和孫紅儉兩人的診治後,現在已經沒有了當初的臃腫。雖然還沒有徹底恢複過來窈窕的身材,臉色卻比以前好看了許多。
“阿圓,你可來了。這次一定要住幾日再走。”
丁圓微笑著,不好意思地說道:“阿姐,這次又要讓你失望了。我來和姐夫說點事,馬上就要走。”
年琳佯嗔道:“你看你,一天到晚的比國家主席還忙。什麽時候才能在阿姐家住上幾日?”
丁圓連忙抱著年琳的胳膊,親昵地說道:“阿姐,下次。下次有機會一定在你家住上一段時間。到時候你趕我走我都不走。”
年琳滿意的點點頭,笑著說道:“好。阿姐就等你下次來。不過,你今天來的可不巧,你姐夫出去了。”
“姐夫出去了?去哪了?”
“應該是去電子大廈了。要不,你在家坐著,我去找找他?”
“阿姐,不用麻煩。我自己去找他就可以了。”
......
丁圓知道電子大廈。
電子大廈是1981年1月開始建設的,曆時一年七個月,於1982年8月竣工。
電子大廈一共有20層,高69.9米。
從上輩子的眼光來看,電子大廈根本稱不上是摩天大樓。
但是現在,深城經濟特區剛成立不久,國貿大廈也還沒有完工,它就是當之無愧的深城第一座現代化的高樓,也是目前深城的地標性建築。
此時,電子大廈門可羅雀,裏麵也都是一些擺滿電子產品的櫃台。
丁圓在一家電子元器件門口找到了黃剛。
“姐夫,你這是?”
看著黃剛全神貫注擺弄著手裏小小的零件,丁圓好奇地問道。
正在聚精會神檢測手裏零件的黃剛聽到熟悉的聲音,抬頭一看,驚喜地說道:“阿圓來啦!快進來坐。”
黃剛放下手裏的東西,熱情地招唿。
“沒事,姐夫,你先忙,我在周圍轉轉先。”
丁圓示意黃剛先忙他自己的事,等他忙完後再過來找他。
憨厚的黃剛笑笑,連聲說道:“不忙,不忙。我陪你轉轉。”
此時的電子大廈周圍,除了側麵那條寬敞筆直的深南大道之外,還有一些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的當地人的住宅,周圍一片荒蕪寂寥。
丁圓站在此處,心中思緒萬千。她想起前世南方的同事說過,深城有一個專門賣電子產品,寸土寸金的華強北。
想到此處,她心頭一動,轉頭看向身旁的黃剛,開口說道:“姐夫。你是不是很喜歡電子產品?不如,你在這裏盤下幾節櫃台,專門從事電子產品的生意怎麽樣?至於貨源方麵,你不用擔心,我可以從港城那邊幫你拿過來!”
黃剛一聽這話,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他素來對丁圓那敏銳獨到的眼光深感欽佩,此刻聽聞這個提議,更是欣喜若狂,忙不迭地點頭問道:“阿圓,你是不是也覺得這電子產品行當大有可為?”
丁圓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接著,她繼續說道:“如今這改革開放的年代,科技正在飛速發展,各種新奇有趣的電子產品層出不窮。人們對於這些高科技產品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長。所以,如果能抓住這個機遇,好好經營一番,想必定能有所斬獲!”
丁圓望了望四周,繼續說道:“而且,我總覺得這裏以後肯定會成為電子信息產品集散地,前景不可估量。”
黃剛興奮地說道:“阿圓,那我就買一層店鋪先放著。我再去問問這附近還有沒有人要賣房子和地的,有的話,我們就全部買下來。”
隨後,黃剛有點羞澀地說道:“阿圓,你不用從港城拿貨。我們這裏現在有很多工廠都在生產。剛剛你看到的就是他們生產出來的,我拿正品比對了一下,根本無法分出真假。”
丁圓暗自心驚,這個時候,電子產品就有貼牌的嗎?
可見我華國泱泱大國,人才輩出!
其實,這個時候的丁圓也沒有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若幹年後,這裏會成為“華國電子第一條街”。
電子產業會在這裏迅速興起。全國有名的華強北電子市場就是這裏。
在經濟發展的最好時節,華強北這裏的櫃台,每平米最高可炒到30萬元一月。
丁圓更不知道,上輩子她離世的早,在華強北這個隻有1.45平方公裏的土地上,走出來五十多個億萬富翁。
而這輩子,她和黃剛兩人不用做電子產品生意,便赫然在這五十多個人中占有一席之地。
......
丁圓和黃剛經過一番商討,終於大致確定好了各自要購買的份額。隨後,丁圓馬不停蹄地離開深城,朝著蒲城進發。
一路上,丁圓心情頗為激動,似乎有什麽好事即將到來。
當距離孫家老宅還有一段路程時,丁圓便隱隱約約聽見老宅的方向傳來一陣歡聲笑語。目光所及,也隱約可見穿透茂密樹林的星星燈火。
那喜悅的氛圍好像穿過了空間,直擊丁圓心房,與之共鳴。
丁圓心中一動,暗想:“老宅重建剛剛完工......莫非......這是雙喜臨門?”想到此處,她不禁全力運轉《風行天下》,如閃電般向著孫家老宅激射而去。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那陣歡笑聲愈發清晰可聞。
丁圓懷著喜悅的心情靠近剛剛竣工不久,處處透著嶄新的宅邸。
而此刻,宅院裏正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原來,這裏聚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正是當年被老太爺以命相逼趕出家門避禍的孫路、孫寧、孫冉、孫齊和孫靜等人。
多年過去,這些曾經被迫分離的親人們如今又重新團聚在了一起,怎能不讓人感慨萬千?
看到這番情景,丁圓不禁想起老太爺、孫紅文、孫紅武還有孫紅英等人,忍不住淚水潸然而下……
丁圓一大早便來到了深城醫院。
奇怪的是,她轉了一圈也沒有感受到成大山的氣息。
她放開五感,沒有發現深城醫院有什麽不妥後,丁圓沒有驚動任何人,也沒做任何停留,轉身便去了年琳家裏。
年琳見到丁圓很是高興。
年琳在成大山和孫紅儉兩人的診治後,現在已經沒有了當初的臃腫。雖然還沒有徹底恢複過來窈窕的身材,臉色卻比以前好看了許多。
“阿圓,你可來了。這次一定要住幾日再走。”
丁圓微笑著,不好意思地說道:“阿姐,這次又要讓你失望了。我來和姐夫說點事,馬上就要走。”
年琳佯嗔道:“你看你,一天到晚的比國家主席還忙。什麽時候才能在阿姐家住上幾日?”
丁圓連忙抱著年琳的胳膊,親昵地說道:“阿姐,下次。下次有機會一定在你家住上一段時間。到時候你趕我走我都不走。”
年琳滿意的點點頭,笑著說道:“好。阿姐就等你下次來。不過,你今天來的可不巧,你姐夫出去了。”
“姐夫出去了?去哪了?”
“應該是去電子大廈了。要不,你在家坐著,我去找找他?”
“阿姐,不用麻煩。我自己去找他就可以了。”
......
丁圓知道電子大廈。
電子大廈是1981年1月開始建設的,曆時一年七個月,於1982年8月竣工。
電子大廈一共有20層,高69.9米。
從上輩子的眼光來看,電子大廈根本稱不上是摩天大樓。
但是現在,深城經濟特區剛成立不久,國貿大廈也還沒有完工,它就是當之無愧的深城第一座現代化的高樓,也是目前深城的地標性建築。
此時,電子大廈門可羅雀,裏麵也都是一些擺滿電子產品的櫃台。
丁圓在一家電子元器件門口找到了黃剛。
“姐夫,你這是?”
看著黃剛全神貫注擺弄著手裏小小的零件,丁圓好奇地問道。
正在聚精會神檢測手裏零件的黃剛聽到熟悉的聲音,抬頭一看,驚喜地說道:“阿圓來啦!快進來坐。”
黃剛放下手裏的東西,熱情地招唿。
“沒事,姐夫,你先忙,我在周圍轉轉先。”
丁圓示意黃剛先忙他自己的事,等他忙完後再過來找他。
憨厚的黃剛笑笑,連聲說道:“不忙,不忙。我陪你轉轉。”
此時的電子大廈周圍,除了側麵那條寬敞筆直的深南大道之外,還有一些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的當地人的住宅,周圍一片荒蕪寂寥。
丁圓站在此處,心中思緒萬千。她想起前世南方的同事說過,深城有一個專門賣電子產品,寸土寸金的華強北。
想到此處,她心頭一動,轉頭看向身旁的黃剛,開口說道:“姐夫。你是不是很喜歡電子產品?不如,你在這裏盤下幾節櫃台,專門從事電子產品的生意怎麽樣?至於貨源方麵,你不用擔心,我可以從港城那邊幫你拿過來!”
黃剛一聽這話,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他素來對丁圓那敏銳獨到的眼光深感欽佩,此刻聽聞這個提議,更是欣喜若狂,忙不迭地點頭問道:“阿圓,你是不是也覺得這電子產品行當大有可為?”
丁圓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接著,她繼續說道:“如今這改革開放的年代,科技正在飛速發展,各種新奇有趣的電子產品層出不窮。人們對於這些高科技產品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長。所以,如果能抓住這個機遇,好好經營一番,想必定能有所斬獲!”
丁圓望了望四周,繼續說道:“而且,我總覺得這裏以後肯定會成為電子信息產品集散地,前景不可估量。”
黃剛興奮地說道:“阿圓,那我就買一層店鋪先放著。我再去問問這附近還有沒有人要賣房子和地的,有的話,我們就全部買下來。”
隨後,黃剛有點羞澀地說道:“阿圓,你不用從港城拿貨。我們這裏現在有很多工廠都在生產。剛剛你看到的就是他們生產出來的,我拿正品比對了一下,根本無法分出真假。”
丁圓暗自心驚,這個時候,電子產品就有貼牌的嗎?
可見我華國泱泱大國,人才輩出!
其實,這個時候的丁圓也沒有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若幹年後,這裏會成為“華國電子第一條街”。
電子產業會在這裏迅速興起。全國有名的華強北電子市場就是這裏。
在經濟發展的最好時節,華強北這裏的櫃台,每平米最高可炒到30萬元一月。
丁圓更不知道,上輩子她離世的早,在華強北這個隻有1.45平方公裏的土地上,走出來五十多個億萬富翁。
而這輩子,她和黃剛兩人不用做電子產品生意,便赫然在這五十多個人中占有一席之地。
......
丁圓和黃剛經過一番商討,終於大致確定好了各自要購買的份額。隨後,丁圓馬不停蹄地離開深城,朝著蒲城進發。
一路上,丁圓心情頗為激動,似乎有什麽好事即將到來。
當距離孫家老宅還有一段路程時,丁圓便隱隱約約聽見老宅的方向傳來一陣歡聲笑語。目光所及,也隱約可見穿透茂密樹林的星星燈火。
那喜悅的氛圍好像穿過了空間,直擊丁圓心房,與之共鳴。
丁圓心中一動,暗想:“老宅重建剛剛完工......莫非......這是雙喜臨門?”想到此處,她不禁全力運轉《風行天下》,如閃電般向著孫家老宅激射而去。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那陣歡笑聲愈發清晰可聞。
丁圓懷著喜悅的心情靠近剛剛竣工不久,處處透著嶄新的宅邸。
而此刻,宅院裏正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原來,這裏聚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正是當年被老太爺以命相逼趕出家門避禍的孫路、孫寧、孫冉、孫齊和孫靜等人。
多年過去,這些曾經被迫分離的親人們如今又重新團聚在了一起,怎能不讓人感慨萬千?
看到這番情景,丁圓不禁想起老太爺、孫紅文、孫紅武還有孫紅英等人,忍不住淚水潸然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