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潭州糧戰
重生靖康年,我朱元璋打造鐵血大宋 作者:上岸不吃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悔不該沒有聽再興兄弟之言啊!”
汨羅義軍大寨之中,一片哀戚之聲。
義軍首領鍾相陣亡,需要一個人出來帶領大家繼續與官兵作戰到底。
黃佐和楊欽兩人被官軍抓了,周倫戰死,鍾相的兒子鍾子義年紀尚輕。
夏誠當即聯合一幫頭領,推舉楊幺為首領,這才將大家的心安定下來。
目前義軍隻剩下五萬多人,真正能戰者,不過萬餘。
好在楊再興的一千嶽州軍和楊幺麾下的三千水軍因沒有去參戰而完好無損。
楊幺召集一眾頭領議事,看到楊再興站在一旁,便發出感歎。
現在能依靠的頭領,隻剩下楊再興和夏誠兩人,其餘難堪大用。
“楊大哥,我們要振作起來啊!五萬弟兄還眼巴巴看著我們呢!”夏誠連忙勸道。
“夏誠兄弟,現在官兵氣勢如虹,馬上就要緊逼汨羅,我們該何去何從啊!”
楊幺愁眉苦臉。
從今日一戰已經看出端倪,他們根本不是這些裝備和軍事素養比他們好上一大截的官軍對手。
若是再與官軍交戰,隻會輸多贏少。
官軍肯定是要將他們一舉殲滅。
可惜大業未成,就中道崩殂,楊幺很不甘心。
“楊大哥,官軍有騎兵,陣法熟,有善戰,我們隻能暫避其鋒芒。”
“我看不如先轉移到洞庭湖中的君山島上去。”
“官軍沒有船隻,斷然不敢來犯。”
“即便搜集船隻來君山島攻打我們,在水麵上,我們可不是吃素的!”
“隻能等待官軍缺糧,自然就會撤走,到時候我們又能從島上出來發展民眾了!”
夏誠馬上就想到了一個戰略轉移的點子。
“嗯,看來隻能如此了,我們趁官軍還沒到來,趕緊讓兄弟們轉移君山島!”楊幺點點頭。
“楊大哥,我們隻有船隻數百,想要將五萬兵馬全部轉移島上,得耗費不少時日。”
楊再興眉頭一皺,上前說道,“官軍很快就要殺來,我擔心還沒轉移完,就被官軍給堵在岸上。”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
楊幺和夏誠深以為然,“不知楊兄弟有何破解之策?”
“官軍傾巢出動,潭州防守空虛,我願帶本部人馬繞開官兵奔襲潭州,圍魏救趙。”
楊再興再次提出了他之前向鍾相提的奔襲之策。
“楊兄弟深入虎穴,恐怕...”
楊幺雖然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是擔心楊再興的安危。
“楊大哥放心,一旦我在潭州得手,官軍迴援,我便往嶽州而去,然後從那裏找船來君山與你們會合。”
楊再興一臉自信。
“行,就依楊兄弟之策行事。”
......
“辛老弟,我們以高出往日十文的價格,已經放出了五萬石糧食了,糧倉馬上就要見底了!”
此時此刻。
潭州城內。
辛棄疾正在和朱元璋派來整治荊湖南路官場的吏部侍郎王離,用嶽飛留下的軍糧以及潭州城中庫房的糧食,與潭州的那些大糧商們鬥智鬥勇。
這件事,隻有荊湖南路的宣撫使一級官員知道。
這兩日,辛棄疾讓官辦的糧店以正常的市場價不斷拋售糧食,那些大糧商們通過官府內部勾結的人士獲得信息,大量吃進。
官辦糧店銷售多少,糧商們就吃進多少。
糧商們就是等糧店的糧食賣完了,然後他們再出來高價出售,囤貨居奇,從而牟取暴利。
僅僅兩天時間,五萬石糧食已經被幾個大糧商全吃進去了。
他們擺出一副你有多少,我就吃多少的架勢。
不過,他們也付出了比往日更高的價格。
“王大人,不要慌,今日起,糧食每斤再上漲十文,繼續敞開銷售三日。”辛棄疾不慌不忙,“三日之後,便停止銷售。”
“那些人的狐狸尾巴,馬上就要露出來了!”
“那我們還有這麽多糧食嗎?再下去,就要動嶽指揮使的軍糧了!”
王離見辛棄疾絲毫不慌,他自己卻著急起來。
“王大人放心,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會動嶽將軍軍糧的。”
辛棄疾安慰王離,隨即又道,“嶽將軍往洞庭湖去了兩日,想必馬上就有捷報傳來。捷報先按而不發,等糧商們掛牌高價出售糧食,我們再全城通報告捷報!”
“捷報和我們與糧商鬥智有什麽關係?”王離不解問道。
“嗬嗬,三日之後,王大人等著看好戲吧!”
辛棄疾的眼中,神采奕奕。
與此同時。
潭州城外一處豪華莊園內。
一個老態龍鍾,不怒自威的老頭正和一群肥頭大耳,滿臉銅臭的家夥在喝茶議事。
“張老,我們這樣吃進糧食,可是真金白銀啊!”
“要是這樣不斷吃進,我們的家底要吃沒的。”
有人對著老頭訴苦。
“你們一個個真是鐵公雞,才五萬石糧食,就叫苦連天。”
“現在開封和洛陽那邊正在打仗,而官軍又去洞庭湖清剿叛軍,到處都要糧食,糧食比黃金還珍貴!”
“你們盡管放心囤,很快就會翻倍甚至成倍賺一大筆。”
張老頭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話雖如此,可這麽多糧食,我們沒地方存啊!”
“是啊,我的倉庫都放不下了!”
幾個糧商不斷叫苦。
“真是沒用的東西,再堅持幾天。”
張老頭沒好氣說道,“據可靠消息,官府的存糧已經見底,馬上就沒糧食可賣!”
“到時候,你們加一倍價格出售,不僅馬上就能迴本,還能大賺特賺一筆。”
“好吧!我們幾人唯張老馬首是瞻!”
在場大腹便便幾人除了附和之外,也不好再說什麽。
這個張老的身份和背景驚人,無論潭州還是荊湖南路,甚至朝廷都有人。
他們這些商人,和張老在一條船上,隻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
三日後。
潭州城的官辦糧店果然將今日無糧的牌子高高掛起。
隨即,城中其他糧店馬上開售糧食,價格直接是平日的兩倍。
城裏頓時炸開了鍋。
城中百姓一個個怨聲載道。
飯可不能不吃啊!
潭州是荊湖南路的治所地,有人口十多萬戶,手工業發達,商業繁榮,因此從事農業的人口相對少了一些。
另外加上洞庭湖那邊叛軍作亂,農民參加了義軍,耕田的更少。
同時,正值金人南侵,荊湖南路周邊各路都糧食緊張,不可能會給荊湖南路輸送糧食。
這就導致了局部的糧食短缺。
城中百姓每天都是購買糧食吃飯。
本來看到糧食漲價,他們都或多或少囤積一些。
現在看到糧食在瘋漲,讓他們更加恐慌,紛紛趁早排隊搶購,生怕以後還會暴漲。
一時間,潭州城中各大糧店門口排起了長隊。
百姓拿著大小布袋,搶購糧食。
一眾糧商暗中笑得合不攏嘴,看來張老說得沒錯,馬上就能賺一筆大的了!
然後,他們高興沒多久,城中張貼出告示:
“嶽將軍大捷,滅敵五萬,繳獲叛軍糧草不計其數!”
汨羅義軍大寨之中,一片哀戚之聲。
義軍首領鍾相陣亡,需要一個人出來帶領大家繼續與官兵作戰到底。
黃佐和楊欽兩人被官軍抓了,周倫戰死,鍾相的兒子鍾子義年紀尚輕。
夏誠當即聯合一幫頭領,推舉楊幺為首領,這才將大家的心安定下來。
目前義軍隻剩下五萬多人,真正能戰者,不過萬餘。
好在楊再興的一千嶽州軍和楊幺麾下的三千水軍因沒有去參戰而完好無損。
楊幺召集一眾頭領議事,看到楊再興站在一旁,便發出感歎。
現在能依靠的頭領,隻剩下楊再興和夏誠兩人,其餘難堪大用。
“楊大哥,我們要振作起來啊!五萬弟兄還眼巴巴看著我們呢!”夏誠連忙勸道。
“夏誠兄弟,現在官兵氣勢如虹,馬上就要緊逼汨羅,我們該何去何從啊!”
楊幺愁眉苦臉。
從今日一戰已經看出端倪,他們根本不是這些裝備和軍事素養比他們好上一大截的官軍對手。
若是再與官軍交戰,隻會輸多贏少。
官軍肯定是要將他們一舉殲滅。
可惜大業未成,就中道崩殂,楊幺很不甘心。
“楊大哥,官軍有騎兵,陣法熟,有善戰,我們隻能暫避其鋒芒。”
“我看不如先轉移到洞庭湖中的君山島上去。”
“官軍沒有船隻,斷然不敢來犯。”
“即便搜集船隻來君山島攻打我們,在水麵上,我們可不是吃素的!”
“隻能等待官軍缺糧,自然就會撤走,到時候我們又能從島上出來發展民眾了!”
夏誠馬上就想到了一個戰略轉移的點子。
“嗯,看來隻能如此了,我們趁官軍還沒到來,趕緊讓兄弟們轉移君山島!”楊幺點點頭。
“楊大哥,我們隻有船隻數百,想要將五萬兵馬全部轉移島上,得耗費不少時日。”
楊再興眉頭一皺,上前說道,“官軍很快就要殺來,我擔心還沒轉移完,就被官軍給堵在岸上。”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
楊幺和夏誠深以為然,“不知楊兄弟有何破解之策?”
“官軍傾巢出動,潭州防守空虛,我願帶本部人馬繞開官兵奔襲潭州,圍魏救趙。”
楊再興再次提出了他之前向鍾相提的奔襲之策。
“楊兄弟深入虎穴,恐怕...”
楊幺雖然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是擔心楊再興的安危。
“楊大哥放心,一旦我在潭州得手,官軍迴援,我便往嶽州而去,然後從那裏找船來君山與你們會合。”
楊再興一臉自信。
“行,就依楊兄弟之策行事。”
......
“辛老弟,我們以高出往日十文的價格,已經放出了五萬石糧食了,糧倉馬上就要見底了!”
此時此刻。
潭州城內。
辛棄疾正在和朱元璋派來整治荊湖南路官場的吏部侍郎王離,用嶽飛留下的軍糧以及潭州城中庫房的糧食,與潭州的那些大糧商們鬥智鬥勇。
這件事,隻有荊湖南路的宣撫使一級官員知道。
這兩日,辛棄疾讓官辦的糧店以正常的市場價不斷拋售糧食,那些大糧商們通過官府內部勾結的人士獲得信息,大量吃進。
官辦糧店銷售多少,糧商們就吃進多少。
糧商們就是等糧店的糧食賣完了,然後他們再出來高價出售,囤貨居奇,從而牟取暴利。
僅僅兩天時間,五萬石糧食已經被幾個大糧商全吃進去了。
他們擺出一副你有多少,我就吃多少的架勢。
不過,他們也付出了比往日更高的價格。
“王大人,不要慌,今日起,糧食每斤再上漲十文,繼續敞開銷售三日。”辛棄疾不慌不忙,“三日之後,便停止銷售。”
“那些人的狐狸尾巴,馬上就要露出來了!”
“那我們還有這麽多糧食嗎?再下去,就要動嶽指揮使的軍糧了!”
王離見辛棄疾絲毫不慌,他自己卻著急起來。
“王大人放心,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會動嶽將軍軍糧的。”
辛棄疾安慰王離,隨即又道,“嶽將軍往洞庭湖去了兩日,想必馬上就有捷報傳來。捷報先按而不發,等糧商們掛牌高價出售糧食,我們再全城通報告捷報!”
“捷報和我們與糧商鬥智有什麽關係?”王離不解問道。
“嗬嗬,三日之後,王大人等著看好戲吧!”
辛棄疾的眼中,神采奕奕。
與此同時。
潭州城外一處豪華莊園內。
一個老態龍鍾,不怒自威的老頭正和一群肥頭大耳,滿臉銅臭的家夥在喝茶議事。
“張老,我們這樣吃進糧食,可是真金白銀啊!”
“要是這樣不斷吃進,我們的家底要吃沒的。”
有人對著老頭訴苦。
“你們一個個真是鐵公雞,才五萬石糧食,就叫苦連天。”
“現在開封和洛陽那邊正在打仗,而官軍又去洞庭湖清剿叛軍,到處都要糧食,糧食比黃金還珍貴!”
“你們盡管放心囤,很快就會翻倍甚至成倍賺一大筆。”
張老頭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話雖如此,可這麽多糧食,我們沒地方存啊!”
“是啊,我的倉庫都放不下了!”
幾個糧商不斷叫苦。
“真是沒用的東西,再堅持幾天。”
張老頭沒好氣說道,“據可靠消息,官府的存糧已經見底,馬上就沒糧食可賣!”
“到時候,你們加一倍價格出售,不僅馬上就能迴本,還能大賺特賺一筆。”
“好吧!我們幾人唯張老馬首是瞻!”
在場大腹便便幾人除了附和之外,也不好再說什麽。
這個張老的身份和背景驚人,無論潭州還是荊湖南路,甚至朝廷都有人。
他們這些商人,和張老在一條船上,隻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
三日後。
潭州城的官辦糧店果然將今日無糧的牌子高高掛起。
隨即,城中其他糧店馬上開售糧食,價格直接是平日的兩倍。
城裏頓時炸開了鍋。
城中百姓一個個怨聲載道。
飯可不能不吃啊!
潭州是荊湖南路的治所地,有人口十多萬戶,手工業發達,商業繁榮,因此從事農業的人口相對少了一些。
另外加上洞庭湖那邊叛軍作亂,農民參加了義軍,耕田的更少。
同時,正值金人南侵,荊湖南路周邊各路都糧食緊張,不可能會給荊湖南路輸送糧食。
這就導致了局部的糧食短缺。
城中百姓每天都是購買糧食吃飯。
本來看到糧食漲價,他們都或多或少囤積一些。
現在看到糧食在瘋漲,讓他們更加恐慌,紛紛趁早排隊搶購,生怕以後還會暴漲。
一時間,潭州城中各大糧店門口排起了長隊。
百姓拿著大小布袋,搶購糧食。
一眾糧商暗中笑得合不攏嘴,看來張老說得沒錯,馬上就能賺一筆大的了!
然後,他們高興沒多久,城中張貼出告示:
“嶽將軍大捷,滅敵五萬,繳獲叛軍糧草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