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中林也沒有耽擱。
抓緊時間把最後一點戲份拍完。
也就是戰爭結束後。
主角重返舞台開音樂會的那一幕。
這一場音樂會的拍攝地點選在了濱城人民文化俱樂部。
本來呂中林還想找當年老毛子或者小鬼子在旅順建造的音樂堂。
但詢問後才得知早已經被拆除了。
小鬼子建造的音樂堂原址改成了八角亭。
周圍也沒有空間可以室外演奏。
呂中林隻能選擇音樂廳了。
因為是為了拍電影而演奏。
所以也沒有做什麽宣傳。
還琢磨著拉多一下群演來充當觀眾。
但豈料劇組進駐的時候。
周圍的居民聽到有洋玩意兒聽。
紛紛走進了音樂廳。
沒多久就塞得滿滿當當的了。
劇組準備的服裝不夠。
呂中林幹脆不讓他們換西裝禮服了。
群演換上西裝和旗袍。
群眾則是往後排。
乍一看。
剛好符合戰後的背景。
五彩石交響樂團全員上陣。
樂團宣告成型的時候就征集了成員的意見。
最終定下了這個名字。
呂中林當然也沒吝嗇鏡頭。
用一鏡到底的方式把他們都放進片子裏。
而呂中林則是再次上陣彈奏一曲《華麗京城(大波蘭)舞曲》。
不過原劇中是第二樂章。
而他則是完整地彈奏《平穩的行板與輝煌的京城舞曲》。
一曲終了。
全場不管聽不聽得懂都起身鼓掌。
掌聲無比熱烈。
而這部戲到此也就正式殺青了。
俱樂部的負責人還特地詢問這首曲子是哪裏來的。
得知是呂中林自己創作的之後。
驚為天人。
喉嚨湧動了好幾下都沒有說出話來。
隻是一個勁兒的要拉著呂中林去見領導。
呂中林哪有工夫見什麽領導。
聽人家一二三四五六七地說道。
隻能婉言謝絕了。
並且表示以後有機會樂團會再次來這裏舉辦正式的音樂會。
殺青宴結束後。
呂中林便帶著常真和寧昊先行返迴了京城。
隨後來到了中影。
這次他沒有時間親自剪輯了。
隻能拜托這裏的國家級剪輯師。
順帶著讓常真和寧昊也跟著學習。
“哈哈,林子,了不起啊,我沒有看錯人,什麽時候出發去戛納?”
韓三頻見到他很是高興,連連豎著大拇指。
“明天吧,14號就開幕了,也沒兩天時間了。”
呂中林立即說道。
“行,你也不用擔心,在那邊我都安排好了,你在主競賽單元,所以主辦方給你在電影宮安排了展映廳,開幕式結束後就首映。”
“本來還想給你安排個慶功會呢,沒想到你這麽沉得住氣。”
“四部華語電影入圍同一屆戛納,這可是一大盛況啊。”
“尤其是你今年才19歲,說年輕都不足以形容。”
“不過這樣很好,明天我陪你一起去。”
“你學校也會派出徐院長陪同。”
韓三頻點點頭,隨後說起了情況。
“不至於吧,就一部電影而已,我跟葛尤老師他們去也就是了。”
呂中林搖搖頭說道。
“太至於了,你的中戲師兄也送了一部電影去戛納,但他是私下送去的,也就說不管得沒得獎,國內禁導是必然的。”
“我跟你學校領導都看過你的電影,這次就是去告訴那些所謂的藝術家,電影該怎麽拍!”
“不是他娘的一味拍鬼佬喜歡看的苦難、愚昧、落後,就叫藝術家!”
“再者,對你而言,或者說對中戲而言。”
“大二學生第一部電影就提名戛納,這就價值千金。”
“你可能沉迷拍戲,沒有關注新聞,國內的媒體早就炒上天了。”
“就連葛尤要二連戛納影帝的唿聲都出來了。”
韓三頻說到最後臉色有些凝重。
“喲,這是玩起花活兒來了,一個個剩下的時間沒我多了吧,對我下手,真想得開。”
呂中林一聽就知道不對味兒了。
葛尤在九四年憑借《活著》已經拿過戛納影帝了。
但現在他的電影隻是一個提名呢。
就開始鼓吹他要梅開二度。
這明顯不是衝著他去的。
“哈哈,你小子,你這話一說出來,我都不敢得罪你了。”
韓三頻聽懂了他的調侃,大笑著說道。
隨後韓三頻帶著三人找到了國家一級剪輯師杜園。
呂中林本來不認識她。
但是聽完介紹之後便認識了。
張一謀的“金剪刀”。
《紅高粱》、《活著》......都是她剪輯出來的。
而且跟同樣在現場的寧昊也有著淵源。
不過是在未來。
後者的作品幾乎都是她剪輯的。
“辛苦您了杜老師,這些片子都分好了,這是劇本和分鏡圖......全部材料都齊全了。”
呂中林恭敬地說道。
“小夥子了不起,我可沒少聽韓總誇讚你,你也確實優秀,拍的第一部電影就提名了戛納。”
“交給我你就放心吧,保證剪輯出完美的效果。”
杜園看他的態度很是尊敬,便更加高興了。
“謝謝您誇獎,這兩位是北影的學長,常真和寧昊,劇組的副導演,他們想學習一下您的剪輯理念和技術,不知道可不可以?”
呂中林把身邊的兩人拉了出來。
“行,我巴不得人才越多越好呢,放心吧。”
杜園打量了一下兩人。
內心忽然冒出一個聲音:一個匪,一個文。
咋的。
還搞出個一文一武呢。
呂中林要是知道她心中所想。
怕是會當場笑出聲。
再補上一句:您還沒見過‘匪’戴上大金鏈子呢。
安排好事情後他就直接迴姥爺家了。
手裏一樣提著大包小包的土特產。
呂中林把自己要去戛納的事情說了出來。
“坐飛機去啊?”
姥爺突然問道。
“對啊,坐火車去,到那人家都吃完飯了。”
呂中林開玩笑似的說道。
“哈哈,也就是姥爺打不動了,要不帶著槍跟你去,吃完飯也得給咱再做飯。”
姥爺樂嗬嗬地說道。
“姥爺霸氣,指不定好使。”
呂中林好笑地說道。
“坐飛機危險,早知道當年姥爺把火車給修那去,現在幹不動咯。”
姥爺比劃了一下,聲音有些落寞。
“姥爺,沒事兒,咱身體健健康康的,看咱們國家以後修過去,指不定您還能坐著火車去浪一迴。”
呂中林連忙安慰他。
“他們好不好說話來著?”
姥爺突然扭頭問姥姥。
“洋鬼子哪個好說話的。”
姥姥笑著說道。
“姥爺,好說話,人家跑的沒韓棒子快。”
呂中林笑著說道。
抓緊時間把最後一點戲份拍完。
也就是戰爭結束後。
主角重返舞台開音樂會的那一幕。
這一場音樂會的拍攝地點選在了濱城人民文化俱樂部。
本來呂中林還想找當年老毛子或者小鬼子在旅順建造的音樂堂。
但詢問後才得知早已經被拆除了。
小鬼子建造的音樂堂原址改成了八角亭。
周圍也沒有空間可以室外演奏。
呂中林隻能選擇音樂廳了。
因為是為了拍電影而演奏。
所以也沒有做什麽宣傳。
還琢磨著拉多一下群演來充當觀眾。
但豈料劇組進駐的時候。
周圍的居民聽到有洋玩意兒聽。
紛紛走進了音樂廳。
沒多久就塞得滿滿當當的了。
劇組準備的服裝不夠。
呂中林幹脆不讓他們換西裝禮服了。
群演換上西裝和旗袍。
群眾則是往後排。
乍一看。
剛好符合戰後的背景。
五彩石交響樂團全員上陣。
樂團宣告成型的時候就征集了成員的意見。
最終定下了這個名字。
呂中林當然也沒吝嗇鏡頭。
用一鏡到底的方式把他們都放進片子裏。
而呂中林則是再次上陣彈奏一曲《華麗京城(大波蘭)舞曲》。
不過原劇中是第二樂章。
而他則是完整地彈奏《平穩的行板與輝煌的京城舞曲》。
一曲終了。
全場不管聽不聽得懂都起身鼓掌。
掌聲無比熱烈。
而這部戲到此也就正式殺青了。
俱樂部的負責人還特地詢問這首曲子是哪裏來的。
得知是呂中林自己創作的之後。
驚為天人。
喉嚨湧動了好幾下都沒有說出話來。
隻是一個勁兒的要拉著呂中林去見領導。
呂中林哪有工夫見什麽領導。
聽人家一二三四五六七地說道。
隻能婉言謝絕了。
並且表示以後有機會樂團會再次來這裏舉辦正式的音樂會。
殺青宴結束後。
呂中林便帶著常真和寧昊先行返迴了京城。
隨後來到了中影。
這次他沒有時間親自剪輯了。
隻能拜托這裏的國家級剪輯師。
順帶著讓常真和寧昊也跟著學習。
“哈哈,林子,了不起啊,我沒有看錯人,什麽時候出發去戛納?”
韓三頻見到他很是高興,連連豎著大拇指。
“明天吧,14號就開幕了,也沒兩天時間了。”
呂中林立即說道。
“行,你也不用擔心,在那邊我都安排好了,你在主競賽單元,所以主辦方給你在電影宮安排了展映廳,開幕式結束後就首映。”
“本來還想給你安排個慶功會呢,沒想到你這麽沉得住氣。”
“四部華語電影入圍同一屆戛納,這可是一大盛況啊。”
“尤其是你今年才19歲,說年輕都不足以形容。”
“不過這樣很好,明天我陪你一起去。”
“你學校也會派出徐院長陪同。”
韓三頻點點頭,隨後說起了情況。
“不至於吧,就一部電影而已,我跟葛尤老師他們去也就是了。”
呂中林搖搖頭說道。
“太至於了,你的中戲師兄也送了一部電影去戛納,但他是私下送去的,也就說不管得沒得獎,國內禁導是必然的。”
“我跟你學校領導都看過你的電影,這次就是去告訴那些所謂的藝術家,電影該怎麽拍!”
“不是他娘的一味拍鬼佬喜歡看的苦難、愚昧、落後,就叫藝術家!”
“再者,對你而言,或者說對中戲而言。”
“大二學生第一部電影就提名戛納,這就價值千金。”
“你可能沉迷拍戲,沒有關注新聞,國內的媒體早就炒上天了。”
“就連葛尤要二連戛納影帝的唿聲都出來了。”
韓三頻說到最後臉色有些凝重。
“喲,這是玩起花活兒來了,一個個剩下的時間沒我多了吧,對我下手,真想得開。”
呂中林一聽就知道不對味兒了。
葛尤在九四年憑借《活著》已經拿過戛納影帝了。
但現在他的電影隻是一個提名呢。
就開始鼓吹他要梅開二度。
這明顯不是衝著他去的。
“哈哈,你小子,你這話一說出來,我都不敢得罪你了。”
韓三頻聽懂了他的調侃,大笑著說道。
隨後韓三頻帶著三人找到了國家一級剪輯師杜園。
呂中林本來不認識她。
但是聽完介紹之後便認識了。
張一謀的“金剪刀”。
《紅高粱》、《活著》......都是她剪輯出來的。
而且跟同樣在現場的寧昊也有著淵源。
不過是在未來。
後者的作品幾乎都是她剪輯的。
“辛苦您了杜老師,這些片子都分好了,這是劇本和分鏡圖......全部材料都齊全了。”
呂中林恭敬地說道。
“小夥子了不起,我可沒少聽韓總誇讚你,你也確實優秀,拍的第一部電影就提名了戛納。”
“交給我你就放心吧,保證剪輯出完美的效果。”
杜園看他的態度很是尊敬,便更加高興了。
“謝謝您誇獎,這兩位是北影的學長,常真和寧昊,劇組的副導演,他們想學習一下您的剪輯理念和技術,不知道可不可以?”
呂中林把身邊的兩人拉了出來。
“行,我巴不得人才越多越好呢,放心吧。”
杜園打量了一下兩人。
內心忽然冒出一個聲音:一個匪,一個文。
咋的。
還搞出個一文一武呢。
呂中林要是知道她心中所想。
怕是會當場笑出聲。
再補上一句:您還沒見過‘匪’戴上大金鏈子呢。
安排好事情後他就直接迴姥爺家了。
手裏一樣提著大包小包的土特產。
呂中林把自己要去戛納的事情說了出來。
“坐飛機去啊?”
姥爺突然問道。
“對啊,坐火車去,到那人家都吃完飯了。”
呂中林開玩笑似的說道。
“哈哈,也就是姥爺打不動了,要不帶著槍跟你去,吃完飯也得給咱再做飯。”
姥爺樂嗬嗬地說道。
“姥爺霸氣,指不定好使。”
呂中林好笑地說道。
“坐飛機危險,早知道當年姥爺把火車給修那去,現在幹不動咯。”
姥爺比劃了一下,聲音有些落寞。
“姥爺,沒事兒,咱身體健健康康的,看咱們國家以後修過去,指不定您還能坐著火車去浪一迴。”
呂中林連忙安慰他。
“他們好不好說話來著?”
姥爺突然扭頭問姥姥。
“洋鬼子哪個好說話的。”
姥姥笑著說道。
“姥爺,好說話,人家跑的沒韓棒子快。”
呂中林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