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一舉蕩平金國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作者:歐陽宇鍋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 306 章 一舉蕩平金國
西夏使者離開後,完顏宗弼的副將走上前,說道:“大帥,西夏向來狡猾,他們的話不可輕信。”
“而且割讓土地之事,關乎大金利益,萬萬不可輕易答應。”
完顏宗弼目光冷峻,“我豈會不知。”
“西夏此時提出合作,不過是想趁亂撈取好處。”
“但眼下咱們與蒲魯虎那老匹夫的爭鬥已到關鍵時刻。”
“若能借助西夏之力,擊敗這老匹夫,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至於割讓土地,我相信陛下不會讓大金吃虧。”
此時,又有士兵來報,“大帥,完顏宗磐已加強城防,並且派人四處聯絡軍中將領,意圖分化我們的勢力。”
完顏宗弼臉色一沉,“這老匹夫,果然有些手段。”
“傳令下去,密切監視完顏宗磐的一舉一動,若發現他有任何異動,立刻來報。”
“同時,加快我們的軍事部署,務必在最短時間內,對完顏宗磐形成合圍之勢。”
……
西夏皇宮中,李乾順正焦急地等待著使者的歸來。
一個大臣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金國局勢複雜,我們與完顏宗弼合作,是否妥當?”
“萬一他事成之後,反悔不割讓土地,我們豈不是白忙一場?”
李乾順微微搖頭,“朕豈會不知其中利害。”
“但如今金國內亂,正是我們擴張的好機會。”
“若能借助完顏宗弼之手,擊敗完顏宗磐,即便他不割讓土地,我們也可趁機在金國邊境製造混亂,奪取一些土地。”
“而且,與大金結成同盟,共同對抗大宋,對我們西夏也有好處。”
此時,一個侍衛匆匆走進來,“陛下,出使金國的使者迴來了。”
李乾順連忙說道:“快傳他進來。”
使者進來後,將與完顏宗弼的談判情況詳細稟報了一遍。
李乾順聽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好,如此甚好。”
“傳令下去,集結軍隊,做好隨時出兵的準備。”
“一旦與完顏宗弼達成最終協議,我們便立刻出兵,助他擊敗完顏宗磐。”
……
大宋皇宮,李世民正與李綱等人商議北伐之事。
李綱率先開口說道:“陛下,如今金國局勢混亂,正是我大宋北伐的絕佳時機。”
“臣以為,我們應盡快出兵,進而直搗金國腹地,徹底消滅金國。”
李世民微微點頭,“朕也有此意。”
“隻是糧草、軍械、兵力等方麵,都要準備充分。”
“而且,還要密切關注西夏的動向,以防他們趁機搗亂。”
此時,李福全匆匆走進來,呈上一封密信。
李世民打開一看,臉色微變。
“李乾順已派遣使者前往金國,與完顏宗弼秘密接觸,似乎有合作之意。”
“這李乾順,果然不安分。”
李世民將密信遞給李綱等人傳閱。
李綱接過密信,匆匆瀏覽一遍,臉色瞬間凝重。
李綱抬眸望向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西夏與完顏宗弼若真達成合作,局勢恐將變得極為棘手。”
“西夏雖國力不及我大宋,但其騎兵驍勇善戰,若與金國聯手,我大宋北伐之路必將增添諸多阻礙。”
梅執禮也滿臉憂慮,微微皺眉說道:“陛下,如今北伐大軍籌備,糧草耗費巨大。
“若再因西夏摻和,戰事拖延,國庫恐難支撐如此龐大開支。”
“這糧草供應,實乃當下一大難題。”
呂好問神色嚴峻,補充道:“陛下,西夏出兵,其行軍路線、作戰策略皆難以預測。”
“我軍原本針對金國的軍事部署,恐需重新調整,以應對西夏這一變數,否則極易陷入腹背受敵之險境。”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揚, 輕輕擺了擺手,滿不在乎地說道:“諸位愛卿,不必如此憂心忡忡。”
“朕且問你們,我大宋與金國幾番大戰,戰果如何?”
李綱等人相互交換眼神,接著齊聲應道:“陛下聖明!”
“自金兵南下,妄圖侵犯我大宋疆土以來。”
“幾場大戰在陛下運籌帷幄、精妙指揮下,皆以我大宋大獲全勝告終。”
“在陛下的帶領下,我大宋不僅成功收複燕雲十六州這一戰略要地,更讓金國損兵折將,兵力折損近二十萬之巨 。”
李世民微微頷首,神色傲然,語氣堅定地說道:“既然如此,區區西夏,何足為懼?”
“金國經我大宋數次打擊,元氣大傷,如今內部又因完顏宗磐和完顏宗弼之爭亂作一團。”
“而西夏,不過是想趁亂謀取利益。”
“朕料定,即便西夏與完顏宗弼聯手,也不過是烏合之眾。”
“我大宋將士,曆經戰火洗禮,士氣高昂,且有諸多良將。”
“我大宋水師,曆經嚴苛訓練,堪稱精銳之師。”
“種公等老將,經驗豐富,麾下大軍亦是訓練有素。”
“再者,朕已安排皇城司密切監視西夏與金國動向,他們的一舉一動,皆逃不過朕的眼睛。”
“待嶽飛率水師登陸成功,各路大軍齊發,以我大宋之軍威,定能將金國與西夏的聯軍打得落花流水。”
李綱等人紛紛拱手,高聲附和:“陛下英明神武,我大宋將士必能奮勇殺敵,揚我大宋國威!”
李世民繼續說道:“此次北伐,乃我大宋雪恥複國之良機,亦是朕振興社稷之決心彰顯。”
“諸位愛卿,務必全力以赴,為北伐大業出謀劃策,籌備妥當。”
李綱思索片刻,進諫道:“陛下,除了軍事部署,輿論方麵亦不可忽視。”
“可命禮部昭告天下,闡明北伐乃是順應天意民心,為收複故土、解救百姓於水火。”
“如此,既能鼓舞士氣,亦可讓天下知曉我大宋此舉正義之舉,令敵國心生畏懼。”
李世民微微點頭,讚許道:“李愛卿所言極是。”
“傳朕旨意,禮部即刻著手準備,發布北伐檄文,將金國之暴行、我大宋之大義昭告四方。”
梅執禮接著說道:“陛下,糧草供應雖有變賣艮嶽珍寶及抄家所得籌集之策。”
“但為長遠計,亦需考慮戰後金國土地的開發利用。”
“待收複金國部分領土後,可鼓勵百姓開墾荒地,發展農桑,如此既能充實國庫,又能穩固邊疆。”
李世民微微點頭,笑道:“梅愛卿此議甚好。”
“戰後之事,朕亦有所考量。”
“收複之地,不僅要發展農桑,還可設立榷場,與周邊各國互通有無,促進經濟繁榮。”
“此事待北伐成功後,交由戶部詳細規劃。”
呂好問上前一步,神色憂慮:“陛下,西夏與金國勾結,我軍雖不懼,但亦需防範其在我大宋邊境製造騷亂,擾亂我後方安寧。”
“臣建議,在與西夏接壤之邊境,增派精兵強將,加強巡邏戒備,若西夏有異動,可迅速應對。”
李世民神色凝重,點頭道:“呂愛卿所言甚是。”
“朕會命種公抽調部分兵力,加強邊境防禦。”
“同時,皇城司需加大對西夏境內情報收集力度,一旦發現西夏有進犯意圖,務必提前預警。”
商議完畢,李綱三人領命退下。
李世民獨自一人坐在禦書房內,目光望向牆上懸掛的大幅輿圖。
圖上大宋與金國、西夏的疆域一目了然。
李世民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心中暗自思忖:此次北伐,定要一舉蕩平金國,讓大宋成為天下霸主,再無外敵敢犯!
西夏使者離開後,完顏宗弼的副將走上前,說道:“大帥,西夏向來狡猾,他們的話不可輕信。”
“而且割讓土地之事,關乎大金利益,萬萬不可輕易答應。”
完顏宗弼目光冷峻,“我豈會不知。”
“西夏此時提出合作,不過是想趁亂撈取好處。”
“但眼下咱們與蒲魯虎那老匹夫的爭鬥已到關鍵時刻。”
“若能借助西夏之力,擊敗這老匹夫,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至於割讓土地,我相信陛下不會讓大金吃虧。”
此時,又有士兵來報,“大帥,完顏宗磐已加強城防,並且派人四處聯絡軍中將領,意圖分化我們的勢力。”
完顏宗弼臉色一沉,“這老匹夫,果然有些手段。”
“傳令下去,密切監視完顏宗磐的一舉一動,若發現他有任何異動,立刻來報。”
“同時,加快我們的軍事部署,務必在最短時間內,對完顏宗磐形成合圍之勢。”
……
西夏皇宮中,李乾順正焦急地等待著使者的歸來。
一個大臣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金國局勢複雜,我們與完顏宗弼合作,是否妥當?”
“萬一他事成之後,反悔不割讓土地,我們豈不是白忙一場?”
李乾順微微搖頭,“朕豈會不知其中利害。”
“但如今金國內亂,正是我們擴張的好機會。”
“若能借助完顏宗弼之手,擊敗完顏宗磐,即便他不割讓土地,我們也可趁機在金國邊境製造混亂,奪取一些土地。”
“而且,與大金結成同盟,共同對抗大宋,對我們西夏也有好處。”
此時,一個侍衛匆匆走進來,“陛下,出使金國的使者迴來了。”
李乾順連忙說道:“快傳他進來。”
使者進來後,將與完顏宗弼的談判情況詳細稟報了一遍。
李乾順聽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好,如此甚好。”
“傳令下去,集結軍隊,做好隨時出兵的準備。”
“一旦與完顏宗弼達成最終協議,我們便立刻出兵,助他擊敗完顏宗磐。”
……
大宋皇宮,李世民正與李綱等人商議北伐之事。
李綱率先開口說道:“陛下,如今金國局勢混亂,正是我大宋北伐的絕佳時機。”
“臣以為,我們應盡快出兵,進而直搗金國腹地,徹底消滅金國。”
李世民微微點頭,“朕也有此意。”
“隻是糧草、軍械、兵力等方麵,都要準備充分。”
“而且,還要密切關注西夏的動向,以防他們趁機搗亂。”
此時,李福全匆匆走進來,呈上一封密信。
李世民打開一看,臉色微變。
“李乾順已派遣使者前往金國,與完顏宗弼秘密接觸,似乎有合作之意。”
“這李乾順,果然不安分。”
李世民將密信遞給李綱等人傳閱。
李綱接過密信,匆匆瀏覽一遍,臉色瞬間凝重。
李綱抬眸望向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西夏與完顏宗弼若真達成合作,局勢恐將變得極為棘手。”
“西夏雖國力不及我大宋,但其騎兵驍勇善戰,若與金國聯手,我大宋北伐之路必將增添諸多阻礙。”
梅執禮也滿臉憂慮,微微皺眉說道:“陛下,如今北伐大軍籌備,糧草耗費巨大。
“若再因西夏摻和,戰事拖延,國庫恐難支撐如此龐大開支。”
“這糧草供應,實乃當下一大難題。”
呂好問神色嚴峻,補充道:“陛下,西夏出兵,其行軍路線、作戰策略皆難以預測。”
“我軍原本針對金國的軍事部署,恐需重新調整,以應對西夏這一變數,否則極易陷入腹背受敵之險境。”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揚, 輕輕擺了擺手,滿不在乎地說道:“諸位愛卿,不必如此憂心忡忡。”
“朕且問你們,我大宋與金國幾番大戰,戰果如何?”
李綱等人相互交換眼神,接著齊聲應道:“陛下聖明!”
“自金兵南下,妄圖侵犯我大宋疆土以來。”
“幾場大戰在陛下運籌帷幄、精妙指揮下,皆以我大宋大獲全勝告終。”
“在陛下的帶領下,我大宋不僅成功收複燕雲十六州這一戰略要地,更讓金國損兵折將,兵力折損近二十萬之巨 。”
李世民微微頷首,神色傲然,語氣堅定地說道:“既然如此,區區西夏,何足為懼?”
“金國經我大宋數次打擊,元氣大傷,如今內部又因完顏宗磐和完顏宗弼之爭亂作一團。”
“而西夏,不過是想趁亂謀取利益。”
“朕料定,即便西夏與完顏宗弼聯手,也不過是烏合之眾。”
“我大宋將士,曆經戰火洗禮,士氣高昂,且有諸多良將。”
“我大宋水師,曆經嚴苛訓練,堪稱精銳之師。”
“種公等老將,經驗豐富,麾下大軍亦是訓練有素。”
“再者,朕已安排皇城司密切監視西夏與金國動向,他們的一舉一動,皆逃不過朕的眼睛。”
“待嶽飛率水師登陸成功,各路大軍齊發,以我大宋之軍威,定能將金國與西夏的聯軍打得落花流水。”
李綱等人紛紛拱手,高聲附和:“陛下英明神武,我大宋將士必能奮勇殺敵,揚我大宋國威!”
李世民繼續說道:“此次北伐,乃我大宋雪恥複國之良機,亦是朕振興社稷之決心彰顯。”
“諸位愛卿,務必全力以赴,為北伐大業出謀劃策,籌備妥當。”
李綱思索片刻,進諫道:“陛下,除了軍事部署,輿論方麵亦不可忽視。”
“可命禮部昭告天下,闡明北伐乃是順應天意民心,為收複故土、解救百姓於水火。”
“如此,既能鼓舞士氣,亦可讓天下知曉我大宋此舉正義之舉,令敵國心生畏懼。”
李世民微微點頭,讚許道:“李愛卿所言極是。”
“傳朕旨意,禮部即刻著手準備,發布北伐檄文,將金國之暴行、我大宋之大義昭告四方。”
梅執禮接著說道:“陛下,糧草供應雖有變賣艮嶽珍寶及抄家所得籌集之策。”
“但為長遠計,亦需考慮戰後金國土地的開發利用。”
“待收複金國部分領土後,可鼓勵百姓開墾荒地,發展農桑,如此既能充實國庫,又能穩固邊疆。”
李世民微微點頭,笑道:“梅愛卿此議甚好。”
“戰後之事,朕亦有所考量。”
“收複之地,不僅要發展農桑,還可設立榷場,與周邊各國互通有無,促進經濟繁榮。”
“此事待北伐成功後,交由戶部詳細規劃。”
呂好問上前一步,神色憂慮:“陛下,西夏與金國勾結,我軍雖不懼,但亦需防範其在我大宋邊境製造騷亂,擾亂我後方安寧。”
“臣建議,在與西夏接壤之邊境,增派精兵強將,加強巡邏戒備,若西夏有異動,可迅速應對。”
李世民神色凝重,點頭道:“呂愛卿所言甚是。”
“朕會命種公抽調部分兵力,加強邊境防禦。”
“同時,皇城司需加大對西夏境內情報收集力度,一旦發現西夏有進犯意圖,務必提前預警。”
商議完畢,李綱三人領命退下。
李世民獨自一人坐在禦書房內,目光望向牆上懸掛的大幅輿圖。
圖上大宋與金國、西夏的疆域一目了然。
李世民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心中暗自思忖:此次北伐,定要一舉蕩平金國,讓大宋成為天下霸主,再無外敵敢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