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東京城中,大慶殿上,文武百官齊聚一起。


    朱元璋正襟危坐,麵色如此。


    近一個月的嘔心瀝血改革朝政,革新班底,提升武人的地位。


    但凡任何一個說要和談者,如同觸犯他的逆鱗一般,不是殺就是流放,震懾了不少膝蓋軟的大臣。


    現在,朝堂上下就是一個聲音!


    與金人死戰到底,決不投降!


    “劉卿,給大家說說目前金兵的情況!”


    看著台階下的文武百官,朱元璋知道,貪生怕死的還是占大多數。


    過慣了養尊處優的日子,一旦要打戰,誰都害怕。


    因為戰爭來臨,那些掌握著財富的人最害怕失去。


    倒是那些一窮二白的人,不怕打仗。


    劉韐當即從武官的首位中出列,大步上前。


    “迴稟陛下,金人這次東西兩路軍分別從西京和東京的黃河北岸,趁著黃河開始結冰,就大舉渡河!”


    “金人東路軍已經攻占滑州,西路軍在河陽、孟州將河東宣撫使折彥質未過河的三萬兵馬擊敗,兵鋒直指北邙山!”


    “白馬津的大宋將士,以死相拚,殺敵五百!”


    “我們東西兩京共計二十萬將士枕戈待旦,誓與金兵決戰於兩京城下。”


    劉韐簡單將最近東西兩路金兵以及東西兩京的情況向著滿朝文武匯報了一下。


    盡管大家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前線戰況,但是從軍方第一人口中說出來,還是引起大殿之上一陣嘩然。


    特別是折彥質那三萬大軍被全殲所帶來的震驚更是無與倫比。


    “大家都聽到了嗎?”


    “金人已經逼到了我們東西兩京!”


    “有人還幻想像上一次那樣,割地賠款就能換來和平?”


    “朕告訴你們,這時癡心妄想。”


    “金人這一次,就是要來亡我大宋!他們不僅要朕趙家的江山,更是要搶奪你們的財物,掠走你們的妻女,毀壞你的田地。”


    朱元璋宏亮的聲音,隨即在大殿中朗朗響起。


    “金人就像一群喂不飽的財狼,多少錢財都填不了他們的胃口。”


    “朕寧可站著死,不可跪著生!”


    犀利的目光像利劍一樣掃過全場,很多心虛的大臣,紛紛低下了頭。


    一些武將,卻是高高仰起了頭顱。


    看著這些大臣都默不作聲,朱元璋並不在意。


    大戰來臨之前,誰都不好說!


    因為現在自己如此決心,又如此強勢,這些官員在如此高壓之下,暫時會屈從於朱元璋的強大意誌。


    但他們更認為,官家這樣的情況隻是暫時的。


    隻要在戰場上失利,那就會動搖。


    別看官家現在這麽堅定,說不定官家還是第一個提出要求和的。


    很多官員都是抱著觀望的態勢,等著看好戲。


    隻是目前不好出頭。


    現在誰出頭誰就把自己送到風口浪尖以及官家的屠刀下。


    “從此刻起,開封府和河南府進入戰備狀態,任何政務,均以軍務為首,不得阻礙,違者嚴懲不貸。”


    朱元璋冷冷說著,眼睛瞟向吏部尚書王時雍和開封府尹徐秉哲兩人。


    這兩人在金兵攻破了東京外城之後,為了滿足金人的要求,掠奪婦女最為賣力。


    王時雍還被人送上“金人外公”的稱號。


    徐秉哲也不甘落後,為討好金人,他將本已蓬頭垢麵、已顯羸病之狀的女子塗脂抹粉,喬裝打扮,整車整車地送入金營,弄得開封城內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類似這些人,目前還隻是縮著頭,沒有冒出來。


    一旦宋軍在戰場上輸了,他們絕對爭先恐後跑出來甘當金人的走狗。


    這些人,朱元璋已經讓顧千帆重點照顧,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接著,六部尚書、三司等部門匯報了各自衙門的要事。


    兩個時辰後。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一眾大臣的山唿聲中,麵對金兵渡過黃河,即將掀起大戰的大宋朝堂朝議,也隨即結束。


    朱元璋又帶著王宗濋、姚友仲等人巡視了神機營,捧日軍、天武軍、龍衛軍和神衛軍。


    迴到殿前司衙門,朱元璋再一次給五支軍隊的軍官打氣,並做了震人肺腑的演講。


    五軍的將校慷慨激昂,熱血沸騰,紛紛振臂高唿為國盡忠殺金狗。


    士氣可用,但是騾子是馬,還得拉出去戰場上遛一遛。


    宋軍的戰鬥意誌力,除了皇帝的鼓舞之外,更需要一個又一個勝利。


    等這些將校退去,姚友仲稟報:


    “官家,我的胞兄找到了!他聽聞官家赦免他的罪,喜極而泣,正從熊耳山中趕迴來。”


    原來朱元璋跟姚友仲宣告姚平仲無罪後,姚家人派出大量人手尋訪。


    因為這位姚平仲長相特別,一路問過去,竟然問到了行蹤。


    二十多天便在鄧州的熊耳山中發現了他在一家農舍中準備隱居避世。


    經過尋訪人一陣勸說後,姚平仲答應迴東京為國效力。


    朱元璋聞言大喜:“小姚將軍迷途知返,朕甚是欣慰。他雖然劫營失敗,卻不是他一人原因,其中有朕還有其他大臣催促,以及有人泄密!”


    “因此他迴來後,朕會與他當麵詳談,以安他的心。”


    姚友仲當即眼中含淚,朝著朱元璋深深下拜:“臣替兄長謝過陛下盛恩!姚家定會為國血戰,死而後已!”


    “起來吧!朕要與金人死戰,而你們這些將門,朕也希望振興起來。”朱元璋將姚友仲扶了起來。


    姚友仲挺直了身子,眼神中,無比堅毅。


    官家對他們姚家如此推心置腹,他們還有什麽理由不為國死戰。


    “王宗濋,神機營的火器裝備操練得如何了?”


    姚友仲離開後,殿前司的衙門隻剩下朱元璋和王宗濋兩人。


    “迴官家,士兵們還是習慣用大刀長槍,對於突火槍很不習慣。”


    王宗濋一臉苦瓜,“這突火槍一次隻能射擊一發,一旦射完之後,就成了燒火棍。”


    “朕讓你們習練的三段式射擊,一點都沒練嗎?”朱元璋臉色一下子冷了下來。


    王宗濋要是把他的命令當耳邊風,那就別怪他老朱不念舅甥之情了。


    更何況,他隻不過奪舍了趙桓的身體,繼承了部分記憶,對王宗濋的感情並不深。


    “官家,練了!當然練了。”


    王宗濋慌忙解釋道。


    看到王宗濋這個樣子,朱元璋頓時覺得自己忽略了一件事情。


    他這個舅舅,隻是一個紈絝,除了忠誠聽話之外,好像沒什麽大的本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靖康年,我朱元璋打造鐵血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岸不吃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岸不吃魚並收藏重生靖康年,我朱元璋打造鐵血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