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反間計
大明:瞎眼帝師,打造不朽盛世 作者:勝者即是正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景隆率軍退到了德州,他灰頭土臉的,對著朱棣破口大罵,說是不要臉,偷襲他。
另外組織殘部,進行休整,以備再戰。
胡安則是咬牙切齒,他說了要小心,卻是根本就是不聽。
現在的話,也就隻能蟄伏一下了。
李景隆上了一道奏折,他把失敗的原因,歸結於天氣,並且突出他的功勞,他撤退得快,因此,軍力方麵有相當保存。
“這打得是什麽仗,李景隆真是一個飯桶。”
朱允炆怒不可遏。
“陛下息怒,勝敗乃兵家常事,天氣確實嚴寒,我南軍不適應,而朱棣吞掉了大寧軍之後,兵鋒正勁,我軍由於圍攻北平城,不僅疲憊,而且士氣受到影響,才由此一敗。”
“等到春暖花開,我軍大舉進攻的話,必定能夠大獲全勝,所幸軍力並沒有完全損失,再補充一下的話,還是占據優勢的。”
黃子澄趕緊進行安撫。
他不得不給李景隆說話,畢竟,這是他舉薦的人。
“朱棣緩過來了,他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們沒有抓住機會,想要滅他的話,恐怕的需要一兩年時間才行。”
齊泰歎了一口氣。
朱棣最危險的時候,實際是一開始的時候,本來計劃得好好的,怎麽就轉變成為這個樣子了呢。
齊泰也想不通。
“他下一步的打算會是什麽呢?”
朱允炆看不出來,他畢竟年輕,沒有打過仗。
“還用說嗎?定然是招兵買馬,燕地沒有多少人,養不起太多的兵馬,隻要不讓他擴充,他就翻不起大浪來的。”
齊泰冷笑道。
“沒錯,燕軍也有不小的損失,他們需要休整。”
黃子澄讚同這個意見。
“告訴李景隆,再戰敗,朕決不輕饒。”
朱允炆說道。
燕地,朱棣正準備上書朝堂,陳明黃子澄齊泰構陷宗藩的罪過,表示自己舉兵,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是為了自保。
“朱允炆那小兒根本就不會聽的。”
張玉看了看奏折,然後說道。
“廢話,他當然不會聽從了,不過,我如果是他的話,就斬了黃子澄齊泰,這樣倒是讓我進退兩難,我也沒有理由再出兵了,可是,他不會這麽做,終究還是太年輕了。”
朱棣冷笑了一聲。
他當然清楚,朱允炆不會聽從,要一條路走到黑。
“另外,讓錦衣衛中的內應,進行密奏,用反間計幹掉吳高,至於這個遼東的話,以後再說了,遼東軍兵力不多,應該不會大舉入侵。”
朱棣想了想,然後說道。
張玉點了點頭。
發出去的奏折,並不是直接送到朱允炆麵前的,而是要先經由黃子澄,他一看,就是氣急敗壞,趕緊讓人把齊泰給叫來。
讓齊泰也看了一下這份奏折。
“朱棣,想要除掉我們,不過,用這樣的計策,未免太過糊塗了,陛下不會聽信的,削藩雖說是我二人的主張,但陛下是同意的。”
齊泰說道。
“齊兄,你糊塗啊!這份奏折,不能讓陛下看到,否則,你我有些麻煩,若是被有心之人知道了,借機生事怎麽辦,我們又不是沒有得罪人,朱棣打出來的旗號那是清君側,一旦我二人死了,他就沒有任何理由動兵了。”
“也就是說,殺了我二人,戰事就終止了。”
黃子澄雖說不懂戰爭,但是他很懂政治。
“有道理,那就不拿給陛下看。”
齊泰點了點頭。
“我得到錦衣衛的密報,吳高意圖跟朱棣勾連,我看,得想辦法除掉他,我已經派出了天字第一號刺客,誅殺吳高。”
黃子澄說道。
“是不是不太妥當啊!這不會是反間計吧!吳高好端端的,怎麽會背叛朝廷呢?再說了,他出兵拿下永平,朱棣應該也懷恨在心。”
齊泰皺眉。
“吳高的遼東軍,在朱棣的背後,朱棣定然感覺到威脅,要將其除掉,但遼東又偏遠苦寒,朱棣不願意征討,所以,朱棣就想了這麽一個招。”
齊泰繼續說道。
“你說得也有道理,但是,吳高既然有嫌疑,那就必須除掉,人心難測啊!萬一是真的呢?他也不重要。”
黃子澄冷笑道。
聞言,齊泰有些無奈,可倒也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燕地,膳堂之內,韓辰聽說了,目前是大量征兵,大量征糧。
青壯不從軍,也得當做民夫來用。
如此一來,就沒有壯勞力進行生產了,這要是打得快還罷了,打個幾年的話,生產破壞殆盡,那不是要鬧饑荒嗎?
真是窮兵黷武。
他馬上去找燕四郎,讓其不要過分壓榨了。
“先生放心,給他們留了口糧,餓不死人的。”
朱棣淡然一笑。
“你現在有多少軍隊啊!”
韓辰詢問。
“目前已經擴軍至十五萬,但還不夠,但總會有投降的,也不需要再擴張了。”
朱棣說道,他可戰之兵,是十五萬,但民夫也有十幾萬,負責進行運輸。
以他的威望,以後定然會有不少投降的,因此,兵力定然是會持續加強。
韓辰知道,燕四郎成了地方軍閥了,野心也**了起來。
“能夠議和嗎?打起仗來,秩序混亂,普通人受罪啊!”
韓辰皺起了眉頭來。
打仗,一切的秩序,就都崩潰了,這也是一個事實啊!到時候打砸搶燒的事情,恐怕會很多。
“恐怕是不能,要麽我死,要麽對方死,這必須要分出一個勝負來的。”
朱棣搖了搖頭。
聞言,韓辰緩緩的吐出了一口氣,戰爭那可是你死我活的事情的啊!非要分出一個勝負來的。
議和,不過就是異想天開而已。
“你覺得自己能贏嗎?”
韓辰知道這個燕四郎能打,這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了。
“當然能贏。”
朱棣很有信心,而且,他認為,這天下本來就是他的,不是朱允炆的。
要不是有人從中作梗,太子應該是他的,理應由他接替皇位。
朱允炆能行嗎?那不過是個無能之輩,由他繼承大統,這老朱家的天下,那能穩固嗎?
像是齊泰黃子澄那種,把控朝政,勢力方麵可是越來越大,有一天會不會想著取而代之啊!這也說不定的事情。
天子不行,大臣太厲害,那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且黃子澄和齊泰兩個人,那是**得很快,任人唯親,結黨營私。
另外組織殘部,進行休整,以備再戰。
胡安則是咬牙切齒,他說了要小心,卻是根本就是不聽。
現在的話,也就隻能蟄伏一下了。
李景隆上了一道奏折,他把失敗的原因,歸結於天氣,並且突出他的功勞,他撤退得快,因此,軍力方麵有相當保存。
“這打得是什麽仗,李景隆真是一個飯桶。”
朱允炆怒不可遏。
“陛下息怒,勝敗乃兵家常事,天氣確實嚴寒,我南軍不適應,而朱棣吞掉了大寧軍之後,兵鋒正勁,我軍由於圍攻北平城,不僅疲憊,而且士氣受到影響,才由此一敗。”
“等到春暖花開,我軍大舉進攻的話,必定能夠大獲全勝,所幸軍力並沒有完全損失,再補充一下的話,還是占據優勢的。”
黃子澄趕緊進行安撫。
他不得不給李景隆說話,畢竟,這是他舉薦的人。
“朱棣緩過來了,他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們沒有抓住機會,想要滅他的話,恐怕的需要一兩年時間才行。”
齊泰歎了一口氣。
朱棣最危險的時候,實際是一開始的時候,本來計劃得好好的,怎麽就轉變成為這個樣子了呢。
齊泰也想不通。
“他下一步的打算會是什麽呢?”
朱允炆看不出來,他畢竟年輕,沒有打過仗。
“還用說嗎?定然是招兵買馬,燕地沒有多少人,養不起太多的兵馬,隻要不讓他擴充,他就翻不起大浪來的。”
齊泰冷笑道。
“沒錯,燕軍也有不小的損失,他們需要休整。”
黃子澄讚同這個意見。
“告訴李景隆,再戰敗,朕決不輕饒。”
朱允炆說道。
燕地,朱棣正準備上書朝堂,陳明黃子澄齊泰構陷宗藩的罪過,表示自己舉兵,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是為了自保。
“朱允炆那小兒根本就不會聽的。”
張玉看了看奏折,然後說道。
“廢話,他當然不會聽從了,不過,我如果是他的話,就斬了黃子澄齊泰,這樣倒是讓我進退兩難,我也沒有理由再出兵了,可是,他不會這麽做,終究還是太年輕了。”
朱棣冷笑了一聲。
他當然清楚,朱允炆不會聽從,要一條路走到黑。
“另外,讓錦衣衛中的內應,進行密奏,用反間計幹掉吳高,至於這個遼東的話,以後再說了,遼東軍兵力不多,應該不會大舉入侵。”
朱棣想了想,然後說道。
張玉點了點頭。
發出去的奏折,並不是直接送到朱允炆麵前的,而是要先經由黃子澄,他一看,就是氣急敗壞,趕緊讓人把齊泰給叫來。
讓齊泰也看了一下這份奏折。
“朱棣,想要除掉我們,不過,用這樣的計策,未免太過糊塗了,陛下不會聽信的,削藩雖說是我二人的主張,但陛下是同意的。”
齊泰說道。
“齊兄,你糊塗啊!這份奏折,不能讓陛下看到,否則,你我有些麻煩,若是被有心之人知道了,借機生事怎麽辦,我們又不是沒有得罪人,朱棣打出來的旗號那是清君側,一旦我二人死了,他就沒有任何理由動兵了。”
“也就是說,殺了我二人,戰事就終止了。”
黃子澄雖說不懂戰爭,但是他很懂政治。
“有道理,那就不拿給陛下看。”
齊泰點了點頭。
“我得到錦衣衛的密報,吳高意圖跟朱棣勾連,我看,得想辦法除掉他,我已經派出了天字第一號刺客,誅殺吳高。”
黃子澄說道。
“是不是不太妥當啊!這不會是反間計吧!吳高好端端的,怎麽會背叛朝廷呢?再說了,他出兵拿下永平,朱棣應該也懷恨在心。”
齊泰皺眉。
“吳高的遼東軍,在朱棣的背後,朱棣定然感覺到威脅,要將其除掉,但遼東又偏遠苦寒,朱棣不願意征討,所以,朱棣就想了這麽一個招。”
齊泰繼續說道。
“你說得也有道理,但是,吳高既然有嫌疑,那就必須除掉,人心難測啊!萬一是真的呢?他也不重要。”
黃子澄冷笑道。
聞言,齊泰有些無奈,可倒也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燕地,膳堂之內,韓辰聽說了,目前是大量征兵,大量征糧。
青壯不從軍,也得當做民夫來用。
如此一來,就沒有壯勞力進行生產了,這要是打得快還罷了,打個幾年的話,生產破壞殆盡,那不是要鬧饑荒嗎?
真是窮兵黷武。
他馬上去找燕四郎,讓其不要過分壓榨了。
“先生放心,給他們留了口糧,餓不死人的。”
朱棣淡然一笑。
“你現在有多少軍隊啊!”
韓辰詢問。
“目前已經擴軍至十五萬,但還不夠,但總會有投降的,也不需要再擴張了。”
朱棣說道,他可戰之兵,是十五萬,但民夫也有十幾萬,負責進行運輸。
以他的威望,以後定然會有不少投降的,因此,兵力定然是會持續加強。
韓辰知道,燕四郎成了地方軍閥了,野心也**了起來。
“能夠議和嗎?打起仗來,秩序混亂,普通人受罪啊!”
韓辰皺起了眉頭來。
打仗,一切的秩序,就都崩潰了,這也是一個事實啊!到時候打砸搶燒的事情,恐怕會很多。
“恐怕是不能,要麽我死,要麽對方死,這必須要分出一個勝負來的。”
朱棣搖了搖頭。
聞言,韓辰緩緩的吐出了一口氣,戰爭那可是你死我活的事情的啊!非要分出一個勝負來的。
議和,不過就是異想天開而已。
“你覺得自己能贏嗎?”
韓辰知道這個燕四郎能打,這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了。
“當然能贏。”
朱棣很有信心,而且,他認為,這天下本來就是他的,不是朱允炆的。
要不是有人從中作梗,太子應該是他的,理應由他接替皇位。
朱允炆能行嗎?那不過是個無能之輩,由他繼承大統,這老朱家的天下,那能穩固嗎?
像是齊泰黃子澄那種,把控朝政,勢力方麵可是越來越大,有一天會不會想著取而代之啊!這也說不定的事情。
天子不行,大臣太厲害,那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且黃子澄和齊泰兩個人,那是**得很快,任人唯親,結黨營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