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布置完成後,藍羽取下了戰術目鏡,放在了桌子上,像擺弄舊時代的手機一樣劃開了通訊錄,望著最底部的一串已經進入休眠的號碼怔怔出神。
那是他在天堂島的初戀——來自北歐的歐若拉。
歐若拉(拉丁語:aurora,也譯作奧羅拉),羅馬神話中掌管黎明、晨曦的女神,她的原型是原始印歐語係裏的黎明女神hausos。與希臘女神厄俄斯(希臘語:?w?,黎明女神)、印度黎明女神烏莎斯、北歐黎明女神奧絲塔拉等同源,詞源都來自於hausos。晨曦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美好禮物。
藍羽在少年時期就已經認識她了,在很多選修課和專業課上,他們總是坐在相鄰的座位上。在天堂島的校園,總能看到他們兩個肩並肩散步的身影——直到他離開天堂島。
現在,她已經成為官方的探索隊隊長了。既然歐若拉來到了係統空間,無論是出於他們數千個日日月月的感情……亦或者是為了打探情報。
不……藍羽拚命地不讓自己這麽想,他不該利用歐若拉的。正如她也絕不會利用自己。
半小時的糾結後,藍羽走出了心像世界,撥通了那個號碼。
…………
另一個作為心像世界存在的天堂島。
馬卡洛夫顯然已經把他的存在告訴歐若拉了,身為隊長的歐若拉已經派遣了一名隊員來此等待他。
“她正在等著你。我真不敢相信!竟然會在這裏碰上熟人。”蘇雅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藍羽,她前不久才從友愛部被掉了這個匪夷所思的係統空間中,更讓她匪夷所思的是隊長的老相識竟然是一個默默無名的人——但蘇雅深信藍羽絕對沒有看上去那麽簡單。
藍羽打量了蘇雅一眼,他對友愛部的人提不起任何好感,於是不冷不淡地解釋道:“金字塔尖的圈子比金字塔上層的要小很多,等你走到這一步也就明白了。”
聽到這話,蘇雅很想大聲嗬斥對方蔑視秩序的言辭,可這裏畢竟不是現實。她忍住了。
藍羽不在理會對方:“不用你帶路,我對這裏非常熟。謝謝,女士!”
蘇雅討了個沒趣,扭頭走了。
新伊甸的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排上柔嫩的沙灘,在和煦的陽光下,海鷗們在玩耍,歐若拉的隊員們靜靜地坐著眺望海景。
藍羽迴過頭,專心致誌地走起了他走過無數次的林蔭小道,每一步都讓他想起了一次晨曦下的散步。
不一會,他就走到了學生公寓的所在地。
室內的裝修很有品位,和十年前一模一樣——中間一套長沙發,呈環形擺放著,配有柔軟的座椅。牆上掛著幾幅畫,所選位置極佳。全部是寫景畫。
藍羽怔怔地盯著房間內的那個少女——歐若拉。她身穿白色絲綢睡衣,五官柔和,並沒有高緯度人群那樣顯出侵略性的立體感。同樣的,來自北歐的歐若拉並沒有藍冰那麽高挑,身材卻相當豐滿,曲線窈窕。藍羽仔細端詳著數年未見的舊日戀人,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就好像是要用目光挽迴他們相欠的時光。
她卷曲的金色長發高高地向上梳起,陽光從一縷一縷的發從中投射而下;藍羽看見她的雙眸,碧藍色正如公寓外喧囂的大海。
藍羽做了一個深唿吸,聞到了少女身上那股再熟悉不過的味道。不同於藍冰身上如同冰雪中傲然挺立的花枝,歐若拉身上的味道卻像是夏日晨曦中盛放的群花。
歐若拉也在怔怔地看著藍羽——天堂島一別後,他們已經數年未見了。
她曾想過藍羽已經另尋新歡了,畢竟像他那樣優秀的人總是這樣。
現在她又見到了他,見到了藍羽看著她的時候那熾熱的眼光,就明白自己從未被遺忘,她驚奇地看到藍羽金色的瞳孔分別泛著暗紅色和亮藍色的能量紋路。
那雙眼睛仍一如既往地透露著廣袤的智慧,閃爍著堅定,冷靜的光輝。
藍羽真想瞬間衝進去,將歐若拉一把擁住……雙腿卻好像突然變得格外無力……在城市中麵對爾虞我詐的人心建立的疑心讓他忍不住想到或許對方另尋新歡了呢?
歐若拉見到藍羽呆在原地,便走上前,腳步輕的像是在地毯上小跑的幼貓,她緊緊地擁抱了他一下,然後輕輕撫摩著藍羽的麵頰,眼角泛起了淚花,叫起了他的昵稱:“小翅膀……好久不見……很高興再見到你。”
藍羽愣在了原地,歐若拉喊的這個昵稱當初可是讓他被路德維希他們調侃了好久。
“小天使……你又長大了。”感受到的柔軟,羊脂球般的觸感讓他也忍不住稱唿起了對方的昵稱。
聽到這話,歐若拉脖頸以下的皮膚瞬間紅了起來,然後如同野火一樣燒到了她的臉頰上。
他們分離很久了,這次重逢後,他們又一次真誠地凝望對方,兩個靈魂曾經在絕倫如畫的天堂島,跨越百億人海相遇,然後又超脫紛繁的塵世間,在這片神秘的空間相遇。
但這隻是短短的一瞬,歐若拉很快便控製住自己的情緒,然後用一種訴苦和埋怨的口吻說道:“你走以後,新伊甸變了很多。我越來越多地感覺到了,似乎我們成為了……一份人才寶庫。我慢慢理解你為什麽要離開天堂島了。”
藍羽瞬間警覺起來,連連追問道:“他們強迫你來到這片空間?強迫你為他們工作?是誰幹的?”
歐若拉把手慢慢放到他肩膀上:“沒有誰強迫我,是我自己願意來的,他們告訴我這片空間能夠推動人類進步。就是這麽簡單。”
“你知道的,我們在孩童時候收到的教育就要求我們這麽做。為了公共事業,為了全人類的未來……”
說著,歐若拉講起來了她在新伊甸計劃畢業後的工作——為公共事業忙碌著,將所有的注意力一直都集中在公共事業這類大事上,幾乎沒有時間留給她自己,留給自己的需要。
對於自己選擇的生活道路,她並不後悔。她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不僅如此,她甚至還深切地感到一種溫暖、一種集體感、一種超越渺小自我的歸屬感。
隻有迴到天堂島的時候,她才會覺得非常放鬆,自由自在。覺得放鬆,是因為她現在卸下了一身的責任。她現在就是她自己。
藍羽聽著聽著就忍不住了:“我不理解。這當然是我們所受到的教育。可世界已經變成了如今的模樣了。看看這一切吧,麻木不仁,愚昧無知。我會在一個美麗健康的新世界中這麽做,可在一個道德淪喪的世界中。我的第一要義是自報。”
藍羽迴到沙發上坐下來。“自從多年以前我認識你那一刻起,我就擔心有人利用你的善良。”
“現在我看到自己的擔心成真的了,你在係統空間獲得一切,第一受益者必然是公司的上層……我……”
歐若拉托起藍羽的下頜,這樣他們現在就都直接看著對方。臉靠得很近,連唿吸都能感覺到。她溫和地說道:“謝謝你關心我,可我已經長大了,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我理解其中的風險,也懂得保護好自己了。你不必在為我擔心了。”
藍羽側過臉去,他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歐若拉看出來了他的窘迫,用鼻尖在他的側臉上掛了一下:“對不起,我不該讓你感到見外的。”
從新伊甸畢業後,歐若拉很快上升到常人不可企及的位置上。也擁有了眾多的追求者,然而她接觸的大部分男人更關心的隻是她能給他們帶來什麽實惠——而不是在感情上能給予什麽支撐。唯一能夠真正讀懂他並理解他的隻有在天堂島相識的同伴了。
唯一走進她內心的隻有藍羽,重逢時讓對方陷入尷尬,讓她感到一絲難過。
她找到了一個話題緩解氣氛:“你想知道新伊甸之後發生了什麽嗎?”
藍羽點點頭,他離開天堂島之後就再也沒有迴到這個令他魂牽夢繞的故土了,更不知道之後發生的事情。
“先是一個又一個同伴被分配了工作。通常是網絡計算機項目——賽博時代對相關人才需求很大。然後是軍事項目的人員加入了相關的組織,具體的情況我不得而知。最讓我感到不對勁的是原先的教育模式被改變了。”
歐若拉說道:“我們原先的教育要求我們學會思考,批判,多角度思考問題。先是這樣教學生的老師被辭退了,換上來一批新的人員。我在網上搜索過他們的資料,他們都在各自的國家擁有錯綜複雜的人脈關係網,應該就是通過運作來到天堂島的。他們的能力差了很多,幹脆很多人就是來混資曆的富家子弟。”
說到這裏時,歐若拉皺起了眉頭:“最讓我不能接受的就是教育的核心宗旨變了,他們用毫無意義的手段測試我們的服從性。原先隨意穿搭的服裝變了,變成了千篇一律的校服。很多課外活動取消了,比如讀書思考會,交流閱讀會。變成了大規模的學習要求。”
“驕傲!”歐若拉忿忿地大聲說。“他們不懂得這些。他們就是根據蹩腳的教科書來實施自己的想法,”
藍羽也有同樣的感受。他迴答說:“我們在壓抑之下過了那麽久了。”他的思緒迴到了少年時代。在天堂島,在超級危機的時候他就曾與這些事情的苗頭抗爭過。他愣了一下。仔細地打量著她,從頭到腳,一麵點了點頭。“對不起,歐若拉,你的確是……的確是長大了。”
從她的話語,她說話的方式中,藍羽已經感受到了,她不再需要自己為她解惑了,她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分析工具。能夠客觀地看待這個世界而不受到形形色色的誘導。
歐若拉又把話題轉移迴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她作為半個公眾人物,房間裏有保安攝像機。記者們們用攝像機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每天的日常工作,甚至包括個人的起居,都處在那些外部眼睛注視之下,她習以為常的同時又感到一絲厭惡。
“記得我們看過的那本書嗎?我時不時地感覺1984已經成為現實了。”
藍羽點點頭——這是一本反烏托邦的。
1984年的世界被三個超級大國所瓜分——大洋國、歐亞國和東亞國,三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不斷,國家內部社會結構被徹底打破,均實行高度集權統治,以改變曆史、改變語言(如“新話”—newspeak)、打破家庭等極端手段鉗製人們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監視與監聽功能的“電幕”(telescreen)控製人們的行為,以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和對國內外敵人的仇恨維持社會的運轉。
政府機構分為四個部門:和平部負責軍備和戰爭,友愛部負責維持秩序、鎮壓和嚴刑拷打,真理部負責宣傳仇恨和篡改曆史,富裕部負責生產和分配。
而故事的主人公溫斯頓堅信客觀真實的存在,他厭惡自己在真理部從事的篡改曆史事件報道的工作。他反思自己真實的現實生存狀況,感知自己的思維和表達都出現了障礙。在一個眾人皆醉的環境中,溫斯頓以寫日記的方式與自我進行對話和辯論、確認自己的世界觀。舒緩自己的罪惡感和羞恥感。在與裘莉亞(julia)相戀後,出於愛的本能對黨的說教產生懷疑。並逐漸產生了的統治產生懷疑,並且參加了反對“老大哥”的秘密組織,但是溫斯頓經過友愛部的清洗,精神上和肉體上都遭受了瘋狂的摧殘,最終不得不臣服。
溫斯頓越是反抗,就越接近死亡。奧威爾想要告訴讀者的是,盡管人們的生存環境是荒誕的,但人們卻毫無辦法,隻能在悲觀絕望的境遇中對自我存在加以冷嘲熱諷,對荒誕存在加以強烈否定。
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1984年!
今年卻是2084年!已經整整一百年過去了。太像了,太像了。
海底兩萬裏的潛艇變成了現實,1984中的電幕也變成了現實。
新
</p>
布置完成後,藍羽取下了戰術目鏡,放在了桌子上,像擺弄舊時代的手機一樣劃開了通訊錄,望著最底部的一串已經進入休眠的號碼怔怔出神。
那是他在天堂島的初戀——來自北歐的歐若拉。
歐若拉(拉丁語:aurora,也譯作奧羅拉),羅馬神話中掌管黎明、晨曦的女神,她的原型是原始印歐語係裏的黎明女神hausos。與希臘女神厄俄斯(希臘語:?w?,黎明女神)、印度黎明女神烏莎斯、北歐黎明女神奧絲塔拉等同源,詞源都來自於hausos。晨曦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美好禮物。
藍羽在少年時期就已經認識她了,在很多選修課和專業課上,他們總是坐在相鄰的座位上。在天堂島的校園,總能看到他們兩個肩並肩散步的身影——直到他離開天堂島。
現在,她已經成為官方的探索隊隊長了。既然歐若拉來到了係統空間,無論是出於他們數千個日日月月的感情……亦或者是為了打探情報。
不……藍羽拚命地不讓自己這麽想,他不該利用歐若拉的。正如她也絕不會利用自己。
半小時的糾結後,藍羽走出了心像世界,撥通了那個號碼。
…………
另一個作為心像世界存在的天堂島。
馬卡洛夫顯然已經把他的存在告訴歐若拉了,身為隊長的歐若拉已經派遣了一名隊員來此等待他。
“她正在等著你。我真不敢相信!竟然會在這裏碰上熟人。”蘇雅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藍羽,她前不久才從友愛部被掉了這個匪夷所思的係統空間中,更讓她匪夷所思的是隊長的老相識竟然是一個默默無名的人——但蘇雅深信藍羽絕對沒有看上去那麽簡單。
藍羽打量了蘇雅一眼,他對友愛部的人提不起任何好感,於是不冷不淡地解釋道:“金字塔尖的圈子比金字塔上層的要小很多,等你走到這一步也就明白了。”
聽到這話,蘇雅很想大聲嗬斥對方蔑視秩序的言辭,可這裏畢竟不是現實。她忍住了。
藍羽不在理會對方:“不用你帶路,我對這裏非常熟。謝謝,女士!”
蘇雅討了個沒趣,扭頭走了。
新伊甸的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排上柔嫩的沙灘,在和煦的陽光下,海鷗們在玩耍,歐若拉的隊員們靜靜地坐著眺望海景。
藍羽迴過頭,專心致誌地走起了他走過無數次的林蔭小道,每一步都讓他想起了一次晨曦下的散步。
不一會,他就走到了學生公寓的所在地。
室內的裝修很有品位,和十年前一模一樣——中間一套長沙發,呈環形擺放著,配有柔軟的座椅。牆上掛著幾幅畫,所選位置極佳。全部是寫景畫。
藍羽怔怔地盯著房間內的那個少女——歐若拉。她身穿白色絲綢睡衣,五官柔和,並沒有高緯度人群那樣顯出侵略性的立體感。同樣的,來自北歐的歐若拉並沒有藍冰那麽高挑,身材卻相當豐滿,曲線窈窕。藍羽仔細端詳著數年未見的舊日戀人,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就好像是要用目光挽迴他們相欠的時光。
她卷曲的金色長發高高地向上梳起,陽光從一縷一縷的發從中投射而下;藍羽看見她的雙眸,碧藍色正如公寓外喧囂的大海。
藍羽做了一個深唿吸,聞到了少女身上那股再熟悉不過的味道。不同於藍冰身上如同冰雪中傲然挺立的花枝,歐若拉身上的味道卻像是夏日晨曦中盛放的群花。
歐若拉也在怔怔地看著藍羽——天堂島一別後,他們已經數年未見了。
她曾想過藍羽已經另尋新歡了,畢竟像他那樣優秀的人總是這樣。
現在她又見到了他,見到了藍羽看著她的時候那熾熱的眼光,就明白自己從未被遺忘,她驚奇地看到藍羽金色的瞳孔分別泛著暗紅色和亮藍色的能量紋路。
那雙眼睛仍一如既往地透露著廣袤的智慧,閃爍著堅定,冷靜的光輝。
藍羽真想瞬間衝進去,將歐若拉一把擁住……雙腿卻好像突然變得格外無力……在城市中麵對爾虞我詐的人心建立的疑心讓他忍不住想到或許對方另尋新歡了呢?
歐若拉見到藍羽呆在原地,便走上前,腳步輕的像是在地毯上小跑的幼貓,她緊緊地擁抱了他一下,然後輕輕撫摩著藍羽的麵頰,眼角泛起了淚花,叫起了他的昵稱:“小翅膀……好久不見……很高興再見到你。”
藍羽愣在了原地,歐若拉喊的這個昵稱當初可是讓他被路德維希他們調侃了好久。
“小天使……你又長大了。”感受到的柔軟,羊脂球般的觸感讓他也忍不住稱唿起了對方的昵稱。
聽到這話,歐若拉脖頸以下的皮膚瞬間紅了起來,然後如同野火一樣燒到了她的臉頰上。
他們分離很久了,這次重逢後,他們又一次真誠地凝望對方,兩個靈魂曾經在絕倫如畫的天堂島,跨越百億人海相遇,然後又超脫紛繁的塵世間,在這片神秘的空間相遇。
但這隻是短短的一瞬,歐若拉很快便控製住自己的情緒,然後用一種訴苦和埋怨的口吻說道:“你走以後,新伊甸變了很多。我越來越多地感覺到了,似乎我們成為了……一份人才寶庫。我慢慢理解你為什麽要離開天堂島了。”
藍羽瞬間警覺起來,連連追問道:“他們強迫你來到這片空間?強迫你為他們工作?是誰幹的?”
歐若拉把手慢慢放到他肩膀上:“沒有誰強迫我,是我自己願意來的,他們告訴我這片空間能夠推動人類進步。就是這麽簡單。”
“你知道的,我們在孩童時候收到的教育就要求我們這麽做。為了公共事業,為了全人類的未來……”
說著,歐若拉講起來了她在新伊甸計劃畢業後的工作——為公共事業忙碌著,將所有的注意力一直都集中在公共事業這類大事上,幾乎沒有時間留給她自己,留給自己的需要。
對於自己選擇的生活道路,她並不後悔。她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不僅如此,她甚至還深切地感到一種溫暖、一種集體感、一種超越渺小自我的歸屬感。
隻有迴到天堂島的時候,她才會覺得非常放鬆,自由自在。覺得放鬆,是因為她現在卸下了一身的責任。她現在就是她自己。
藍羽聽著聽著就忍不住了:“我不理解。這當然是我們所受到的教育。可世界已經變成了如今的模樣了。看看這一切吧,麻木不仁,愚昧無知。我會在一個美麗健康的新世界中這麽做,可在一個道德淪喪的世界中。我的第一要義是自報。”
藍羽迴到沙發上坐下來。“自從多年以前我認識你那一刻起,我就擔心有人利用你的善良。”
“現在我看到自己的擔心成真的了,你在係統空間獲得一切,第一受益者必然是公司的上層……我……”
歐若拉托起藍羽的下頜,這樣他們現在就都直接看著對方。臉靠得很近,連唿吸都能感覺到。她溫和地說道:“謝謝你關心我,可我已經長大了,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我理解其中的風險,也懂得保護好自己了。你不必在為我擔心了。”
藍羽側過臉去,他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歐若拉看出來了他的窘迫,用鼻尖在他的側臉上掛了一下:“對不起,我不該讓你感到見外的。”
從新伊甸畢業後,歐若拉很快上升到常人不可企及的位置上。也擁有了眾多的追求者,然而她接觸的大部分男人更關心的隻是她能給他們帶來什麽實惠——而不是在感情上能給予什麽支撐。唯一能夠真正讀懂他並理解他的隻有在天堂島相識的同伴了。
唯一走進她內心的隻有藍羽,重逢時讓對方陷入尷尬,讓她感到一絲難過。
她找到了一個話題緩解氣氛:“你想知道新伊甸之後發生了什麽嗎?”
藍羽點點頭,他離開天堂島之後就再也沒有迴到這個令他魂牽夢繞的故土了,更不知道之後發生的事情。
“先是一個又一個同伴被分配了工作。通常是網絡計算機項目——賽博時代對相關人才需求很大。然後是軍事項目的人員加入了相關的組織,具體的情況我不得而知。最讓我感到不對勁的是原先的教育模式被改變了。”
歐若拉說道:“我們原先的教育要求我們學會思考,批判,多角度思考問題。先是這樣教學生的老師被辭退了,換上來一批新的人員。我在網上搜索過他們的資料,他們都在各自的國家擁有錯綜複雜的人脈關係網,應該就是通過運作來到天堂島的。他們的能力差了很多,幹脆很多人就是來混資曆的富家子弟。”
說到這裏時,歐若拉皺起了眉頭:“最讓我不能接受的就是教育的核心宗旨變了,他們用毫無意義的手段測試我們的服從性。原先隨意穿搭的服裝變了,變成了千篇一律的校服。很多課外活動取消了,比如讀書思考會,交流閱讀會。變成了大規模的學習要求。”
“驕傲!”歐若拉忿忿地大聲說。“他們不懂得這些。他們就是根據蹩腳的教科書來實施自己的想法,”
藍羽也有同樣的感受。他迴答說:“我們在壓抑之下過了那麽久了。”他的思緒迴到了少年時代。在天堂島,在超級危機的時候他就曾與這些事情的苗頭抗爭過。他愣了一下。仔細地打量著她,從頭到腳,一麵點了點頭。“對不起,歐若拉,你的確是……的確是長大了。”
從她的話語,她說話的方式中,藍羽已經感受到了,她不再需要自己為她解惑了,她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分析工具。能夠客觀地看待這個世界而不受到形形色色的誘導。
歐若拉又把話題轉移迴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她作為半個公眾人物,房間裏有保安攝像機。記者們們用攝像機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每天的日常工作,甚至包括個人的起居,都處在那些外部眼睛注視之下,她習以為常的同時又感到一絲厭惡。
“記得我們看過的那本書嗎?我時不時地感覺1984已經成為現實了。”
藍羽點點頭——這是一本反烏托邦的。
1984年的世界被三個超級大國所瓜分——大洋國、歐亞國和東亞國,三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不斷,國家內部社會結構被徹底打破,均實行高度集權統治,以改變曆史、改變語言(如“新話”—newspeak)、打破家庭等極端手段鉗製人們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監視與監聽功能的“電幕”(telescreen)控製人們的行為,以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和對國內外敵人的仇恨維持社會的運轉。
政府機構分為四個部門:和平部負責軍備和戰爭,友愛部負責維持秩序、鎮壓和嚴刑拷打,真理部負責宣傳仇恨和篡改曆史,富裕部負責生產和分配。
而故事的主人公溫斯頓堅信客觀真實的存在,他厭惡自己在真理部從事的篡改曆史事件報道的工作。他反思自己真實的現實生存狀況,感知自己的思維和表達都出現了障礙。在一個眾人皆醉的環境中,溫斯頓以寫日記的方式與自我進行對話和辯論、確認自己的世界觀。舒緩自己的罪惡感和羞恥感。在與裘莉亞(julia)相戀後,出於愛的本能對黨的說教產生懷疑。並逐漸產生了的統治產生懷疑,並且參加了反對“老大哥”的秘密組織,但是溫斯頓經過友愛部的清洗,精神上和肉體上都遭受了瘋狂的摧殘,最終不得不臣服。
溫斯頓越是反抗,就越接近死亡。奧威爾想要告訴讀者的是,盡管人們的生存環境是荒誕的,但人們卻毫無辦法,隻能在悲觀絕望的境遇中對自我存在加以冷嘲熱諷,對荒誕存在加以強烈否定。
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1984年!
今年卻是2084年!已經整整一百年過去了。太像了,太像了。
海底兩萬裏的潛艇變成了現實,1984中的電幕也變成了現實。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