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濋身為殿前司的殿帥,不至於謊報軍情。


    另外,還牽涉到神機營以及樞密院。


    那麽,神機營在封丘門以零戰損殲滅三千金人,並將封丘門牢牢控製在手中,那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王時雍等人以退為進,用假和談的方式,讓兩位王爺出京招募兵馬,趁機掌握兵權的企圖,也就被封丘門的勝利給擊碎了。


    他們通過各路消息,看到封丘門城牆出現缺口,金人攻勢兇猛,於是趁機整這一出來。


    別的方法,他們又沒有準備,現在一下子就被動起來,任由朱元璋說什麽就是什麽!


    現在朱元璋問起兩位王爺要想幫一事,兩人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


    既然你們兩位想出城招募兵馬勤王,為國分憂。


    那朕現在讓你們做的事情,也是一樣。


    看著朱元璋那不動聲色的表情,還有那銳利的眼神,趙楷吞了吞口水,說道:“官家,您言重了,有什麽事情就直說!”


    “臣弟一定會鼎力支持!”


    “臣弟也一樣!”趙構在一旁跟著說道。


    “兩位皇弟果然沒讓朕失望!”


    朱元璋微微一笑,“這大宋的江山,不是朕一人的,而是趙家子子孫孫的。”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若是大宋沒了,被金人滅國了,咱們趙家的子孫也要被金人趕盡殺絕。”


    “眼下戶部那邊錢糧告急,朕想兩位皇弟為一眾宗室做個表率,慷慨解囊,為國出錢出糧,助朕打贏這一仗!”


    趙楷心頭一咯噔,果然沒有好事!


    但說出的話,潑出去的水,多少也得表示才行!


    “臣弟家私貧瘠,既然官家開口,那就捐出一千兩白銀。”趙楷先是一臉肉疼,隨即表現出慷慨無比的樣子。


    一千兩?


    作為大宋的二皇子,就捐個一千兩,說出去誰相信啊!


    朱元璋被趙楷如此“慷概”也震驚到了。


    這一個多月來,他帶頭節約,一日三餐消減為四菜一湯,後宮妃子的用度全部砍掉一半。


    如此下來,已然節省了上萬兩白銀。


    趙楷的生活奢靡無度,大肆揮霍,其田產以及在東京城的酒樓、妓院、錢莊無數。


    拿著朝廷的俸祿,還日進鬥金。


    現在朱元璋讓他出點錢,他居然隻拿出一千兩!


    “皇弟,朕沒聽錯,不是一千萬兩吧!”朱元璋重複問了一下。


    “一千萬兩!”


    趙楷眼睛圓睜,雙手搖得像撥浪鼓,大聲叫苦,“官家,就算把臣弟全部家產賣了也沒這麽多啊!”


    “嗬嗬!”


    朱元璋身子往後一仰,似笑非笑看著趙楷。


    “官家,那...那一萬兩!”趙楷看到朱元璋這副表情,心想今天肯定是沒法糊弄過去了。


    朱元璋仍舊笑著,並沒有說話。


    “十萬兩!”趙楷咬牙說了出來。


    朱元璋慢吞吞拿起茶杯,悠閑喝了一口。


    “一百...百萬兩!”趙楷吞了吞口水,艱難的伸出一個手指。


    今天不吐點血,朱元璋肯定是不會放過他了。


    不過,真讓趙楷拿出一千萬兩那是不可能的,但一百萬兩白銀,也算是他的誠意了!


    朱元璋把身子往前一靠:


    “好,不虧是皇弟,趙家宗室,能替大宋著想,為朕分憂!朕就不客氣了!”


    趙楷聽後,鬆了口氣。


    他心中一陣抱怨,也是感覺冤枉無比。


    今日本想來找朱元璋,提出去利州路募兵勤王,獲得兵權。


    但沒曾想王時雍等人又好巧不巧提出和談。


    這讓朱元璋以為趙楷和王時雍他們事先串通。


    然而趙楷跟王時雍馮懈三人是一點招唿沒打。


    他們三人是與趙構一起進來的。


    具體是不是讓趙楷在前麵打著旗號,實則給趙構謀取兵權,不得而知。


    不過,結果就是他們沒有得逞,反而讓趙楷損失一百萬兩白銀。


    趙楷有所表示,趙構自然也不敢能落後。


    他十分幹脆,拿出了十萬兩白銀。


    相比趙楷,趙構要窮酸得多。


    十萬兩白銀,應該是他的極限。


    今天他們兩個王爺來找朱元璋要兵權的事情,雖然表麵上沒有什麽波瀾,實則也是在踩著鋼絲。


    朱元璋沒有問罪於他們,隻讓他們拿出錢財,也就是將此事輕輕舉起,又輕輕放下!


    與金人交戰期間,但凡不利團結的作法,先大事化了,秋後算賬。


    趙楷和趙構來折騰這事,在朱元璋讓他們拿出銀子為國效力之後,就先這麽過去了。


    兩人走後,馮懈等人也一起告退。


    “官家,這些人是不是加派人手盯緊一些?”


    顧千帆像鬼影子一般出現在了朱元璋麵前。


    “不用,他們翻不起什麽浪來!”朱元璋擺擺手。


    他的心理年齡已經是六十多歲,當了三十多年的皇帝,跟大臣們爭鬥已經是家常便飯。


    像趙楷和王時雍這些人,不想動他們而已。


    另外,朱元璋已經敏感察覺到,這背後,還有太上皇的影子。


    朱元璋把高俅派到趙佶身邊去,很快就會起作用了。


    “太上皇現在還在南京應天府嗎?”


    朱元璋又問。


    “微臣真要向您稟報這事,剛剛從荊湖南路送來的加急消息,王大人在潭州肅清官場,沒想都至宣撫使一下又半數官員都參與其中。”


    顧千帆說了一半,朱元璋便出聲道:“告訴王離無須再向朕請示,除宣撫使等三品官員在戰後押送迴汴梁三司會審外,其餘以下官員,就地問斬。”


    “微臣領旨!”


    “剛才你還要說什麽來著?”朱元璋又開口道。


    他對貪官汙吏是非常痛恨,一聽到荊湖南路一半的官員都爛了,這才有些激動了。


    “陛下,張邦昌參與其中,與潭州糧商勾結,哄抬糧價,行賄官員。”


    朱元璋眉頭一皺:“張邦昌?他好大的膽子,是不是聽說金人將東京圍困,他就不去嶺南了?”


    “莫非這些,還與太上皇有關係?”


    他問太上皇的行蹤,顧千帆卻說起潭州官場和張邦昌的事情,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


    “沒錯,據我們查探,太上皇離開應天府,竟然不去揚州,而去了荊湖北路。”


    “張邦昌、李邦彥、唐恪、白時中等人,也在荊湖南路和北路附近。”


    顧千帆麵無表情說了一些事實。


    “朕知道了!”


    “你這一次,親自帶著朕的話去找高俅!”


    “是他為朕表忠心的時候到了!”


    朱元璋的眼中,當即閃過一絲陰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靖康年,我朱元璋打造鐵血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岸不吃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岸不吃魚並收藏重生靖康年,我朱元璋打造鐵血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