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收服楊再興
重生靖康年,我朱元璋打造鐵血大宋 作者:上岸不吃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如鴻毛。
“我楊再興渾身武藝,恨報國無門,隻身投寇。如今被擒,要殺要剮任由你們處置。”
之前,楊再興心頭早已經生起無數次如何一擊而殺,將嶽飛當場格殺的念頭。
可嶽飛突然解開他繩子,並讓他能如此近距離接近嶽飛。
這讓楊再興有些懵了。
“楊兄弟一身本事,何愁報國無門?”
聽到楊再興的抱怨,嶽飛淡淡一笑,楊再興為何上山當賊寇或許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但,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即便嶽飛勸降不成功,以嶽飛求賢若渴的性格,絕對會先將楊再興關起來,關到楊再興答應投降為止。
“報國?如今官家孱弱,任由金人肆虐,割地求和,甚至還打算和親。現在已經是什麽年代,居然還要弄出這樣的東西來!”
“但凡一個大宋人,稍有一點良知者,無不痛恨官家的無能。”
楊再興振振有詞。
“現在的官家,已經不是原來的官家。”
“他勵精圖治,改革吏政,現在已經取得不少成效。”
“如今,他帶著朝廷文武百官以及兩京軍民百姓,頑強抵抗金人對大宋的肆虐。”
“此刻真是國家用人之際,楊兄弟一身本事,不如跟著我,也好博一場榮華富貴。”
嶽飛見楊再興作為俘虜說得還這麽衝,便笑著說道。
“將軍為何非要我跟隨不可?我現在已經是敗軍之將,哪裏還敢提什麽榮華富貴?”
楊再興卻繼續謙虛。
“那之前各為其主!現在你已經是敗軍之將,若想活命,那就接受招安。”
“另外,我也有愛才之心,你也有這般本事,咱們可謂各取所需。”
經過一陣口角鬥嘴,嶽飛除了知道楊再興有本事外,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別不談接受招安的條件。
隻要談條件,基本上事情能成了。
“也不能恃才放曠,軍中若是多有這樣的將領,也是難以約束管教。”
嶽飛擔心放得太寬,反而給了軍中那些蠢蠢欲動的降卒一個可乘之機。
“我知道你不服氣!”
“你選擇死,我也不攔你!”
“你若選擇為國效力,與我一起並肩作戰,我定會向官家請命,給你合適的位置。”
“倘若還是要與朝廷作對,我也沒有什麽耐心了!”
嶽飛苦口婆心說了這麽多,楊再興能聽進去多少也不知。
“嶽指揮使,我聽聞你的槍法無雙,我也是一個使槍之人,隻想跟你討教幾招。”
“若是我落敗......”
“那我就心甘情願接受招安。”
“一言為定!來人哪,給我將這位壯士的武器送過來。”
嶽飛當即大叫道。
楊再興的本事再強,卻輸在辛棄疾的短劍之下。
或許,楊再興想從嶽飛這裏找迴自信。
但,楊再興卻不知道的是,嶽飛的強大,讓辛棄疾震驚。
認真打起來,辛棄疾一定不是嶽飛對手。
強弱十分明了,但還是得看具體交戰情況。
之前辛棄疾也是超常發揮,將楊再興給生擒了。
不過,兩人真要再打一次,辛棄疾不一定再度能生擒楊再興。
人在變化,事物也在發展,隨著經驗的積累,人的潛力也是無限的。
現在楊再興還年輕,隨著戰場經驗的豐富,會變得強大起來。
當即一人將一杆長槍拿了過來呈上給嶽飛,嶽飛直接丟給了楊再興。
楊再興立馬接過長槍,在手中掂了掂,隨即擺出一個丹鳳朝陽的姿勢。
“嶽指揮使,來吧!”
嶽飛接過侍衛送來的漓泉神槍,一把抓到手裏後,淡淡一笑:“是你要決一勝負的,那就別怪我長槍不客氣的了!”
話音剛落,嶽飛人槍合一,以磅礴的氣勢朝楊再興壓去。
這...這是什麽槍法,似乎比我所學的要精湛不少啊。
楊再興一個舉火燒天,快捷無比擋住嶽飛刺來一槍。
盡管楊再興已經做了心理準備,還是被嶽飛這一槍給震撼了。
勢大力沉,快捷無比。
楊再興虎口崩裂,雙臂酸痛。
他深吸一口氣,搶先發動進攻。
兩人打成一團,槍影漸漸將兩人籠罩。
猛烈的勁風,把地上的灰塵卷起。
轉眼間,就過了二十迴合。
大營之中,根本不滿足兩人的施展。
卷起的狂風,將大帳的帳篷吹得鼓鼓的。
轟!
忽然兩人身形一現,兵器碰撞的聲音如同裂帛一般清脆。
隻見其中一人蹬蹬後退了十幾步才穩住身形。
旁邊人看去,卻是楊再興。
他用長槍拄在地上支撐身體,臉上青一陣白一陣,額頭全是汗。
“嶽指揮使,我敗了,以後甘為您驅使,還請您不計前嫌。”
楊再興承認自己敗了,而且還是心服口服。
嶽飛的槍法,在他之上。
加上之前的辛棄疾,楊再興引以為傲的本事,似乎變得稀鬆平常。
嶽飛軍中的能人,比比皆是。
自己這點本事,哪裏值得炫耀。
嶽飛不計前嫌要將他收留,自己卻還有非要與嶽飛比一場才服氣,多少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而嶽飛這邊,卻因得了楊再興這員猛將而不勝歡喜。
本來手下有林衝、楊誌、徐寧、唿延灼這些能打之人。
現在又有辛棄疾和楊再興。
那麽左先鋒軍的戰鬥力,將會提升一個新的台階。
對於迴師東京,月底參與對金人的作戰,似乎更加多了幾分把握。
“還望楊兄弟今後在戰場上,多殺金狗,報效朝廷。”
嶽飛當即給予勉勵和希冀。
“你部兵馬還剩五百人,你去收攏他們,願意留下者,便是左選鋒軍一員,楊兄弟你且任統製。”
嶽飛還對楊再興做了安排,後者推辭一陣,便大方接受。
一軍的統製,而且還是大宋朝廷承認的武官,楊再興從一個起兵反抗朝廷的義軍頭領,轉變為統製官這樣的大宋武官,讓楊再興如同夢幻般。
當即,嶽飛讓楊再興退下後,便令朱武草擬軍令,潭州大營,汨羅、洞庭湖三處兵馬暫停休整。
......
而此刻。
也就在完顏宗望對東京城發動一次又一次進攻時候,完顏宗翰的兵馬如同與東邊約好一般,在這十多天時間裏,也對西京洛陽城發動多次進攻。
不過,完顏宗翰這邊是從大漠西府,南下雁門關,攻打太原。
用了近一年時間才拿下太原,然後匆匆殺到西京。
他們沒有多少攻城器械,也沒有帶著漢人將領。
攻城的攻勢自然沒有東路軍猛。
但對西京造成的傷害也是巨大。
張叔夜和折彥質這十多天來,已經瘦下一大圈,這時焦慮導致的。
他們麵對金人綿綿不絕攻勢,心裏憔悴,生起這樣的日子何時是頭的感歎。
城池還得守!
而且還要守到對方退的時候。
剛剛經曆一場小規模攻城戰,西京周邊須臾平靜。
而在完顏宗翰大營的後麵,完顏宗弼好說歹說,說動了完顏宗翰,同意抽調一萬兵馬前去支援東京。
完顏宗弼手提宣花斧,猛地跨上戰馬:
“眾兒郎,隨我去東京!”
一萬金人士兵齊聲怒吼:“去東京!”
“我楊再興渾身武藝,恨報國無門,隻身投寇。如今被擒,要殺要剮任由你們處置。”
之前,楊再興心頭早已經生起無數次如何一擊而殺,將嶽飛當場格殺的念頭。
可嶽飛突然解開他繩子,並讓他能如此近距離接近嶽飛。
這讓楊再興有些懵了。
“楊兄弟一身本事,何愁報國無門?”
聽到楊再興的抱怨,嶽飛淡淡一笑,楊再興為何上山當賊寇或許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但,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即便嶽飛勸降不成功,以嶽飛求賢若渴的性格,絕對會先將楊再興關起來,關到楊再興答應投降為止。
“報國?如今官家孱弱,任由金人肆虐,割地求和,甚至還打算和親。現在已經是什麽年代,居然還要弄出這樣的東西來!”
“但凡一個大宋人,稍有一點良知者,無不痛恨官家的無能。”
楊再興振振有詞。
“現在的官家,已經不是原來的官家。”
“他勵精圖治,改革吏政,現在已經取得不少成效。”
“如今,他帶著朝廷文武百官以及兩京軍民百姓,頑強抵抗金人對大宋的肆虐。”
“此刻真是國家用人之際,楊兄弟一身本事,不如跟著我,也好博一場榮華富貴。”
嶽飛見楊再興作為俘虜說得還這麽衝,便笑著說道。
“將軍為何非要我跟隨不可?我現在已經是敗軍之將,哪裏還敢提什麽榮華富貴?”
楊再興卻繼續謙虛。
“那之前各為其主!現在你已經是敗軍之將,若想活命,那就接受招安。”
“另外,我也有愛才之心,你也有這般本事,咱們可謂各取所需。”
經過一陣口角鬥嘴,嶽飛除了知道楊再興有本事外,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別不談接受招安的條件。
隻要談條件,基本上事情能成了。
“也不能恃才放曠,軍中若是多有這樣的將領,也是難以約束管教。”
嶽飛擔心放得太寬,反而給了軍中那些蠢蠢欲動的降卒一個可乘之機。
“我知道你不服氣!”
“你選擇死,我也不攔你!”
“你若選擇為國效力,與我一起並肩作戰,我定會向官家請命,給你合適的位置。”
“倘若還是要與朝廷作對,我也沒有什麽耐心了!”
嶽飛苦口婆心說了這麽多,楊再興能聽進去多少也不知。
“嶽指揮使,我聽聞你的槍法無雙,我也是一個使槍之人,隻想跟你討教幾招。”
“若是我落敗......”
“那我就心甘情願接受招安。”
“一言為定!來人哪,給我將這位壯士的武器送過來。”
嶽飛當即大叫道。
楊再興的本事再強,卻輸在辛棄疾的短劍之下。
或許,楊再興想從嶽飛這裏找迴自信。
但,楊再興卻不知道的是,嶽飛的強大,讓辛棄疾震驚。
認真打起來,辛棄疾一定不是嶽飛對手。
強弱十分明了,但還是得看具體交戰情況。
之前辛棄疾也是超常發揮,將楊再興給生擒了。
不過,兩人真要再打一次,辛棄疾不一定再度能生擒楊再興。
人在變化,事物也在發展,隨著經驗的積累,人的潛力也是無限的。
現在楊再興還年輕,隨著戰場經驗的豐富,會變得強大起來。
當即一人將一杆長槍拿了過來呈上給嶽飛,嶽飛直接丟給了楊再興。
楊再興立馬接過長槍,在手中掂了掂,隨即擺出一個丹鳳朝陽的姿勢。
“嶽指揮使,來吧!”
嶽飛接過侍衛送來的漓泉神槍,一把抓到手裏後,淡淡一笑:“是你要決一勝負的,那就別怪我長槍不客氣的了!”
話音剛落,嶽飛人槍合一,以磅礴的氣勢朝楊再興壓去。
這...這是什麽槍法,似乎比我所學的要精湛不少啊。
楊再興一個舉火燒天,快捷無比擋住嶽飛刺來一槍。
盡管楊再興已經做了心理準備,還是被嶽飛這一槍給震撼了。
勢大力沉,快捷無比。
楊再興虎口崩裂,雙臂酸痛。
他深吸一口氣,搶先發動進攻。
兩人打成一團,槍影漸漸將兩人籠罩。
猛烈的勁風,把地上的灰塵卷起。
轉眼間,就過了二十迴合。
大營之中,根本不滿足兩人的施展。
卷起的狂風,將大帳的帳篷吹得鼓鼓的。
轟!
忽然兩人身形一現,兵器碰撞的聲音如同裂帛一般清脆。
隻見其中一人蹬蹬後退了十幾步才穩住身形。
旁邊人看去,卻是楊再興。
他用長槍拄在地上支撐身體,臉上青一陣白一陣,額頭全是汗。
“嶽指揮使,我敗了,以後甘為您驅使,還請您不計前嫌。”
楊再興承認自己敗了,而且還是心服口服。
嶽飛的槍法,在他之上。
加上之前的辛棄疾,楊再興引以為傲的本事,似乎變得稀鬆平常。
嶽飛軍中的能人,比比皆是。
自己這點本事,哪裏值得炫耀。
嶽飛不計前嫌要將他收留,自己卻還有非要與嶽飛比一場才服氣,多少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而嶽飛這邊,卻因得了楊再興這員猛將而不勝歡喜。
本來手下有林衝、楊誌、徐寧、唿延灼這些能打之人。
現在又有辛棄疾和楊再興。
那麽左先鋒軍的戰鬥力,將會提升一個新的台階。
對於迴師東京,月底參與對金人的作戰,似乎更加多了幾分把握。
“還望楊兄弟今後在戰場上,多殺金狗,報效朝廷。”
嶽飛當即給予勉勵和希冀。
“你部兵馬還剩五百人,你去收攏他們,願意留下者,便是左選鋒軍一員,楊兄弟你且任統製。”
嶽飛還對楊再興做了安排,後者推辭一陣,便大方接受。
一軍的統製,而且還是大宋朝廷承認的武官,楊再興從一個起兵反抗朝廷的義軍頭領,轉變為統製官這樣的大宋武官,讓楊再興如同夢幻般。
當即,嶽飛讓楊再興退下後,便令朱武草擬軍令,潭州大營,汨羅、洞庭湖三處兵馬暫停休整。
......
而此刻。
也就在完顏宗望對東京城發動一次又一次進攻時候,完顏宗翰的兵馬如同與東邊約好一般,在這十多天時間裏,也對西京洛陽城發動多次進攻。
不過,完顏宗翰這邊是從大漠西府,南下雁門關,攻打太原。
用了近一年時間才拿下太原,然後匆匆殺到西京。
他們沒有多少攻城器械,也沒有帶著漢人將領。
攻城的攻勢自然沒有東路軍猛。
但對西京造成的傷害也是巨大。
張叔夜和折彥質這十多天來,已經瘦下一大圈,這時焦慮導致的。
他們麵對金人綿綿不絕攻勢,心裏憔悴,生起這樣的日子何時是頭的感歎。
城池還得守!
而且還要守到對方退的時候。
剛剛經曆一場小規模攻城戰,西京周邊須臾平靜。
而在完顏宗翰大營的後麵,完顏宗弼好說歹說,說動了完顏宗翰,同意抽調一萬兵馬前去支援東京。
完顏宗弼手提宣花斧,猛地跨上戰馬:
“眾兒郎,隨我去東京!”
一萬金人士兵齊聲怒吼:“去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