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用完晚膳迴去的路上,薑妤聽道與那兌換銀票的狀元叫裴妄。


    迴到寢室,薑妤往床上一躺。“快休息快休息。”


    黃明華跟著往床榻上一倒:“這麽緊迫,真是一刻都不讓人休息。”


    “你想做什麽官啊?朝中女官不容易。現在很少有女子想要考功名。”


    黃明華聽到這個話題頓時興奮起來,一個機靈翻身坐起深情注視薑妤道:“你是問我的初級目標還是終極目標啊?”


    “呦,分的這麽細致啊。”


    “當然嘍,初級目標嘛,就是要當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從基層做起也行,哪怕苦點累點也沒什麽。”


    黃明華說這些的時候仿佛眼裏放光:“終極目標嘛,就是當一個比我爹還要大的官。”


    薑妤驚歎:“有誌氣啊,比你爹官職還大的官可沒有多少。”


    “嘿嘿。”黃明華笑笑:“誰讓我爹老說我沒用的,他以後的侯位要繼承給我哥,我偏要自己考取功名證明我比我哥強!”


    “好,祝你成功。”


    “那是。”


    酋時一刻,眾人到廣場上聚集起來。


    夏季的天色,太陽落山晚。


    到現在還天光大亮,卻不會讓人感到熱的煩躁。


    廣場中間有一座大大的石碑。據說是淵源流傳下來的,上麵刻著“心懷天下,品學立世。”


    這是每個博雅學院出去的學子都要銘記於心的。


    待所有人站好,先生終於露麵了。眾人都看著這個傳說中的老者。


    雖說上了年紀卻走路說話一點都不磕絆,“各位從各個城池的層層選拔中出來非常不容易,一直到今天。首先我要對各位發出道賀的聲音。十載寒窗業己成,遠攜書劍入蓬瀛。一枝丹桂鼇頭折,萬裏青雲足下生。覽前賢思己任鐵杵磨針隻求前程似錦;念親情感師恩懸梁刺股但願無愧我心。這是我對你們的要求和祝願。”


    所有人悉心聽著先生的話語。


    “相比各位京城的學子最近也聽到了淮州水患和汝寧幹旱的問題,而淮州和汝寧考來的人也都設身處地的體會過百姓的水生火熱。各位都是有才學的人,現在大家不妨與我探討一下,對於此事各位的看法。”


    下麵的人群開始嘰嘰喳喳的探討起來。


    “安靜!”管教大聲道。


    先生道:“大家不必商討,有什麽想法直接說與我聽便好。”


    “先生,我有一言。”


    眾人迴頭看去,原來是那個對校服過敏的蕭成儒。


    “說。”


    “先輩們基本采用的都是“疏通為主,圍堵為輔”的策略,比如著名的“大禹治水”,大禹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沿著低窪的地勢,動用大量人力開挖河道,讓河流沿著既定水道順勢進入大海。此計可以用在淮州水患上。”


    先生聽了點點頭:“很好,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懂得取先輩的經驗運用到這裏,剩下的人呢?還有什麽別的想法嗎?”


    “先生。”人群中又有人舉手。


    “說。”


    “據我了解,淮州之前的發展較快,百姓人數每年遞增。缺口就在淮州的江河。連年下雨導致沿岸百姓水生火熱,我們可以采用圍堵的方法增高水岸。修築起堅固的堤壩,使江河能容納更多的雨水。這樣能極大地保障了老百姓的穩定生活。”


    “不不不。”人群中立馬跳出來人反駁:“如果按照以前的堤壩形式進行修築,不僅勞民傷財,而且進入汛期後又將重蹈覆轍,徒勞無功。”


    “雖然繁瑣,耗資大,但是帶來的好處也是極大的。”有人也出來反駁。


    先生道:“還有什麽計策可以用呢?”


    這時,一個麵如冠玉的書生道:“很久以前一個朝代的工部尚書曾獻計“束水衝沙法”,可以一用。”


    先生道:“哦?具體講講。”


    “就是收緊沿岸的河道,利用水流巨大的衝擊力,衝刷沉積在河床底部的泥沙,達到清淤防洪的效果。”


    裴妄麵不改色的道出方法。


    薑妤若有所思的看過去,普通的學子對這方麵的知識隻了解個大概,能說出個一二三治理方法已經很好了,如果不是讀過大量書籍,對於此事是想不到此法的。


    看來他除了每日鑽研聖賢書之外還有研究當下時事,難得。


    黃明華在薑妤身邊突然高聲道:“先生,他們都在說淮州水患的問題,那我就說說汝寧幹旱的問題吧。”


    “哈哈哈,好。你說。”先生捋捋胡子道。


    “幹旱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汝寧的氣候和位置都不好。故而,其一可以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將周邊城池的水可以調動起來。其二,植樹造林,營造防風林,廣種樹草,改善汝寧氣候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不錯不錯,答的條理清晰。方法也很中用。以上所有的方法目前我們朝廷都有在做。可是治標不治本,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的子孫後代都不被災害所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先生看著下麵整齊的人群道:“各位還有什麽計策?可以直接迴答。”


    眾人在下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還有什計策可言,目前能說的計策已經被說盡了。還能有什麽創新的想法。


    “先生,我有一計。”


    眾人齊刷刷扭頭看向薑妤。


    “說。”


    “我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然一國兩地同時受到洪澇和幹旱災害。那麽不妨把新修水渠,將兩地挖通,將淮州的江水引到汝寧。讓原本缺水的荒蕪之地瞬間變成可以灌溉的良田,同時還解決了淮州的水患問題,讓飽受洪水侵蝕的淮州從此變成沃野的草原。”


    此言一出先生的眼睛閃過一道光芒。


    “哇,你好厲害,居然還可以這樣我怎麽沒有想到。”黃明華仿佛思想得到了新的淨化洗禮。


    目不斜視的裴妄忽地轉過身來看著薑妤,眼梢下閃著暗光,深深的望著她。


    眾人也開始議論紛紛:“是啊,是啊。一舉兩得的妙計。”


    就在一眾讚同聲中突然衝出來一個大聲:“我並不認為這是什麽好計策。淮州到汝寧有多遠你們不會不知道吧,這個方法同樣勞民傷財,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說,一旦修建起來少說也好十幾年吧。”


    眾人一聽,頓時也認為有道理。


    “對啊,如果這個計策行的話我朝早就應該用了吧。”


    “工程量也太大了吧這。”


    一時間,如果皇位上的那位在這裏的話一定會覺得此時的場麵迴到了那天的朝堂。


    群臣以勞民傷財國庫虧空為由極力反對興修水渠的意見。


    這時,黃明華輕佻的開口道:“愚蠢,創新創新,如果以往被用過了還叫什麽創新。”


    先生道:“好了,肅靜。這個方法有利有弊,但是一旦落成可謂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今日的討論就到這裏,你們下去可以繼續思考,如果還有什麽好的方法可以給我諫言。”


    管教高聲道:“拜師禮正式開始。”


    由於博雅學院的特殊製度,拜師禮隻需學子三叩首便可。


    一頓流程走下來後,到了公布去學測驗名次的時候。


    念到名字的學生上前領取自己的考卷,眾目睽睽,這無疑是對考的好的學生最好的褒獎,而對那些考得不好的學生來說則是處刑。


    黃明華在薑妤旁邊嘀咕著:“完了完了,我好緊張呀。不是要放紅榜嗎?現在怎麽還要當著眾人開始念了。啊啊啊啊。”


    薑妤拍拍她的胳膊安慰道:“別擔心,我看你剛剛在答幹旱治理的時候很有條例啊,不會差的。”


    “這些知識隨便背背嘍,那考題才是千奇百怪的。”黃明華迴想起那些考題都忍不住打個冷戰。


    排名從後往前念。從六十六開始一個個羞憤的上前領會自己的試卷。


    “第六十六名——王冬青。”


    “到。”


    “六十五名——吳樂桐。”


    “到。”


    ......


    終於,聽到看熟悉的名字:“第三十二名——蕭成儒。”


    “到。”


    黃明華撲哧一聲樂出聲來。


    蕭成儒經過黃明華的時候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哈哈哈哈,讓他得瑟,不是很能耐嗎?怎麽排這麽後麵啊,迴家小心被他爹揍。哈哈哈哈。”


    黃明華樂得前仰後合,完全忘了她還失誤,差一點沒考進來的事了,還是薑妤止住了她的大幅度動作。


    “不至於吧,你淡定點。”薑妤出聲提醒道。


    “第三十名——孫德山。”


    “到。”


    ......


    “第十七名——江成蹊。”


    “到。”


    溫潤如玉的聲音響起,周圍的女孩迸發出小小的尖叫,好多女孩都吃溫潤書生這一套。


    “第十五名——江不言。”


    “到。”


    黃明華戳了戳薑妤道:“哎,你這兩個哥哥不錯哎。”


    薑妤淡淡一笑。


    “第十一名——黃明華。”


    “到。”


    輪到自己,黃明華終於不再小聲嘀咕自己的評價了,急忙上前把自己的試卷領迴來。


    強撐著麵無表情迴來後,黃明華立刻愁眉苦臉,指著紙上的勾勾畫畫道:“你看看,這些題出的好偏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臣家的小嬌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鴻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鴻羽並收藏權臣家的小嬌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