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那個最最饑餓艱難的年代。那時候,人們最亟需、最珍貴的是食物,然而,無論城市、鄉村,最匱乏的也正是食物。人們總是吃不飽肚子,每天饑腸轆轆,還要不停幹活,工作。嚴重的營養不足摧殘著每個人的肌體,考驗著每個人的生命。聽奶奶說,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生的。母親艱難度過十個月的懷孕期,拚著性命生下我竟昏了過去,無論我在旁邊如何啼哭,掙紮,母親卻一無所知,一動不動。這下把在場的所有人都嚇壞了,奶奶、父親、接生婆對著母親一陣大聲唿喊,拍打,依然不見母親睜眼,動彈。接生婆試了試母親的鼻孔依然有唿吸,便說是用力太多,太久,暈過去了,需要吃些東西補充一下氣力。家裏沒有能吃的東西,奶奶隻好跑到食堂懇請炊事員,要了一碗熱麵湯給母親灌下去,她才慢慢蘇醒過來。
人雖然救活了,身體卻虛弱得不行,一周過去了,母親仍不能下床走路。奶水更是一滴也沒有。我餓得哇哇直哭。母親心疼女兒,急得翻來覆去直流眼淚卻毫無辦法。父親忍痛賣了祖傳的兩把實木椅子,換了十幾塊錢,請醫生開了幾味下奶的中藥給母親喝了,也毫不見效;再去開藥,醫生說,吃藥沒用,她是餓的。你想辦法多給她吃些食物,再弄些鮮活東西吃吃,或許就有奶了。
父親迴來一說,可把全家人難住了。當下有什麽吃的呢?食堂裏每人每頓一木瓢照見人影的稀飯湯,除此什麽也沒有。鮮活的東西更是奇缺,這年頭,私人不準養豬、養雞,甚至狗也不準養,家裏除了人就是蒼蠅蚊子,哪有什麽鮮活東西可吃?錢能買到藥,卻買不到食物。糧食是寶中之寶不再是形容詞,也一點不誇張;因為對於饑餓將死的人,一粒米能救命,黃金珠寶卻毫無作用。
為了讓母親多吃點東西,父親和奶奶每人每頓省出半碗稀飯湯給母親。母親不肯多吃,因為她多吃了,父親和奶奶就更吃不飽了;但是為了孩子,在父親和奶奶一齊勸說下,她還是流著眼淚吃了父親和奶奶剩下的稀麵湯。然而還是沒有奶水。沒辦法,母親隻好把食堂打來的稀飯湯喝掉稀湯,把下麵稠的研碎成粥喂我。可是那能有多少營養呢?半個月下來,我餓得睜不開眼睛,連哭的聲音也越來越微弱了,真的到了奄奄一息。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母親難過得抱著我痛哭不止。
父親著急了,再也顧不得弱不經風的身體,一番思考,他決定下河捉魚撈蚌給母親吃了下奶。——家裏沒有鮮活的東西,市上也買不著,可是河裏還有,天空還有。幹部們隻能管住村子裏的人,卻管不住天上和水裏的動物。隻是饑寒難耐、瘦弱不堪的人,要捉到依然健康、善遊善飛的動物實在太困難了。
四月的河水仍然很涼,加上腹中無飯,父親每次下到河水裏,都凍得渾身顫抖,嘴臉發青,牙齒咯咯地叩響。他多麽想抓幾條活魚給女兒下奶吃,哪怕是幾條小魚,小蝦;可是魚蝦都比他靈活健壯得多,他在河水裏凍了半天也沒有捉到一條。看來捉到魚蝦希望渺茫。不得已而求其次,他隻好把希望寄托在螺蚌身上,因為它們棲息在水底,很少遊動。他卷起袖子,一次又一次把雙手伸到水底摸索,一個一個地撈上來裝進衣袋裏,一個上午總算撈了十幾個螺蚌迴來。全家高興極了。螺蚌雖不是魚蝦,畢竟也是活物,是新鮮的,對下奶有好處。奶奶把十幾個螺蚌洗淨去殼,煮湯給母親喝,有時也加一些鮮湯在稀飯裏給我喝。這樣喝了幾次,奇跡出現了,母親果然有了點奶水,隻是不多。父親高興極了,更堅定了下河撈螺蚌的決心。有了父親撈的螺蚌吃,母親的奶水漸漸多起來,我也睜開眼漸漸有了精神。
可是,父親的身體卻更加虛弱,四肢無力,從家裏走到河邊要歇一兩次,隻是為了孩子,他拚命堅持著。奶奶和母親心疼父親,勸他少去幾次。父親不聽,說:“我除了撈點螺蚌,還拿什麽給孩子下奶?沒有奶水,這孩子怕養不活。”這倒是實在話。奶奶和母親認真想想,不便再勸。父親仍然堅持每天下河撈螺蚌。終於有一次,父親下河撈螺蚌再也沒有迴來——他淹死在河裏了!
母親和奶奶聞訊猶如晴天霹靂,悲痛欲絕,立即丟下我一齊往河邊跑。當她們看到僵挺在河邊上的父親緊閉雙眼,麵色發青,衣服和頭發上沾滿泥汙水草,滴著水,已經絕氣了,手裏還緊緊握著幾個螺蚌,忍不住淚如泉湧,撫屍大哭。
啊!父親,就為了幾個螺蚌,為了能給瘦弱的妻子下奶養活瀕臨死亡的女兒,他竟然毫不猶豫、毫不吝惜地付出了年輕的生命!還丟下了年輕的妻子和年邁的母親,這值得嗎?也許他當時隻想著救活女兒,別的什麽也沒有想,包括自己,妻子和母親。他的事跡一點也不偉大,甚至還有點自私自利,沒有什麽值得宣揚的,但卻是一個父親對女兒最真摯的愛,最純潔的人生感情的流露,同樣感人至深。
母親和奶奶的哭聲驚天動地,死去活來,感人肺腑,一時引來許多莊鄰。大家聽說父親是為了撈螺蚌給孩子下奶淹死的,十分感動,又十分惋惜:一個隻有二十三歲的青年生命就這麽結束了,可憐、可惜啊!看著媽媽和奶奶圍坐在父親的屍體兩邊哭天搶地、痛不欲生的慘狀,大家十分同情,又十分痛心,一些柔情多感的女人竟跟著流出眼淚來;於是大家顧不得自己身體瘦弱無力、饑腸轆轆,一齊動手幫著把父親的屍體抬迴家裏。
奶奶打來一盆清水,蘸濕毛巾,一點一點地擦拭著父親頭上、臉上、身上的泥汙,一邊掉眼淚,一邊自言自語:“渾身上下弄了這麽多汙泥,這要掙紮多長時間!當時要是有個人拉他一把,也許他就能爬上來;怎麽旁邊就沒有個人來呢?這是天意,還是人意啊?”這問題太深奧,誰也不知道,誰也無法告訴她。奶奶找不到答案,又放聲大哭起來。白發人送黑發人,該是多麽令人悲痛、悲傷啊!
母親抱著我守著父親的屍體整整哭了一天一夜,說父親的死都是為了她,是她害死了父親。鄉親們見母親哭得可憐,一齊勸她:“說到底,他是為了孩子。如今他走了,千斤重擔都落到你身上;為了孩子,你不能再這麽哭了,如果你再有個三長兩短,這孩子就真的沒辦法了!孩子她爸的一番苦心也就白費了!”鄉親們再三勸說,母親這才勉強止住哭泣,幫助奶奶料理父親的後事。
父親要出殯了,卻沒有棺材——他這麽年輕怎麽會想到死、預先打好棺材?家裏一時又打不起,隻好占用奶奶的棺材。奶奶哭著說:“這棺材是打給我睡的,沒曾想我還沒睡,兒子倒先睡去了。老天爺啊!你快叫他醒過來吧,帶著老婆孩子好好過日子;叫我這無用的人替他死吧!”然而,這怎麽可能呢?黃泉路上無老少,無論誰死了也不能複生。
父親要下葬了,卻找不到抬棺的人——大家都餓得走不動路,怎麽抬得動如此笨重的棺材?奶奶隻是哭,毫無辦法。母親著急了,從村裏找了輛板車,到牛屋裏牽了頭牛來,哭著跪著央求鄰居幫忙把棺材弄上板車,讓牛拉著去了墳地;然後和奶奶一起幾經周折把棺材從車上推下來,推進墓穴,就地挖了些土蓋住棺材,堆起一個小小的墳頭,把父親草草埋葬了。堆好墳,母親和奶奶跪坐在墳前拚命地哭啊,喊啊,直到哭喊不出聲音癱倒在墳前。可是無論她們怎麽哭喊,拚死拚活,父親再也聽不見、迴不來了。
那年,母親才二十一歲,正當青春妙齡。許多人勸她:你守著這一老一小今後怎麽過?老的越來越老,小的是女孩,終是人家人,你將來依靠誰?母親含著眼淚說:“為了喂活這孩子,她爸把命都賠上了,我怎麽能丟下她不管呢?再說,把孩子丟給她奶奶,孩子養不活,再搭上一條老命,我不是造孽嗎?到陰間,她爸也不能饒過我。”母親堅決留下來,拚命幹活,養活一老一小。
但接下來許多年農民仍然吃不飽,母親和奶奶你省一口我省一口共同養活了我。我終於會走路了,能叫“媽媽、奶奶”了。婆媳倆臉上都有了些笑容。平時,母親下田幹活,奶奶在家帶著我做家務,一家三口艱難度日。
可是奶奶的身體越來越差,一冬一春咳喘不止,終因年老體衰、喪子之痛和營養不足,在我三歲那年也去世了,終年五十六歲。老人中年喪夫,老來喪子,命也真夠苦的!兒子死後,她陪伴年輕的寡婦兒媳又艱難地活了三年,安撫兒媳,養活孫女。臨死她抓著兒媳的手喘息著說:“把秀雲(我的名字)拉扯大,她是你唯一的依靠啊!”說完直直地看著母親卻不能說話了。母親認真地點了點頭,算是對婆婆臨終的承諾,這樣奶奶才閉上眼睛。
奶奶去世卻沒有棺材——她的棺材被父親睡去了。怎麽辦?像當下許多窮苦人一樣死了用蘆席卷?母親不忍心,因為婆婆實在是個好人,又是個苦命人,對她和女兒都盡到了心意,她同情她,敬佩她,覺得一定要對得起她。母親一個人忍痛拚命挖掉房前屋後的三棵大樹,請木匠打了一口更好的棺材把奶奶入殮了。可是再請不起人抬棺材,這迴倒不是因為人們瘦弱得不行,而是招待不起人家吃飯。她知道母女倆今年就全靠土甕裏的這點糧食度命,花費掉這一年就無法生活。請不起人還隻有苦自己。於是母親也學埋葬父親的辦法,到牛屋牽來一頭牛,把奶奶的棺材拉到墓地,在爺爺的墳旁挖了一個穴,拚了命把棺材推進墓穴,掩上土,把奶奶安葬了。公公婆婆終於合葬,她代丈夫盡了孝心,也了結了自己的一樁心事,雖然她跪在墓前大哭了一場,又喘息了半天,心裏卻略感安慰。
人雖然救活了,身體卻虛弱得不行,一周過去了,母親仍不能下床走路。奶水更是一滴也沒有。我餓得哇哇直哭。母親心疼女兒,急得翻來覆去直流眼淚卻毫無辦法。父親忍痛賣了祖傳的兩把實木椅子,換了十幾塊錢,請醫生開了幾味下奶的中藥給母親喝了,也毫不見效;再去開藥,醫生說,吃藥沒用,她是餓的。你想辦法多給她吃些食物,再弄些鮮活東西吃吃,或許就有奶了。
父親迴來一說,可把全家人難住了。當下有什麽吃的呢?食堂裏每人每頓一木瓢照見人影的稀飯湯,除此什麽也沒有。鮮活的東西更是奇缺,這年頭,私人不準養豬、養雞,甚至狗也不準養,家裏除了人就是蒼蠅蚊子,哪有什麽鮮活東西可吃?錢能買到藥,卻買不到食物。糧食是寶中之寶不再是形容詞,也一點不誇張;因為對於饑餓將死的人,一粒米能救命,黃金珠寶卻毫無作用。
為了讓母親多吃點東西,父親和奶奶每人每頓省出半碗稀飯湯給母親。母親不肯多吃,因為她多吃了,父親和奶奶就更吃不飽了;但是為了孩子,在父親和奶奶一齊勸說下,她還是流著眼淚吃了父親和奶奶剩下的稀麵湯。然而還是沒有奶水。沒辦法,母親隻好把食堂打來的稀飯湯喝掉稀湯,把下麵稠的研碎成粥喂我。可是那能有多少營養呢?半個月下來,我餓得睜不開眼睛,連哭的聲音也越來越微弱了,真的到了奄奄一息。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母親難過得抱著我痛哭不止。
父親著急了,再也顧不得弱不經風的身體,一番思考,他決定下河捉魚撈蚌給母親吃了下奶。——家裏沒有鮮活的東西,市上也買不著,可是河裏還有,天空還有。幹部們隻能管住村子裏的人,卻管不住天上和水裏的動物。隻是饑寒難耐、瘦弱不堪的人,要捉到依然健康、善遊善飛的動物實在太困難了。
四月的河水仍然很涼,加上腹中無飯,父親每次下到河水裏,都凍得渾身顫抖,嘴臉發青,牙齒咯咯地叩響。他多麽想抓幾條活魚給女兒下奶吃,哪怕是幾條小魚,小蝦;可是魚蝦都比他靈活健壯得多,他在河水裏凍了半天也沒有捉到一條。看來捉到魚蝦希望渺茫。不得已而求其次,他隻好把希望寄托在螺蚌身上,因為它們棲息在水底,很少遊動。他卷起袖子,一次又一次把雙手伸到水底摸索,一個一個地撈上來裝進衣袋裏,一個上午總算撈了十幾個螺蚌迴來。全家高興極了。螺蚌雖不是魚蝦,畢竟也是活物,是新鮮的,對下奶有好處。奶奶把十幾個螺蚌洗淨去殼,煮湯給母親喝,有時也加一些鮮湯在稀飯裏給我喝。這樣喝了幾次,奇跡出現了,母親果然有了點奶水,隻是不多。父親高興極了,更堅定了下河撈螺蚌的決心。有了父親撈的螺蚌吃,母親的奶水漸漸多起來,我也睜開眼漸漸有了精神。
可是,父親的身體卻更加虛弱,四肢無力,從家裏走到河邊要歇一兩次,隻是為了孩子,他拚命堅持著。奶奶和母親心疼父親,勸他少去幾次。父親不聽,說:“我除了撈點螺蚌,還拿什麽給孩子下奶?沒有奶水,這孩子怕養不活。”這倒是實在話。奶奶和母親認真想想,不便再勸。父親仍然堅持每天下河撈螺蚌。終於有一次,父親下河撈螺蚌再也沒有迴來——他淹死在河裏了!
母親和奶奶聞訊猶如晴天霹靂,悲痛欲絕,立即丟下我一齊往河邊跑。當她們看到僵挺在河邊上的父親緊閉雙眼,麵色發青,衣服和頭發上沾滿泥汙水草,滴著水,已經絕氣了,手裏還緊緊握著幾個螺蚌,忍不住淚如泉湧,撫屍大哭。
啊!父親,就為了幾個螺蚌,為了能給瘦弱的妻子下奶養活瀕臨死亡的女兒,他竟然毫不猶豫、毫不吝惜地付出了年輕的生命!還丟下了年輕的妻子和年邁的母親,這值得嗎?也許他當時隻想著救活女兒,別的什麽也沒有想,包括自己,妻子和母親。他的事跡一點也不偉大,甚至還有點自私自利,沒有什麽值得宣揚的,但卻是一個父親對女兒最真摯的愛,最純潔的人生感情的流露,同樣感人至深。
母親和奶奶的哭聲驚天動地,死去活來,感人肺腑,一時引來許多莊鄰。大家聽說父親是為了撈螺蚌給孩子下奶淹死的,十分感動,又十分惋惜:一個隻有二十三歲的青年生命就這麽結束了,可憐、可惜啊!看著媽媽和奶奶圍坐在父親的屍體兩邊哭天搶地、痛不欲生的慘狀,大家十分同情,又十分痛心,一些柔情多感的女人竟跟著流出眼淚來;於是大家顧不得自己身體瘦弱無力、饑腸轆轆,一齊動手幫著把父親的屍體抬迴家裏。
奶奶打來一盆清水,蘸濕毛巾,一點一點地擦拭著父親頭上、臉上、身上的泥汙,一邊掉眼淚,一邊自言自語:“渾身上下弄了這麽多汙泥,這要掙紮多長時間!當時要是有個人拉他一把,也許他就能爬上來;怎麽旁邊就沒有個人來呢?這是天意,還是人意啊?”這問題太深奧,誰也不知道,誰也無法告訴她。奶奶找不到答案,又放聲大哭起來。白發人送黑發人,該是多麽令人悲痛、悲傷啊!
母親抱著我守著父親的屍體整整哭了一天一夜,說父親的死都是為了她,是她害死了父親。鄉親們見母親哭得可憐,一齊勸她:“說到底,他是為了孩子。如今他走了,千斤重擔都落到你身上;為了孩子,你不能再這麽哭了,如果你再有個三長兩短,這孩子就真的沒辦法了!孩子她爸的一番苦心也就白費了!”鄉親們再三勸說,母親這才勉強止住哭泣,幫助奶奶料理父親的後事。
父親要出殯了,卻沒有棺材——他這麽年輕怎麽會想到死、預先打好棺材?家裏一時又打不起,隻好占用奶奶的棺材。奶奶哭著說:“這棺材是打給我睡的,沒曾想我還沒睡,兒子倒先睡去了。老天爺啊!你快叫他醒過來吧,帶著老婆孩子好好過日子;叫我這無用的人替他死吧!”然而,這怎麽可能呢?黃泉路上無老少,無論誰死了也不能複生。
父親要下葬了,卻找不到抬棺的人——大家都餓得走不動路,怎麽抬得動如此笨重的棺材?奶奶隻是哭,毫無辦法。母親著急了,從村裏找了輛板車,到牛屋裏牽了頭牛來,哭著跪著央求鄰居幫忙把棺材弄上板車,讓牛拉著去了墳地;然後和奶奶一起幾經周折把棺材從車上推下來,推進墓穴,就地挖了些土蓋住棺材,堆起一個小小的墳頭,把父親草草埋葬了。堆好墳,母親和奶奶跪坐在墳前拚命地哭啊,喊啊,直到哭喊不出聲音癱倒在墳前。可是無論她們怎麽哭喊,拚死拚活,父親再也聽不見、迴不來了。
那年,母親才二十一歲,正當青春妙齡。許多人勸她:你守著這一老一小今後怎麽過?老的越來越老,小的是女孩,終是人家人,你將來依靠誰?母親含著眼淚說:“為了喂活這孩子,她爸把命都賠上了,我怎麽能丟下她不管呢?再說,把孩子丟給她奶奶,孩子養不活,再搭上一條老命,我不是造孽嗎?到陰間,她爸也不能饒過我。”母親堅決留下來,拚命幹活,養活一老一小。
但接下來許多年農民仍然吃不飽,母親和奶奶你省一口我省一口共同養活了我。我終於會走路了,能叫“媽媽、奶奶”了。婆媳倆臉上都有了些笑容。平時,母親下田幹活,奶奶在家帶著我做家務,一家三口艱難度日。
可是奶奶的身體越來越差,一冬一春咳喘不止,終因年老體衰、喪子之痛和營養不足,在我三歲那年也去世了,終年五十六歲。老人中年喪夫,老來喪子,命也真夠苦的!兒子死後,她陪伴年輕的寡婦兒媳又艱難地活了三年,安撫兒媳,養活孫女。臨死她抓著兒媳的手喘息著說:“把秀雲(我的名字)拉扯大,她是你唯一的依靠啊!”說完直直地看著母親卻不能說話了。母親認真地點了點頭,算是對婆婆臨終的承諾,這樣奶奶才閉上眼睛。
奶奶去世卻沒有棺材——她的棺材被父親睡去了。怎麽辦?像當下許多窮苦人一樣死了用蘆席卷?母親不忍心,因為婆婆實在是個好人,又是個苦命人,對她和女兒都盡到了心意,她同情她,敬佩她,覺得一定要對得起她。母親一個人忍痛拚命挖掉房前屋後的三棵大樹,請木匠打了一口更好的棺材把奶奶入殮了。可是再請不起人抬棺材,這迴倒不是因為人們瘦弱得不行,而是招待不起人家吃飯。她知道母女倆今年就全靠土甕裏的這點糧食度命,花費掉這一年就無法生活。請不起人還隻有苦自己。於是母親也學埋葬父親的辦法,到牛屋牽來一頭牛,把奶奶的棺材拉到墓地,在爺爺的墳旁挖了一個穴,拚了命把棺材推進墓穴,掩上土,把奶奶安葬了。公公婆婆終於合葬,她代丈夫盡了孝心,也了結了自己的一樁心事,雖然她跪在墓前大哭了一場,又喘息了半天,心裏卻略感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