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王建國打來電話
重生76,偏心父母後悔了 作者:燕窩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月七日,正值正月初八,年味還未徹底消散,天河公社卻已準時開啟了新一年的運轉,正式上班了。
在眾人的期盼與種種暗流湧動之下,王建國終是得償所願,坐上了公社代理書記的位子,而李邦福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代理革委會主任。
隻不過,那正式的任命文件,卻據說要到三月份才能下發。
這段時日,王建國表麵上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內心並不安寧。
他心裏最放不下、最揪心的事兒,莫過於小舅子周錫兵開的那輛車會不會半路撂挑子。
要知道,這輛車平日裏可是縣委吳德明書記的 “座駕”,萬一出了岔子,那影響可絕非一星半點。
雖說此前他已依照葉衛東的錦囊妙計,催促小舅子提前給吳書記打了預防針。
可這世上的事兒啊,就好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操控著,越是懼怕什麽,就越容易撞見什麽。
果不其然,到了二月十四日,一個讓王建國心頭一緊的消息如同一記悶雷炸響 —— 小舅子錫兵開的那輛嘎斯 m21 小汽車,徹底宣告 “罷工”了,變速箱出了大故障。
這剛上班沒幾天,公社上下到處都是亟待處理的事務,車的用場多得數都數不過來,正是最急需用車的節骨眼兒。
吳德明書記得知愛車 “趴窩”,頓時火冒三丈,當即把司機周錫兵狠狠數落了一頓,那嚴厲的口吻,仿佛能穿透聽筒:
“限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想盡一切辦法把車給我修好,別誤了大事!”
周錫兵接到這燙手山芋,心裏也是叫苦不迭。
他早前就摸底調查過,這種嘎斯 m21 自動檔的變速箱,維修起來簡直就是一場 “噩夢”。配件稀缺,還得千方百計從老毛子那兒想法子搞過來。
那幫老毛子,就好似瞅準了機會,故意下套,坐地起價。
光變速箱的配件,隨便開口就是五千元起步。
這還不算完,維修人員必須得請他們的 “專家” 出山,而這些所謂專家的維修費,更是獅子大開口,每修一次,動輒上萬塊,差旅費還得照單全報。
也難怪,這種嘎斯 m21 大多是領導的專車,普通單位看著這高昂的維修成本,隻能望而卻步,根本負擔不起。
這年頭,一個縣一年的財政收入,滿打滿算也就百來萬元,要是為了修一輛車,一下子開支一萬多,哪怕是吳德明這樣手握大權的縣委書記,也得掂量掂量,哪能輕易就拍板決定呢?
況且,還有一個棘手的難題橫亙在前:要是在平時,京城倒是有外國專家常駐,隨時待命維修這類車。
可眼下正值國內過年,那些外國專家大概率也已外出逍遙自在去了,能不能聯係上、能不能請得動,實在是個未知數。
以周錫兵的預估,就算運氣爆棚,一切順遂,能在國內找到適配的配件,再加上從找到專家,到把人請至桃海縣,這一趟折騰下來,少說也得耗費半個月,要是稍有不順,一兩個月請不到人,那也是稀鬆平常的事兒。
更重要的是資金問題。
之前,周錫兵向吳書記匯報時,隻是輕描淡寫地提及變速箱可能會出問題,壓根沒敢詳細說修這車得砸進去這麽多錢。
這迴,他戰戰兢兢地把了解到的全部實情一股腦兒向吳書記一匯報,吳書記的火氣 “噌” 地一下就躥得更高了,那怒發衝冠的模樣,仿佛能把屋頂掀翻。
他訓斥周錫兵,說是如果要一萬五千元以上才能修好車,他是不可能花錢修這車的,但是,這車壞了,那他這個司機也要作好受處罰的準備。
周錫兵慌了神,趕忙打電話向姐夫王建國求救。
王建國聽完,心裏 “咯噔” 一下,頓時憂心如焚。
畢竟,他的任命書還懸在半空,要到下個月才能塵埃落定,而自己能有機會坐上公社書記這個位子,靠的正是吳德明書記的大力舉薦。
雖說吳書記應該不至於因為這麽一件小事就翻臉不認人,可萬一他遷怒於司機,把車壞了造成的損失全都怪罪到小舅子頭上,那自己能否順利轉正,可就真成了未知數。
王建國在辦公室裏來迴踱步,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突然,他腦海中靈光一閃,第一個就想到了葉衛東。
還記得大年初二那天,葉衛東前來拜訪,閑聊間曾留下一句讓他印象深刻的話:
要是那車真出了問題,他興許能幫著出出主意,想想辦法。
事到如今,也唯有找葉衛東幫忙這一條路可走了。
王建國心急火燎,一刻也不敢耽擱,當即親自跨上那輛老舊的自行車,風風火火地朝著青山大隊的知青點趕去。
一路上,寒風唿嘯著灌進他的衣領,他卻渾然不覺,滿心焦急。
可等到了知青點,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大失所望 —— 偌大的知青點,隻有周學文一人孤零零地守在那兒看書。
王建國顧不上喘口氣,趕忙拉住周學文打聽葉衛東的下落。
周學文撓了撓頭,如實相告:
“葉衛東二月二號就去星城了,到現在都還沒迴來呢。不過,他前些天給我寫了信,信上說他在湖南出版社接了個臨時的翻譯工作,估摸得要半個月才能迴來。
信上還留了個出版社的電話號碼,說是有要緊事兒,打這個電話就能聯係上他。”
王建國一聽,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二話不說,又火急火燎地騎車返迴公社。
一進辦公室,他顧不上喝口水,就迫不及待地搖起了電話,那電話鈴聲仿佛也被他的急切感染,急促地響著。
…………
就在王建國給葉衛東打去電話的這天,葉衛東已然在星城度過了十一天的忙碌時光。
這些日子裏,他宛如一台不知疲倦的機器,每日天不亮就爬起來,伴著晨曦開始翻譯工作,一直忙到深夜,累得倒頭就睡,真正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百年孤獨》全書也就三十來萬字,葉衛東平均每天完成了近兩萬字,到現在,他已經完成三分之二了。
彼時,葉衛東正全神貫注地埋頭於翻譯稿之中,手中的鋼筆在紙上遊走如飛,仿佛與時間賽跑。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屋內的寧靜,緊接著有人高聲喊道:“葉衛東,天河公社的王書記給你打來電話,讓你趕緊去社長辦公室接電話!”
葉衛東心裏 “咯噔” 一下,手不自覺地一抖,千萬別是青山大隊出了什麽大事,要他立馬趕迴去才好。
他趕忙放下手中的筆,把自己的擔憂與身旁的李小娟一說,李小娟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顯然也緊張起來,兩人二話不說,連忙起身,腳步匆匆地朝著劉錦紅的辦公室趕去。
到了那兒,劉錦紅站起身,神色略顯焦急地告訴他們:
“電話剛掛了,估計過兩分鍾就會再打過來,你們稍等。”
果不其然,還沒等滿兩分鍾,電話鈴聲便尖銳地響了起來。
葉衛東深吸一口氣,大步上前,一把抓起電話:
“喂,請問是天河公社的王書記嗎?”
王建國在電話那頭一聽那熟悉的聲音,頓時鬆了口氣,急忙說道:
“衛東同誌,是我,是這樣的,上次你不是說我小舅子那輛車要是出了問題,你能幫著想辦法的嗎?
現在,他的車真的壞了,不知你能不能真的幫著想想辦法。”
葉衛東一聽,原來是車的事兒,緊繃的心弦頓時鬆了下來。
他一邊接電話,一邊朝著李小娟輕輕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絲寬慰的笑容,向她示意沒什麽大礙。
“哦,原來是這事,王書記,就是那輛嘎斯 m21 對嗎?”
“是的!”
“是自動檔的變速箱壞了對嗎?”
“對!”
“王書記,那我就直說了,我確實有辦法能幫著把那車修好,但是修車的費用比較貴。”
一聽說費用不菲,王建國心裏不禁 “突突” 直跳,打起了退堂鼓。
畢竟,他聽周錫兵講過,請老毛子專家修,那可得一萬多塊,這麽大一筆錢,吳書記打死也不會點頭同意的。
不過,他還是抱著一絲希望,試探性地問道:
“衛東同誌,是你自己能修嗎?”
“王書記,這變速箱我不能修,但是我認識一個外國專家,他能修,對了,他就在星城。”
葉衛東口中所說的外國專家,自然就是奧利維爾。
其實,奧利維爾壓根不懂汽車維修,但葉衛東心裏早有盤算,他打算借著奧利維爾這個外國人的身份來搞定修車這檔子事兒。
電話那頭,王建國一聽說還是得請外國專家,滿心的希望瞬間如泡沫般破滅,不由得再次有些失望了。
在眾人的期盼與種種暗流湧動之下,王建國終是得償所願,坐上了公社代理書記的位子,而李邦福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代理革委會主任。
隻不過,那正式的任命文件,卻據說要到三月份才能下發。
這段時日,王建國表麵上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內心並不安寧。
他心裏最放不下、最揪心的事兒,莫過於小舅子周錫兵開的那輛車會不會半路撂挑子。
要知道,這輛車平日裏可是縣委吳德明書記的 “座駕”,萬一出了岔子,那影響可絕非一星半點。
雖說此前他已依照葉衛東的錦囊妙計,催促小舅子提前給吳書記打了預防針。
可這世上的事兒啊,就好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操控著,越是懼怕什麽,就越容易撞見什麽。
果不其然,到了二月十四日,一個讓王建國心頭一緊的消息如同一記悶雷炸響 —— 小舅子錫兵開的那輛嘎斯 m21 小汽車,徹底宣告 “罷工”了,變速箱出了大故障。
這剛上班沒幾天,公社上下到處都是亟待處理的事務,車的用場多得數都數不過來,正是最急需用車的節骨眼兒。
吳德明書記得知愛車 “趴窩”,頓時火冒三丈,當即把司機周錫兵狠狠數落了一頓,那嚴厲的口吻,仿佛能穿透聽筒:
“限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想盡一切辦法把車給我修好,別誤了大事!”
周錫兵接到這燙手山芋,心裏也是叫苦不迭。
他早前就摸底調查過,這種嘎斯 m21 自動檔的變速箱,維修起來簡直就是一場 “噩夢”。配件稀缺,還得千方百計從老毛子那兒想法子搞過來。
那幫老毛子,就好似瞅準了機會,故意下套,坐地起價。
光變速箱的配件,隨便開口就是五千元起步。
這還不算完,維修人員必須得請他們的 “專家” 出山,而這些所謂專家的維修費,更是獅子大開口,每修一次,動輒上萬塊,差旅費還得照單全報。
也難怪,這種嘎斯 m21 大多是領導的專車,普通單位看著這高昂的維修成本,隻能望而卻步,根本負擔不起。
這年頭,一個縣一年的財政收入,滿打滿算也就百來萬元,要是為了修一輛車,一下子開支一萬多,哪怕是吳德明這樣手握大權的縣委書記,也得掂量掂量,哪能輕易就拍板決定呢?
況且,還有一個棘手的難題橫亙在前:要是在平時,京城倒是有外國專家常駐,隨時待命維修這類車。
可眼下正值國內過年,那些外國專家大概率也已外出逍遙自在去了,能不能聯係上、能不能請得動,實在是個未知數。
以周錫兵的預估,就算運氣爆棚,一切順遂,能在國內找到適配的配件,再加上從找到專家,到把人請至桃海縣,這一趟折騰下來,少說也得耗費半個月,要是稍有不順,一兩個月請不到人,那也是稀鬆平常的事兒。
更重要的是資金問題。
之前,周錫兵向吳書記匯報時,隻是輕描淡寫地提及變速箱可能會出問題,壓根沒敢詳細說修這車得砸進去這麽多錢。
這迴,他戰戰兢兢地把了解到的全部實情一股腦兒向吳書記一匯報,吳書記的火氣 “噌” 地一下就躥得更高了,那怒發衝冠的模樣,仿佛能把屋頂掀翻。
他訓斥周錫兵,說是如果要一萬五千元以上才能修好車,他是不可能花錢修這車的,但是,這車壞了,那他這個司機也要作好受處罰的準備。
周錫兵慌了神,趕忙打電話向姐夫王建國求救。
王建國聽完,心裏 “咯噔” 一下,頓時憂心如焚。
畢竟,他的任命書還懸在半空,要到下個月才能塵埃落定,而自己能有機會坐上公社書記這個位子,靠的正是吳德明書記的大力舉薦。
雖說吳書記應該不至於因為這麽一件小事就翻臉不認人,可萬一他遷怒於司機,把車壞了造成的損失全都怪罪到小舅子頭上,那自己能否順利轉正,可就真成了未知數。
王建國在辦公室裏來迴踱步,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突然,他腦海中靈光一閃,第一個就想到了葉衛東。
還記得大年初二那天,葉衛東前來拜訪,閑聊間曾留下一句讓他印象深刻的話:
要是那車真出了問題,他興許能幫著出出主意,想想辦法。
事到如今,也唯有找葉衛東幫忙這一條路可走了。
王建國心急火燎,一刻也不敢耽擱,當即親自跨上那輛老舊的自行車,風風火火地朝著青山大隊的知青點趕去。
一路上,寒風唿嘯著灌進他的衣領,他卻渾然不覺,滿心焦急。
可等到了知青點,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大失所望 —— 偌大的知青點,隻有周學文一人孤零零地守在那兒看書。
王建國顧不上喘口氣,趕忙拉住周學文打聽葉衛東的下落。
周學文撓了撓頭,如實相告:
“葉衛東二月二號就去星城了,到現在都還沒迴來呢。不過,他前些天給我寫了信,信上說他在湖南出版社接了個臨時的翻譯工作,估摸得要半個月才能迴來。
信上還留了個出版社的電話號碼,說是有要緊事兒,打這個電話就能聯係上他。”
王建國一聽,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二話不說,又火急火燎地騎車返迴公社。
一進辦公室,他顧不上喝口水,就迫不及待地搖起了電話,那電話鈴聲仿佛也被他的急切感染,急促地響著。
…………
就在王建國給葉衛東打去電話的這天,葉衛東已然在星城度過了十一天的忙碌時光。
這些日子裏,他宛如一台不知疲倦的機器,每日天不亮就爬起來,伴著晨曦開始翻譯工作,一直忙到深夜,累得倒頭就睡,真正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百年孤獨》全書也就三十來萬字,葉衛東平均每天完成了近兩萬字,到現在,他已經完成三分之二了。
彼時,葉衛東正全神貫注地埋頭於翻譯稿之中,手中的鋼筆在紙上遊走如飛,仿佛與時間賽跑。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屋內的寧靜,緊接著有人高聲喊道:“葉衛東,天河公社的王書記給你打來電話,讓你趕緊去社長辦公室接電話!”
葉衛東心裏 “咯噔” 一下,手不自覺地一抖,千萬別是青山大隊出了什麽大事,要他立馬趕迴去才好。
他趕忙放下手中的筆,把自己的擔憂與身旁的李小娟一說,李小娟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顯然也緊張起來,兩人二話不說,連忙起身,腳步匆匆地朝著劉錦紅的辦公室趕去。
到了那兒,劉錦紅站起身,神色略顯焦急地告訴他們:
“電話剛掛了,估計過兩分鍾就會再打過來,你們稍等。”
果不其然,還沒等滿兩分鍾,電話鈴聲便尖銳地響了起來。
葉衛東深吸一口氣,大步上前,一把抓起電話:
“喂,請問是天河公社的王書記嗎?”
王建國在電話那頭一聽那熟悉的聲音,頓時鬆了口氣,急忙說道:
“衛東同誌,是我,是這樣的,上次你不是說我小舅子那輛車要是出了問題,你能幫著想辦法的嗎?
現在,他的車真的壞了,不知你能不能真的幫著想想辦法。”
葉衛東一聽,原來是車的事兒,緊繃的心弦頓時鬆了下來。
他一邊接電話,一邊朝著李小娟輕輕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絲寬慰的笑容,向她示意沒什麽大礙。
“哦,原來是這事,王書記,就是那輛嘎斯 m21 對嗎?”
“是的!”
“是自動檔的變速箱壞了對嗎?”
“對!”
“王書記,那我就直說了,我確實有辦法能幫著把那車修好,但是修車的費用比較貴。”
一聽說費用不菲,王建國心裏不禁 “突突” 直跳,打起了退堂鼓。
畢竟,他聽周錫兵講過,請老毛子專家修,那可得一萬多塊,這麽大一筆錢,吳書記打死也不會點頭同意的。
不過,他還是抱著一絲希望,試探性地問道:
“衛東同誌,是你自己能修嗎?”
“王書記,這變速箱我不能修,但是我認識一個外國專家,他能修,對了,他就在星城。”
葉衛東口中所說的外國專家,自然就是奧利維爾。
其實,奧利維爾壓根不懂汽車維修,但葉衛東心裏早有盤算,他打算借著奧利維爾這個外國人的身份來搞定修車這檔子事兒。
電話那頭,王建國一聽說還是得請外國專家,滿心的希望瞬間如泡沫般破滅,不由得再次有些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