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童話
逆襲太子妃:高冷男神桀驁妻 作者:梁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後不是來跟蘇若水磨嘴皮子的,既然你心裏明白那就最好了。
“事關皇家清譽,本宮焉有不盡心之理?”皇後陰沉的麵容透著一股子陰險的味道。
“那就展示一下你的勞動成果吧,讓臣媳也鑒賞鑒賞母後的手段。”蘇若水怒目揚眉毫不示弱。
她就賭皇後不敢對她和三皇子下死手,沒有萬全的把握皇後也不會孤注一擲。
殺皇子和太子妃其罪如同造反,除非皇後掌握了國之重器,穩坐金鑾的一天才敢下此重手。
皇上隻要活著,皇後就得有所忌憚。
“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是吧?”皇後一擺手,唰啦啦鐵鏈拖地之聲讓人毛骨悚然。
眾人迴頭望去,隻見一個身形單薄的半大小子被人連拖帶拽的拉進了院子。
油黑鋥亮的鐵鏈,斑斑血痕浸染的破碎衣裳,披頭散發猶如厲鬼一般。
“哈哈哈”蘇若水一見這人就放聲大笑了起來。“母後啊母後,你的智商看來是硬傷啊。怎麽著也得給他清洗幹淨,換身衣裳,別讓人看出來他外表有傷啊,就他這模樣說啥能算有效證詞啊?”
有效證詞?皇後沒聽說過這個詞兒,皇後隻知道有證詞就行。經她這一提醒,皇後倒是知道麵對皇帝的時候該怎麽辦了。
“倚鬆”三皇子見他遍體鱗傷,不由得怒上心頭。
“他才是個十三歲的孩子,你怎麽下得去手?”葉孤元曆真是很憤怒,跟皇後說話連個稱唿都沒有了。
倚鬆是葉孤元曆的書僮,跟著他四年了。這孩子特別的靦腆,見生人都不敢說話,總是一副怯生生的樣子。
葉孤元曆就是看他太柔弱了,才給他起個名字叫倚鬆,讓他依靠在自己身邊,什麽都不用怕的意思。
結果現在就因為他是自己身邊的人,無故的讓人傷去了半條命,十三歲的孩子身體還很稚嫩,怎麽禁受得住酷刑的折磨?
“你還挺護著他的,他可不護著你。”皇後一勾手指,侍衛展開一卷供詞。
誰看得清上麵密密麻麻寫了些什麽?反正白紙黑字寫了一大篇,還有赫然的紅色指印證明這是倚鬆畫了押的。
“三爺”倚鬆跪爬到葉孤元曆腳下,泣不成聲的認錯。“我對不起您。”
葉孤元曆哪裏會有責怪他的心?重刑之下多少硬漢都屈服了,何況他這麽點的孩子?
“沒事,爺不怪你。”葉孤元曆向前走兩步,好好的看看那供詞。
上麵寫的簡直就是個故事,而且還是個童話故事。
一個老套的白馬王子係列愛情故事,王子郊遊偶遇淑女,從此一見鍾情。怎奈淑女姻緣已定,從此王子沉迷於風花雪月之中,人人道他才子情懷,卻不知他心底深埋著一段癡念。
葉孤元曆看過之後真的是無話可說,這是個與他完全無關的故事。葉孤元弘成親之前,三皇子根本就沒見過蘇若水。
“你有何話說?”皇後冷麵如霜,這證詞、證人都在,可算得上是證據確鑿了。
葉孤元曆冷笑兩聲,反問道:“母後想要我說什麽?”
“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想抵賴麽?”皇後一擺手,小太監端著一個托盤過來,上麵擺著一對葫蘆形狀的玉扇墜。
葉孤元曆指著供詞問:“這裏麵有一句話是真的嗎?”
“這對兒玉扇墜是你父皇賜給你的,為什麽有一隻在太子妃的手裏啊?”皇後嘴角噙著得意的笑。
這黃玉扇墜就沒離開過三王府,一直在葉孤元曆的書房裏珍藏著,何曾送過人?
皇後這是直接搜出來就當證據了,葉孤元曆此時若還不明白,他的智商真就可以申請世界吉尼斯記錄了。
“死物能說明什麽?嚴刑之下逼出來的口供能作數嗎?”葉孤元曆也不跟她分辨了,事實如何每個人都心知肚明,誰也不是來追尋真相的。
隻是這個手法並不高明,葉孤元曆是不會輕易稱皇後的心,按她的意思招供的。
皇後也沒指望這麽容易就拿到葉孤元曆的供招。“你的意思是說他做的是假證?”
皇後站起來慢悠悠的走到倚鬆跟前,低頭看了看被打的渾身是傷的倚鬆,輕輕的搖頭歎息:“也真是怪可憐的。”
貓哭老鼠給人的感覺很是不舒服,皇後又迴到正中坐好。
“大膽奴才竟然誣蔑皇子、戲耍本宮,來呀,就地杖斃。”
“慢!”葉孤元曆怎麽忍心看倚鬆杖下斃命?他一定要阻攔他們胡亂行刑。
“對了,本宮差點忘記了。”皇後一招手,從院外被推搡進來五個人。
四個是葉孤元曆的親隨,一個是葉孤元曆的貼身太監。
“他們也都招了一份同樣的供詞,既然是偽證,一並杖斃了吧。”
輕飄飄的一句話,一群虎狼般的侍衛衝上前,連倚鬆在內的六個人全被摁到了長條凳子上。
“三殿下,奴才對不住您,奴才死有餘辜。”
“三爺,奴才錯了,您別記恨小的。”
“三爺,來生我變牛變馬也報答您。”
“……”
六條人命,一個個全是圍繞在葉孤元曆身邊的人,每一個都是他最親近的夥伴,每一個都是他最知冷知熱的親人。
葉孤元曆舍不得他們去送死,更不忍心親眼目睹他們被活活打死。
可要承認他們的證詞屬實,葉孤元曆要背上覬覦皇嫂的惡名,而且這可不光是名譽的問題。
“是!”侍衛們高聲應承之後便舉起板子。
“大膽!”葉孤元曆隻好拿出皇子的身份去阻刑。“誰敢打他們一下就先打我。”
“打!”皇後一聲令下,侍衛們豈敢抗命?
“三殿下您就別為難小的們了,皇後娘娘的話我們也不敢不從啊。”侍衛首領低聲下氣的向葉孤元曆解釋,侍衛們的板子‘啪’‘啪’的落了下去。
“住手!”蘇若水一聲厲喝,侍衛們真的停了手。
倒不是侍衛們聽蘇若水的話,而是皇後抬手示意先停下來的。
“母後,這故事不錯,隻不知道結局又如何呢?”
...
...
“事關皇家清譽,本宮焉有不盡心之理?”皇後陰沉的麵容透著一股子陰險的味道。
“那就展示一下你的勞動成果吧,讓臣媳也鑒賞鑒賞母後的手段。”蘇若水怒目揚眉毫不示弱。
她就賭皇後不敢對她和三皇子下死手,沒有萬全的把握皇後也不會孤注一擲。
殺皇子和太子妃其罪如同造反,除非皇後掌握了國之重器,穩坐金鑾的一天才敢下此重手。
皇上隻要活著,皇後就得有所忌憚。
“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是吧?”皇後一擺手,唰啦啦鐵鏈拖地之聲讓人毛骨悚然。
眾人迴頭望去,隻見一個身形單薄的半大小子被人連拖帶拽的拉進了院子。
油黑鋥亮的鐵鏈,斑斑血痕浸染的破碎衣裳,披頭散發猶如厲鬼一般。
“哈哈哈”蘇若水一見這人就放聲大笑了起來。“母後啊母後,你的智商看來是硬傷啊。怎麽著也得給他清洗幹淨,換身衣裳,別讓人看出來他外表有傷啊,就他這模樣說啥能算有效證詞啊?”
有效證詞?皇後沒聽說過這個詞兒,皇後隻知道有證詞就行。經她這一提醒,皇後倒是知道麵對皇帝的時候該怎麽辦了。
“倚鬆”三皇子見他遍體鱗傷,不由得怒上心頭。
“他才是個十三歲的孩子,你怎麽下得去手?”葉孤元曆真是很憤怒,跟皇後說話連個稱唿都沒有了。
倚鬆是葉孤元曆的書僮,跟著他四年了。這孩子特別的靦腆,見生人都不敢說話,總是一副怯生生的樣子。
葉孤元曆就是看他太柔弱了,才給他起個名字叫倚鬆,讓他依靠在自己身邊,什麽都不用怕的意思。
結果現在就因為他是自己身邊的人,無故的讓人傷去了半條命,十三歲的孩子身體還很稚嫩,怎麽禁受得住酷刑的折磨?
“你還挺護著他的,他可不護著你。”皇後一勾手指,侍衛展開一卷供詞。
誰看得清上麵密密麻麻寫了些什麽?反正白紙黑字寫了一大篇,還有赫然的紅色指印證明這是倚鬆畫了押的。
“三爺”倚鬆跪爬到葉孤元曆腳下,泣不成聲的認錯。“我對不起您。”
葉孤元曆哪裏會有責怪他的心?重刑之下多少硬漢都屈服了,何況他這麽點的孩子?
“沒事,爺不怪你。”葉孤元曆向前走兩步,好好的看看那供詞。
上麵寫的簡直就是個故事,而且還是個童話故事。
一個老套的白馬王子係列愛情故事,王子郊遊偶遇淑女,從此一見鍾情。怎奈淑女姻緣已定,從此王子沉迷於風花雪月之中,人人道他才子情懷,卻不知他心底深埋著一段癡念。
葉孤元曆看過之後真的是無話可說,這是個與他完全無關的故事。葉孤元弘成親之前,三皇子根本就沒見過蘇若水。
“你有何話說?”皇後冷麵如霜,這證詞、證人都在,可算得上是證據確鑿了。
葉孤元曆冷笑兩聲,反問道:“母後想要我說什麽?”
“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想抵賴麽?”皇後一擺手,小太監端著一個托盤過來,上麵擺著一對葫蘆形狀的玉扇墜。
葉孤元曆指著供詞問:“這裏麵有一句話是真的嗎?”
“這對兒玉扇墜是你父皇賜給你的,為什麽有一隻在太子妃的手裏啊?”皇後嘴角噙著得意的笑。
這黃玉扇墜就沒離開過三王府,一直在葉孤元曆的書房裏珍藏著,何曾送過人?
皇後這是直接搜出來就當證據了,葉孤元曆此時若還不明白,他的智商真就可以申請世界吉尼斯記錄了。
“死物能說明什麽?嚴刑之下逼出來的口供能作數嗎?”葉孤元曆也不跟她分辨了,事實如何每個人都心知肚明,誰也不是來追尋真相的。
隻是這個手法並不高明,葉孤元曆是不會輕易稱皇後的心,按她的意思招供的。
皇後也沒指望這麽容易就拿到葉孤元曆的供招。“你的意思是說他做的是假證?”
皇後站起來慢悠悠的走到倚鬆跟前,低頭看了看被打的渾身是傷的倚鬆,輕輕的搖頭歎息:“也真是怪可憐的。”
貓哭老鼠給人的感覺很是不舒服,皇後又迴到正中坐好。
“大膽奴才竟然誣蔑皇子、戲耍本宮,來呀,就地杖斃。”
“慢!”葉孤元曆怎麽忍心看倚鬆杖下斃命?他一定要阻攔他們胡亂行刑。
“對了,本宮差點忘記了。”皇後一招手,從院外被推搡進來五個人。
四個是葉孤元曆的親隨,一個是葉孤元曆的貼身太監。
“他們也都招了一份同樣的供詞,既然是偽證,一並杖斃了吧。”
輕飄飄的一句話,一群虎狼般的侍衛衝上前,連倚鬆在內的六個人全被摁到了長條凳子上。
“三殿下,奴才對不住您,奴才死有餘辜。”
“三爺,奴才錯了,您別記恨小的。”
“三爺,來生我變牛變馬也報答您。”
“……”
六條人命,一個個全是圍繞在葉孤元曆身邊的人,每一個都是他最親近的夥伴,每一個都是他最知冷知熱的親人。
葉孤元曆舍不得他們去送死,更不忍心親眼目睹他們被活活打死。
可要承認他們的證詞屬實,葉孤元曆要背上覬覦皇嫂的惡名,而且這可不光是名譽的問題。
“是!”侍衛們高聲應承之後便舉起板子。
“大膽!”葉孤元曆隻好拿出皇子的身份去阻刑。“誰敢打他們一下就先打我。”
“打!”皇後一聲令下,侍衛們豈敢抗命?
“三殿下您就別為難小的們了,皇後娘娘的話我們也不敢不從啊。”侍衛首領低聲下氣的向葉孤元曆解釋,侍衛們的板子‘啪’‘啪’的落了下去。
“住手!”蘇若水一聲厲喝,侍衛們真的停了手。
倒不是侍衛們聽蘇若水的話,而是皇後抬手示意先停下來的。
“母後,這故事不錯,隻不知道結局又如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