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他們喜歡跪,就一直跪吧!
重生靖康年,我朱元璋打造鐵血大宋 作者:上岸不吃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昨晚,朱元璋徹夜不眠,等著黃河決堤的大水到來。
而朱皇後在一旁提醒他,要留意朝中這些滿口之乎者也仁義道德的大臣們,會拿黃河決堤這件事做文章。
朱元璋自然也預料到文官集團會找他來質問。
但是,卻沒想到居然來了一百多名官員。
如此大的陣勢,讓朱元璋有些意外。
不過,上一世他殺李善長、藍玉、胡惟庸等人的時候,那陣勢比現在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現在這一百多個文官,不過是毛毛雨。
隻要讓大宋國祚延續,屹立不倒,這些虛名,對於二世為人的朱元璋來說,毫無壓力。
另外,曆史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朱元璋不懼做一個暴君!
這些人把劉鞈作為攻擊目標,可誰都知道劉鞈是朱元璋提拔的,這分明就是借機找迴場子。
這兩個月來,大宋文官的地位一下子跌落神壇,他們是不甘心的。
現在劉鞈這些武將為了打退金兵,居然使出決堤黃河這樣的下作之策,讓開封府成為一片汪洋,必然引來無數人的憤怒。
他們現在聯名上書請願,是踩著點,抓住了時機。
劉鞈當即臉色大變,而王襄三人眼睛一亮,似乎等著看好戲的樣子。
“官家,決堤黃河是臣的建議,惹來眾怒,臣甘願受罰!”
劉鞈立即主動攬了過來。
這個時候,作為官家一手提拔的親信,必須站出來。
“你們怎麽看?”
朱元璋並沒有理會劉鞈,而是看向王襄三人。
“官家,這麽多人請願,還是先見見他們為好!”王襄有些幸災樂禍說道。
“是啊官家,雖然決堤黃河退了金兵,解東京之圍。但這事讓滿朝上下蒙在鼓裏,如果我們不去解釋,的確有些說不過去!”
馮懈急忙跟上,跟王襄站在了一條戰線上。
“聶卿呢?”
朱元璋見聶昌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皺著眉頭問道。
“官家,別說是他們,就連我們三個都是今天一早才知道的!”
“大家都很奇怪為何城外突然漲水,現在才得知是劉大人為了打退金兵所為!”
“臣以為,這事還是得說個清楚,讓滿朝文武心服口服啊!”
聶昌慢吞吞說道。
四人何種態度朱元璋了然於心,他冷冷一笑:“你們的意思,非得要讓樞密院去給他們做一番解釋不可?”
王襄、馮懈、聶昌一聽,官家的語氣似乎不善啊!
聽起來,好像根本就沒有想要去解釋的打算。
這到底怎麽了?
官家維護劉鞈,居然到了這個地步?
“官家,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畢竟決堤黃河這種事情,大家都有知情權嘛!”
“要是不跟他們說明的話,恐怕對樞密院還有官家的風評不好啊!”
馮懈悠悠說道。
“朕沒必要向他們解釋這些!劉卿你也不用將責任攬在身上。隻要能打退金兵,不必在乎手段!”
朱元璋冷冷道,“王懷吉,去傳朕的旨意,讓這些人散去,等我們徹底解除了金兵的威脅,再昭告天下。”
“現在情勢萬分危急,金兵的威脅還未消除,沒必要在這樣的事情上浪費時間!你們先迴去辦好朕剛才安排的要事!”
劉鞈一聽,便知道朱元璋要為他遮風擋雨,讓他心無旁騖去謀劃戰爭要事,於是心頭一熱,嘴上連聲道:“官家,他們的目標是微臣,要還是讓微臣去跟他們說一聲吧!”
“不必理會!”
朱元璋當即揮袖拒絕,“你們先退下吧!”
劉鞈等人見朱元璋如此堅決,也不再勸阻,起身行禮退出大殿。
而王懷吉早已先四人出到午門,傳達朱元璋的旨意,讓這些請願的臣子散去。
然而,就在朱元璋一人對著輿圖思索的時候,王懷吉氣喘籲籲跑進來:
“官家,他們都不肯散去,說是不見到您,就在午門長跪,直到您出去見他們為止!”
嗯?
居然要逼朕?
朱元璋的臉上,逐漸陰鬱。
其實,他早已頒布一道聖旨,向臣子說明決堤黃河的重要。
可是沒想到,這些大臣先一步來請願了!
說是請願,實則就是逼皇帝一定要嚴懲劉鞈。
如果是同意他們的請願,對劉鞈做出處罰,這口子一開,文官勢力立馬要抬頭了。
朱元璋當即就不打算頒布聖旨了,他非要碰一碰這些文官們。
可是沒想到,他們頭鐵得很,居然要在午門長跪,逼朱元璋答應。
“他們這麽喜歡跪,那就讓他們跪吧!”
朱元璋冷笑一聲,“朕倒要看看,他們能堅持多久,告訴王宗濋,給朕把他們看好了!”
天寒地凍,這些人在寒風中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將來膝蓋必得風濕。
“官家,這麽做,會不會引來天下讀書人的抱怨。”
王懷吉擔心道。
“就這一百來人,能代表全天下的讀書人嗎?”
朱元璋不以為意,“禁軍將士在城頭殺敵,與金兵以命相搏的時候,怎麽不見他們出來?”
“朕用黃河的水敗退了金兵,他們卻站在道德高處指手畫腳,這種作為,得治!”
讀書人就老老實實科舉當官,一身本事賣與帝王家,為國為民,而不是讓他們來評頭論足的。
“官家,您就不擔心將來史書會...”
王懷吉說了半截,立馬被朱元璋打斷。
朱元璋淡淡道:“史書,朕隻要打贏金兵,功過留給後人評吧!”
見朱元璋毫不在意這些,王懷吉也不再說什麽。
“那臣便去跟王殿帥說聲,傳達陛下的旨意!”
王懷吉朝著朱元璋行禮,準備告退。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還有盔甲摩擦的沙沙聲。
王宗濋快步進來,一見朱元璋便稟報道:
“官家不好了,劉大人在午門被人揍了!”
什麽!
朱元璋一愣,連忙怒聲問道:“大宋堂堂的三品大員,怎麽就被人給揍了?”
“到底是誰如此膽大包天,是不是覺得朕快兩個月不殺人,就以為朕仁慈了?”
王宗濋道:“官家,是午門請願的那些臣子們!”
“你怎麽這麽廢物?不是讓你在門口看著他們嗎?”
朱元璋陰冷的眼神盯得王宗濋起毛。
這眼神太可怕了,王宗濋一個激靈:
“官家,這事太倉促,臣也沒想到他們會對劉大人下手!”
“不過臣當即讓諸班直將劉大人保護,不過...”
王宗濋那躲閃的小眼神,就像做錯事的小學生模樣。
朱元璋厲聲道:“不過什麽?”
“他們將我的人也一起打了。”
“廢物,你們連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都降不住嗎?”朱元璋更加憤怒。
“官家,不是我們降不住,而是他們太脆了,我們的人一退,他們就一個個倒在地上大聲哭喊,說我們打人!”
王宗濋一臉委屈。
“這兩月來,朕還以為你是吳下阿蒙,會讓朕刮目相看,沒想到還是如此爛泥扶不上牆!”
朱元璋對王宗濋很是失望。
“陛下恕罪,臣沒想到他們會如此耍賴。”王宗濋委屈巴巴道。
“你難道不能比他們更無賴嗎?”
朱元璋冷冷道,“他們打了劉鞈,又對朕的禦林軍下手,簡直無法無天!”
“你現在出去,將他們全抓了!”
“至於什麽罪名,你去找顧千帆商量!”
“半個時辰之內,朕不想再聽到這些人的任何事情!”
而朱皇後在一旁提醒他,要留意朝中這些滿口之乎者也仁義道德的大臣們,會拿黃河決堤這件事做文章。
朱元璋自然也預料到文官集團會找他來質問。
但是,卻沒想到居然來了一百多名官員。
如此大的陣勢,讓朱元璋有些意外。
不過,上一世他殺李善長、藍玉、胡惟庸等人的時候,那陣勢比現在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現在這一百多個文官,不過是毛毛雨。
隻要讓大宋國祚延續,屹立不倒,這些虛名,對於二世為人的朱元璋來說,毫無壓力。
另外,曆史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朱元璋不懼做一個暴君!
這些人把劉鞈作為攻擊目標,可誰都知道劉鞈是朱元璋提拔的,這分明就是借機找迴場子。
這兩個月來,大宋文官的地位一下子跌落神壇,他們是不甘心的。
現在劉鞈這些武將為了打退金兵,居然使出決堤黃河這樣的下作之策,讓開封府成為一片汪洋,必然引來無數人的憤怒。
他們現在聯名上書請願,是踩著點,抓住了時機。
劉鞈當即臉色大變,而王襄三人眼睛一亮,似乎等著看好戲的樣子。
“官家,決堤黃河是臣的建議,惹來眾怒,臣甘願受罰!”
劉鞈立即主動攬了過來。
這個時候,作為官家一手提拔的親信,必須站出來。
“你們怎麽看?”
朱元璋並沒有理會劉鞈,而是看向王襄三人。
“官家,這麽多人請願,還是先見見他們為好!”王襄有些幸災樂禍說道。
“是啊官家,雖然決堤黃河退了金兵,解東京之圍。但這事讓滿朝上下蒙在鼓裏,如果我們不去解釋,的確有些說不過去!”
馮懈急忙跟上,跟王襄站在了一條戰線上。
“聶卿呢?”
朱元璋見聶昌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皺著眉頭問道。
“官家,別說是他們,就連我們三個都是今天一早才知道的!”
“大家都很奇怪為何城外突然漲水,現在才得知是劉大人為了打退金兵所為!”
“臣以為,這事還是得說個清楚,讓滿朝文武心服口服啊!”
聶昌慢吞吞說道。
四人何種態度朱元璋了然於心,他冷冷一笑:“你們的意思,非得要讓樞密院去給他們做一番解釋不可?”
王襄、馮懈、聶昌一聽,官家的語氣似乎不善啊!
聽起來,好像根本就沒有想要去解釋的打算。
這到底怎麽了?
官家維護劉鞈,居然到了這個地步?
“官家,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畢竟決堤黃河這種事情,大家都有知情權嘛!”
“要是不跟他們說明的話,恐怕對樞密院還有官家的風評不好啊!”
馮懈悠悠說道。
“朕沒必要向他們解釋這些!劉卿你也不用將責任攬在身上。隻要能打退金兵,不必在乎手段!”
朱元璋冷冷道,“王懷吉,去傳朕的旨意,讓這些人散去,等我們徹底解除了金兵的威脅,再昭告天下。”
“現在情勢萬分危急,金兵的威脅還未消除,沒必要在這樣的事情上浪費時間!你們先迴去辦好朕剛才安排的要事!”
劉鞈一聽,便知道朱元璋要為他遮風擋雨,讓他心無旁騖去謀劃戰爭要事,於是心頭一熱,嘴上連聲道:“官家,他們的目標是微臣,要還是讓微臣去跟他們說一聲吧!”
“不必理會!”
朱元璋當即揮袖拒絕,“你們先退下吧!”
劉鞈等人見朱元璋如此堅決,也不再勸阻,起身行禮退出大殿。
而王懷吉早已先四人出到午門,傳達朱元璋的旨意,讓這些請願的臣子散去。
然而,就在朱元璋一人對著輿圖思索的時候,王懷吉氣喘籲籲跑進來:
“官家,他們都不肯散去,說是不見到您,就在午門長跪,直到您出去見他們為止!”
嗯?
居然要逼朕?
朱元璋的臉上,逐漸陰鬱。
其實,他早已頒布一道聖旨,向臣子說明決堤黃河的重要。
可是沒想到,這些大臣先一步來請願了!
說是請願,實則就是逼皇帝一定要嚴懲劉鞈。
如果是同意他們的請願,對劉鞈做出處罰,這口子一開,文官勢力立馬要抬頭了。
朱元璋當即就不打算頒布聖旨了,他非要碰一碰這些文官們。
可是沒想到,他們頭鐵得很,居然要在午門長跪,逼朱元璋答應。
“他們這麽喜歡跪,那就讓他們跪吧!”
朱元璋冷笑一聲,“朕倒要看看,他們能堅持多久,告訴王宗濋,給朕把他們看好了!”
天寒地凍,這些人在寒風中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將來膝蓋必得風濕。
“官家,這麽做,會不會引來天下讀書人的抱怨。”
王懷吉擔心道。
“就這一百來人,能代表全天下的讀書人嗎?”
朱元璋不以為意,“禁軍將士在城頭殺敵,與金兵以命相搏的時候,怎麽不見他們出來?”
“朕用黃河的水敗退了金兵,他們卻站在道德高處指手畫腳,這種作為,得治!”
讀書人就老老實實科舉當官,一身本事賣與帝王家,為國為民,而不是讓他們來評頭論足的。
“官家,您就不擔心將來史書會...”
王懷吉說了半截,立馬被朱元璋打斷。
朱元璋淡淡道:“史書,朕隻要打贏金兵,功過留給後人評吧!”
見朱元璋毫不在意這些,王懷吉也不再說什麽。
“那臣便去跟王殿帥說聲,傳達陛下的旨意!”
王懷吉朝著朱元璋行禮,準備告退。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還有盔甲摩擦的沙沙聲。
王宗濋快步進來,一見朱元璋便稟報道:
“官家不好了,劉大人在午門被人揍了!”
什麽!
朱元璋一愣,連忙怒聲問道:“大宋堂堂的三品大員,怎麽就被人給揍了?”
“到底是誰如此膽大包天,是不是覺得朕快兩個月不殺人,就以為朕仁慈了?”
王宗濋道:“官家,是午門請願的那些臣子們!”
“你怎麽這麽廢物?不是讓你在門口看著他們嗎?”
朱元璋陰冷的眼神盯得王宗濋起毛。
這眼神太可怕了,王宗濋一個激靈:
“官家,這事太倉促,臣也沒想到他們會對劉大人下手!”
“不過臣當即讓諸班直將劉大人保護,不過...”
王宗濋那躲閃的小眼神,就像做錯事的小學生模樣。
朱元璋厲聲道:“不過什麽?”
“他們將我的人也一起打了。”
“廢物,你們連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都降不住嗎?”朱元璋更加憤怒。
“官家,不是我們降不住,而是他們太脆了,我們的人一退,他們就一個個倒在地上大聲哭喊,說我們打人!”
王宗濋一臉委屈。
“這兩月來,朕還以為你是吳下阿蒙,會讓朕刮目相看,沒想到還是如此爛泥扶不上牆!”
朱元璋對王宗濋很是失望。
“陛下恕罪,臣沒想到他們會如此耍賴。”王宗濋委屈巴巴道。
“你難道不能比他們更無賴嗎?”
朱元璋冷冷道,“他們打了劉鞈,又對朕的禦林軍下手,簡直無法無天!”
“你現在出去,將他們全抓了!”
“至於什麽罪名,你去找顧千帆商量!”
“半個時辰之內,朕不想再聽到這些人的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