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囚車上的弓箭手率先發難,眨眼的功夫便放倒了十幾個賊人。
賊兵們卻也不傻,數百人旋即散開,躲避弓箭的同時又將大石的隊伍和囚車團團圍困。
這樣的戰局大石早有預料,見賊人合圍之勢已成,隨即喝令二十甲兵向內圈收縮,直至每人手中的旁牌亦可兼顧兩側的戰友。
“海內寒心,諸胡暴戾,共舉義旗,載天順義!”
賊人唿喊著載天教的十六字真言,好似沒了七情六欲,更不知傷死之痛一般咆哮著,縱然被手刀砍斷了手指,長戟刺穿了肩頭,亦不退縮。
大石震驚,他想不到這一群瘦骨嶙峋的烏合之眾竟有如此堅定的戰鬥意誌,載天教對教眾的精神控製程度也讓他始料未及。
半個時辰的廝殺,數百賊人已經死傷過半,大石的刀兵戟兵卻也所剩無幾。
賊人們踩著同伴的屍首前赴後繼,眼看就要衝到囚車近前,萬急時刻,隻聽大石一聲令下:“隨我殺出去!”
聽聞此言,六位手持斬馬刀的士卒即刻向各自麵對的方向殺出,大刀劃過之處,血肉橫飛,哀嚎不止。
斬馬刀又稱陌刀,長約一丈,刀柄尺餘,重十五斤,雙麵鋒刃,持刀之人需雙手持握揮砍,刀鋒所致之處無堅不摧,非有重甲之人難以近其身。
六名刀兵好似虎入羊群,瞬間逼退賊眾,也為囚車上的弓箭手爭得了施展的空間。
雖然一時穩住了戰局,但畢竟敵眾我寡,大石和刀兵奮戰了半個時辰,最終還是體力不支,又被賊眾逼退至囚車近前。
“大丈夫頂天立地,逢敵沙場,非生即死。今日我耶律大石身陷重圍,願棄皇族之名、太祖血脈,與眾位兄弟共存亡!”
“死戰不退!死戰不退!”
大石的一番話再度提升了士氣,弓箭手射光了箭囊,便拾起手刀殺向賊眾,斬馬刀折斷了,則當做匕首與敵近身肉搏。拚盡最後一絲氣力,大石等人終於殺光了賊人,僥幸活著的幾位士卒,全身浸染血紅,癱坐在囚車周圍,大口地喘著粗氣。
“總算過去了!謝天謝地!”一位兵士劫後餘生,虔誠禱告。
“我們才離開鹹州不久,路途遭襲,為何沒有援兵來救?”另一位士卒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我等可曾有一人衝出去報信?難不成鹹州府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嗎?”
話音未落,鹹州方向突然出現大批馬隊,卷起漫天沙塵唿嘯而來。
“有敵襲!”唯一一位身上沒有掛彩的士卒高喊道。
大石聞聲急忙起身,極目遠眺,隻見馬隊陣型嚴整,旌旗上分明繡著渤海部族詳穩——大文琅的名諱。
及至近前,大文琅翻身下馬,見大石等人渾身血跡,周圍屍橫遍野,頓時一驚:“敢問官人尊姓大名?此處為何會這般模樣?”
在頭魚宴上,大石見過大文琅其人,也目睹了他蹩腳的舞姿,雖無更多交情,倒也算是麵熟之人:“在下耶律大石,見過渤海詳穩!我自鹹州押解親犯至此,路遇載生教教匪,廝殺了一番。”
“教匪?”大文琅見這一片慘像,哪裏隻是一般的匪徒為禍,分明是一場小型的戰役剛剛結束。
他繼續說道:“適逢天災,民不聊生,載生教豎起載天順義的大旗,並以利誘之,一兩年間,門下教眾已有十萬之眾,我渤海部族亦有大批百姓誤入歧途。本以為這載生教的李弘隻是為了騙些錢財而已,真想不到他們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襲擾官隊,刺殺官差,可恨至極!可恨至極!”
“詳穩大人口中的天災,所指為何?”大石問道。
大文琅有些驚訝,半晌才開口迴答:“南京蝗災、西京大旱、中京鼠患,這些你竟不知情?”
大石皺眉,憤懣自語:“想不到方才那個盜匪所言竟確有其事,我患病的這些時日,耳目竟是這般聾瞎,還是周伯說得對,我是應當培植一些自己的親信了。”
“上官說什麽?”
“沒什麽。”大石岔開話題道:“東京道毗鄰渤海族封土,這些伏誅的匪寇之中,想必有詳穩大人熟識之人吧!”
“半數皆是我渤海部人。”大文琅歎氣言道:“隻怪我教化子民不利,這才被那載生教鑽了空子。”
二人正談話間,黃龍崗上空烏雲驟起、狂風大作,卷起漫天黃沙直撲眾人而來。
這風來沙得迅猛,瞬間遮蔽了眾人的眼睛,慌亂之中,無人注意到大文琅的馬隊中,已有一人拔出了自己的寶劍。
“不好!”大石欠開眼瞼,突見黃沙中一道寒光劃過,直奔囚車而去,於是他急忙拔出佩劍躍步縱身,擋住了寒光的去路。
“真沒想到,三百餘人都沒能殺了你,可見耶律延禧那廝的夢所言不虛,不過我的這一劍,看你如何能躲過?“
“你就是李弘?”
“是又如何?你已經是個死人了!龍舞流光!”
一聲大喝,隻見李弘手中的寶劍好似遊龍一般讓人捉摸不定,繼而又似暴雨梨花般撲麵而來,大石震驚,麵對這既無來路,又不知去向的劍招,竟不知該如何躲閃。
千鈞一發之際,黃龍崗上炸雷驟響,電光閃耀好似金烏迎麵,聲動蒼茫正如地裂山崩。
李弘顯然是被驚到了,手中寶劍不免失了準頭,劍鋒竟錯過大石的喉嗓,隻在他的麵頰上劃出一道深深的血痕。
“茲...”李弘咧嘴,似乎十分懊惱自己的劍招失了水準,但他畢竟老辣,絕不會就此罷手,更不會忘記自己來此的真正目的。
這老家夥順勢飛起一腳,正中耶律大石胸口,將對方踢飛出去的同時,扭轉劍鋒,直取囚籠中的蕭斡裏剌。
圓木榫接的囚籠雖然縫隙狹窄,但對於李弘而言,隻要有可以穿過劍刃的寬度,便可取下蕭斡裏剌的性命。
這一次,李弘沒有再失手,他的劍刃自籠中人太陽穴入,太陽穴出,縱然是大羅神仙也斷無生還的可能。
可是身處囚籠之中的,既不是人,也不是仙,隻是耶律大石依蕭斡裏剌身形紮成的一捆稻草而已。
“糟了!中計了!”李弘殺人無數,自覺手感異常,便想抽劍撤出,但他卻沒有料到,就在他刺穿草人頭顱的時候,已有一把斬馬刀同時向其劈砍而來。
</p>
囚車上的弓箭手率先發難,眨眼的功夫便放倒了十幾個賊人。
賊兵們卻也不傻,數百人旋即散開,躲避弓箭的同時又將大石的隊伍和囚車團團圍困。
這樣的戰局大石早有預料,見賊人合圍之勢已成,隨即喝令二十甲兵向內圈收縮,直至每人手中的旁牌亦可兼顧兩側的戰友。
“海內寒心,諸胡暴戾,共舉義旗,載天順義!”
賊人唿喊著載天教的十六字真言,好似沒了七情六欲,更不知傷死之痛一般咆哮著,縱然被手刀砍斷了手指,長戟刺穿了肩頭,亦不退縮。
大石震驚,他想不到這一群瘦骨嶙峋的烏合之眾竟有如此堅定的戰鬥意誌,載天教對教眾的精神控製程度也讓他始料未及。
半個時辰的廝殺,數百賊人已經死傷過半,大石的刀兵戟兵卻也所剩無幾。
賊人們踩著同伴的屍首前赴後繼,眼看就要衝到囚車近前,萬急時刻,隻聽大石一聲令下:“隨我殺出去!”
聽聞此言,六位手持斬馬刀的士卒即刻向各自麵對的方向殺出,大刀劃過之處,血肉橫飛,哀嚎不止。
斬馬刀又稱陌刀,長約一丈,刀柄尺餘,重十五斤,雙麵鋒刃,持刀之人需雙手持握揮砍,刀鋒所致之處無堅不摧,非有重甲之人難以近其身。
六名刀兵好似虎入羊群,瞬間逼退賊眾,也為囚車上的弓箭手爭得了施展的空間。
雖然一時穩住了戰局,但畢竟敵眾我寡,大石和刀兵奮戰了半個時辰,最終還是體力不支,又被賊眾逼退至囚車近前。
“大丈夫頂天立地,逢敵沙場,非生即死。今日我耶律大石身陷重圍,願棄皇族之名、太祖血脈,與眾位兄弟共存亡!”
“死戰不退!死戰不退!”
大石的一番話再度提升了士氣,弓箭手射光了箭囊,便拾起手刀殺向賊眾,斬馬刀折斷了,則當做匕首與敵近身肉搏。拚盡最後一絲氣力,大石等人終於殺光了賊人,僥幸活著的幾位士卒,全身浸染血紅,癱坐在囚車周圍,大口地喘著粗氣。
“總算過去了!謝天謝地!”一位兵士劫後餘生,虔誠禱告。
“我們才離開鹹州不久,路途遭襲,為何沒有援兵來救?”另一位士卒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我等可曾有一人衝出去報信?難不成鹹州府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嗎?”
話音未落,鹹州方向突然出現大批馬隊,卷起漫天沙塵唿嘯而來。
“有敵襲!”唯一一位身上沒有掛彩的士卒高喊道。
大石聞聲急忙起身,極目遠眺,隻見馬隊陣型嚴整,旌旗上分明繡著渤海部族詳穩——大文琅的名諱。
及至近前,大文琅翻身下馬,見大石等人渾身血跡,周圍屍橫遍野,頓時一驚:“敢問官人尊姓大名?此處為何會這般模樣?”
在頭魚宴上,大石見過大文琅其人,也目睹了他蹩腳的舞姿,雖無更多交情,倒也算是麵熟之人:“在下耶律大石,見過渤海詳穩!我自鹹州押解親犯至此,路遇載生教教匪,廝殺了一番。”
“教匪?”大文琅見這一片慘像,哪裏隻是一般的匪徒為禍,分明是一場小型的戰役剛剛結束。
他繼續說道:“適逢天災,民不聊生,載生教豎起載天順義的大旗,並以利誘之,一兩年間,門下教眾已有十萬之眾,我渤海部族亦有大批百姓誤入歧途。本以為這載生教的李弘隻是為了騙些錢財而已,真想不到他們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襲擾官隊,刺殺官差,可恨至極!可恨至極!”
“詳穩大人口中的天災,所指為何?”大石問道。
大文琅有些驚訝,半晌才開口迴答:“南京蝗災、西京大旱、中京鼠患,這些你竟不知情?”
大石皺眉,憤懣自語:“想不到方才那個盜匪所言竟確有其事,我患病的這些時日,耳目竟是這般聾瞎,還是周伯說得對,我是應當培植一些自己的親信了。”
“上官說什麽?”
“沒什麽。”大石岔開話題道:“東京道毗鄰渤海族封土,這些伏誅的匪寇之中,想必有詳穩大人熟識之人吧!”
“半數皆是我渤海部人。”大文琅歎氣言道:“隻怪我教化子民不利,這才被那載生教鑽了空子。”
二人正談話間,黃龍崗上空烏雲驟起、狂風大作,卷起漫天黃沙直撲眾人而來。
這風來沙得迅猛,瞬間遮蔽了眾人的眼睛,慌亂之中,無人注意到大文琅的馬隊中,已有一人拔出了自己的寶劍。
“不好!”大石欠開眼瞼,突見黃沙中一道寒光劃過,直奔囚車而去,於是他急忙拔出佩劍躍步縱身,擋住了寒光的去路。
“真沒想到,三百餘人都沒能殺了你,可見耶律延禧那廝的夢所言不虛,不過我的這一劍,看你如何能躲過?“
“你就是李弘?”
“是又如何?你已經是個死人了!龍舞流光!”
一聲大喝,隻見李弘手中的寶劍好似遊龍一般讓人捉摸不定,繼而又似暴雨梨花般撲麵而來,大石震驚,麵對這既無來路,又不知去向的劍招,竟不知該如何躲閃。
千鈞一發之際,黃龍崗上炸雷驟響,電光閃耀好似金烏迎麵,聲動蒼茫正如地裂山崩。
李弘顯然是被驚到了,手中寶劍不免失了準頭,劍鋒竟錯過大石的喉嗓,隻在他的麵頰上劃出一道深深的血痕。
“茲...”李弘咧嘴,似乎十分懊惱自己的劍招失了水準,但他畢竟老辣,絕不會就此罷手,更不會忘記自己來此的真正目的。
這老家夥順勢飛起一腳,正中耶律大石胸口,將對方踢飛出去的同時,扭轉劍鋒,直取囚籠中的蕭斡裏剌。
圓木榫接的囚籠雖然縫隙狹窄,但對於李弘而言,隻要有可以穿過劍刃的寬度,便可取下蕭斡裏剌的性命。
這一次,李弘沒有再失手,他的劍刃自籠中人太陽穴入,太陽穴出,縱然是大羅神仙也斷無生還的可能。
可是身處囚籠之中的,既不是人,也不是仙,隻是耶律大石依蕭斡裏剌身形紮成的一捆稻草而已。
“糟了!中計了!”李弘殺人無數,自覺手感異常,便想抽劍撤出,但他卻沒有料到,就在他刺穿草人頭顱的時候,已有一把斬馬刀同時向其劈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