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當晚,州衙。
龍十三召集了緊急會議。
李信說道:「從裕州開始,無論是往西,還是往南,都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裕州西北是魯山餘脈,東南則是桐柏群山,最近的是二郎山,桐柏群山一直綿延到湖廣的棗陽縣,南北長約三百裏」
「其間雖有山穀可與汝寧府以及湖廣的襄陽府相連,但隻要守住險關要隘即可」
「而裕州就卡在唯一一條通往豫東大平原的寬闊道路上」
「故此,我建議,雖然眼下不能將南陽府所有州縣一一拿下,但裕州至關重要,先占下來再說」
「你等也看到了,裕州城十分寬闊,方圓至少有八裏,本是按照可居住軍民十萬人來打造的,我建議將老營所有人馬全部暫時安置在這裏,然後留第二旅鎮守」
「南陽府與裕州城之間約莫一百二十裏,中間大致有趙河相連,正中間有一座城堡,名曰博望堡,實際上就是三國裏的博望坡」
「博望堡原本隻是一處百戶堡,但由於處於要衝之地,商貿興盛,人丁眾多,但堡子本身並不高大,但其距離裕州、南陽府城都十裏路左右,驛道寬闊,可以並行兩輛大車還很寬裕」
「得知我部駕臨之後,博望堡的人家大多數都跑到附近的山上去了,我建議同時拿下此堡,配長槍兵、一千青壯駐守即可」
「然後主力全體南下,圍攻南陽府城」
「我等要快,南陽府城位於白河西岸,整個白河河麵上隻有三處橋梁,府城有一座,再就是府城北麵石橋鎮、南麵瓦店鎮了,距離府城都有幾十裏路,故此,若是能盡快占據府城對麵的橋梁最好」
龍十三點點頭,「李占春部已經出發了,按照時間來看,應該抵達南陽府城附近了」
李信繼續說道,「南陽府城雖然號稱府城,實際上並不大,方圓也隻有八裏,與裕州城差不多,其中唐王及其支係府邸幾乎占據了半個城池」
「府城設有南陽衛,共千戶所,外麵的有唐縣、登州二所,餘者三所都在府城」
「在府城正對麵,一河相隔之地叫做棗林,那裏設有巡檢司,城裏本有左中右三個千戶所,後來左千戶分出了三百人在此屯墾,漸漸與巡檢司一起形成了一個大的堡子,叫棗林堡,或者棗林巡檢司」
「府城與此堡之間有橋梁相連」
「為了與東麵博望堡、裕州城聯絡,必須要拿下棗林堡」
「拿下之後,在此地安人鎮守即可」
「然後剩餘人馬全部開往南陽府城,將其團團圍起來」
「我部戰力之強,‘肆虐之甚“,恐怕早就傳到朝廷、河南巡撫衙門那裏,又有連下交口堡、介休縣、靈石縣、霍州、趙城城池的前例,府城又是太祖一係親王府所在,隻要圍住了此城,周邊官軍肯定會絡繹而至」
「根據設在裕州城,統轄汝州府、南陽府分巡道衙門小吏的稟報,對了,設在湖廣行省的鄖陽巡撫管轄範圍包括陝西漢中、四川夔州、湖廣鄖陽、襄陽、河南南」
「而裕州分巡道又兼著兵備道之責,故此其衙門也有鄖陽巡撫治下各衛所、營兵的訊息」
「按照該名小吏的說法,朝廷在鄖陽府設有鄖陽衛指揮使、分守參將各一,實際上此時隻有一名遊擊將軍,名叫楊文富,他還兼任著鄖陽衛指揮僉事一職」
「不過他手下有三千步騎,全部是按照營兵製來配備的」
「湖廣西部、四川東部、陝西東南,群山連綿,曆來是流賊勃興之地,自元代以來便屢剿不絕,成化年間更是釀成大禍,故此才設置了鄖陽巡撫一職」
「由於群山流民一直存在,鄖陽衛又是新設之衛,與營兵融合
後,戰力頗強,這三千步騎大多數來自山民,頗為剽悍」
「在南麵的襄陽城,也有三衛,並有遊擊將軍一名,該人叫黎民安,有兩千步騎,當然了,這裏的騎兵人數偏少,三千人的話,最多騎,兩千人隻有三四百騎」
「襄陽三衛早就腐壞不堪,平時還是由各衛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管轄,戰時則是由該名遊擊將軍統一指揮,他能調動的也就是自己麾下兩千步騎,最多再在各衛抽調一千精銳」
(張獻忠二十八騎就能拿下襄陽城,三衛的防禦力可見一斑)
「在承天府還有承天衛、顯陵衛,估計也朽壞了」
「不過在襄陽府下轄的棗陽縣設有守備一名,下麵有一千營兵,該守備叫白旺,據說戰力不錯」
「於是,一旦我部對南陽府城展開圍攻,能夠前來支援的主要是鄖陽遊擊楊文富、襄陽遊擊黎民安、棗陽守備白旺三部,按照戰時衛所守城,營兵野戰的慣例,這三部可出動精銳步騎六千」
「然後可在衛所抽調同等人數的兵馬,不過其中的一半多半是用來押運糧草的,能上戰場的最多三千」
「也就是說,彼等就算前來支援,人馬大致與我等差不多,最多多了個南陽衛可以內外夾擊」
「當然了,陝西所屬漢中府設有分守參將,漢水常年可通航,漢中的參將可以順流而下抵達襄陽,然後北上參與戰事」
「對了,襄陽府還有前次建奴入寇時北上勤王的重慶總兵秦良玉,其本來要迴到重慶的,估計是得知我部南下了,朝廷又將其喚迴,其手下大約有兩千左右的白杆兵,於是,能夠北上救援南陽府城的將多出兩千精銳」
「若是加上漢中的兩千人馬,總人數應該在一萬三千左右,不過漢中的人馬坐船的話,加上籌集糧草,最少也要一個月方能抵達」
龍十三點點頭,「漢中參將是誰?」
「是一個叫做羅岱的,延安人,具體情形不詳」
「還有呢?」
「還有就是南直隸的人馬了,朝廷在鳳陽府西邊的潁州設有分守參將和潁州衛,估計也有兩千左右的營兵,不過從那裏抵達南陽府,也要一個月左右」
李信繼續說道,「眼下擺在我等麵前的就是,是快速拿下南陽府城以及其它主要城池,趕在大量官軍抵達之前大致穩定南陽府轄內,還是圍困南陽府城,殲滅前來救援的各路援軍?」
龍十三問道:「以你來看呢?」
李信答道:「很難判定,按說圍城打援最好,將南陽府周圍可能抵達的援軍一一擊敗後,我等就能安安穩穩在這裏屯田、練兵,但就是不知各路援軍何時能趕到,如果時間推遲到開春就不妙了」
「依著朝廷的慣例,雖然有鄖陽巡撫統籌,但涉及到鳳陽府的人馬,多半會重新任命一位」
「這一去二來又是一個月就過去了」
「但若是盡快拿下,眼下是二月初,一到三四月份,就必須準備春耕了,屆時我等正在籌備春耕之事,朝廷的大軍到了,那一年的生計就荒廢了」
「在下也沒有想到萬全之策,還是群策群力吧」
龍小石說道:「大當家,如果輿圖準確無誤,從南陽府城往西,約一裏就是內鄉縣,內鄉縣緊挨著大山,東麵則是大平原」
「從裕州開始,一直往西,依次有三條大一些的河流,都是從北往南流淌,裕州附近的是堵水,南陽府城附近的是白河,內鄉縣附近的則是湍水」
(堵水,後世唐河,湍水,後世湍河,與中間的白河一起交匯後統稱白河,最後匯入漢水)
「湍水一年四季水量充沛,可謂天然屏障」
「內鄉縣城以西皆是大山
,西北九十裏是西峽口巡檢司,此地礦產、藥材、木材豐富,有類似於吳城的大市鎮存在」
(西峽口巡檢司,後世西峽縣)
「西南九十裏則是淅川縣」
「在內鄉縣以北三十裏,同樣是湍水西岸,有一處大堡,叫赤眉堡,據說是以前赤眉軍安營紮寨之處,丁口眾多」
(赤眉堡,後世赤眉鎮)
「在西峽口巡檢司與赤眉堡之間則是菊潭鎮,該地以前是內鄉縣城舊址所在」
(菊潭鎮,後世丹水鎮)
「在縣城以南的湍水西岸,有一座大型木寨,叫做許家寨,正好扼住淅川縣通往內鄉縣的道路」
(許家寨,後世師崗鎮)
「淅川縣,位於丹水北岸,隻要占據此城,就可以扼住從鄖陽府北上的人馬,鄖陽府的人馬也不會輕易來到南陽府,因為沿著丹水南下不遠處就是匯入漢水之均縣」
(均縣,後世丹江口市)
「此時,老迴迴、革裏眼的人馬還在大山裏穿梭,也不知何時才能抵達西峽口」
「根據在南陽府、汝州府分巡道衙門繳獲的賬冊,菊潭鎮、赤眉堡、許家寨、淅川縣城附近、西峽口巡檢司附近有耕地加起來約萬畝,絕大多數都是潞王、唐王係的封地」
「近三年由於匪患嚴重,為潞王、唐王係王族耕種的佃戶大多跑到了平原地帶,而跟著我等南下的農戶加起來約莫兩戶,每戶可分得二十畝田地,來之前,我等已經備好了糧種」
「拉車的馱馬、騾子也可以就地變成耕馬、耕騾」
萬畝,此地旱情較弱,河流眾多,每畝年產兩石應無問題,每戶就是四十石」
「每戶平均隻有三人,安一日一斤糧計,每年就是四石,三人就是十二石,留種四石,加上備荒四石,還可為本部貢獻二十石,兩戶就萬石」
「加上在南陽府府庫、大戶人家繳獲,估計還可多萬石」
「我軍騎兵較多,一萬士卒需要八萬石糧食支撐,三萬人就是二十四萬石,但我部需要供應糧食的工匠、礦徒較多,加起來近兩萬戶,六萬人,又需要二十四萬石」
「於是,我部需要統一供應吃食者一年總計需萬石,農戶們在上述各地耕種所得恰好能供養全部人員」
「而繳獲則可用來備荒」
「故此,我的建議是,既然敵人不可能在短時間大規模前來,又在裕州至少要駐紮一旅,那幹脆以另外一旅攻占內鄉縣、赤眉堡、菊潭鎮、西峽口巡檢司」
「以一旅攻占許家寨、淅川縣」
「此後,隻需在淅川縣通往鄖陽的要隘以及縣城駐紮一些人馬就可以了,因為在大山更西邊,還有老迴迴等人,無須顧慮」
「兩個旅圍攻南陽府城就足夠了,何況,南陽府城的人一見我軍人數不多,沒準還會出城交戰,若真是那樣,我等就賺到了」
「如此一來,既有了落腳之處,可以安安穩穩春耕,又能繼續實施圍城打援之策」
此話一出,龍十三眉頭大舒。
「就依小石所言!」
</p>
當晚,州衙。
龍十三召集了緊急會議。
李信說道:「從裕州開始,無論是往西,還是往南,都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裕州西北是魯山餘脈,東南則是桐柏群山,最近的是二郎山,桐柏群山一直綿延到湖廣的棗陽縣,南北長約三百裏」
「其間雖有山穀可與汝寧府以及湖廣的襄陽府相連,但隻要守住險關要隘即可」
「而裕州就卡在唯一一條通往豫東大平原的寬闊道路上」
「故此,我建議,雖然眼下不能將南陽府所有州縣一一拿下,但裕州至關重要,先占下來再說」
「你等也看到了,裕州城十分寬闊,方圓至少有八裏,本是按照可居住軍民十萬人來打造的,我建議將老營所有人馬全部暫時安置在這裏,然後留第二旅鎮守」
「南陽府與裕州城之間約莫一百二十裏,中間大致有趙河相連,正中間有一座城堡,名曰博望堡,實際上就是三國裏的博望坡」
「博望堡原本隻是一處百戶堡,但由於處於要衝之地,商貿興盛,人丁眾多,但堡子本身並不高大,但其距離裕州、南陽府城都十裏路左右,驛道寬闊,可以並行兩輛大車還很寬裕」
「得知我部駕臨之後,博望堡的人家大多數都跑到附近的山上去了,我建議同時拿下此堡,配長槍兵、一千青壯駐守即可」
「然後主力全體南下,圍攻南陽府城」
「我等要快,南陽府城位於白河西岸,整個白河河麵上隻有三處橋梁,府城有一座,再就是府城北麵石橋鎮、南麵瓦店鎮了,距離府城都有幾十裏路,故此,若是能盡快占據府城對麵的橋梁最好」
龍十三點點頭,「李占春部已經出發了,按照時間來看,應該抵達南陽府城附近了」
李信繼續說道,「南陽府城雖然號稱府城,實際上並不大,方圓也隻有八裏,與裕州城差不多,其中唐王及其支係府邸幾乎占據了半個城池」
「府城設有南陽衛,共千戶所,外麵的有唐縣、登州二所,餘者三所都在府城」
「在府城正對麵,一河相隔之地叫做棗林,那裏設有巡檢司,城裏本有左中右三個千戶所,後來左千戶分出了三百人在此屯墾,漸漸與巡檢司一起形成了一個大的堡子,叫棗林堡,或者棗林巡檢司」
「府城與此堡之間有橋梁相連」
「為了與東麵博望堡、裕州城聯絡,必須要拿下棗林堡」
「拿下之後,在此地安人鎮守即可」
「然後剩餘人馬全部開往南陽府城,將其團團圍起來」
「我部戰力之強,‘肆虐之甚“,恐怕早就傳到朝廷、河南巡撫衙門那裏,又有連下交口堡、介休縣、靈石縣、霍州、趙城城池的前例,府城又是太祖一係親王府所在,隻要圍住了此城,周邊官軍肯定會絡繹而至」
「根據設在裕州城,統轄汝州府、南陽府分巡道衙門小吏的稟報,對了,設在湖廣行省的鄖陽巡撫管轄範圍包括陝西漢中、四川夔州、湖廣鄖陽、襄陽、河南南」
「而裕州分巡道又兼著兵備道之責,故此其衙門也有鄖陽巡撫治下各衛所、營兵的訊息」
「按照該名小吏的說法,朝廷在鄖陽府設有鄖陽衛指揮使、分守參將各一,實際上此時隻有一名遊擊將軍,名叫楊文富,他還兼任著鄖陽衛指揮僉事一職」
「不過他手下有三千步騎,全部是按照營兵製來配備的」
「湖廣西部、四川東部、陝西東南,群山連綿,曆來是流賊勃興之地,自元代以來便屢剿不絕,成化年間更是釀成大禍,故此才設置了鄖陽巡撫一職」
「由於群山流民一直存在,鄖陽衛又是新設之衛,與營兵融合
後,戰力頗強,這三千步騎大多數來自山民,頗為剽悍」
「在南麵的襄陽城,也有三衛,並有遊擊將軍一名,該人叫黎民安,有兩千步騎,當然了,這裏的騎兵人數偏少,三千人的話,最多騎,兩千人隻有三四百騎」
「襄陽三衛早就腐壞不堪,平時還是由各衛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管轄,戰時則是由該名遊擊將軍統一指揮,他能調動的也就是自己麾下兩千步騎,最多再在各衛抽調一千精銳」
(張獻忠二十八騎就能拿下襄陽城,三衛的防禦力可見一斑)
「在承天府還有承天衛、顯陵衛,估計也朽壞了」
「不過在襄陽府下轄的棗陽縣設有守備一名,下麵有一千營兵,該守備叫白旺,據說戰力不錯」
「於是,一旦我部對南陽府城展開圍攻,能夠前來支援的主要是鄖陽遊擊楊文富、襄陽遊擊黎民安、棗陽守備白旺三部,按照戰時衛所守城,營兵野戰的慣例,這三部可出動精銳步騎六千」
「然後可在衛所抽調同等人數的兵馬,不過其中的一半多半是用來押運糧草的,能上戰場的最多三千」
「也就是說,彼等就算前來支援,人馬大致與我等差不多,最多多了個南陽衛可以內外夾擊」
「當然了,陝西所屬漢中府設有分守參將,漢水常年可通航,漢中的參將可以順流而下抵達襄陽,然後北上參與戰事」
「對了,襄陽府還有前次建奴入寇時北上勤王的重慶總兵秦良玉,其本來要迴到重慶的,估計是得知我部南下了,朝廷又將其喚迴,其手下大約有兩千左右的白杆兵,於是,能夠北上救援南陽府城的將多出兩千精銳」
「若是加上漢中的兩千人馬,總人數應該在一萬三千左右,不過漢中的人馬坐船的話,加上籌集糧草,最少也要一個月方能抵達」
龍十三點點頭,「漢中參將是誰?」
「是一個叫做羅岱的,延安人,具體情形不詳」
「還有呢?」
「還有就是南直隸的人馬了,朝廷在鳳陽府西邊的潁州設有分守參將和潁州衛,估計也有兩千左右的營兵,不過從那裏抵達南陽府,也要一個月左右」
李信繼續說道,「眼下擺在我等麵前的就是,是快速拿下南陽府城以及其它主要城池,趕在大量官軍抵達之前大致穩定南陽府轄內,還是圍困南陽府城,殲滅前來救援的各路援軍?」
龍十三問道:「以你來看呢?」
李信答道:「很難判定,按說圍城打援最好,將南陽府周圍可能抵達的援軍一一擊敗後,我等就能安安穩穩在這裏屯田、練兵,但就是不知各路援軍何時能趕到,如果時間推遲到開春就不妙了」
「依著朝廷的慣例,雖然有鄖陽巡撫統籌,但涉及到鳳陽府的人馬,多半會重新任命一位」
「這一去二來又是一個月就過去了」
「但若是盡快拿下,眼下是二月初,一到三四月份,就必須準備春耕了,屆時我等正在籌備春耕之事,朝廷的大軍到了,那一年的生計就荒廢了」
「在下也沒有想到萬全之策,還是群策群力吧」
龍小石說道:「大當家,如果輿圖準確無誤,從南陽府城往西,約一裏就是內鄉縣,內鄉縣緊挨著大山,東麵則是大平原」
「從裕州開始,一直往西,依次有三條大一些的河流,都是從北往南流淌,裕州附近的是堵水,南陽府城附近的是白河,內鄉縣附近的則是湍水」
(堵水,後世唐河,湍水,後世湍河,與中間的白河一起交匯後統稱白河,最後匯入漢水)
「湍水一年四季水量充沛,可謂天然屏障」
「內鄉縣城以西皆是大山
,西北九十裏是西峽口巡檢司,此地礦產、藥材、木材豐富,有類似於吳城的大市鎮存在」
(西峽口巡檢司,後世西峽縣)
「西南九十裏則是淅川縣」
「在內鄉縣以北三十裏,同樣是湍水西岸,有一處大堡,叫赤眉堡,據說是以前赤眉軍安營紮寨之處,丁口眾多」
(赤眉堡,後世赤眉鎮)
「在西峽口巡檢司與赤眉堡之間則是菊潭鎮,該地以前是內鄉縣城舊址所在」
(菊潭鎮,後世丹水鎮)
「在縣城以南的湍水西岸,有一座大型木寨,叫做許家寨,正好扼住淅川縣通往內鄉縣的道路」
(許家寨,後世師崗鎮)
「淅川縣,位於丹水北岸,隻要占據此城,就可以扼住從鄖陽府北上的人馬,鄖陽府的人馬也不會輕易來到南陽府,因為沿著丹水南下不遠處就是匯入漢水之均縣」
(均縣,後世丹江口市)
「此時,老迴迴、革裏眼的人馬還在大山裏穿梭,也不知何時才能抵達西峽口」
「根據在南陽府、汝州府分巡道衙門繳獲的賬冊,菊潭鎮、赤眉堡、許家寨、淅川縣城附近、西峽口巡檢司附近有耕地加起來約萬畝,絕大多數都是潞王、唐王係的封地」
「近三年由於匪患嚴重,為潞王、唐王係王族耕種的佃戶大多跑到了平原地帶,而跟著我等南下的農戶加起來約莫兩戶,每戶可分得二十畝田地,來之前,我等已經備好了糧種」
「拉車的馱馬、騾子也可以就地變成耕馬、耕騾」
萬畝,此地旱情較弱,河流眾多,每畝年產兩石應無問題,每戶就是四十石」
「每戶平均隻有三人,安一日一斤糧計,每年就是四石,三人就是十二石,留種四石,加上備荒四石,還可為本部貢獻二十石,兩戶就萬石」
「加上在南陽府府庫、大戶人家繳獲,估計還可多萬石」
「我軍騎兵較多,一萬士卒需要八萬石糧食支撐,三萬人就是二十四萬石,但我部需要供應糧食的工匠、礦徒較多,加起來近兩萬戶,六萬人,又需要二十四萬石」
「於是,我部需要統一供應吃食者一年總計需萬石,農戶們在上述各地耕種所得恰好能供養全部人員」
「而繳獲則可用來備荒」
「故此,我的建議是,既然敵人不可能在短時間大規模前來,又在裕州至少要駐紮一旅,那幹脆以另外一旅攻占內鄉縣、赤眉堡、菊潭鎮、西峽口巡檢司」
「以一旅攻占許家寨、淅川縣」
「此後,隻需在淅川縣通往鄖陽的要隘以及縣城駐紮一些人馬就可以了,因為在大山更西邊,還有老迴迴等人,無須顧慮」
「兩個旅圍攻南陽府城就足夠了,何況,南陽府城的人一見我軍人數不多,沒準還會出城交戰,若真是那樣,我等就賺到了」
「如此一來,既有了落腳之處,可以安安穩穩春耕,又能繼續實施圍城打援之策」
此話一出,龍十三眉頭大舒。
「就依小石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