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開個養豬場
大明:瞎眼帝師,打造不朽盛世 作者:勝者即是正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棣可沒有想過,讓百姓吃上肉的,他考慮得那是不被餓死。
“有了番薯,可以辦個養豬場什麽的,這也可以賺錢啊!”
韓辰說道。
養豬場?又是一個新鮮的詞匯。
“這個養豬場怎麽辦啊?”
朱棣詢問。
“簡單啊!建上豬舍,買些豬種,就行了。”
韓辰一本正經的說道,辦個養豬場,沒有什麽難的。
“既然韓先生有心,那麽可行。”
朱棣倒是來了興趣。
一些豬種倒是好辦,花些錢買來就是了。
“等等,我畫個圖,你們這裏沒有養豬場,不知道怎麽建,這可不能亂建。”
韓辰說著,就讓婉瑩取來了筆墨紙硯。
他也是服了,這個地方,居然用毛筆來寫字。
韓辰眼睛看不見,他憑借感覺,畫出了一個草圖來。
朱棣看了之後,大吃一驚,這位韓先生,還真是多才,隻怕是建造宮殿都行。
“我這就讓工匠照此打造。”
朱棣點了點頭,拿著草圖就走了。
韓辰也是服啦,這些家夥,真是不會搞農業啊!養豬場有了,就有了肥料,就能增長農作物的產能的。
也是怪不得,還得忍受饑餓了。
這都不會種地的。
養豬場,自然是要建得比較遠才行,要建造在城外。
張玉正在利用番薯,製作幹糧,方法韓辰是教了的。
到時候,供給騎兵用,對北元出兵,就可以堅持比較長的作戰時間了。
不像以往,打一會兒,糧草跟不上就隻能退迴來。
畢竟是在大漠中,使用步軍根本不成,那是找死,隻能是使用騎兵,這糧草運輸,總歸是得人推馬拉的,哪裏可能跟得上騎兵啊!
有了這番薯片,起碼支撐一個月的作戰,不成問題的。
張玉笑眯眯的,到時候,自己建功的機會,可是又來了。
養豬場,工匠日夜不停的打造,很快就搞出來了,這也不難,工程量不是很大,無非就是修豬圈而已,隻不過,這豬圈那是連起來的罷了。
因此,隻用了半個月時間,就打造出來了。
韓辰聽聞消息還挺詫異的,效率挺快的嗎?居然這麽快就打造出來了,他哪裏知道,這休個養豬場,那是動用了八百名工匠,還日夜不停的幹活,這自然快捷了。
“這搞得也太快了吧!看不出來啊!”
有這樣的效率,怎麽可能會這麽落後呢,韓辰也是不解。
“就用番薯喂豬啊!”
朱棣本來想讓韓辰去參觀一下的,可是,韓辰眼睛瞎了,又看不見,去參觀什麽啊!
“番薯葉,番薯藤煮熟了都可以喂豬,還有剩飯剩菜的。”
韓辰無語,這還用問嗎?豬怎麽養都不知道嗎?這不是搞笑嗎?這很難嗎?
他小時候,都會喂豬了。
剩飯剩菜?朱棣無言,哪裏有剩飯剩菜的,也就隻有酒樓有,普通人家,都吃不飽,根本不可能有剩菜剩飯。
這也好辦,讓燕地所有酒樓,把剩飯剩菜送來就是了。
“有多少豬種啊?”
韓辰詢問。
“一千多頭。”
朱棣迴答。
“剛開始,少一點也無所謂了,以後再增多,喂個十萬頭什麽的。”
韓辰說道。
十萬頭,這未免也是太駭人聽聞了,朱棣都驚呆了。
這時候朱高熾來了,又到了學習的時間了,這段時間,都在學習跟韓辰學習治國之術。
這治國之術其實也簡單,那就是民強而國強,可惜古代王朝,一個個的並不這樣做,那是橫征暴斂,所以就都得完蛋。
朱高熾要學習,朱棣自然走開了。
“這民強,若是造反了,又該如何?”
朱高熾不解。
“民強,吃飽了撐的啊!還造反,那都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吃穿住行解決了,就不會有人造反,天下太平。”
“一個國家,到了這種地步,就隻有一種危險了,那就是外敵入侵,因此,需要保持強大的軍備。”
韓辰說道。
“軍備,要保持在一個比例,比方說,有一千萬人口,就可以養三十萬軍隊,這個比例,是合適的,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韓辰說道。
朱高熾點了點頭,感覺也有道理。
“當然了,不打仗是最好的,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打仗,打仗都是消耗國力的,很多事情,並不需要戰爭來解決,那是最為低級的解決方法。”
韓辰繼續說道。
“老師說的,我都記住了。”
朱高熾點了點頭。
“孺子可教也,不過你學了,也並沒有什麽用武之地,這治國之術,那都是手中有權柄的人,才得以施展的,一個平民,學了這些,根本用不著。”
韓辰都不明白,為啥這個朱高熾要學治國之術。
應天府,太極殿。
燕地番薯大獲豐收這事,朱允炆已經知道了,他還奇怪,這番薯是何作物,都沒有聽說過。
不過這豐收了,也跟他們沒有關係,這藩王的屬地,是不向上納稅的。
反而,朝堂有時候還得救濟。
“這真是天大的壞消息,燕王手裏有了糧,就可以擴充軍備了。”
黃子澄聽聞了這個消息之後,臉色就垮了下去了。
有糧就有兵啊!想那燕地乃是苦寒之地,居然還能糧食豐收,而且,違背常理,這已經是入冬了,哪裏能收糧食的,真是匪夷所思。
可是,燕地的細作,也不會謊報的,這事不會有假的。
“短時間之內,燕王也難以擴充軍備,燕地沒有那麽多的人口。”
“至於那個番薯,應該弄來,此物,居然是隆冬豐收,如果推廣下去,那麽土地冬天就不會荒著了。”
齊泰倒是不以為然,他倒是對番薯極感興趣,想要迫不及待的一睹真容。
朱允炆點了點頭,他也對這個番薯,大感稀奇。
“讓細作弄來,這番薯如何耕種,也要學會。”
朱允炆說道。
“我這四叔有了糧,以後再找我要糧,那可是沒有了。”
朱允炆覺得,這也有好處的。
每年,這個四叔都要找他要錢糧,現在自己有了,當然就不用給了。
“燕王有糧了,就得讓他立刻帶兵出征,征討北元。”
黃子澄說道。
“嗬嗬,就算他不去,那些蠻子自己也會來的。”
齊泰冷笑。
每年都是如此,隆冬季節,大漠中青黃不接,北元騎兵必定南下搶食,這都成了慣例了。
燕王就算不想打,也得打
“有了番薯,可以辦個養豬場什麽的,這也可以賺錢啊!”
韓辰說道。
養豬場?又是一個新鮮的詞匯。
“這個養豬場怎麽辦啊?”
朱棣詢問。
“簡單啊!建上豬舍,買些豬種,就行了。”
韓辰一本正經的說道,辦個養豬場,沒有什麽難的。
“既然韓先生有心,那麽可行。”
朱棣倒是來了興趣。
一些豬種倒是好辦,花些錢買來就是了。
“等等,我畫個圖,你們這裏沒有養豬場,不知道怎麽建,這可不能亂建。”
韓辰說著,就讓婉瑩取來了筆墨紙硯。
他也是服了,這個地方,居然用毛筆來寫字。
韓辰眼睛看不見,他憑借感覺,畫出了一個草圖來。
朱棣看了之後,大吃一驚,這位韓先生,還真是多才,隻怕是建造宮殿都行。
“我這就讓工匠照此打造。”
朱棣點了點頭,拿著草圖就走了。
韓辰也是服啦,這些家夥,真是不會搞農業啊!養豬場有了,就有了肥料,就能增長農作物的產能的。
也是怪不得,還得忍受饑餓了。
這都不會種地的。
養豬場,自然是要建得比較遠才行,要建造在城外。
張玉正在利用番薯,製作幹糧,方法韓辰是教了的。
到時候,供給騎兵用,對北元出兵,就可以堅持比較長的作戰時間了。
不像以往,打一會兒,糧草跟不上就隻能退迴來。
畢竟是在大漠中,使用步軍根本不成,那是找死,隻能是使用騎兵,這糧草運輸,總歸是得人推馬拉的,哪裏可能跟得上騎兵啊!
有了這番薯片,起碼支撐一個月的作戰,不成問題的。
張玉笑眯眯的,到時候,自己建功的機會,可是又來了。
養豬場,工匠日夜不停的打造,很快就搞出來了,這也不難,工程量不是很大,無非就是修豬圈而已,隻不過,這豬圈那是連起來的罷了。
因此,隻用了半個月時間,就打造出來了。
韓辰聽聞消息還挺詫異的,效率挺快的嗎?居然這麽快就打造出來了,他哪裏知道,這休個養豬場,那是動用了八百名工匠,還日夜不停的幹活,這自然快捷了。
“這搞得也太快了吧!看不出來啊!”
有這樣的效率,怎麽可能會這麽落後呢,韓辰也是不解。
“就用番薯喂豬啊!”
朱棣本來想讓韓辰去參觀一下的,可是,韓辰眼睛瞎了,又看不見,去參觀什麽啊!
“番薯葉,番薯藤煮熟了都可以喂豬,還有剩飯剩菜的。”
韓辰無語,這還用問嗎?豬怎麽養都不知道嗎?這不是搞笑嗎?這很難嗎?
他小時候,都會喂豬了。
剩飯剩菜?朱棣無言,哪裏有剩飯剩菜的,也就隻有酒樓有,普通人家,都吃不飽,根本不可能有剩菜剩飯。
這也好辦,讓燕地所有酒樓,把剩飯剩菜送來就是了。
“有多少豬種啊?”
韓辰詢問。
“一千多頭。”
朱棣迴答。
“剛開始,少一點也無所謂了,以後再增多,喂個十萬頭什麽的。”
韓辰說道。
十萬頭,這未免也是太駭人聽聞了,朱棣都驚呆了。
這時候朱高熾來了,又到了學習的時間了,這段時間,都在學習跟韓辰學習治國之術。
這治國之術其實也簡單,那就是民強而國強,可惜古代王朝,一個個的並不這樣做,那是橫征暴斂,所以就都得完蛋。
朱高熾要學習,朱棣自然走開了。
“這民強,若是造反了,又該如何?”
朱高熾不解。
“民強,吃飽了撐的啊!還造反,那都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吃穿住行解決了,就不會有人造反,天下太平。”
“一個國家,到了這種地步,就隻有一種危險了,那就是外敵入侵,因此,需要保持強大的軍備。”
韓辰說道。
“軍備,要保持在一個比例,比方說,有一千萬人口,就可以養三十萬軍隊,這個比例,是合適的,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韓辰說道。
朱高熾點了點頭,感覺也有道理。
“當然了,不打仗是最好的,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打仗,打仗都是消耗國力的,很多事情,並不需要戰爭來解決,那是最為低級的解決方法。”
韓辰繼續說道。
“老師說的,我都記住了。”
朱高熾點了點頭。
“孺子可教也,不過你學了,也並沒有什麽用武之地,這治國之術,那都是手中有權柄的人,才得以施展的,一個平民,學了這些,根本用不著。”
韓辰都不明白,為啥這個朱高熾要學治國之術。
應天府,太極殿。
燕地番薯大獲豐收這事,朱允炆已經知道了,他還奇怪,這番薯是何作物,都沒有聽說過。
不過這豐收了,也跟他們沒有關係,這藩王的屬地,是不向上納稅的。
反而,朝堂有時候還得救濟。
“這真是天大的壞消息,燕王手裏有了糧,就可以擴充軍備了。”
黃子澄聽聞了這個消息之後,臉色就垮了下去了。
有糧就有兵啊!想那燕地乃是苦寒之地,居然還能糧食豐收,而且,違背常理,這已經是入冬了,哪裏能收糧食的,真是匪夷所思。
可是,燕地的細作,也不會謊報的,這事不會有假的。
“短時間之內,燕王也難以擴充軍備,燕地沒有那麽多的人口。”
“至於那個番薯,應該弄來,此物,居然是隆冬豐收,如果推廣下去,那麽土地冬天就不會荒著了。”
齊泰倒是不以為然,他倒是對番薯極感興趣,想要迫不及待的一睹真容。
朱允炆點了點頭,他也對這個番薯,大感稀奇。
“讓細作弄來,這番薯如何耕種,也要學會。”
朱允炆說道。
“我這四叔有了糧,以後再找我要糧,那可是沒有了。”
朱允炆覺得,這也有好處的。
每年,這個四叔都要找他要錢糧,現在自己有了,當然就不用給了。
“燕王有糧了,就得讓他立刻帶兵出征,征討北元。”
黃子澄說道。
“嗬嗬,就算他不去,那些蠻子自己也會來的。”
齊泰冷笑。
每年都是如此,隆冬季節,大漠中青黃不接,北元騎兵必定南下搶食,這都成了慣例了。
燕王就算不想打,也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