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城內,已然是一片歡唿的海洋。


    軍民在慶賀勝利,有人放起了爆竹。


    百姓紛紛從屋子裏走出,來到街上,歡唿雀躍。


    有的百姓對著皇城的方向叩拜,高唿萬歲。


    而在東京城頭,劉鞈卻讓將士們嚴陣以待,蓄勢待發。


    金兵大營被水淹沒,到底傷亡了多金兵,又有多少金兵逃離了這裏,一切尚未可知。


    金人雖然遭受如此致命打擊,但他們還是非常頑強的,即便隻剩下數萬人之師,如果將其徹底趕出去,危害還是巨大的。


    畢竟金兵的戰鬥力劉鞈是知道的,數千金兵就能形成戰鬥力。


    而且金人騎兵在華北平原縱橫,大宋的各路兵馬還不一定能將其全麵圍追堵截。


    何況,在不遠處的西京城下,還有同樣戰鬥力超凡的金兵西路軍八萬人。


    西路軍的戰鬥力,就拿他們能啃下太原這樣的堅城來說,不可謂不強大。


    並且,他們之中猛將比比,完顏婁室、完顏銀術可、完顏宗弼、完顏希尹等。


    如果逃出去的金兵東路軍行西與完顏宗翰的西路軍合兵一處,更加紮手。


    黃河的水淹之計隻能用一次,不可能又一次用在完顏宗翰的身上。


    那麽,十多萬女真精銳,如何應對,又是一個大問題。


    “樞密使大人,水位開始退了,城外露出了地麵。”


    所有將領都盯著城外的洪水,望眼欲穿。


    自從那些小舟上的士兵迴來,匯報了金營的情況後,大家迫不及待要帶兵出擊,痛打落水狗。


    但是,城外水位這麽高,金兵行動困難,宋軍更是寸步難行。


    當有士兵匯報城外已經裸露出了地麵,大軍可以行動的時候,所有人頓時躁動起來。


    “大人,下令吧!”


    “大人,將士們等不及了!”


    一眾統製官們紛紛大聲請戰。


    然而劉鞈卻不為所動。


    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沉住氣。


    “捧日軍姚統製、魏統製!”


    “末將在!”


    兩人大步上前。


    “你二人率捧日軍騎兵各兩千,一支往西北追擊,一支往北邊追擊!”


    “若遇到金兵潰敗不堪,果斷出擊!”


    “若是金兵聚集數量過大,軍容整齊,打探情況便可,絕不能與之應戰!”


    “切記!”


    姚友仲和魏啟辰兩人當即領命。


    一個時辰前,守城士兵和民夫見水位下降,便已經稟報防禦使,開始搬走沙袋,清理城牆後的空地。


    封丘門城門一開,泥土的潮濕氣息撲鼻而來。


    四千騎兵,踏得泥濘飛濺,策馬奔騰,從城門魚貫而出,如兩條長龍,向北方和西北方飛奔而去。


    騎兵出城後,劉鞈卻讓牛宏輝將城門關上。


    “劉大人,怎麽把城門關上了,我們還沒出去呢!”


    其他統製一看,一頭霧水。


    “大水退走,金人雖然受到重創,但現在敵我未明,若是放鬆警惕,萬一金兵趁機來攻,豈不是功虧一簣。”


    “另外城外泥濘,步卒難以行軍。”


    “各軍各部守住城池,清理汙泥,疏通河道便可!”


    劉鞈見一眾統製立功心切,便嚴厲禁止。


    東京城的近十萬禁軍,與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僵持了一個多月,戰損和疲勞度很大。


    現在他們隻需要守好東京城池便可。


    至於追擊和圍剿,以及下一步戰役的安排和開展,便是外圍各路大軍的事情了。


    聽到沒能出城,眾將無不遺憾。


    “樞密使大人,天武軍請求出城作戰,為死去的兄弟報仇!”


    天武軍副指揮使李道當即站出來大吼。


    這場大戰中,天武軍損失最慘重。


    五千精銳將士,折損一半以上。


    縱然四壁防禦使麾下的城防軍損失的人數更多,可天武軍卻是禁軍中的精銳。


    在朱元璋改製前,天武軍人數有兩萬,被挑選整編精簡為五千。


    這意味著精簡後的五千人一個個可是精銳中的精銳。


    現在金兵落敗退去,正是給死去兄弟報仇的大好機會,卻不讓他們出城。


    李道當然不服氣。


    “李將軍,天武軍不可出城,禁軍各部除捧日軍外,都不可出城,這是樞密院的命令,更是官家的口諭!”


    然而劉鞈絲毫不理會李道的激動情緒。


    朱元璋推翻百年來重文輕武,一個個武將受到重視,在這場東京保衛戰中紛紛表現出異常的英勇。


    這些武將受到了尊重,舍身賣命,同時對重視他們的官家心中無比的崇敬。


    提拔年輕將領,杜絕奢靡之風,抄家文官補足軍餉,帶著皇後前線慰問,大戰期間親臨戰場...


    一個王朝的最高統治者若是要掌控軍隊,這些就是應該做的事情。


    然而宋朝對軍人打壓多年,現在隻不過把這些應該做到的都做了,就換來了將士的拚命!


    而且,就在這一兩個月的時間,朱元璋在東京的禁軍之中已經樹立起絕對的威望。


    一聽是官家的口諭,李道便啞火下來。


    他敢不聽劉鞈的命令,但絕不會忤逆官家的任何決定。


    看到李道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劉鞈當即又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官家知道天武軍會有怨氣,特地還說,禁軍很快就有仗打,讓各位將軍先守好城池,讓部隊充分休整!”


    “至於天武軍,在這一次保衛戰中損失慘重,官家同意天武軍擴編為萬人,同時任李將軍為指揮使!”


    李道頓時一呆,沒想都官家對天武軍如此在意。


    他噗通一聲朝著皇宮方向單膝跪地,一臉嚴肅,激動說道:“天武軍絕不辜負陛下!”


    其他一眾統製羨慕不已。


    種崇彥上前拍了拍李道的胳膊:“李兄,恭喜!今後天武軍與神機營一樣,也是萬人編製了!”


    龍衛、神衛的指揮使也上前紛紛道賀。


    “大家迴各自崗位,盡忠職守!”


    “各軍各部的封賞撫恤,陛下已經下令兵部盡快出台,絕對不會讓將士們流血還寒心!”


    劉鞈對著一眾將領大聲宣告。


    “謝陛下隆恩!”


    “吾皇萬歲萬萬歲!”


    ......


    垂拱殿內,朱元璋難掩興奮之情。


    王懷吉送來的早點,朱元璋吃得幹幹淨淨,小米粥喝得碗裏一粒米都不剩。


    “王懷吉,給朕再來一碗!”


    “官家,您這是第三碗了,可悠著點啊!”


    朱元璋風卷殘雲,吃像有失文雅,在一旁委婉勸道。


    “哈哈,朕今天高興!”


    “從今日起,金國的一條腿可是斷了!而朕的大宋,腰杆兒要硬棒起來了!”


    “朕,也硬氣起來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


    今天一早,錦衣衛便將城外的情況向朱元璋匯報了個詳細。


    十多萬金人的大營,在黃河大水的泛濫中,變成了一片狼藉,東京城之圍也解了!


    這就像被人掐住脖子了好久,鬆開的一刹那,別提多舒暢。


    “官家,粥來了!”


    王懷吉嘴裏勸著,可早已給朱元璋又盛了一碗。


    朱元璋三下五除二將粥喝幹淨,然後摸摸肚子痛快打了一個飽嗝:


    “王懷吉,去傳樞密使劉鞈、同簽書樞密使王襄、兵部尚書馮懈、戶部尚書聶昌,速來議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靖康年,我朱元璋打造鐵血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岸不吃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岸不吃魚並收藏重生靖康年,我朱元璋打造鐵血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