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我國人才選拔機製在不停的完善,直到隋唐時期科舉製的誕生,徹底打破了世家大族對朝堂的壟斷,讓許多寒門子弟也有機會出將入相,成為國家棟梁。


    在中國科舉考試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響亮的名字“狀元”。一千三百年來,這個名字風靡過整個中國大地。使千百萬士子追逐著這頂桂觀,通過金榜題名,步入政壇,獲得升官晉級的機會。


    時光荏苒,轉眼一年即逝,栗毓美從鄉試一路考上會試,終於等到了朝廷開科取士的機會。


    今年又麵臨朝廷科舉大考,全國各地學子,均赴京城趕考,以求一舉奪魁。


    栗毓美夫婦倆早已商議好,給栗毓美籌措盤纏,讓他赴京趕考,以求博取功名,光宗耀祖。


    這一日栗毓美打點好行裝,帶上盤纏,辭別父母兄弟,踏上了赴京趕考的路途。


    栗毓美19歲這年,恰逢京城大考。他遵從父命,帶著書僮進京趕考,求取功名。


    越靠近京城越繁華。天剛蒙蒙亮,北京城橙光四起,漸漸青蔥的山頭枝尖凝露。泠泠瓦色融進一片湖光,還未褪去的日出淡淡暈開。


    客船停泊在碼頭,晚歸的漁船三三兩兩,燭火微弱,頃刻熄滅。水流映出城中長橋上係的燈籠,水車木輪緩緩而有節奏地轉動。栗毓美找了間客棧住下。客棧住了許多學子,有很多也是進京趕考的。


    城中貴族世家亦不在少數,繁華程度遠非窮鄉僻壤無人問津的渾源州可比。


    晚上,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聽到窗外有陣陣簫聲傳來,便披衣走出了房間。


    客棧裏有座涼亭,月光下,隱約看見旁邊盤膝坐著一位青年書生,白衫雪巾,手撫玉簫,如玉樹臨風,恍若仙人。


    那是個少年,玉冠束發,藍袍加身,眉毛粗平,雙眼皮很寬,眼睛圓大,體格魁梧,剛直中透著一股實誠勁。


    栗毓美本精通音律,今見這青年書生簫藝出類拔萃,聽到妙處,不禁高聲讚道:“好簫,好簫!真如仙樂,敢問兄台名諱?”


    青年書生停下來,抬頭看了一眼栗毓美,知他不是尋常之輩,便朗聲答道:“在下林則徐,乃福建舉子,今赴京趕考,途經此地,一時興起,胡亂吹上一曲,兄台如不見笑,就請過來一敘。”


    “兄台談吐得體、天資聰慧,這次應試定會有收獲。”


    “多謝林兄的吉言,小可十分欽佩林兄的才華,相請不如偶遇,小生想請林兄喝酒,不知能否賞個臉?”栗毓美說道。


    “既然栗兄相邀,我們哪有不去之理呢?”


    “也好!那我們邊喝酒邊吟詩作對吧!”


    知識能改變命運,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林則徐有一個很好的家庭氛圍這一點很重要,但關鍵還是在於他本人的天賦。林則徐四歲的時候,父親就把他抱在膝上口授章句,七歲的時候就能獨自作文章了。


    栗毓美走過去,也盤膝坐下,與林則徐談論詩詞音律。兩人一見如故,越談越投緣,便結伴上路,一同赴京。


    “夫水運之策,天下江河匯於大海……”中氣十足的聲音從窗外傳來,是二者論道。正在言談的栗毓美手舞足蹈,麵色激動,兩頰一抹紅。


    “水共治,河暢其流,水複其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林則徐與栗毓美坐在一間雅致的茶室裏,品著清香的茶水,欣賞著窗外的花園景色。兩人都是文化人,對於詩詞歌賦有著共同的興趣,因此他們的對話也自然而然地圍繞著文學藝術展開。


    林則徐讚歎道:“栗兄,您的才華真是令人佩服。您的詩詞如行雲流水,字字珠璣,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栗毓美謙虛地笑了笑:“林兄過獎了。您才是當世的文壇巨擘,我對您的崇敬之情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林則徐搖了搖頭:“栗兄,您太客氣了。”


    栗毓美微笑著點了點頭:“林兄過獎了。”


    兩人相互讚美著對方,彼此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暢快。他們談論著各自的創作心得,分享著彼此的寫作經驗。林則徐向栗毓美講述了他在官場上的見解,以及他對於文學與政治的關係的思考。栗毓美則向林則徐展示了他的新作品,讓林則徐感受到了他對於詩歌的獨特見解。


    隨著酒過三巡,兩人的談話逐漸深入。他們開始探討起了更加深刻的話題,如人生哲學、社會現象等。


    林則徐對於栗毓美的見解讚歎不已,他發現栗毓美不僅在文學上有著出色的才華,而且對於社會問題也有著獨到的見解。


    栗毓美則對林則徐的政治智慧深感敬佩,他從林則徐的話語中感受到了一種深邃的思考和洞察力。兩人的交流不僅增進了彼此的了解,也讓他們對於各自領域的認識更加深入。


    漸漸地,兩人的談話轉向了對於人生的思考。他們談論著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追求自己的夢想。他們分享了彼此的人生經曆,互相鼓勵和支持。


    最後,林則徐與栗毓美相視而笑,心中都湧起了一股對於友誼的感激之情。他們意識到,這次的交流不僅僅是一次文學上的碰撞,更是一次心靈的交匯。他們決定保持聯係,繼續在文學和人生的道路上互相扶持,共同成長。


    這次的相聚,讓林則徐和栗毓美都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和愉悅。他們明白,這種真摯的友誼將會伴隨著他們的一生,成為他們創作和生活的動力。


    在這個美好的夜晚,林則徐與栗毓美共同舉杯,慶祝著他們的相遇和友誼。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對於未來的期待和希望,他們相信,隻要堅持不懈,他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一路上,兩人相互切磋學問,均暗自欽佩對方才學,栗毓美更是覺得林則徐才學勝過自己一籌。本來他此番進京趕考是衝著頭名狀元去的,如今不得不驚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了。


    栗毓美到京城後便趕去報名參加殿試,結果殿試報名官卻向他索要銀子,氣得他大罵道:“這是什麽道理,士子參加科舉殿試,乃是皇上招賢納士,讓我們這些寒門學子有盡忠報國的機會,你膽敢阻攔?”


    栗毓美的嗓門大,來往的書生都聽見了,於是一些寒門學子圍到一起議論紛紛。那位殿試報名官怕事情鬧大,眼睛一瞪說道:“小子,你等著瞧。”


    這裏發生的一幕剛巧被一位路過的中年男子瞧見,待人群散去後,他走到栗毓美身邊小聲說道:“小兄弟真是好膽量,不過你今天得罪了劉尚書,這次殿試恐怕無望了。”


    “哪個劉尚書,我什麽時候得罪他了?”栗毓美有些不解地問道。


    “剛剛門外那位殿試報名官,就是禮部尚書劉長風,你今天的舉止讓他丟了顏麵,他肯定是要找你秋後算賬的。”男子解釋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煌煌魏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陵花染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陵花染顏並收藏煌煌魏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