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庭杖劃過沁著花香的空氣,發出刺耳的尖鳴,重重落在這位將軍的脊背之上。大石皺眉,輕聲對身旁蕭奉先言道:“蕭相,他是何人?”
蕭奉先說:“此人名叫耶律章奴,曾是禦前宿衛詳穩,曾因驚駕之罪被罷了官。不久之前,他在寒食射柳中拔了頭籌,被陛下許以東北統軍司副使之職,隻是現今東北統軍司正忙於整軍調防,耶律章奴並未急於走馬上任,便暫領了這宿衛副詳穩之職。”
“原來如此!”大石歎道:“所謂伴君如伴虎,若是他早些離京,又怎會枉受這杖責之刑。”
“這話你與我說說也就罷了,切莫讓外人聽到,如今朝局複雜,切莫與人留下口實!”
“大石明白!”大石躬身施禮,而後繼續低語道:“敢問蕭相,蕭小姐近來可好?”
蕭奉先聞言會心一笑:“說來慚愧,小女素來刁蠻,我這個做父親的亦奈何她不得,隻能由著她恣意妄為,大石若是有心,當代我管教於她才是啊,哈哈哈!”
對女子行管教之人,若非師長,便是夫君,蕭相此言一出,大石頓時赤麵:“蕭相戲言了,大石擇日拜會小姐便是。”
天涯地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盡處。有了蕭奉先發話,大石哪裏還能顧及什麽則不擇日?出了皇城,即策馬向蕭相府而去,可是剛剛轉過街角,便被不計其數的流民擋住了去路,無奈之下,大石隻得牽馬繼續前行。
及至相府門前,隻見一排軍帳矗立於朱門之下,其中炊煙嫋嫋,稻香四溢。
“排好!排好!莫要爭搶!”幾十位相府府兵努力維持著秩序,將那些舉著破鍋爛碗的流民驅趕成排,逐一接近軍帳。
“這是在施粥啊!”大石見此情景,心中稍安,眼下正是深秋之際,災民門的日子恐怕更加艱難,相府能有此舉,也算是為朝廷百官做了表率。
向府兵亮了官牌,大石擠過人群來到軍帳外,正瞧見蕭塔不煙立於炊灶之前,手拿大木匙為流民分粥。
小姐素裝淡抹,團攏發髻,額頭星星點點掛著些許香凝,舉手投足間又頗有小家碧玉之風,其景倒是比流觴亭下殘劍言情時更唯美了幾分。
“大石這廂有禮了,蕭小姐別來無恙啊!”
塔不煙抬頭,見大石正垂首躬身於前,先是驚喜,但轉瞬便板起了麵孔:“我壞了大遼女子風氣,可受不起林牙大人這一拜,若是大人還有教誨,也請等我施罷釜中米粥再說吧!”
大石汗顏,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倒是塔不煙將手中的活計交給了旁人,一把將耶律大石拉進了朱門之內。
“我聽蕭昴說了,你此行混同江險象環生,鬥李弘、殺惡狼、獨戰完顏阿骨打,真想不到,你這人還算有幾分豪氣嘛!”
大石苦笑道:“難不成大石在小姐心中就是個毫無血性之人嗎?”
“那倒也不是!”塔不煙有些尷尬:“你這傷!怕是會留下疤痕吧!”
“不妨事!”大石抬手掩麵,擋住了被李弘刺傷的麵頰道:“大丈夫行走疆場,受些皮肉之苦亦是平常之事,不勞小姐掛念。”
“怎能不妨事?他日婚配之時,紅燭之下,新人掀開蓋頭見你兇神惡煞一般,如何不怕?”言罷,塔不煙不由分說,拉起大石的袖管便向內院走去:“來!我房中有蛭靈散,去疤最是有奇效。”
“這...怕是不好吧!”
盡管大石一再推脫,還是抵不住塔不煙一番刁蠻,二人就這樣拉拉扯扯,穿庭過院,在眾多下人異樣的眼光裏,進入了塔不煙的閨房之中。
說是閨房,但塔不煙的這間房卻與大石想象中的樣子大相徑庭,琴瑟、織錦、女工之物一概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藩漢典籍、隨身兵器,角落裏甚至還掛著一副白銀戰甲。
“他日婚配之時,紅燭之下,郎君見了這些兵甲,隻怕也會膽戰心驚吧。”
塔不煙一邊翻找著藥盒,一邊笑道:“大石林牙倒是睚眥必報,偏要依樣反諷一番才罷,不過你不用擔心,小女的夫君必是豪傑之誌、英雄氣概,才不會被這些不動之物嚇到呢!”
塔不煙親手為大石塗抹了蛭靈散,說來倒也神奇,藥粉所到之處,大石自覺血脈流轉,臉上熱辣辣似火燒一般。
“感覺如何?”塔不煙四字言出,一縷清香便撲麵而來。
大石紅著臉道:“確是良藥,謝過小姐!”
正在這時,房外突然大亂,二人聞聲急忙出門,見蕭相府的家丁、府兵正向大門奔跑而去,一些體壯的婆子也抄起掃把緊隨其後。
塔不煙攔下一名家丁問道:“出了何事?為何如此慌亂!”
“小...小姐...不好了,外麵打起來了!”
“啊!?”
塔不煙和大石驚唿一聲,隨即跑出門外查看,隻見蕭相府門前已是一片狼藉,軍帳、灶具、還有熱騰騰的米粥四散於黃土之上,而那些流民,則將相府的府兵、家丁圍了個水泄不通。
“朝廷苛扣賑災糧款,隻拿這些摻了沙子的米粥打發我們,我們活不下去了,你們誰都別想活!”
流民中一人叫嚷著,隨後又有幾十人隨聲附和,很快,蕭相府門前千餘災民便怨聲載道了。
見民變之態漸成,大石當即亮出官牌,登高而乎:“百姓們!聽我說!我是大林牙院院使耶律大石,朝廷的賑災糧款早已下撥,隻是災情嚴重,一時難解燃眉之急。北樞密院宰相蕭奉先體恤百姓,這才節衣縮食,將自家府中餘糧拿了出來,設了粥廠,好歹助大家挨過這個秋冬。這糧米全都出自官倉,是朝廷的祿米,絕無摻雜,百姓們休要受歹人慫恿蠱惑!”
“我們都快餓死了,官府卻還有餘糧,大家隨我殺入相府,搶糧救命啊!”
一石激起千層浪,餓極了的百姓哪裏還在意什麽道德律法,似潮水一般湧向相府大門,與府兵、家丁鬥在一處,死傷之人不可勝數。
正在這時,隻聽得街口一聲哨響,五百宮帳軍突然出現,向相府疾馳而來。為首領軍之人一身重甲,氣宇非凡,塔不煙見之大聲唿喚道:“叔父,速來救我!”
</p>
庭杖劃過沁著花香的空氣,發出刺耳的尖鳴,重重落在這位將軍的脊背之上。大石皺眉,輕聲對身旁蕭奉先言道:“蕭相,他是何人?”
蕭奉先說:“此人名叫耶律章奴,曾是禦前宿衛詳穩,曾因驚駕之罪被罷了官。不久之前,他在寒食射柳中拔了頭籌,被陛下許以東北統軍司副使之職,隻是現今東北統軍司正忙於整軍調防,耶律章奴並未急於走馬上任,便暫領了這宿衛副詳穩之職。”
“原來如此!”大石歎道:“所謂伴君如伴虎,若是他早些離京,又怎會枉受這杖責之刑。”
“這話你與我說說也就罷了,切莫讓外人聽到,如今朝局複雜,切莫與人留下口實!”
“大石明白!”大石躬身施禮,而後繼續低語道:“敢問蕭相,蕭小姐近來可好?”
蕭奉先聞言會心一笑:“說來慚愧,小女素來刁蠻,我這個做父親的亦奈何她不得,隻能由著她恣意妄為,大石若是有心,當代我管教於她才是啊,哈哈哈!”
對女子行管教之人,若非師長,便是夫君,蕭相此言一出,大石頓時赤麵:“蕭相戲言了,大石擇日拜會小姐便是。”
天涯地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盡處。有了蕭奉先發話,大石哪裏還能顧及什麽則不擇日?出了皇城,即策馬向蕭相府而去,可是剛剛轉過街角,便被不計其數的流民擋住了去路,無奈之下,大石隻得牽馬繼續前行。
及至相府門前,隻見一排軍帳矗立於朱門之下,其中炊煙嫋嫋,稻香四溢。
“排好!排好!莫要爭搶!”幾十位相府府兵努力維持著秩序,將那些舉著破鍋爛碗的流民驅趕成排,逐一接近軍帳。
“這是在施粥啊!”大石見此情景,心中稍安,眼下正是深秋之際,災民門的日子恐怕更加艱難,相府能有此舉,也算是為朝廷百官做了表率。
向府兵亮了官牌,大石擠過人群來到軍帳外,正瞧見蕭塔不煙立於炊灶之前,手拿大木匙為流民分粥。
小姐素裝淡抹,團攏發髻,額頭星星點點掛著些許香凝,舉手投足間又頗有小家碧玉之風,其景倒是比流觴亭下殘劍言情時更唯美了幾分。
“大石這廂有禮了,蕭小姐別來無恙啊!”
塔不煙抬頭,見大石正垂首躬身於前,先是驚喜,但轉瞬便板起了麵孔:“我壞了大遼女子風氣,可受不起林牙大人這一拜,若是大人還有教誨,也請等我施罷釜中米粥再說吧!”
大石汗顏,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倒是塔不煙將手中的活計交給了旁人,一把將耶律大石拉進了朱門之內。
“我聽蕭昴說了,你此行混同江險象環生,鬥李弘、殺惡狼、獨戰完顏阿骨打,真想不到,你這人還算有幾分豪氣嘛!”
大石苦笑道:“難不成大石在小姐心中就是個毫無血性之人嗎?”
“那倒也不是!”塔不煙有些尷尬:“你這傷!怕是會留下疤痕吧!”
“不妨事!”大石抬手掩麵,擋住了被李弘刺傷的麵頰道:“大丈夫行走疆場,受些皮肉之苦亦是平常之事,不勞小姐掛念。”
“怎能不妨事?他日婚配之時,紅燭之下,新人掀開蓋頭見你兇神惡煞一般,如何不怕?”言罷,塔不煙不由分說,拉起大石的袖管便向內院走去:“來!我房中有蛭靈散,去疤最是有奇效。”
“這...怕是不好吧!”
盡管大石一再推脫,還是抵不住塔不煙一番刁蠻,二人就這樣拉拉扯扯,穿庭過院,在眾多下人異樣的眼光裏,進入了塔不煙的閨房之中。
說是閨房,但塔不煙的這間房卻與大石想象中的樣子大相徑庭,琴瑟、織錦、女工之物一概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藩漢典籍、隨身兵器,角落裏甚至還掛著一副白銀戰甲。
“他日婚配之時,紅燭之下,郎君見了這些兵甲,隻怕也會膽戰心驚吧。”
塔不煙一邊翻找著藥盒,一邊笑道:“大石林牙倒是睚眥必報,偏要依樣反諷一番才罷,不過你不用擔心,小女的夫君必是豪傑之誌、英雄氣概,才不會被這些不動之物嚇到呢!”
塔不煙親手為大石塗抹了蛭靈散,說來倒也神奇,藥粉所到之處,大石自覺血脈流轉,臉上熱辣辣似火燒一般。
“感覺如何?”塔不煙四字言出,一縷清香便撲麵而來。
大石紅著臉道:“確是良藥,謝過小姐!”
正在這時,房外突然大亂,二人聞聲急忙出門,見蕭相府的家丁、府兵正向大門奔跑而去,一些體壯的婆子也抄起掃把緊隨其後。
塔不煙攔下一名家丁問道:“出了何事?為何如此慌亂!”
“小...小姐...不好了,外麵打起來了!”
“啊!?”
塔不煙和大石驚唿一聲,隨即跑出門外查看,隻見蕭相府門前已是一片狼藉,軍帳、灶具、還有熱騰騰的米粥四散於黃土之上,而那些流民,則將相府的府兵、家丁圍了個水泄不通。
“朝廷苛扣賑災糧款,隻拿這些摻了沙子的米粥打發我們,我們活不下去了,你們誰都別想活!”
流民中一人叫嚷著,隨後又有幾十人隨聲附和,很快,蕭相府門前千餘災民便怨聲載道了。
見民變之態漸成,大石當即亮出官牌,登高而乎:“百姓們!聽我說!我是大林牙院院使耶律大石,朝廷的賑災糧款早已下撥,隻是災情嚴重,一時難解燃眉之急。北樞密院宰相蕭奉先體恤百姓,這才節衣縮食,將自家府中餘糧拿了出來,設了粥廠,好歹助大家挨過這個秋冬。這糧米全都出自官倉,是朝廷的祿米,絕無摻雜,百姓們休要受歹人慫恿蠱惑!”
“我們都快餓死了,官府卻還有餘糧,大家隨我殺入相府,搶糧救命啊!”
一石激起千層浪,餓極了的百姓哪裏還在意什麽道德律法,似潮水一般湧向相府大門,與府兵、家丁鬥在一處,死傷之人不可勝數。
正在這時,隻聽得街口一聲哨響,五百宮帳軍突然出現,向相府疾馳而來。為首領軍之人一身重甲,氣宇非凡,塔不煙見之大聲唿喚道:“叔父,速來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