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賀蘭山與黃河之間,一座黃土夯壘的城市安坐其中,八丈八的城牆下,數米深的護城河環抱其外,可謂是深溝高壘,易守難攻,這座城便是西夏王都——興慶府(今銀川附近)。
老周一身素衣,騎著一匹棗紅馬來到城下,卻被守門的西夏兵勇攔下盤查。
“一個香客為何要帶刀入城?說!你是不是宋人派來的細作!?”
從遼國前往涼州(今武威一帶),興慶府是必經之地,為了掩飾身份,老周一路扮做前往沙州(今敦煌)朝拜的香客,並將防身的寶劍藏在了馬鞍之下,不成想還是被細心的守門兵勇翻了出來。
“這位軍爺,我可不是歹人,我從臨潢府遠道而來,隻想到佛前求個子嗣,帶刀不過是為了防身罷了。”
“就你?隻怕是有心無力了吧!”守門兵勇的話引得路人哄堂大笑,笑聲吸引了更多的人圍觀,一時之間將城門堵得水泄不通。
這時,一位身穿唐式官衣的人身騎白馬疾馳而來,此人風塵仆仆,毫無官宦氣派,一臉凝重的表情在滿是皺紋的臉上泛濫,讓他看起來像是老周的同齡人一般,來者正是西夏赴遼使節——李至忠。
見到城門混亂,李至忠威顏大喝道:“門卒何在?城門為何擁躉成這般模樣?如此怠慢職守,莫不是皮肉癢癢了不成?”
守門的西夏兵慌忙跑了過來,單膝叩拜於馬下言道:“不知李大人出使返迴,方才有人藏刀入城,被我等攔下,這才引得眾人圍觀,李大人息怒,我這就驅散人群。”
嘈雜混亂之中,老周胡亂瞅了馬上之人,總覺得在哪裏見過,一時之間卻又想不起來,在門卒的推搡之下,他隻得中斷思緒,為白馬讓開了道路,目送那位嚴苛的李大人向皇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繳了寶劍,老周這才得以進城,牽馬穿行於二十四坊間,兜兜轉轉來到了一座名為“煙柳巷”的青樓之下。
“呦……這位客官是外地來的吧,人困馬乏之時正當駐足行樂,來來來!姑娘們招唿著……”
老周紅著臉,被一群花枝招展的妙齡女子拉進了青樓,硬生生按在一張八仙桌前坐了下來。
“這位客官,我們這裏的合歡酒可是遠近聞名,三杯下肚,血脈僨張,紅燭龍涎之下,溫柔鄉中過上一夜,保證讓您如夢如幻,欲仙欲死……”
“不不不!”老周羞得連頭都不敢抬,慌忙擺手道:“老朽來此隻為求見鄭東家,煩請姑娘們代為通稟!”
“哼...”女子們見自己打了眼,錯攬了生意,之前的笑靨如花頓時煙消雲散,拂袖而去的同時隻打發了個酒保前去通稟。
得了清靜的老周長出一口氣,這才細細打量了這棟青樓。
這裏的一層十分寬敞,中央用橡木搭建的戲台足以上演《挑滑車》這樣的大戲碼,戲台的挑高直通三層,看著十分舒暢,若不是周遭散座上酒鬼們的嘈雜,老周還真有心在此處聽上一曲。
“是哪個找我啊?”
一人渾厚的嗓音響徹青樓,頓時讓環境安靜了下來。
老周循聲而望,隻見一位珠光寶氣、腦滿腸肥的男人正從戲台東側的樓梯上緩步而下,他的身邊簇擁著十幾條壯漢,就連喝得五迷三道的酒鬼都避之不及。
老周見到此人,急忙起身迎了上去,卻被胖男人的保鏢們攔在了五步之外。
“鄭乾兄弟,別來無恙!”
胖男人一愣,上下打量了一番這位風塵仆仆的老頭,而後突然放聲大笑道:“哈哈哈...是宿衛營無人了嗎?竟然派你這個老東西來拿我?”
此言一處,胖子身邊的壯漢們紛紛從懷中掏出匕首,欲將麵前的老者置於死地。
老周見此情景並不慌張,他冷笑一聲道:“昔日重元之亂,鄭乾兄弟貪生怕死,臨陣脫逃,若不是耶律副詳穩念你家有老母,饒你離國避禍,恐怕也沒有今日的這番家業了吧!”
鄭乾擺了擺手,示意壯漢們讓開道路,自己則挪動著肥碩的身軀走到老周身邊,右手含胸施以契丹大禮道:“周督監此行若不是來拿我,必然是為耶律副詳穩之事而來,副詳穩對我有再造之恩,雖死不足以報答萬一,你就不要再拿小弟打趣了。”
老周笑了笑,抬手指了指身旁的壯漢。
鄭乾心領神會,喝退眾人,隻帶了兩名親信與老周步入一間繡房之內。
落座之後,老周開誠布公,將耶律大石所托之事盡數道明,鄭乾聽罷,眉頭緊鎖,一顆肥頭搖晃得似撥浪鼓一般。
“涼州綾錦司雖不是什麽緊要之處,但那涼州是西夏屯兵養馬的軍事重地,想要在那裏悄無聲息的帶走一個女奴,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見鄭乾為難,老周歎道:“兄弟你在西夏經營多年,手眼通天,若非是無計可施,大石公子絕不會差我來打擾你的榮華,還請兄弟你運籌一番吧!”
“也罷!”鄭乾拍案起身道:“耶律燕山、耶律鐵哥,你二人去我房中取一千兩黃金來。”
老周見二人走出房門後,驚訝問鄭乾道:“這兩條漢子亦姓耶律?”
鄭乾道:“他們也是遼國的沒落皇族,隻因祖輩得罪了當權之人,這才來到了西夏避禍,你也知道,自道宗以來,除了大於越耶律仁先,偌大的遼國可曾有過第二位正直的將相?”
老周苦笑無語,隻伸手拍了拍鄭乾的肩膀。
片刻之後,二人抬著一隻大木箱進入了繡房。
鄭乾開箱點驗了黃金後,隨即擺開筆墨紙硯手書三封書信交給了耶律燕山、耶律鐵哥二人,並將書信和黃金的用途一一對二人交代清楚。鄭乾右手含胸對老周施禮道:“周督監,鄭乾不才,能力所及不過如是而已,他日你返迴臨潢府,請代我向大石公子致歉。”
老周迴禮,口中對鄭乾百般言謝,二人相擁道別之後,他便和鄭乾的兩個親信一同走出“煙柳巷”,帶著那一千兩黃金徑直來到了一座大院門前,上馬石旁,丈餘高的幌子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
萬裏鏢局
</p>
賀蘭山與黃河之間,一座黃土夯壘的城市安坐其中,八丈八的城牆下,數米深的護城河環抱其外,可謂是深溝高壘,易守難攻,這座城便是西夏王都——興慶府(今銀川附近)。
老周一身素衣,騎著一匹棗紅馬來到城下,卻被守門的西夏兵勇攔下盤查。
“一個香客為何要帶刀入城?說!你是不是宋人派來的細作!?”
從遼國前往涼州(今武威一帶),興慶府是必經之地,為了掩飾身份,老周一路扮做前往沙州(今敦煌)朝拜的香客,並將防身的寶劍藏在了馬鞍之下,不成想還是被細心的守門兵勇翻了出來。
“這位軍爺,我可不是歹人,我從臨潢府遠道而來,隻想到佛前求個子嗣,帶刀不過是為了防身罷了。”
“就你?隻怕是有心無力了吧!”守門兵勇的話引得路人哄堂大笑,笑聲吸引了更多的人圍觀,一時之間將城門堵得水泄不通。
這時,一位身穿唐式官衣的人身騎白馬疾馳而來,此人風塵仆仆,毫無官宦氣派,一臉凝重的表情在滿是皺紋的臉上泛濫,讓他看起來像是老周的同齡人一般,來者正是西夏赴遼使節——李至忠。
見到城門混亂,李至忠威顏大喝道:“門卒何在?城門為何擁躉成這般模樣?如此怠慢職守,莫不是皮肉癢癢了不成?”
守門的西夏兵慌忙跑了過來,單膝叩拜於馬下言道:“不知李大人出使返迴,方才有人藏刀入城,被我等攔下,這才引得眾人圍觀,李大人息怒,我這就驅散人群。”
嘈雜混亂之中,老周胡亂瞅了馬上之人,總覺得在哪裏見過,一時之間卻又想不起來,在門卒的推搡之下,他隻得中斷思緒,為白馬讓開了道路,目送那位嚴苛的李大人向皇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繳了寶劍,老周這才得以進城,牽馬穿行於二十四坊間,兜兜轉轉來到了一座名為“煙柳巷”的青樓之下。
“呦……這位客官是外地來的吧,人困馬乏之時正當駐足行樂,來來來!姑娘們招唿著……”
老周紅著臉,被一群花枝招展的妙齡女子拉進了青樓,硬生生按在一張八仙桌前坐了下來。
“這位客官,我們這裏的合歡酒可是遠近聞名,三杯下肚,血脈僨張,紅燭龍涎之下,溫柔鄉中過上一夜,保證讓您如夢如幻,欲仙欲死……”
“不不不!”老周羞得連頭都不敢抬,慌忙擺手道:“老朽來此隻為求見鄭東家,煩請姑娘們代為通稟!”
“哼...”女子們見自己打了眼,錯攬了生意,之前的笑靨如花頓時煙消雲散,拂袖而去的同時隻打發了個酒保前去通稟。
得了清靜的老周長出一口氣,這才細細打量了這棟青樓。
這裏的一層十分寬敞,中央用橡木搭建的戲台足以上演《挑滑車》這樣的大戲碼,戲台的挑高直通三層,看著十分舒暢,若不是周遭散座上酒鬼們的嘈雜,老周還真有心在此處聽上一曲。
“是哪個找我啊?”
一人渾厚的嗓音響徹青樓,頓時讓環境安靜了下來。
老周循聲而望,隻見一位珠光寶氣、腦滿腸肥的男人正從戲台東側的樓梯上緩步而下,他的身邊簇擁著十幾條壯漢,就連喝得五迷三道的酒鬼都避之不及。
老周見到此人,急忙起身迎了上去,卻被胖男人的保鏢們攔在了五步之外。
“鄭乾兄弟,別來無恙!”
胖男人一愣,上下打量了一番這位風塵仆仆的老頭,而後突然放聲大笑道:“哈哈哈...是宿衛營無人了嗎?竟然派你這個老東西來拿我?”
此言一處,胖子身邊的壯漢們紛紛從懷中掏出匕首,欲將麵前的老者置於死地。
老周見此情景並不慌張,他冷笑一聲道:“昔日重元之亂,鄭乾兄弟貪生怕死,臨陣脫逃,若不是耶律副詳穩念你家有老母,饒你離國避禍,恐怕也沒有今日的這番家業了吧!”
鄭乾擺了擺手,示意壯漢們讓開道路,自己則挪動著肥碩的身軀走到老周身邊,右手含胸施以契丹大禮道:“周督監此行若不是來拿我,必然是為耶律副詳穩之事而來,副詳穩對我有再造之恩,雖死不足以報答萬一,你就不要再拿小弟打趣了。”
老周笑了笑,抬手指了指身旁的壯漢。
鄭乾心領神會,喝退眾人,隻帶了兩名親信與老周步入一間繡房之內。
落座之後,老周開誠布公,將耶律大石所托之事盡數道明,鄭乾聽罷,眉頭緊鎖,一顆肥頭搖晃得似撥浪鼓一般。
“涼州綾錦司雖不是什麽緊要之處,但那涼州是西夏屯兵養馬的軍事重地,想要在那裏悄無聲息的帶走一個女奴,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見鄭乾為難,老周歎道:“兄弟你在西夏經營多年,手眼通天,若非是無計可施,大石公子絕不會差我來打擾你的榮華,還請兄弟你運籌一番吧!”
“也罷!”鄭乾拍案起身道:“耶律燕山、耶律鐵哥,你二人去我房中取一千兩黃金來。”
老周見二人走出房門後,驚訝問鄭乾道:“這兩條漢子亦姓耶律?”
鄭乾道:“他們也是遼國的沒落皇族,隻因祖輩得罪了當權之人,這才來到了西夏避禍,你也知道,自道宗以來,除了大於越耶律仁先,偌大的遼國可曾有過第二位正直的將相?”
老周苦笑無語,隻伸手拍了拍鄭乾的肩膀。
片刻之後,二人抬著一隻大木箱進入了繡房。
鄭乾開箱點驗了黃金後,隨即擺開筆墨紙硯手書三封書信交給了耶律燕山、耶律鐵哥二人,並將書信和黃金的用途一一對二人交代清楚。鄭乾右手含胸對老周施禮道:“周督監,鄭乾不才,能力所及不過如是而已,他日你返迴臨潢府,請代我向大石公子致歉。”
老周迴禮,口中對鄭乾百般言謝,二人相擁道別之後,他便和鄭乾的兩個親信一同走出“煙柳巷”,帶著那一千兩黃金徑直來到了一座大院門前,上馬石旁,丈餘高的幌子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
萬裏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