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真正的窮鄉僻壤
錢,越花越多,能返現就是了不起 作者:落拓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中的土屋一看就有年頭了,牆上基本都長著雜草。似乎一碰都能掉渣。
一陣風吹過,路麵卷起塵土,倒有一種民國時期西部片的特色。
李德修看著眼前的一切。一臉的不敢置信,怎麽會有這麽窮的地方。
他老家的山城小鎮,已經相當落後,也是青磚瓦房板油路啊。
“不是說整個龍國都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為什麽你們這裏的路這麽差?”
李德修舔了舔嘴唇,眼中全是疑惑。
“之前倒是有人來我們村勘察過,說是統計一下,需要修多少路。
大家高興的不得了,結果他們走了以後,就再也沒動靜了。
後來有風聲,說是給我們幾個村子修路的錢,被市裏拿去修幹部療養院了。
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反正大家都習慣了,也就沒了念想,還像以前一樣過日子。”
關曉曼說得非常平靜,在沒有任何希望的情況下,所有人都能做到古井不波。
所謂的哀大莫過於心死,指的就是這種情況了。
李德修想到這些,打消的在這裏投資的念頭,還不如挨家發紅包呢。
按照關曉曼的說法,別看這裏窮,鄰裏之間的關係倒是很好。
誰家有個大事小情,大家就一塊錢一塊錢的湊,努力把事情解決好。
一座土屋前,一對滿臉褶皺的老夫妻正翹首以盼,他們就是關曉曼的父母。
別看他們極其蒼老,實際上才40多歲,隻不過這副樣子,說70都有人信。
關曉曼提前給家裏打了電話,告訴他們什麽時候迴來,他們才在門口等。
其實不隻是他們,村裏的人都在悄悄觀望,隻是沒有露麵而已。
關家姑娘找了個有錢的男人,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
大家害怕壞了關家的好事,所以不敢出來,隻能在心中替關曉曼高興。
窮山惡水不光出刁民,也出好心的鄉親。
隻不過百姓的心越好,日子就越難過,還不如當刁民,說不定臨死還能吃頓肉。
“爹、娘,我迴來了。”
關曉曼看到父母,眼淚一下就下來了。
盡管關曉曼逃走的時候,對父母的心中有幾分怨恨。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怨恨早就已經消失無蹤,隻剩下對父母的思念。
“閨女不哭,迴來就好。
這位是姑爺吧,趕快裏麵坐。”
關父特別的拘謹,哪有一點老丈人的威嚴,反倒像個老仆人一樣。
“叔,用不著這麽客氣,以後咱們都是一家人嘛。”
李德修笑著迴應,伸手扶住老丈人,一點不嫌棄老丈人身上髒。
關母越看李德修越喜歡,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好呀。
他們來到裏麵,倒是看到了一些新家具,顯然是用關曉曼給的錢,新置辦的。
老夫妻緊張的忙碌著,很快就弄了幾個菜,都是最普通的家常菜。
從他們的表情就可以看出,這些菜在他們的認知裏,就是最美味的佳肴了。
關曉曼吃雞蛋的時候,曾經和大家說過,她從小到大吃過的雞蛋,用手指頭都能數出來。
隻有在過年的時候,小時候的自己,才能分到一顆雞蛋,是最好吃的美味了。
大家當時還不覺得什麽,甚至笑容中有幾分戲謔,覺得關曉曼說的太誇張了。
李德修看到村裏的情景,再想想這句話,覺得心中一陣陣發苦,怎麽會有人窮到這樣。
在吃飯閑聊的時候,李德修問起村裏的收成,說是今年收成不錯,估計能賣上1000塊。
外麵三塊多錢一斤的大米,這裏居然隻用5分錢就收了,而且是強製收購。
誰家要是敢不賣,上麵就會各種扣帽子,喜提15天有吃有住的地方,是最輕的處罰了。
苛政猛於虎這句話,在這裏得到具體的體現。
李德修隻是搖頭歎息,並沒有改變的想法,他又不是救世主,沒必要往身上攬責任。
“爹,咱家今年收的糧食,全都給小叔吧。
你和娘跟我走,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房子,以後你們有好日子過了。”
關曉曼舔了舔嘴唇,把做好的安排告訴父母,沒必要征求父母的意見,她做主就行了。
關父哦了一聲,事情就算定下來了。
“叔,我聽曉曼說,以前沒少受到村裏人照顧。
我這次過來,沒給大家帶禮物,隻是給每家準備了一萬塊的紅包…。”
李德修話還沒說完,關家夫妻就叫出聲來,被這個數字驚到了。
“姑爺,你給的也太多了。
我們就是不吃不喝,也得七八年才能攢到這麽多錢呀。”
關父驚的都合不攏嘴了。
“爹,我和你說過很多次了,外麵和家裏不一樣。
一萬塊,在這裏覺得很多,在外麵根本算不了什麽。
我和姐妹們逛街,隨便買個包包,都是十萬八萬的…。”
關曉曼給父母灌輸新的思想,讓他們不要一驚一乍,萬一嚇出毛病怎麽辦。
晚上睡覺的時候,李德修和關曉曼去了廂房,老夫妻想要說點啥,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第二天吃完早飯,李德修跟著關父來到村委會,讓村長用大喇叭通知大家,到這裏來領紅包。
村長的頭上包著白毛巾,一張老臉跟枯樹皮似的,要是不說才50歲,李德修都打算喊他爺爺了。
村民來到村委會大院,看到破木桌上放著一個包,昨天那個年輕人站在左邊,手裏拿著一個厚厚的紅包。
“鄉親們好,我是關曉曼的男人,我叫李德修,為了感謝大家對曉曼一家的照顧。
我為每家準備了一個紅包,是我的一點心意,大家不要嫌少…。”
李德修一邊說,一邊在關父的指引下,把第一個紅包給了村裏的長者。
老人家已經90多歲了,在這種環境下能活這麽久,不得不說太有能耐了。
老人家看到紅包裏,厚厚的一遝錢,差點沒直接過去。
把李德修嚇了一跳,要是因為這個將老人家送走,簡直就是造孽啊。
有了老人家襯底,其他人要好一點,沒有表現的這麽誇張。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人在村裏發錢的消息,很快就被別的村知道了。
一陣風吹過,路麵卷起塵土,倒有一種民國時期西部片的特色。
李德修看著眼前的一切。一臉的不敢置信,怎麽會有這麽窮的地方。
他老家的山城小鎮,已經相當落後,也是青磚瓦房板油路啊。
“不是說整個龍國都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為什麽你們這裏的路這麽差?”
李德修舔了舔嘴唇,眼中全是疑惑。
“之前倒是有人來我們村勘察過,說是統計一下,需要修多少路。
大家高興的不得了,結果他們走了以後,就再也沒動靜了。
後來有風聲,說是給我們幾個村子修路的錢,被市裏拿去修幹部療養院了。
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反正大家都習慣了,也就沒了念想,還像以前一樣過日子。”
關曉曼說得非常平靜,在沒有任何希望的情況下,所有人都能做到古井不波。
所謂的哀大莫過於心死,指的就是這種情況了。
李德修想到這些,打消的在這裏投資的念頭,還不如挨家發紅包呢。
按照關曉曼的說法,別看這裏窮,鄰裏之間的關係倒是很好。
誰家有個大事小情,大家就一塊錢一塊錢的湊,努力把事情解決好。
一座土屋前,一對滿臉褶皺的老夫妻正翹首以盼,他們就是關曉曼的父母。
別看他們極其蒼老,實際上才40多歲,隻不過這副樣子,說70都有人信。
關曉曼提前給家裏打了電話,告訴他們什麽時候迴來,他們才在門口等。
其實不隻是他們,村裏的人都在悄悄觀望,隻是沒有露麵而已。
關家姑娘找了個有錢的男人,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
大家害怕壞了關家的好事,所以不敢出來,隻能在心中替關曉曼高興。
窮山惡水不光出刁民,也出好心的鄉親。
隻不過百姓的心越好,日子就越難過,還不如當刁民,說不定臨死還能吃頓肉。
“爹、娘,我迴來了。”
關曉曼看到父母,眼淚一下就下來了。
盡管關曉曼逃走的時候,對父母的心中有幾分怨恨。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怨恨早就已經消失無蹤,隻剩下對父母的思念。
“閨女不哭,迴來就好。
這位是姑爺吧,趕快裏麵坐。”
關父特別的拘謹,哪有一點老丈人的威嚴,反倒像個老仆人一樣。
“叔,用不著這麽客氣,以後咱們都是一家人嘛。”
李德修笑著迴應,伸手扶住老丈人,一點不嫌棄老丈人身上髒。
關母越看李德修越喜歡,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好呀。
他們來到裏麵,倒是看到了一些新家具,顯然是用關曉曼給的錢,新置辦的。
老夫妻緊張的忙碌著,很快就弄了幾個菜,都是最普通的家常菜。
從他們的表情就可以看出,這些菜在他們的認知裏,就是最美味的佳肴了。
關曉曼吃雞蛋的時候,曾經和大家說過,她從小到大吃過的雞蛋,用手指頭都能數出來。
隻有在過年的時候,小時候的自己,才能分到一顆雞蛋,是最好吃的美味了。
大家當時還不覺得什麽,甚至笑容中有幾分戲謔,覺得關曉曼說的太誇張了。
李德修看到村裏的情景,再想想這句話,覺得心中一陣陣發苦,怎麽會有人窮到這樣。
在吃飯閑聊的時候,李德修問起村裏的收成,說是今年收成不錯,估計能賣上1000塊。
外麵三塊多錢一斤的大米,這裏居然隻用5分錢就收了,而且是強製收購。
誰家要是敢不賣,上麵就會各種扣帽子,喜提15天有吃有住的地方,是最輕的處罰了。
苛政猛於虎這句話,在這裏得到具體的體現。
李德修隻是搖頭歎息,並沒有改變的想法,他又不是救世主,沒必要往身上攬責任。
“爹,咱家今年收的糧食,全都給小叔吧。
你和娘跟我走,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房子,以後你們有好日子過了。”
關曉曼舔了舔嘴唇,把做好的安排告訴父母,沒必要征求父母的意見,她做主就行了。
關父哦了一聲,事情就算定下來了。
“叔,我聽曉曼說,以前沒少受到村裏人照顧。
我這次過來,沒給大家帶禮物,隻是給每家準備了一萬塊的紅包…。”
李德修話還沒說完,關家夫妻就叫出聲來,被這個數字驚到了。
“姑爺,你給的也太多了。
我們就是不吃不喝,也得七八年才能攢到這麽多錢呀。”
關父驚的都合不攏嘴了。
“爹,我和你說過很多次了,外麵和家裏不一樣。
一萬塊,在這裏覺得很多,在外麵根本算不了什麽。
我和姐妹們逛街,隨便買個包包,都是十萬八萬的…。”
關曉曼給父母灌輸新的思想,讓他們不要一驚一乍,萬一嚇出毛病怎麽辦。
晚上睡覺的時候,李德修和關曉曼去了廂房,老夫妻想要說點啥,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第二天吃完早飯,李德修跟著關父來到村委會,讓村長用大喇叭通知大家,到這裏來領紅包。
村長的頭上包著白毛巾,一張老臉跟枯樹皮似的,要是不說才50歲,李德修都打算喊他爺爺了。
村民來到村委會大院,看到破木桌上放著一個包,昨天那個年輕人站在左邊,手裏拿著一個厚厚的紅包。
“鄉親們好,我是關曉曼的男人,我叫李德修,為了感謝大家對曉曼一家的照顧。
我為每家準備了一個紅包,是我的一點心意,大家不要嫌少…。”
李德修一邊說,一邊在關父的指引下,把第一個紅包給了村裏的長者。
老人家已經90多歲了,在這種環境下能活這麽久,不得不說太有能耐了。
老人家看到紅包裏,厚厚的一遝錢,差點沒直接過去。
把李德修嚇了一跳,要是因為這個將老人家送走,簡直就是造孽啊。
有了老人家襯底,其他人要好一點,沒有表現的這麽誇張。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人在村裏發錢的消息,很快就被別的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