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留影紀念
重生76,偏心父母後悔了 作者:燕窩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午後的陽光灑在知青點的院子裏,仿佛給這裏的一切都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
下午開工前,知青們接到了任務 —— 把屋內各自的東西搬出來,然後送到各自借宿的人家去。
大家摩拳擦掌,正準備進屋大幹一場的時候,葉衛東像是突然被什麽念頭擊中,神色一凜,急忙大聲喊道:
“大家先別動!”
那聲音如同平靜湖麵投入的石子,泛起層層漣漪,知青們都停下了腳步,眼中滿是好奇,紛紛猜測葉衛東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隻見葉衛東一個箭步衝進自己的房間裏,
不一會兒,就拖出了一個大皮箱。
大家愈發覺得奇怪了,心裏直犯嘀咕:難道葉衛東是要先搬完自己的東西,才讓大家動手?
不過很快,他們就知道自己想錯了。
葉衛東把皮箱拖到院子中央,輕輕打開,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一台鋥亮的照相機出現在大家眼前。
“哇!照相機,這可太棒啦!我們都要照相。”
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一句,大家頓時歡唿起來,那聲音裏充滿了驚喜。
葉衛東嘿嘿一笑,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說道:
“我買這照相機啊,就是為了把咱們在這兒的日子,像串珍珠一樣,把那些點點滴滴都仔仔細細地記錄下來。
等以後咱們頭發都白了,再迴首這些一起在鄉下插隊的時光,這些照片那可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鑰匙啊!
它們能輕輕打開咱們記憶的寶庫,那裏麵藏著的,都是咱們青春歲月裏最珍貴的寶貝,每一張照片都有著滿滿的紀念意義呢!
就好像咱們現在一看到這知青點的房子,就能想起在這兒的歡笑、淚水、爭吵還有和解,照片也是一樣的道理呀,它們能讓那些迴憶永遠鮮活。”
“好,真是太好了!”
周學文笑得格外燦爛,他在這裏的這麽久,過年期間他都沒有離開過,一直渴望能給家裏寄張自己在這邊的照片,讓家人知道自己的近況。
此刻,他的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家人收到照片時欣慰的笑容。
葉衛東雷厲風行,趕緊安排起來:
“那咱們別浪費時間了,先依次每個人照一張單人照,然後再一起照一張集體照,怎麽樣?”
大家齊聲迴應:“行!”
葉衛東手腳麻利地把照相機支架安裝好,他一會兒蹲下調整角度,一會兒退後幾步審視畫麵,就像一位專注的藝術家在雕琢自己的作品。
他要確保鏡頭能完整地把整個知青點的房子都容納進去,那房子承載了他們太多的歡笑與淚水,每一寸牆壁、屋頂上的那一片即將拆掉的茅草,都是他們的故事。
準備工作就緒,葉衛東開始為大家拍單人照。
他就像一位專業的攝影師,認真地指導每個人的姿勢和表情。
輪到他自己照相時,他喊來一個年輕的木匠師傅幫忙。
那師傅有些緊張,手都微微顫抖,他擔心自己搞砸了這重要的時刻。
葉衛東見狀,趕忙安慰道:
“師傅,別擔心,照相機我都已經固定好了,焦距也對好了,您隻要喊一聲一二三,然後按下快門就行了,簡單得很。”
木匠師傅聽了,緊繃的神經放鬆了一些,他點了點頭,讓葉衛東站到前麵指定的位置。
“哢嚓!”
隨著清脆的快門聲響起,葉衛東的身影被定格在了相機裏,那一瞬間,陽光正好灑在他的臉上,他的笑容如同這午後的陽光般燦爛。
葉衛東照完相後並沒有離開,他站在原地,大聲招唿其他人過來照合影。
女知青們嘻嘻哈哈地蹲在前麵,就像一群可愛的花朵。
男知青們則站在後麵,個個身姿挺拔。
葉衛東和周學文因為個子最高,理所當然地站在了後排中間位置。
李小娟機靈得很,早早地就蹲在了葉衛東的前麵,占據了那個 “風水寶地”。
周霞本來也想蹲在那兒,可她不好意思和李小娟爭搶,隻好在旁邊找了個位置蹲下。
隨著木匠師傅的一聲 “一二三”,集體照也順利完成了,那一刻,大家的笑容都被永遠地留在了相機裏。
…………
知青們的日常用品並不多,大都用一兩個大包就能裝下,可吃的東西卻不少。
畢竟,這裏的夥食還得繼續呢。
葉衛東腦筋一轉,建議請木匠師傅幫忙搭個臨時棚子,把柴米油鹽和鍋碗瓢盆等暫時安置在裏麵。
木匠師傅答應,幾個匠人一齊動手,一個臨時的棚子沒花多久時間就搭好了。
等大家把屋內的東西都搬完後,工匠們就正式開工了。
他們身手矯健地爬上屋頂,開始拔掉那些原來的稻草。
一時間,屋頂上熱鬧非凡,木匠師傅們像是在進行一場特殊的表演。
稻草一捆捆地如同金色的瀑布般傾瀉而下,揚起的灰塵在陽光的照耀下翩翩起舞。
知青們在下麵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迅速地傳遞著這些稻草,將它們整齊地堆放在一旁。
隨著屋頂的稻草逐漸被清空,知青點原本的樣貌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大家眼前,那些椽木和檀條像是飽經風霜的老人,歲月在它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每一道木紋都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葉衛東靜靜地看著屋頂,心中湧起一陣複雜的感慨。
這裏的每一個角落都承載了他們的迴憶,雖然來這裏的時間還不長,但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開火做飯,一起背著農具出工的情景,都如同這屋頂上的稻草一般,密密麻麻地交織在他的心頭。
這時,他注意到李小娟等幾個女知青在旁邊小聲嘀咕著什麽。
葉衛東好奇地走過去詢問,原來是她們對新瓦房建成後的樣子有了各種各樣新奇有趣的想法。
李小娟興奮地說:
“衛東,等新瓦房建好了,我們想在屋子周圍種上些花,五顏六色的花朵盛開的時候,咱們的知青點就像花園一樣美麗啦!”
這時,周學文也搶著說:“對呀,我們還可以在院子裏搭一個簡易的籃球架,這樣閑暇的時候,咱們就能打打籃球,多有意思啊!”
葉衛東聽了,眼睛一亮,他覺得這些想法就像一把把火,能讓知青點充滿生機與活力,他笑著不住地點頭。
工匠們拆除舊屋頂的工作進行得十分順利,他們熟練地將那些腐朽的木材一塊一塊地取下,然後準確無誤地扔到地麵上指定的區域。
知青們也沒閑著,他們在木材堆裏仔細地挑選著,把那些木材整齊地堆放在另一邊,這些木材在未來的日子裏,將成為溫暖大家的柴火。
葉衛東也加入到挑選木材的隊伍中,他一邊幹活,一邊和身邊的知青愉快地聊著天。
“等新屋頂蓋好後,我還想把屋內的窗戶等也修一下,我們可以在屋子裏做一些簡單的裝飾,比如在牆上貼上我們自己畫的畫。”
葉衛東的話就像一顆投入湖中的石子,瞬間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知青們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紛紛開始熱烈地討論起裝飾的細節,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新屋子煥然一新的樣子,那畫麵在他們的腦海中越來越清晰,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
下午開工前,知青們接到了任務 —— 把屋內各自的東西搬出來,然後送到各自借宿的人家去。
大家摩拳擦掌,正準備進屋大幹一場的時候,葉衛東像是突然被什麽念頭擊中,神色一凜,急忙大聲喊道:
“大家先別動!”
那聲音如同平靜湖麵投入的石子,泛起層層漣漪,知青們都停下了腳步,眼中滿是好奇,紛紛猜測葉衛東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隻見葉衛東一個箭步衝進自己的房間裏,
不一會兒,就拖出了一個大皮箱。
大家愈發覺得奇怪了,心裏直犯嘀咕:難道葉衛東是要先搬完自己的東西,才讓大家動手?
不過很快,他們就知道自己想錯了。
葉衛東把皮箱拖到院子中央,輕輕打開,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一台鋥亮的照相機出現在大家眼前。
“哇!照相機,這可太棒啦!我們都要照相。”
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一句,大家頓時歡唿起來,那聲音裏充滿了驚喜。
葉衛東嘿嘿一笑,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說道:
“我買這照相機啊,就是為了把咱們在這兒的日子,像串珍珠一樣,把那些點點滴滴都仔仔細細地記錄下來。
等以後咱們頭發都白了,再迴首這些一起在鄉下插隊的時光,這些照片那可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鑰匙啊!
它們能輕輕打開咱們記憶的寶庫,那裏麵藏著的,都是咱們青春歲月裏最珍貴的寶貝,每一張照片都有著滿滿的紀念意義呢!
就好像咱們現在一看到這知青點的房子,就能想起在這兒的歡笑、淚水、爭吵還有和解,照片也是一樣的道理呀,它們能讓那些迴憶永遠鮮活。”
“好,真是太好了!”
周學文笑得格外燦爛,他在這裏的這麽久,過年期間他都沒有離開過,一直渴望能給家裏寄張自己在這邊的照片,讓家人知道自己的近況。
此刻,他的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家人收到照片時欣慰的笑容。
葉衛東雷厲風行,趕緊安排起來:
“那咱們別浪費時間了,先依次每個人照一張單人照,然後再一起照一張集體照,怎麽樣?”
大家齊聲迴應:“行!”
葉衛東手腳麻利地把照相機支架安裝好,他一會兒蹲下調整角度,一會兒退後幾步審視畫麵,就像一位專注的藝術家在雕琢自己的作品。
他要確保鏡頭能完整地把整個知青點的房子都容納進去,那房子承載了他們太多的歡笑與淚水,每一寸牆壁、屋頂上的那一片即將拆掉的茅草,都是他們的故事。
準備工作就緒,葉衛東開始為大家拍單人照。
他就像一位專業的攝影師,認真地指導每個人的姿勢和表情。
輪到他自己照相時,他喊來一個年輕的木匠師傅幫忙。
那師傅有些緊張,手都微微顫抖,他擔心自己搞砸了這重要的時刻。
葉衛東見狀,趕忙安慰道:
“師傅,別擔心,照相機我都已經固定好了,焦距也對好了,您隻要喊一聲一二三,然後按下快門就行了,簡單得很。”
木匠師傅聽了,緊繃的神經放鬆了一些,他點了點頭,讓葉衛東站到前麵指定的位置。
“哢嚓!”
隨著清脆的快門聲響起,葉衛東的身影被定格在了相機裏,那一瞬間,陽光正好灑在他的臉上,他的笑容如同這午後的陽光般燦爛。
葉衛東照完相後並沒有離開,他站在原地,大聲招唿其他人過來照合影。
女知青們嘻嘻哈哈地蹲在前麵,就像一群可愛的花朵。
男知青們則站在後麵,個個身姿挺拔。
葉衛東和周學文因為個子最高,理所當然地站在了後排中間位置。
李小娟機靈得很,早早地就蹲在了葉衛東的前麵,占據了那個 “風水寶地”。
周霞本來也想蹲在那兒,可她不好意思和李小娟爭搶,隻好在旁邊找了個位置蹲下。
隨著木匠師傅的一聲 “一二三”,集體照也順利完成了,那一刻,大家的笑容都被永遠地留在了相機裏。
…………
知青們的日常用品並不多,大都用一兩個大包就能裝下,可吃的東西卻不少。
畢竟,這裏的夥食還得繼續呢。
葉衛東腦筋一轉,建議請木匠師傅幫忙搭個臨時棚子,把柴米油鹽和鍋碗瓢盆等暫時安置在裏麵。
木匠師傅答應,幾個匠人一齊動手,一個臨時的棚子沒花多久時間就搭好了。
等大家把屋內的東西都搬完後,工匠們就正式開工了。
他們身手矯健地爬上屋頂,開始拔掉那些原來的稻草。
一時間,屋頂上熱鬧非凡,木匠師傅們像是在進行一場特殊的表演。
稻草一捆捆地如同金色的瀑布般傾瀉而下,揚起的灰塵在陽光的照耀下翩翩起舞。
知青們在下麵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迅速地傳遞著這些稻草,將它們整齊地堆放在一旁。
隨著屋頂的稻草逐漸被清空,知青點原本的樣貌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大家眼前,那些椽木和檀條像是飽經風霜的老人,歲月在它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每一道木紋都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葉衛東靜靜地看著屋頂,心中湧起一陣複雜的感慨。
這裏的每一個角落都承載了他們的迴憶,雖然來這裏的時間還不長,但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開火做飯,一起背著農具出工的情景,都如同這屋頂上的稻草一般,密密麻麻地交織在他的心頭。
這時,他注意到李小娟等幾個女知青在旁邊小聲嘀咕著什麽。
葉衛東好奇地走過去詢問,原來是她們對新瓦房建成後的樣子有了各種各樣新奇有趣的想法。
李小娟興奮地說:
“衛東,等新瓦房建好了,我們想在屋子周圍種上些花,五顏六色的花朵盛開的時候,咱們的知青點就像花園一樣美麗啦!”
這時,周學文也搶著說:“對呀,我們還可以在院子裏搭一個簡易的籃球架,這樣閑暇的時候,咱們就能打打籃球,多有意思啊!”
葉衛東聽了,眼睛一亮,他覺得這些想法就像一把把火,能讓知青點充滿生機與活力,他笑著不住地點頭。
工匠們拆除舊屋頂的工作進行得十分順利,他們熟練地將那些腐朽的木材一塊一塊地取下,然後準確無誤地扔到地麵上指定的區域。
知青們也沒閑著,他們在木材堆裏仔細地挑選著,把那些木材整齊地堆放在另一邊,這些木材在未來的日子裏,將成為溫暖大家的柴火。
葉衛東也加入到挑選木材的隊伍中,他一邊幹活,一邊和身邊的知青愉快地聊著天。
“等新屋頂蓋好後,我還想把屋內的窗戶等也修一下,我們可以在屋子裏做一些簡單的裝飾,比如在牆上貼上我們自己畫的畫。”
葉衛東的話就像一顆投入湖中的石子,瞬間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知青們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紛紛開始熱烈地討論起裝飾的細節,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新屋子煥然一新的樣子,那畫麵在他們的腦海中越來越清晰,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