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劉姥姥的女婿就是這樣的人。


    畢竟祖上是當過京官的,古語有雲:“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何況是做過京官,不說一年十萬雪花銀吧,起碼也有個幾百兩一千兩一年的吧。


    小時過慣了富貴生活的日子,現在生活逐漸潦倒,也是心生寂寥之感,這猛一聽劉姥姥這樣攛掇,心中不由萌動,念頭剛一起,又有些猶豫不決,腦海裏滿是自己落魄後,忍恥求告骨肉親情,辱罵多過幫助的汙言穢語。


    這世間的世態炎涼或許也就曹公可以感同身受吧。


    畢竟石頭記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堅持不懈幾十年如一日的一點點完成,今日感受到了一點人情冷暖,寫進去,明日遭受到一些不好的挫折也寫進去。


    因而讀石頭記千人千感,各有各的悟,不為別的內涵實在是豐富多彩,底蘊深厚,雅俗共賞。


    ………


    王狗兒心中不管有多猶豫不決,也隻是在心裏盤算腹誹,臉上是一個勁的答應劉姥姥的一心為他好的建議。


    劉姥姥見女婿答應下來,臉上立馬像是一朵得甘霖滋潤的菊花綻放開來,笑得臉上見眉不見眼。


    心裏開心的不得了,暗自思忖隻要這女婿在榮國府謀得一差半職,女兒下半輩子的衣食住行將無憂,她本人也可以沾沾光,可以頤養天年,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


    這樣想著手裏給女婿,女兒,和兩個小乖孫夾肉的動作更加麻利起來,一個勁的追促他們趕緊嚐嚐味道的好壞。


    別說這一大瓦罐佳肴,雖然是劉姥姥在喜宴上匆匆忙忙給挑的一些,不能算是殘羹冷炙的美饌,然有些不夠色香味俱全,美感感官破壞殆盡,但依然味道可餐。


    隻能說不愧是陳子文花費大把銀錢,從各個有名的酒樓裏拉來幫廚的主廚,這烹飪食物的水平就是出色。


    這不劉姥姥看著一家人吃得如此大快朵頤,津津有味,特別是兩個乖孫,那是吃得兩腮鼓鼓,嘴唇生油,不停歇的吧唧著小嘴,也不免心有所感,就算之前吃過了也再次動起筷子一起吃起來。


    須臾食畢,匆匆把東西一收拾,紛紛換了件過年才舍得穿的半新半舊的衣裳,就連劉姥姥都穿上了女兒一件,還算幹淨不算太舊的衣裳,就帶著禮金,關了房門,一大家子扶老攜幼,雙腿生風,火急火燎的往神京城趕去。


    見了左鄰右舍也隻是說有好事,大家如果有空盡管去白吃白喝一番雲雲。


    一時間這個不大的村子立馬肉眼可見的沸騰起來。不一會兒男女老少,如潮如浪奔向神京城,而這個動靜也隨著時間愈演愈烈,一時陳子文的婚事風光無限,賓客如雲,高朋滿座。


    就算好多年後,依然令人津津樂道,樂此不彼,完了還砸吧嘴好似事情猶在昨日。


    幾個時辰後,金烏西斜,霞光瑞彩籠罩著半邊天煞是好看。


    而匆匆忙忙趕來的劉姥姥一家人,也灰塵撲撲的趕到了榮國府,稍微彼此收拾一下著裝,拿帕子幹擦幾迴臉,互相照看還算妥當後,遞了禮金,通報了姓名關係,講了其中訴求要求見一見王太太。


    迎客使稍加猶豫,思索其中利弊,不敢專權,遂向裏間的主要人稟報了這事。


    恰巧周瑞家的知道此事的曲折,也不敢做主,找了一個空隙,跟衣著打扮華麗,臉帶笑意像是要煥發第二春的王太太通稟了之事。


    稍一聽這事王太太眉毛一擰,此時還算年輕風韻猶存的臉龐,不易察覺的閃過一絲不快。


    心中稍微思索片刻,耳邊聽著陣陣高亢樂曲,心中一動,遂招招手,輕言細語的對附耳過來傾聽的周瑞家的說了些什麽。


    周瑞家的一個勁的點頭示意明白,然後躬身離開。


    而王太太跟賈母和滿屋子的公卿婦人或是王侯小姐們告了一聲罪也離開了。


    遂和幾個丫頭婆子們在一個偏房獨自一人品茶吃點點心,耐心等著什麽人到來。


    不多久,就聽見房門外傳來一陣陣稀疏雜亂的腳步聲,剛把茶盞放下,再次抬頭,眼前已是人影幢幢,有老有小,有男有女。


    都不用細看就知道是匆匆忙忙趕來要討個差事過活,劉姥姥他們一家人。


    忽然見了王夫人衣著打扮鮮亮,光彩照人,一家人都有些恍惚忐忑不安,連忙緊張的向王夫人作揖行禮,甚至如果不是王夫人手疾眼快的吩咐,小丫頭婆子們連忙扶起他們看坐,他們可能這此時此刻都已經雙腿一軟,給王夫人跪下行大禮了。


    也隻有兩個金童玉女一般的小人兒,一臉懵懂無知,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王夫人,茶幾前的精美可口點心看得出神,一個勁嚷嚷要吃。


    如果不是劉姥姥和她的女兒一人拉著一個安撫,說不定此時就已經衝撞了王夫人。


    一時間劉姥姥他們人還未說話,尷尬窘迫的表情就彌漫在了劉姥姥一家人身上。


    王狗兒見一對兒女如此不堪的模樣,又羞又惱,遂不光出言恐嚇道:


    “沒出息的孽障,吃吃就知道吃,老子在家是短你們吃還是短你們喝,如此不爭氣,看我不打你屁股。”


    說著還一麵擼袖子揚起胳膊就要給當眾行兇。


    還是王夫人念了幾年佛經,心裏到底有了一定慧根,不忍兩個小孩,被他那粗魯的父親打罵。


    立馬不滿出聲製止:


    “混賬東西,怎敢在我麵前行兇,幾年不見倒是越發的放肆了,還不住手,自己沒本事,還遷怒孩子,我看你才是真真正正的孽障,快把孩子抱到我跟前來,我看你這個狗東西還敢繼續為惡嗎?”


    劉姥姥和她的女兒依言,把兩個小東西連忙抱到王夫人跟前,生怕一晚,這兩小東西就要挨上老父親惱羞成怒愛的教育。


    如此一來就單單遺留王狗兒,一人在一邊孤孤單單的僵在那裏,舉起的巴掌也不知道是放下好,還是讓它繼續耀武耀威。


    “哦哦,乖孩子別哭,看奶奶給你吃好吃的。”


    果然兩小東西得王夫人一人一個點心後,溢出眼眶的金珠就立馬停歇了。


    看兩小東西不掉金豆子也不嚎喪了,王夫人的臉上才好看了不少,如果今天不是自己女兒元春出閣的大好日子,絕對要王狗兒好看。


    真當她王夫人這幾年念了幾本佛經,就不忘了以前的本事不成?


    想當年她也是從王家,這樣侯門深似海的大家庭裏,脫穎而出的巾幗英雄,沒點本事嫁給賈政那糊塗蛋,怎麽能夠把持榮國府不少權利呢?


    可見也是一個深藏不露的人。


    “還杵在那幹嘛?還不把手放下,還想繼續打孩子泄憤嗎?你個沒出息東西,如果不是和你早亡的父母有點交情。


    祖父和你曾祖又連過宗認了親戚,就你今日這所作所為,我非叫人攆了你出去,還不乖乖坐下。”


    王夫人一頓說教,立馬把剛才還要打孩子兇相畢露的王狗兒,給訓的像孫子一樣乖乖坐到一旁,顫顫巍巍不敢吱聲,活像一隻受寒驚嚇到焉頭耷腦的鵪鶉。


    當真是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太太消消氣,我這女婿原也是個好的,隻是這兩乖孫,沒見過好東西,一時嘴饞,也是怕驚擾了太太的心情,這才著急衝撞了太太,太太別為了這事累了心神才好,迴頭慢慢調教就是了。”


    到底是劉姥姥,這話裏話外就是妥當,特別是那句慢慢調教,精髓所在,誰調教?


    還不是你王夫人給個差事,指點一二慢慢調教。


    有了差事,這覥著臉來一趟的目的不就達成了嗎?隻是不知這粗糙淺顯的話術,是否可行得通,王夫人是否吃這一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紅樓親喂林妹妹喝湯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白墨天天向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白墨天天向上並收藏在紅樓親喂林妹妹喝湯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