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司溝通的語言藝術
張嘴就來:99%的人都不知道的即興發言技巧 作者:林望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在工作中同上司之間的關係比同下級和同級之間的關係重要,而在與上司的溝通和聯係之中,語言又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就不能不在同上司談話的語言藝術上多下功夫。每個人幾乎每天都要與自己的上司對話、匯報情況、請示工作及日常寒暄。在此過程中,每個人都不自覺地用了許多技巧,下麵我們從五個方麵進行分析。
●巧妙地恭維上司
這裏所取詞意純粹是技術方麵的,絲毫不涉及道德問題。恭維,絕不等同於“拍馬屁”,因為被恭維是每個人的需要,你的上級自不例外。沒有人會認為自己的存在是無價值的,人們都渴求得到別人的重視,上級更願意在下級的恭維中找到自我滿足的感覺。
提起韓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助漢高祖劉邦一統天下,被封為楚王,後來因政治鬥爭,被高祖擒獲。劉邦本就是市井出身,想趁此機會嘲弄他一下,於是就問:“你看以我的能力,可以帶多少兵馬?”答曰:“陛下可將兵十萬。”高祖接著又問及相國蕭何,答曰百萬。最後劉邦問道:“你韓信可帶多少兵呢?”韓信迴答說:“臣將兵多多益善爾。”就是說:我帶兵是越多越好啊。劉邦因此戲弄他說:“既然是這樣,你為什麽還敗在我手下,被捉住了呢?”這位大將軍應聲答曰:“我隻善於統率士兵,而陛下您卻擅長駕馭將軍啊!”意思就是說雖然咱們各有所長,但你比我高明多了,我不如你。
韓信的話說得何等的高明,雖然這是在恭維漢高祖,但的確有水平,從語言藝術的角度上講,找不出一點毛病。更難得的是這是發生在自己被擒、身陷牢獄之後,居然有這樣的機智!韓信雖沒有保住自己的性命,但至少在此保住了麵子,又讓高祖高興,一箭雙雕,可謂絕妙之極矣。當然,這正是恭維的關鍵,如果功夫不到家,不分場合、對象,盲目運用,或者語言運用過於庸俗,反而會自討沒趣。
●不抖摟上級的隱私
俗話說:打人莫打臉,罵人莫揭短。在中國,“麵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為了“麵子”,小則翻臉,大則會鬧出人命。很多人可以吃悶虧,也可以吃明虧,但就是不能吃“沒有麵子”的虧。如果你不顧別人的麵子,總有一天會吃苦頭。因此,老於世故的人從不輕易在公開場合說別人尤其是上司的壞話,寧可高帽子一頂頂地送,既保住了別人的麵子,別人也會如法炮製,給你麵子,彼此心照不宣、盡興而散。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做了皇帝後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窮哥們兒到京城找他。這些人滿以為朱元璋會念在老朋友的情分上給他們封個一官半職,誰知朱元璋最忌諱別人揭他的老底,以為那樣會有損自己的威信,因此對來訪者大都拒而不見。
有位朱元璋兒時的好友,千裏迢迢從老家鳳陽趕到南京,幾經周折才算進了皇宮。一見麵,這位老兄便當著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來:“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還認得我嗎?當年咱倆一塊兒光著屁股玩耍,你幹了壞事總是讓我替你挨打。記得有一次咱倆一塊兒偷豆子吃,背著大人用破瓦罐煮。豆還沒煮熟你就先搶起來,結果把瓦罐打爛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喉嚨裏還是我幫你弄出來的。你忘了嗎?”
這位老兄還在喋喋不休嘮叨個沒完,朱元璋卻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揭我的短處,讓我這個當皇帝的臉往哪兒擱。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這個人殺了。
“為尊者諱”,這是官場的一條規矩。一個人,無論他原來的出身多麽低賤,有過多麽不光彩的經曆,一旦當上了大官、爬上了高位,他身上便罩上了靈光,變得神聖起來。往昔那見不得人的一切,要麽一筆勾銷,永不許再提;要麽重新改造、重新解釋,賦予新的含義。這位窮哥們兒哪懂得這一點,自以為與朱元璋有舊交,居然當眾揭了皇帝的老底,觸犯了“逆鱗”,豈不是自找倒黴嗎?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與上司溝通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傷害上司的尊嚴,同時注意替上司保守他不想讓別人知道的秘密。
●忠誠求實
作為一名上級,你喜歡怎樣的下屬?虛偽的小人還是誠實的君子?盡管這兩者在某些時候似乎難以抉擇,然而至少態度上很多人傾向於後者。那麽,請你不要忘記,你的上級也正以這種目光在審視自己的下屬。上級的眼中,工作能力等因素固然重要,然而他在評價下屬時首先看的卻是他的態度,你在與上級談話中、語言藝術的斟酌中可千萬不能忘卻這一點。
當年戴高樂將軍作為法蘭西民族的拯救者進入巴黎時,蓬皮杜先生隻不過是一個中學教員,他當時是懷著無比崇拜的心情注視戴高樂走向愛麗舍宮的。後來,蓬皮杜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進入政府工作,並因此得以見到戴高樂,後者當時是法國總統。每逢他與總統談話時,總是懷著虔誠的心情注視著,實事求是地匯報自己的工作,一字不漏地聽取總統指示,然後不折不扣地加以執行。蓬皮杜不喜虛與委蛇,他與總統談話時總是抱著忠貞不二的精神接受訓示。正是他這種忠誠求實的態度得到了戴高樂的賞識,這種賞識源於蓬皮杜求實的精神和高超的語言藝術。在戴高樂的扶持下,他成了接班人,升至總理,後來他終於入主愛麗舍宮。
蓬皮杜的成功或許有其他因素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他的這種工作精神和語言藝術,為他鋪平了通向總統寶座的道路。
●請將不如激將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遊說上司的場麵,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恐怕要算諸葛亮勸說吳主孫權聯劉抗曹了。這位“人中臥龍”使用的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激將法”。
劉備兵敗新野以後,一潰千裏,無力反擊,除了與江東孫權聯合抗衡曹操以外別無他法。孔明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說服孫權建立同盟。如果換了一般的使者,為了請求對方全力增援,一定會低聲下氣地勸說。而孔明則不然,他對當時的形勢了如指掌,利用孫劉兩家唇齒相依的關係,表現出一副比較強硬的態度,以劉備與孫權的對比來刺激後者的自尊心,使之奮起一戰。
孔明首先說:“現值天下大亂之際,將軍(指孫權)您舉兵江東,我主劉備募兵於漢南,同時與曹操爭奪天下,但在這幾年之中,曹操已經幾乎把其他各路諸侯都鏟平了,現在更是吞並荊州,名震天下,英雄盡被其網羅,因此造成我主劉備今日這敗勢。現在曹操親統大軍南下,虎視江東,將軍您是否也權衡一下自己的力量以對付這種局麵,若您打算與他決一死戰,則不如幹脆早早和曹操斷絕交往,早做準備;如不想這樣,不如聽從部分謀士的意見,整兵束甲,及早投降了吧!大戰即臨,再不做決定可就來不及了。”
孫權不高興地問道:“照你的說法,劉備為何不投降曹操呢?”孔明答曰:“您知道田橫的故事嗎?他不過是齊國壯士,況且忠義不二,不願投降漢高祖而自殺了,更何況我主劉備乃堂堂漢室宗親,英才蓋世、天下仰慕,消滅曹操之事無論成敗與否,隻能說是天命,怎麽可以投降呢?”言下之意是:劉備決不可降,唯孫權可降。
身為一國之主的孫權,如何受得了如此刺激?他當時不過二十六歲,正值血氣方剛,果然大怒,因而痛下決心:“我領有江東數郡土地、精兵幾十萬,怎麽能甘居人下投降曹操呢?我已經決定了(聯劉抗曹)。”
激將法成功以後,孔明又仔細地為孫權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和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了曹軍的弱點,判明了赤壁之戰後天下三分的發展趨勢,因而徹底解除了孫權的不安和顧慮。孫權果然因此而心情大悅、信心十足,在隨後召開的禦前會議上下了死命令,抗曹到底。不久孫劉聯軍與曹操在長江上進行了一次決戰──“赤壁之戰”,曹操大敗而歸,從此天下三分。這不能不歸功於諸葛亮那驚人的智慧和傑出的語言藝術。
●迂迴前進,攻其弱點
《莊子》裏有句名言叫“無用之用”,它的意思是說,被認為沒有用的事物,最後往往會變成最有用的。下級與上級之間的關係,決定了你在勸說自己的上司時有些事不便直接說起,這時談話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導入正題,那樣反而極容易引起上級的反感。如果你善於迂迴繞道前進,從其弱點下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精確地運用語言藝術,那樣成功就容易多了。
戰國時代,長平之役後,趙國受到致命一擊,形勢急轉而下。趙國眼看就要被秦軍吞並,於是向齊國求救。按照當時的慣例,齊王要求以長安君為人質,否則就不出兵。長安君是趙孝成王最小的弟弟,最受母親趙太後寵愛,而此時的趙國,由於國君年幼,政權實際上正是掌握在太後手中。趙太後拒絕齊國的要求,無論重臣們如何勸諫,就是不點頭,並且說:“如果再有人勸我送長安君為質,我就當眾把口水唾到他臉上!”局麵異常緊張,此時的太後已被本能的母子之情所蒙蔽,無法正確地對大局做出判斷。而要突破眼前的困境,就非得說服她答應條件不可,可誰又敢行此舉呢?
當時有位名叫觸龍的元老重臣,善於出謀劃策,精通語言藝術。他知道,太後正在氣頭上,如果非要厚著臉皮去勸她接受齊國提出的條件,沒準兒真的會被她吐口水,於是想出一條妙計。一天,觸龍裝作若無其事地慢步走進宮廷。這在當時是不允許的,因為大臣見國君時必須“趨”,也就是小步快跑。因此他先抱歉說:“我的腳有些小毛病,行走困難,故許久未向您請安,但卻又擔心太後您的健康狀況,所以前來謁見……”太後迴答:“我都是以車代步。”“……那麽飲食方麵呢?”……二人接著聊了一些日常瑣碎的話題,趙太後見不是進諫的,表情也稍微緩和下來了。
觸龍的上述語言可以說就是我們在開頭提到的“無用之用”,以和主題無關的話語先解除對方的戒心,進而找出共同話題,以便使談話能繼續下去。試想,如果觸龍一開始便先說“對不起……”,然後就很快轉到正題上去,事情又會怎樣演變呢?也許太後真的會立刻把口水唾在他臉上,轉身迴宮,那麽觸龍的老臉可就丟盡了,而且對問題的解決起不到任何作用。
觸龍趁此氣氛緩和之際,又再度迂迴,影射太後的弱點。他說:“我有個小兒子,非常不成材,真叫我感到擔憂。我的年紀也大了,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向太後請求,讓他到王宮裏當個衛士,把他的事情安頓好……”這番話引起了太後的興趣,她笑著說:“看來父親也是疼愛小兒子的。”並堅決認為母親比父親更是如此。話說到這裏,可以看出些苗頭了。觸龍故意提起自己對幼子的寵愛,不過是想借此引出太後的幼子——長安君做話題罷了。他成功了,並且在這一方麵與太後持一致觀點,引起對方共鳴,又為下文埋下伏筆。
接著,觸龍又以長安君的姐姐燕後和長安君作對比,有意說趙太後更疼愛燕後,因為燕後出嫁時她不但難舍難離(這是感情的寵愛),而且還經常為她在燕國的地位而擔憂,希望她不要失寵、子孫都能顯貴(這是政治上的寵愛)。至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趙太後肯定會因此而考慮到了她對長安君的態度以及送他去做人質這件事,故一時間陷於沉思。觸龍趕緊趁熱打鐵,說:“古往今來,沒有哪位封侯的地位能持續三代不衰,王族的子孫並非都是不肖者,但他們沒有尺寸之功就居高位,沒有為國盡絲毫之力而有優俸,所以眾人不服,最終的結果是耽誤了自己。現在您賜給長安君崇高的地位、肥沃的封地,卻不給他建功立業的機會,萬一在您百年之後,他的地位怎麽能保得住呢?”太後終於因此而同意了讓長安君入齊為人質,趙國也因此獲得了救兵。
同趙太後一樣,你的上司肯定不是個傻瓜,或許是名政治家,或許是位有相當力量的人物,他之所以不接受你的建議,極可能是隻為被一點小小的盲目性錯誤所蒙蔽,你要做的,就是給他打開這個死結。你當然可以在導入正題以後便展開一串串的理論,但這是很難成功的,因為你麵對的對手是上司而不是下屬,而且萬一你稍微說錯一句,立刻會遭到反駁,甚至因此而啞口無言,灰溜溜地敗下陣來。
●鍥而不舍
《荀子》中有言:“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在工作中我們也常會遇到難以說服別人的情況,這時我們可以想想電視中的廣告,年複一年,日複一日,一日數次,它都在重複那幾個相同的文字,以致孩子們能順口誦出。這就是鍥而不舍地勸說的誘惑力,最終使人無法抗拒,至少腦海中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宋朝“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宰相趙普大家都不陌生。趙普確實是一個沉著、果斷,擁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是宋初經曆太祖、太宗兩朝的名相和一代元勳。據說有一次他向太祖推薦一位賢才為官,未被準許,第二天上朝時又當麵請示,又被壓下了。第三天趙普幹脆遞上了奏章,也就是請示報告。這樣連續三次可把皇帝的怒火引了上來,太祖大發雷霆,將奏章當場撕破丟在地下。但這位宰相卻麵不改色,將碎片撿起,迴家後拚湊起來粘上,改日又呈了上去。皇帝終於讓步了。事實也證明,趙普是正確的,被推薦者後來為國家立下赫赫功勞,皇帝也因此而更加敬佩趙普。
後來,皇帝問趙普:“如果我當時仍不允許,你打算怎麽辦?”他迴答說:“有奸人必定要把他清出官吏隊伍,有賢才必定起用,這是古今通論,我身為宰相,怎麽敢知賢不舉呢?陛下當時不過想考驗一下罷了,怎麽會棄賢才而不用?”事辦得實在,話也答得巧妙,既表明態度,又順便吹捧了皇帝一下,雙方相悅,豈不美哉?
然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對自己建議的正確性有相當大的把握,否則後果可能有些不妙,即使是這一條件具備了,“鍥而不舍”也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不分地點、場合、時機地喋喋不休,那樣反而會讓對方討厭,覺得你是個“愛嘮叨的家夥”。
因此,在使用鍥而不舍的技巧說服別人時,也應該做到適可而止才行。隻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不卑不亢
很多人在麵對上司時,難免有所顧忌,姿態放低或阿諛奉承,以委曲求全換得上司的笑臉。其實大可不必畏首畏尾,麵對上司不卑不亢,言語有理有據,上司會對你產生尊重、敬佩之情。
戰國時期,楚晉交鋒,楚國俘虜了晉大夫荀罌,晉國俘虜了楚公子穀臣。戰後,晉國提出用穀臣換迴荀罌,楚王考慮到荀罌之父荀首是晉軍的副帥,想借機軟化荀首,使之傾向楚國。
荀罌迴國前,楚王親自召見了他。考慮到荀罌倘能世襲其父之職,手握重兵,如能爭取荀罌,則能保日後楚晉安寧。
楚王問道:“你當了俘虜,是否怨恨我?”
荀罌答道:“晉楚交戰,由於我無才作戰,因此被俘,您能放我迴國,這是您對我的恩惠,我怎麽能夠怨恨您呢?”
楚王緊接著說:“那麽你是否感激我呢?”
荀罌正色道:“我為什麽要感激您呢?兩國交戰,都是為了解除民眾之苦難,此是國與國之間的糾紛,並非我個人之事,因此無任何感激之言。”
荀罌巧借國與國的糾紛,避開了個人恩怨,也就使自己與楚王完全平等,既表達了自己以德報怨之心,又巧妙地譏諷了楚王的小氣與狹隘。
楚王不甘心,於是又問道:“你迴國後如何報答我呢?”
荀罌迴答說:“我們之間並無恩怨,因此無怨也無德,我不知如何報答。”
楚王見荀罌不為自己拉攏所動,於是最後試探說:“倘若以後你領兵作戰將會如何?”
荀罌迴答說:“如果迴國後國君和家父都能免我一死,讓我領兵作戰,如果遇到楚軍,我將不敢迴避,直到戰死,決不三心二意,以盡忠臣之責。”
楚王聽後,既對他無可奈何,又對他敬佩不已,於是舉行了隆重的儀式,送荀罌迴國。
荀罌身為受俘之臣、戰敗之將,麵對楚王的利誘,巧言表明了將與楚軍作戰的氣概,句句懇切感人,擲地錚錚有聲,使楚王既失望又敬佩。因此,在與上司溝通時,也要做到不卑不亢,不要一味地巴結上司,而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立場。
●巧妙地恭維上司
這裏所取詞意純粹是技術方麵的,絲毫不涉及道德問題。恭維,絕不等同於“拍馬屁”,因為被恭維是每個人的需要,你的上級自不例外。沒有人會認為自己的存在是無價值的,人們都渴求得到別人的重視,上級更願意在下級的恭維中找到自我滿足的感覺。
提起韓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助漢高祖劉邦一統天下,被封為楚王,後來因政治鬥爭,被高祖擒獲。劉邦本就是市井出身,想趁此機會嘲弄他一下,於是就問:“你看以我的能力,可以帶多少兵馬?”答曰:“陛下可將兵十萬。”高祖接著又問及相國蕭何,答曰百萬。最後劉邦問道:“你韓信可帶多少兵呢?”韓信迴答說:“臣將兵多多益善爾。”就是說:我帶兵是越多越好啊。劉邦因此戲弄他說:“既然是這樣,你為什麽還敗在我手下,被捉住了呢?”這位大將軍應聲答曰:“我隻善於統率士兵,而陛下您卻擅長駕馭將軍啊!”意思就是說雖然咱們各有所長,但你比我高明多了,我不如你。
韓信的話說得何等的高明,雖然這是在恭維漢高祖,但的確有水平,從語言藝術的角度上講,找不出一點毛病。更難得的是這是發生在自己被擒、身陷牢獄之後,居然有這樣的機智!韓信雖沒有保住自己的性命,但至少在此保住了麵子,又讓高祖高興,一箭雙雕,可謂絕妙之極矣。當然,這正是恭維的關鍵,如果功夫不到家,不分場合、對象,盲目運用,或者語言運用過於庸俗,反而會自討沒趣。
●不抖摟上級的隱私
俗話說:打人莫打臉,罵人莫揭短。在中國,“麵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為了“麵子”,小則翻臉,大則會鬧出人命。很多人可以吃悶虧,也可以吃明虧,但就是不能吃“沒有麵子”的虧。如果你不顧別人的麵子,總有一天會吃苦頭。因此,老於世故的人從不輕易在公開場合說別人尤其是上司的壞話,寧可高帽子一頂頂地送,既保住了別人的麵子,別人也會如法炮製,給你麵子,彼此心照不宣、盡興而散。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做了皇帝後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窮哥們兒到京城找他。這些人滿以為朱元璋會念在老朋友的情分上給他們封個一官半職,誰知朱元璋最忌諱別人揭他的老底,以為那樣會有損自己的威信,因此對來訪者大都拒而不見。
有位朱元璋兒時的好友,千裏迢迢從老家鳳陽趕到南京,幾經周折才算進了皇宮。一見麵,這位老兄便當著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來:“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還認得我嗎?當年咱倆一塊兒光著屁股玩耍,你幹了壞事總是讓我替你挨打。記得有一次咱倆一塊兒偷豆子吃,背著大人用破瓦罐煮。豆還沒煮熟你就先搶起來,結果把瓦罐打爛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喉嚨裏還是我幫你弄出來的。你忘了嗎?”
這位老兄還在喋喋不休嘮叨個沒完,朱元璋卻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揭我的短處,讓我這個當皇帝的臉往哪兒擱。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這個人殺了。
“為尊者諱”,這是官場的一條規矩。一個人,無論他原來的出身多麽低賤,有過多麽不光彩的經曆,一旦當上了大官、爬上了高位,他身上便罩上了靈光,變得神聖起來。往昔那見不得人的一切,要麽一筆勾銷,永不許再提;要麽重新改造、重新解釋,賦予新的含義。這位窮哥們兒哪懂得這一點,自以為與朱元璋有舊交,居然當眾揭了皇帝的老底,觸犯了“逆鱗”,豈不是自找倒黴嗎?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與上司溝通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傷害上司的尊嚴,同時注意替上司保守他不想讓別人知道的秘密。
●忠誠求實
作為一名上級,你喜歡怎樣的下屬?虛偽的小人還是誠實的君子?盡管這兩者在某些時候似乎難以抉擇,然而至少態度上很多人傾向於後者。那麽,請你不要忘記,你的上級也正以這種目光在審視自己的下屬。上級的眼中,工作能力等因素固然重要,然而他在評價下屬時首先看的卻是他的態度,你在與上級談話中、語言藝術的斟酌中可千萬不能忘卻這一點。
當年戴高樂將軍作為法蘭西民族的拯救者進入巴黎時,蓬皮杜先生隻不過是一個中學教員,他當時是懷著無比崇拜的心情注視戴高樂走向愛麗舍宮的。後來,蓬皮杜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進入政府工作,並因此得以見到戴高樂,後者當時是法國總統。每逢他與總統談話時,總是懷著虔誠的心情注視著,實事求是地匯報自己的工作,一字不漏地聽取總統指示,然後不折不扣地加以執行。蓬皮杜不喜虛與委蛇,他與總統談話時總是抱著忠貞不二的精神接受訓示。正是他這種忠誠求實的態度得到了戴高樂的賞識,這種賞識源於蓬皮杜求實的精神和高超的語言藝術。在戴高樂的扶持下,他成了接班人,升至總理,後來他終於入主愛麗舍宮。
蓬皮杜的成功或許有其他因素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他的這種工作精神和語言藝術,為他鋪平了通向總統寶座的道路。
●請將不如激將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遊說上司的場麵,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恐怕要算諸葛亮勸說吳主孫權聯劉抗曹了。這位“人中臥龍”使用的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激將法”。
劉備兵敗新野以後,一潰千裏,無力反擊,除了與江東孫權聯合抗衡曹操以外別無他法。孔明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說服孫權建立同盟。如果換了一般的使者,為了請求對方全力增援,一定會低聲下氣地勸說。而孔明則不然,他對當時的形勢了如指掌,利用孫劉兩家唇齒相依的關係,表現出一副比較強硬的態度,以劉備與孫權的對比來刺激後者的自尊心,使之奮起一戰。
孔明首先說:“現值天下大亂之際,將軍(指孫權)您舉兵江東,我主劉備募兵於漢南,同時與曹操爭奪天下,但在這幾年之中,曹操已經幾乎把其他各路諸侯都鏟平了,現在更是吞並荊州,名震天下,英雄盡被其網羅,因此造成我主劉備今日這敗勢。現在曹操親統大軍南下,虎視江東,將軍您是否也權衡一下自己的力量以對付這種局麵,若您打算與他決一死戰,則不如幹脆早早和曹操斷絕交往,早做準備;如不想這樣,不如聽從部分謀士的意見,整兵束甲,及早投降了吧!大戰即臨,再不做決定可就來不及了。”
孫權不高興地問道:“照你的說法,劉備為何不投降曹操呢?”孔明答曰:“您知道田橫的故事嗎?他不過是齊國壯士,況且忠義不二,不願投降漢高祖而自殺了,更何況我主劉備乃堂堂漢室宗親,英才蓋世、天下仰慕,消滅曹操之事無論成敗與否,隻能說是天命,怎麽可以投降呢?”言下之意是:劉備決不可降,唯孫權可降。
身為一國之主的孫權,如何受得了如此刺激?他當時不過二十六歲,正值血氣方剛,果然大怒,因而痛下決心:“我領有江東數郡土地、精兵幾十萬,怎麽能甘居人下投降曹操呢?我已經決定了(聯劉抗曹)。”
激將法成功以後,孔明又仔細地為孫權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和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了曹軍的弱點,判明了赤壁之戰後天下三分的發展趨勢,因而徹底解除了孫權的不安和顧慮。孫權果然因此而心情大悅、信心十足,在隨後召開的禦前會議上下了死命令,抗曹到底。不久孫劉聯軍與曹操在長江上進行了一次決戰──“赤壁之戰”,曹操大敗而歸,從此天下三分。這不能不歸功於諸葛亮那驚人的智慧和傑出的語言藝術。
●迂迴前進,攻其弱點
《莊子》裏有句名言叫“無用之用”,它的意思是說,被認為沒有用的事物,最後往往會變成最有用的。下級與上級之間的關係,決定了你在勸說自己的上司時有些事不便直接說起,這時談話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導入正題,那樣反而極容易引起上級的反感。如果你善於迂迴繞道前進,從其弱點下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精確地運用語言藝術,那樣成功就容易多了。
戰國時代,長平之役後,趙國受到致命一擊,形勢急轉而下。趙國眼看就要被秦軍吞並,於是向齊國求救。按照當時的慣例,齊王要求以長安君為人質,否則就不出兵。長安君是趙孝成王最小的弟弟,最受母親趙太後寵愛,而此時的趙國,由於國君年幼,政權實際上正是掌握在太後手中。趙太後拒絕齊國的要求,無論重臣們如何勸諫,就是不點頭,並且說:“如果再有人勸我送長安君為質,我就當眾把口水唾到他臉上!”局麵異常緊張,此時的太後已被本能的母子之情所蒙蔽,無法正確地對大局做出判斷。而要突破眼前的困境,就非得說服她答應條件不可,可誰又敢行此舉呢?
當時有位名叫觸龍的元老重臣,善於出謀劃策,精通語言藝術。他知道,太後正在氣頭上,如果非要厚著臉皮去勸她接受齊國提出的條件,沒準兒真的會被她吐口水,於是想出一條妙計。一天,觸龍裝作若無其事地慢步走進宮廷。這在當時是不允許的,因為大臣見國君時必須“趨”,也就是小步快跑。因此他先抱歉說:“我的腳有些小毛病,行走困難,故許久未向您請安,但卻又擔心太後您的健康狀況,所以前來謁見……”太後迴答:“我都是以車代步。”“……那麽飲食方麵呢?”……二人接著聊了一些日常瑣碎的話題,趙太後見不是進諫的,表情也稍微緩和下來了。
觸龍的上述語言可以說就是我們在開頭提到的“無用之用”,以和主題無關的話語先解除對方的戒心,進而找出共同話題,以便使談話能繼續下去。試想,如果觸龍一開始便先說“對不起……”,然後就很快轉到正題上去,事情又會怎樣演變呢?也許太後真的會立刻把口水唾在他臉上,轉身迴宮,那麽觸龍的老臉可就丟盡了,而且對問題的解決起不到任何作用。
觸龍趁此氣氛緩和之際,又再度迂迴,影射太後的弱點。他說:“我有個小兒子,非常不成材,真叫我感到擔憂。我的年紀也大了,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向太後請求,讓他到王宮裏當個衛士,把他的事情安頓好……”這番話引起了太後的興趣,她笑著說:“看來父親也是疼愛小兒子的。”並堅決認為母親比父親更是如此。話說到這裏,可以看出些苗頭了。觸龍故意提起自己對幼子的寵愛,不過是想借此引出太後的幼子——長安君做話題罷了。他成功了,並且在這一方麵與太後持一致觀點,引起對方共鳴,又為下文埋下伏筆。
接著,觸龍又以長安君的姐姐燕後和長安君作對比,有意說趙太後更疼愛燕後,因為燕後出嫁時她不但難舍難離(這是感情的寵愛),而且還經常為她在燕國的地位而擔憂,希望她不要失寵、子孫都能顯貴(這是政治上的寵愛)。至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趙太後肯定會因此而考慮到了她對長安君的態度以及送他去做人質這件事,故一時間陷於沉思。觸龍趕緊趁熱打鐵,說:“古往今來,沒有哪位封侯的地位能持續三代不衰,王族的子孫並非都是不肖者,但他們沒有尺寸之功就居高位,沒有為國盡絲毫之力而有優俸,所以眾人不服,最終的結果是耽誤了自己。現在您賜給長安君崇高的地位、肥沃的封地,卻不給他建功立業的機會,萬一在您百年之後,他的地位怎麽能保得住呢?”太後終於因此而同意了讓長安君入齊為人質,趙國也因此獲得了救兵。
同趙太後一樣,你的上司肯定不是個傻瓜,或許是名政治家,或許是位有相當力量的人物,他之所以不接受你的建議,極可能是隻為被一點小小的盲目性錯誤所蒙蔽,你要做的,就是給他打開這個死結。你當然可以在導入正題以後便展開一串串的理論,但這是很難成功的,因為你麵對的對手是上司而不是下屬,而且萬一你稍微說錯一句,立刻會遭到反駁,甚至因此而啞口無言,灰溜溜地敗下陣來。
●鍥而不舍
《荀子》中有言:“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在工作中我們也常會遇到難以說服別人的情況,這時我們可以想想電視中的廣告,年複一年,日複一日,一日數次,它都在重複那幾個相同的文字,以致孩子們能順口誦出。這就是鍥而不舍地勸說的誘惑力,最終使人無法抗拒,至少腦海中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宋朝“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宰相趙普大家都不陌生。趙普確實是一個沉著、果斷,擁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是宋初經曆太祖、太宗兩朝的名相和一代元勳。據說有一次他向太祖推薦一位賢才為官,未被準許,第二天上朝時又當麵請示,又被壓下了。第三天趙普幹脆遞上了奏章,也就是請示報告。這樣連續三次可把皇帝的怒火引了上來,太祖大發雷霆,將奏章當場撕破丟在地下。但這位宰相卻麵不改色,將碎片撿起,迴家後拚湊起來粘上,改日又呈了上去。皇帝終於讓步了。事實也證明,趙普是正確的,被推薦者後來為國家立下赫赫功勞,皇帝也因此而更加敬佩趙普。
後來,皇帝問趙普:“如果我當時仍不允許,你打算怎麽辦?”他迴答說:“有奸人必定要把他清出官吏隊伍,有賢才必定起用,這是古今通論,我身為宰相,怎麽敢知賢不舉呢?陛下當時不過想考驗一下罷了,怎麽會棄賢才而不用?”事辦得實在,話也答得巧妙,既表明態度,又順便吹捧了皇帝一下,雙方相悅,豈不美哉?
然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對自己建議的正確性有相當大的把握,否則後果可能有些不妙,即使是這一條件具備了,“鍥而不舍”也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不分地點、場合、時機地喋喋不休,那樣反而會讓對方討厭,覺得你是個“愛嘮叨的家夥”。
因此,在使用鍥而不舍的技巧說服別人時,也應該做到適可而止才行。隻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不卑不亢
很多人在麵對上司時,難免有所顧忌,姿態放低或阿諛奉承,以委曲求全換得上司的笑臉。其實大可不必畏首畏尾,麵對上司不卑不亢,言語有理有據,上司會對你產生尊重、敬佩之情。
戰國時期,楚晉交鋒,楚國俘虜了晉大夫荀罌,晉國俘虜了楚公子穀臣。戰後,晉國提出用穀臣換迴荀罌,楚王考慮到荀罌之父荀首是晉軍的副帥,想借機軟化荀首,使之傾向楚國。
荀罌迴國前,楚王親自召見了他。考慮到荀罌倘能世襲其父之職,手握重兵,如能爭取荀罌,則能保日後楚晉安寧。
楚王問道:“你當了俘虜,是否怨恨我?”
荀罌答道:“晉楚交戰,由於我無才作戰,因此被俘,您能放我迴國,這是您對我的恩惠,我怎麽能夠怨恨您呢?”
楚王緊接著說:“那麽你是否感激我呢?”
荀罌正色道:“我為什麽要感激您呢?兩國交戰,都是為了解除民眾之苦難,此是國與國之間的糾紛,並非我個人之事,因此無任何感激之言。”
荀罌巧借國與國的糾紛,避開了個人恩怨,也就使自己與楚王完全平等,既表達了自己以德報怨之心,又巧妙地譏諷了楚王的小氣與狹隘。
楚王不甘心,於是又問道:“你迴國後如何報答我呢?”
荀罌迴答說:“我們之間並無恩怨,因此無怨也無德,我不知如何報答。”
楚王見荀罌不為自己拉攏所動,於是最後試探說:“倘若以後你領兵作戰將會如何?”
荀罌迴答說:“如果迴國後國君和家父都能免我一死,讓我領兵作戰,如果遇到楚軍,我將不敢迴避,直到戰死,決不三心二意,以盡忠臣之責。”
楚王聽後,既對他無可奈何,又對他敬佩不已,於是舉行了隆重的儀式,送荀罌迴國。
荀罌身為受俘之臣、戰敗之將,麵對楚王的利誘,巧言表明了將與楚軍作戰的氣概,句句懇切感人,擲地錚錚有聲,使楚王既失望又敬佩。因此,在與上司溝通時,也要做到不卑不亢,不要一味地巴結上司,而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