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靈殿中,燭影闌珊,沉重的氛圍久久不散。


    當最後一位九山種子在木牌上刻下名字之後,石台上的魂香也同時燃盡。


    一點點幽光從大殿中浮現出來,如同夏夜的螢火,將台下的九山種子們團團圍住。


    幽光之中,似乎是一張張熟悉又陌生的臉龐。


    所有人都閉上了眼睛,靜靜感受著柔和光暈的撫摸,像是徜徉在溫柔的水波中,洗去了一身疲憊。


    麻花辮老者默默地注視著他們,枯褶的老臉上罕見地露出了笑容。


    魂光顯現,薪火相傳。


    這是一種托付。


    數十息後。


    幽光散盡,一切如初。


    但是每個九山種子都覺得腦海中多了一點什麽。


    等到他們漸漸迴神,麻花辮老者這才開口道:“你們已經得到了九山英靈的承認,此後算是徹底踏上了邊荒修士這條險阻之道,也是時候知道一些邊荒的秘辛了。”


    “這次的荒域之爭變數頗多,有異族大修暗中插手,幹涉了荒域原本的形跡,使得它提前出世。”


    “其始作俑者正是獸族!”


    麻花辮老者冷冷一笑,接著說道:


    “你們可能也已經聽到了一些傳聞,獸族正是為了尋找它們那位曾經隕落在邊荒的虎族大聖……虎陽大聖的屍首,妄圖以大聖屍軀來純化一族血脈。”


    “隻可惜,它們雖然找到了封印之地,卻沒能成功,甚至犧牲了擁有大聖血脈的直係後裔。”


    “獸族此番可謂得不償失,據說其十三大部也因此發生了不小的動蕩,最後不得不收縮勢力,藏伏在蒼莽群山之中。”


    “而那座在荒域內現身的逐夜古城,乃是我人族千年前鎮守邊荒的不滅雄城。千年前,若非它以人城俱亡的代價擋下了異族不休的攻勢,邊荒很可能就此淪陷。”


    “可就算如此,其殘城之軀仍為我人族鎮壓著獸族大聖的屍首和它們的氣運。”


    “但隻因此中涉及到了大聖之忌,故而它從邊荒的曆史長河中被抹去了,成為了不可言,不可記的存在。”


    “不過現在你們身上已經沾染了它的氣息,所以可以存有有關它的記憶。”


    麻花辮老者正了正色,眼神凝重。


    千年前的邊荒之戰,三大異族齊攻人族,掀起無盡戰火,人族赤血軍苦守逐夜城,無數修士埋骨邊荒。


    為人族續,逐夜城以一城英魂為祭,開啟禁忌陣法,葬滅方圓百裏異族,與數萬異修一同永遠地埋在了邊荒。這場慘烈之戰最終引發了聖人交手,獸族的虎陽大聖也因此隕落在了邊荒。


    此戰後,人族和三大異族定下了千年不戰之約。


    其後,虎陽大聖的隕落之地衍化出荒域,逐夜城亦跟著沉入其中,隻是被人族聖人施以手段,鎮壓著大聖的不滅之軀。


    麻花辮老者足足講了兩個時辰,才稍稍緩了一口氣。邊荒的秘聞還有很多,非三言兩語能夠道盡。


    莫白聽得非常認真,一字不拉,隻是心中仍有幾分疑惑。他曾在恍惚中見到霸下馱負著逐夜城遠去,背它入荒,那似乎是更為久遠的年代。


    然而他沒有說出口,而是把這些不解埋在了心底。


    現在的他,還是太過弱小了,不足以去探究這些遠古之秘。


    “我們所處的這片大地名為‘蒼界’,邊荒隻是其內一角而已。不論是千年前的邊荒大戰,還是萬年前的異族入侵,皆是為了爭奪這蒼界之首。”


    “如今,千年的安寧歲月即將到頭,風雨之勢暗暗積蓄,異族早晚有一天會卷土重來。”麻花辮老者望著他們,眼神凝重而決絕,“到時候,護佑邊荒,守衛人族,我等義不容辭!”


    “邊荒後裔……正是為此而生!”


    ……


    再度睜開眼,莫白用手微微擋住明媚的陽光。


    玉瓊閣聳立在首鶴山的左側翼峰上,足足有十多層之高,裏麵澱藏著各種昔年邊荒修士留下的功法,以及曆代九山後裔從荒域中帶出的古秘之術。


    雖然對於他們這些尚在氣血三境的小修士來說,玉瓊閣隻開放了下三層,但亦是助益不小。


    不少九山種子先後跨入其中,一個月的時間非常有限,且他們每個人最多可以在其中選擇兩門功法,多嚼不爛。


    稍稍收起沉重的心情,莫白和雲蘿道別了一聲,也走入了玉瓊閣的第一層。


    他並未急於搜找功法,而是在第一層內找到了一本關於各境界修士力量描述的玉簡,認真地看了起來。


    “原來我體內的玄水之力叫做‘真元’。丹田元氣與氣血之力相融,不分彼此,力量渾圓歸一。”


    莫白神情一震,根據玉簡所言,這可是涅血境修士才有的特征。


    真血聚元,合氣歸一,是為真元。


    到那時,氣與血融,日後再吸納的天地元氣,都會經由丹田自動融入真元之中,修士體內隻存一力。


    “看來我誤打誤撞走了大運。”莫白揉了揉腦袋,感慨道。


    不過他沒有得意,因為這是在生死之間依靠霸下訣和諸多外力,以及他自身的信念造就的,缺一不可。


    記下真元的相關記述,莫白開始翻閱其他的古記玉簡。


    一盞茶後。


    “終於找到了!”莫白長舒了一口氣,緊緊盯住手中的玉簡,“大圓滿之境……”


    按捺住激動的心情,莫白將心神探入玉簡,目中隨即露出一道精芒。


    這片玉簡中記載了一些前所未聞的修道之秘。


    遠古時期,人族戰天鬥地,與蠻荒古獸爭鬥搏殺,故而精修肉身,他們體內所有的力量皆用來壯大己身。


    直到仙帝出世,創道途九境,以氣為源,納天地元氣為己用,才有了後來的修士。


    修士的每一大境,皆有其所孕育和印照的力量,一如氣血三境中,最根本的就是分別來自於元氣、血脈和肉身的氣、血、骨三力。


    鍛骨境,以肉身孕育出的氣血之力為本,打熬體骨,鍛造修士的根骨之基。


    氣海境,借天地元氣洗練丹田,納氣匯元,蘊養丹田之氣,感悟五行之機。


    涅血境,涅盤換血,激發血脈之力,最終返本歸元,誕生真元。


    三大境界每一境都是修士道途的基石。


    但每一境都有其極限,根骨、血脈和天地元氣的本質不同,致使三者之間必有一層隔膜,力量不可交融。即便到了涅血境,丹田之氣也不可能徹底融入新生之血。


    這便是“缺”。


    而大圓滿之境,便是衝破這層界限,互補氣血骨三力之缺,使其真正融為一力。


    因此大圓滿之境又被稱為“破境”。


    破除境限,重圓自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身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身塵並收藏仙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