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的土屋一看就有年頭了,牆上基本都長著雜草。似乎一碰都能掉渣。


    一陣風吹過,路麵卷起塵土,倒有一種民國時期西部片的特色。


    李德修看著眼前的一切。一臉的不敢置信,怎麽會有這麽窮的地方。


    他老家的山城小鎮,已經相當落後,也是青磚瓦房板油路啊。


    “不是說整個龍國都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為什麽你們這裏的路這麽差?”


    李德修舔了舔嘴唇,眼中全是疑惑。


    “之前倒是有人來我們村勘察過,說是統計一下,需要修多少路。


    大家高興的不得了,結果他們走了以後,就再也沒動靜了。


    後來有風聲,說是給我們幾個村子修路的錢,被市裏拿去修幹部療養院了。


    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反正大家都習慣了,也就沒了念想,還像以前一樣過日子。”


    關曉曼說得非常平靜,在沒有任何希望的情況下,所有人都能做到古井不波。


    所謂的哀大莫過於心死,指的就是這種情況了。


    李德修想到這些,打消的在這裏投資的念頭,還不如挨家發紅包呢。


    按照關曉曼的說法,別看這裏窮,鄰裏之間的關係倒是很好。


    誰家有個大事小情,大家就一塊錢一塊錢的湊,努力把事情解決好。


    一座土屋前,一對滿臉褶皺的老夫妻正翹首以盼,他們就是關曉曼的父母。


    別看他們極其蒼老,實際上才40多歲,隻不過這副樣子,說70都有人信。


    關曉曼提前給家裏打了電話,告訴他們什麽時候迴來,他們才在門口等。


    其實不隻是他們,村裏的人都在悄悄觀望,隻是沒有露麵而已。


    關家姑娘找了個有錢的男人,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


    大家害怕壞了關家的好事,所以不敢出來,隻能在心中替關曉曼高興。


    窮山惡水不光出刁民,也出好心的鄉親。


    隻不過百姓的心越好,日子就越難過,還不如當刁民,說不定臨死還能吃頓肉。


    “爹、娘,我迴來了。”


    關曉曼看到父母,眼淚一下就下來了。


    盡管關曉曼逃走的時候,對父母的心中有幾分怨恨。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怨恨早就已經消失無蹤,隻剩下對父母的思念。


    “閨女不哭,迴來就好。


    這位是姑爺吧,趕快裏麵坐。”


    關父特別的拘謹,哪有一點老丈人的威嚴,反倒像個老仆人一樣。


    “叔,用不著這麽客氣,以後咱們都是一家人嘛。”


    李德修笑著迴應,伸手扶住老丈人,一點不嫌棄老丈人身上髒。


    關母越看李德修越喜歡,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好呀。


    他們來到裏麵,倒是看到了一些新家具,顯然是用關曉曼給的錢,新置辦的。


    老夫妻緊張的忙碌著,很快就弄了幾個菜,都是最普通的家常菜。


    從他們的表情就可以看出,這些菜在他們的認知裏,就是最美味的佳肴了。


    關曉曼吃雞蛋的時候,曾經和大家說過,她從小到大吃過的雞蛋,用手指頭都能數出來。


    隻有在過年的時候,小時候的自己,才能分到一顆雞蛋,是最好吃的美味了。


    大家當時還不覺得什麽,甚至笑容中有幾分戲謔,覺得關曉曼說的太誇張了。


    李德修看到村裏的情景,再想想這句話,覺得心中一陣陣發苦,怎麽會有人窮到這樣。


    在吃飯閑聊的時候,李德修問起村裏的收成,說是今年收成不錯,估計能賣上1000塊。


    外麵三塊多錢一斤的大米,這裏居然隻用5分錢就收了,而且是強製收購。


    誰家要是敢不賣,上麵就會各種扣帽子,喜提15天有吃有住的地方,是最輕的處罰了。


    苛政猛於虎這句話,在這裏得到具體的體現。


    李德修隻是搖頭歎息,並沒有改變的想法,他又不是救世主,沒必要往身上攬責任。


    “爹,咱家今年收的糧食,全都給小叔吧。


    你和娘跟我走,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房子,以後你們有好日子過了。”


    關曉曼舔了舔嘴唇,把做好的安排告訴父母,沒必要征求父母的意見,她做主就行了。


    關父哦了一聲,事情就算定下來了。


    “叔,我聽曉曼說,以前沒少受到村裏人照顧。


    我這次過來,沒給大家帶禮物,隻是給每家準備了一萬塊的紅包…。”


    李德修話還沒說完,關家夫妻就叫出聲來,被這個數字驚到了。


    “姑爺,你給的也太多了。


    我們就是不吃不喝,也得七八年才能攢到這麽多錢呀。”


    關父驚的都合不攏嘴了。


    “爹,我和你說過很多次了,外麵和家裏不一樣。


    一萬塊,在這裏覺得很多,在外麵根本算不了什麽。


    我和姐妹們逛街,隨便買個包包,都是十萬八萬的…。”


    關曉曼給父母灌輸新的思想,讓他們不要一驚一乍,萬一嚇出毛病怎麽辦。


    晚上睡覺的時候,李德修和關曉曼去了廂房,老夫妻想要說點啥,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第二天吃完早飯,李德修跟著關父來到村委會,讓村長用大喇叭通知大家,到這裏來領紅包。


    村長的頭上包著白毛巾,一張老臉跟枯樹皮似的,要是不說才50歲,李德修都打算喊他爺爺了。


    村民來到村委會大院,看到破木桌上放著一個包,昨天那個年輕人站在左邊,手裏拿著一個厚厚的紅包。


    “鄉親們好,我是關曉曼的男人,我叫李德修,為了感謝大家對曉曼一家的照顧。


    我為每家準備了一個紅包,是我的一點心意,大家不要嫌少…。”


    李德修一邊說,一邊在關父的指引下,把第一個紅包給了村裏的長者。


    老人家已經90多歲了,在這種環境下能活這麽久,不得不說太有能耐了。


    老人家看到紅包裏,厚厚的一遝錢,差點沒直接過去。


    把李德修嚇了一跳,要是因為這個將老人家送走,簡直就是造孽啊。


    有了老人家襯底,其他人要好一點,沒有表現的這麽誇張。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人在村裏發錢的消息,很快就被別的村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錢,越花越多,能返現就是了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拓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拓生並收藏錢,越花越多,能返現就是了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