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商圈計劃
重生80:從擺攤開始發家 作者:晚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孔老弟呀,你這是要在這兒直接辦個市場呀,真沒想到這麽一個電視放映場居然也能讓我覺得繁榮氣派,你可真是個神人呀。”
吳建剛看著麵前一派繁榮氣象的電視放映場,自然是不吝嗇對孔瑞陽的誇讚。
就連孔瑞陽都沒想到,這周圍已經多了這麽多的攤販。
孔瑞陽看到在其中招唿的青父,沒有立刻走上前去,先對旁邊的吳建剛開口解釋:“我也是好久沒過來了,沒想到現在這兒居然有這麽多人了。”
“這也不枉費我當初特意把周圍的地也買下來,想把這裏做大做強的期望。”
吳建剛沒有湊進去看熱鬧。
吳建剛的家裏有黑白電視,他跟他老婆空閑的時候經常會看電視。
所以他們對黑白電視並沒有太大的好奇。
隻是他很好奇,孔瑞陽為什麽要費這麽大的功夫搞這麽一個電視放映場?
總不可能隻是他想要這裏熱鬧起來吧。
“咱們先去那邊吧,那邊的人比較少。”吳建剛指了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孔瑞陽跟著走了過去。
趙續蓮和方蘭則是陪著吳夫人四處閑逛。
“瑞陽啊,你能不能跟我說說,你為什麽要辦這個放映場?我還是想不明白,這個放映場對你能有什麽好處?這一天的電費就是一大筆開銷了呀。”吳建剛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開口詢問。
“不知道廠長能不能理解什麽叫作商圈?”孔瑞陽沒有直接解釋,反而是拋出了一個名詞。
吳建剛讀過書,聽孔瑞陽這樣說,琢磨了一會兒開口道:“商圈難道是這些商販形成的一個圈子嗎?”
孔瑞陽讚許的點了點頭,隨後開口:“剛開始想做這個生意,是考慮到有很多的人都看不起電視,如果我免費在這裏給大家放電視看,肯定會有很多的人聚集在這裏。”
“人多了就會有消費,消費多了就會吸引來更多的人,而我在這裏的場地,也可以增添更多的新花樣,就這樣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我一邊用新花樣吸引人,一邊用吸引過來的這些人,維持這些花樣的運轉消費,就這樣,逐漸地將這個圈子擴大,到最後將這裏直接發展成一個條件完善的商業圈!”
“到時候商業圈一點一點地擴大,這個地方就會成為咱們鎮子最繁華的地方。”
聽了孔瑞陽的形容,吳建剛很是震驚。
孔瑞陽的話其實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可是順著孔瑞陽的邏輯,再看如今已經初步形成規模的小型商圈。
吳建剛居然覺得孔瑞陽的想法極有可能真會成功!
孔瑞陽到底是哪裏來的神仙?
怎麽能想出這麽多匪夷所思的想法?
怎麽能讓人一次又一次地為他的計劃而感到意外呢?
“所以你免費給大家看電視,但卻會收取其他攤販的管理費,再讓攤販從觀眾們的手裏掙錢。”
“而你收的管理費,正好負擔你免費給大家看電視的消耗費用,觀眾們滿意了,小攤們也拿錢了,你也沒有虧本。”
“你這腦子到底是怎麽長的,怎麽能這麽聰明?我都不敢想象,你這樣的規劃如果真的成功了,你每年能夠收取的攤位費,管理費,將會是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數字!”
孔瑞陽隻是淡笑不語。
吳建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的這個計劃已經初具雛形。
隻要不生出其他的意外,吳建剛甚至覺得他的這個商圈以後能夠帶動整個鎮子的經濟發展,就連吳建剛自己都有些心動。
“電視放映場看過了,前麵不遠處就是工廠,不過這個時間,工廠應該隻剩下值夜班的女工了。”孔瑞陽一邊說著,一邊帶著吳建剛朝前方走去。
“這麽晚了還有工人上班?雖說這是你自己的工廠,我也沒權多管多問,但是也要注意工人的身體健康呀。”吳建剛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開口。
孔瑞陽笑了笑,隨後跟吳建剛解釋了,自己的工廠實行的是三班倒的政策,並且還會提供餐食。
如果工人自己選擇加工,也會有資金補貼。
“我可幹不出來壓榨工人那種事情,廠長就放心吧。”
吳建剛聽後點了點頭,他知道孔瑞陽肯定不是那種人。
等進入到工廠之後,吳建剛有些意外。
因為看過剛才放映場那邊的繁榮氣象,莫名地覺得此處的工廠很是平常。
環境很簡陋,購置的設備也是最基礎的,但是這些設備的擺放順序,還有工廠的人員安排,卻讓吳建剛覺得很是古怪。
“怎麽我看你的這些工人好像是在重複工作,他們在幹什麽?”
麵對吳建剛的好奇,孔瑞陽笑著開口解釋:“這是我采用的一種新型工作方式,叫作流水線工作。”
看到吳建剛好奇地看向自己,孔瑞陽則開口說道:“所謂的流水線工作,就是一種分工明確的生產方式,把一個完整的生產過程分解為多個獨立的步驟。”
“廠長,你看這每個步驟都有專門的人去負責,這樣一來,每個人隻需要完成自己手下的步驟,就能夠提高生產的速度,還有產品的質量。”
“對應的工人隻需要負責他們手底下的這一部分工作的質量,隻要每一部分的工人不會偷懶,那麽到最後生產出來東西的質量也會有提升。”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而我這種工作方法就能夠挑他們擅長的工作,避開他們不擅長的工作。”
“等到做得熟練後重複同一個動作,對於他們而言,就像是肌肉記憶,根本不需要動腦子,也不會再出現什麽錯處。”
吳建剛聽了孔瑞陽的講解,看向麵前這些工人的眼神也越發激動了起來。
他怎麽沒想到這種工作方式呢?
這種工作方法,一旦應用到工廠當中,不僅能大大地提高生產效率,還能夠減少出錯率,甚至還能夠提高質量!
這不正是和如今的陶瓷廠嗎?
可這方法畢竟是孔瑞陽想出來的吳建剛,就算眼饞想用,也不好當著孔瑞陽的麵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然而孔瑞陽卻看出了吳建剛的為難神色,直接清了清嗓子開口提議:“其實我也想跟廠長建議一下,咱們陶瓷廠也適合用這種流水線工作方法,不知道廠長意下如何?”
吳建剛看著麵前一派繁榮氣象的電視放映場,自然是不吝嗇對孔瑞陽的誇讚。
就連孔瑞陽都沒想到,這周圍已經多了這麽多的攤販。
孔瑞陽看到在其中招唿的青父,沒有立刻走上前去,先對旁邊的吳建剛開口解釋:“我也是好久沒過來了,沒想到現在這兒居然有這麽多人了。”
“這也不枉費我當初特意把周圍的地也買下來,想把這裏做大做強的期望。”
吳建剛沒有湊進去看熱鬧。
吳建剛的家裏有黑白電視,他跟他老婆空閑的時候經常會看電視。
所以他們對黑白電視並沒有太大的好奇。
隻是他很好奇,孔瑞陽為什麽要費這麽大的功夫搞這麽一個電視放映場?
總不可能隻是他想要這裏熱鬧起來吧。
“咱們先去那邊吧,那邊的人比較少。”吳建剛指了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孔瑞陽跟著走了過去。
趙續蓮和方蘭則是陪著吳夫人四處閑逛。
“瑞陽啊,你能不能跟我說說,你為什麽要辦這個放映場?我還是想不明白,這個放映場對你能有什麽好處?這一天的電費就是一大筆開銷了呀。”吳建剛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開口詢問。
“不知道廠長能不能理解什麽叫作商圈?”孔瑞陽沒有直接解釋,反而是拋出了一個名詞。
吳建剛讀過書,聽孔瑞陽這樣說,琢磨了一會兒開口道:“商圈難道是這些商販形成的一個圈子嗎?”
孔瑞陽讚許的點了點頭,隨後開口:“剛開始想做這個生意,是考慮到有很多的人都看不起電視,如果我免費在這裏給大家放電視看,肯定會有很多的人聚集在這裏。”
“人多了就會有消費,消費多了就會吸引來更多的人,而我在這裏的場地,也可以增添更多的新花樣,就這樣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我一邊用新花樣吸引人,一邊用吸引過來的這些人,維持這些花樣的運轉消費,就這樣,逐漸地將這個圈子擴大,到最後將這裏直接發展成一個條件完善的商業圈!”
“到時候商業圈一點一點地擴大,這個地方就會成為咱們鎮子最繁華的地方。”
聽了孔瑞陽的形容,吳建剛很是震驚。
孔瑞陽的話其實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可是順著孔瑞陽的邏輯,再看如今已經初步形成規模的小型商圈。
吳建剛居然覺得孔瑞陽的想法極有可能真會成功!
孔瑞陽到底是哪裏來的神仙?
怎麽能想出這麽多匪夷所思的想法?
怎麽能讓人一次又一次地為他的計劃而感到意外呢?
“所以你免費給大家看電視,但卻會收取其他攤販的管理費,再讓攤販從觀眾們的手裏掙錢。”
“而你收的管理費,正好負擔你免費給大家看電視的消耗費用,觀眾們滿意了,小攤們也拿錢了,你也沒有虧本。”
“你這腦子到底是怎麽長的,怎麽能這麽聰明?我都不敢想象,你這樣的規劃如果真的成功了,你每年能夠收取的攤位費,管理費,將會是一個讓人難以想象的數字!”
孔瑞陽隻是淡笑不語。
吳建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的這個計劃已經初具雛形。
隻要不生出其他的意外,吳建剛甚至覺得他的這個商圈以後能夠帶動整個鎮子的經濟發展,就連吳建剛自己都有些心動。
“電視放映場看過了,前麵不遠處就是工廠,不過這個時間,工廠應該隻剩下值夜班的女工了。”孔瑞陽一邊說著,一邊帶著吳建剛朝前方走去。
“這麽晚了還有工人上班?雖說這是你自己的工廠,我也沒權多管多問,但是也要注意工人的身體健康呀。”吳建剛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開口。
孔瑞陽笑了笑,隨後跟吳建剛解釋了,自己的工廠實行的是三班倒的政策,並且還會提供餐食。
如果工人自己選擇加工,也會有資金補貼。
“我可幹不出來壓榨工人那種事情,廠長就放心吧。”
吳建剛聽後點了點頭,他知道孔瑞陽肯定不是那種人。
等進入到工廠之後,吳建剛有些意外。
因為看過剛才放映場那邊的繁榮氣象,莫名地覺得此處的工廠很是平常。
環境很簡陋,購置的設備也是最基礎的,但是這些設備的擺放順序,還有工廠的人員安排,卻讓吳建剛覺得很是古怪。
“怎麽我看你的這些工人好像是在重複工作,他們在幹什麽?”
麵對吳建剛的好奇,孔瑞陽笑著開口解釋:“這是我采用的一種新型工作方式,叫作流水線工作。”
看到吳建剛好奇地看向自己,孔瑞陽則開口說道:“所謂的流水線工作,就是一種分工明確的生產方式,把一個完整的生產過程分解為多個獨立的步驟。”
“廠長,你看這每個步驟都有專門的人去負責,這樣一來,每個人隻需要完成自己手下的步驟,就能夠提高生產的速度,還有產品的質量。”
“對應的工人隻需要負責他們手底下的這一部分工作的質量,隻要每一部分的工人不會偷懶,那麽到最後生產出來東西的質量也會有提升。”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而我這種工作方法就能夠挑他們擅長的工作,避開他們不擅長的工作。”
“等到做得熟練後重複同一個動作,對於他們而言,就像是肌肉記憶,根本不需要動腦子,也不會再出現什麽錯處。”
吳建剛聽了孔瑞陽的講解,看向麵前這些工人的眼神也越發激動了起來。
他怎麽沒想到這種工作方式呢?
這種工作方法,一旦應用到工廠當中,不僅能大大地提高生產效率,還能夠減少出錯率,甚至還能夠提高質量!
這不正是和如今的陶瓷廠嗎?
可這方法畢竟是孔瑞陽想出來的吳建剛,就算眼饞想用,也不好當著孔瑞陽的麵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然而孔瑞陽卻看出了吳建剛的為難神色,直接清了清嗓子開口提議:“其實我也想跟廠長建議一下,咱們陶瓷廠也適合用這種流水線工作方法,不知道廠長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