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花開百種,各有千秋
重生入宮勾帝心,首輔大人急瘋了! 作者:竹淼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聞言,皆是一怔,目光紛紛投向那在畫舫上翩翩起舞的李蝶。
李蝶聽聞聖意,心中一驚,卻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連忙停下舞姿,輕移蓮步,由侍女攙扶著踏上主畫舫。
她盈盈下拜,聲音嬌柔:“嬪妾拜見陛下。”
“起吧,坐到朕身邊。”
裴元淩聲音平靜無波,眸光卻是盯著對方那張素淨嬌柔的臉。
眉心那一點朱砂痣格外引人注目,嬌嫩可愛。
楚清音坐在位置上,瞧著台上人與之互動,心中毫無波瀾。
“嬪妾瞧著這李美人的模樣有些眼熟,好似在哪兒見過。”
秦妃坐在離裴元淩較近的位置上,離那位李美人也較近,看得也更加清楚些。
她的目光在楚清音和那位李美人之間流轉,意味深長。
這二人本就長得有些相似,眼下那李美人又在眉心描了一點紅,便愈發相似了。
隻是二人最終學的,都是那位楚貴妃罷了。
“秦妃這麽一說,本宮倒也覺著,這位李美人與喬貴嬪長得有幾分相像。”德妃順勢搭話。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很快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頓時間,絲竹聲漸弱,議論聲漸漸大了起來。
其中幾位潛邸便在的妃嬪盯著那位李美人,悄聲道:“這身段瞧著,倒是比那喬貴嬪要更像些。”
“可不是嘛。”
楚清音自然能聽見她們的議論聲。
她瞧了一眼那位李美人,穿著清雅,臉上卻是花了不少功夫。
她今日妝容有意模仿自己,便是連那顆朱砂痣也不放過,乍一眼過去,還以為二人是同胞姐妹。
眾人的目光不斷在二人之間來迴流轉,議論紛紛。
陸知珩眉梢微挑,便瞧見對麵的人兒正淡定端起桌上酒杯,一飲而盡,不見分毫醋意。
裴元淩對眾人的議論恍若未聞,直接讓婢子在他身側置了張桌子,示意李美人在他身側坐下。
李蝶身姿婀娜地落座,低垂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此時,秦妃嘴角噙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悠悠開口:“陛下,今日李美人這一舞,倒是讓臣妾想起了往昔喬貴嬪在宴會上的驚鴻一舞,真是像極了。”
王皇後見此,亦是眉眼帶笑,款款道:“是啊,陛下,本宮瞧著這李美人不僅舞姿,就連神韻都與喬貴嬪有幾分相似,莫不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裴元淩手中把玩著酒杯,目光在楚清音與李蝶之間遊移。
沉默片刻後,淡笑道:“不過有幾分形似罷了,喬貴嬪的才情與品性,又豈是輕易能模仿的。”
這話一出,李蝶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手指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
“且花開百種,各有千秋,無需比來比去。”
裴元淩隨意指了指桌上一碟特供的點心,讓陳忠良放到那李蝶桌上。
提起楚清音時,他語調極淡,仿佛對方並非他的寵妃,隻是一個妃子罷了。
“上好的荷花酥,嚐嚐。”
“謝陛下賞賜。”
李蝶頓時滿臉笑意,卻還是依著皇後的教誨,舉止之間皆學那位已逝的楚貴妃,不敢太過顯露自己的欣喜。
楚清音端起酒杯,淺酌一口,對那些個言論充耳不聞。
今日之事定然是王皇後早就安排妥當的。
裴元淩是何等精明,豈會半點不知,可他卻一句話也未曾透露給自己。
許是因為自己刻意避孕的緣故,他便想著與人做戲來刺激自己?
她垂下眸,按下心中酸澀。
幸好她如今對裴元淩並無過多感情。
若是放在從前,被人拿來與之這般比較,她早就醋得掀桌子了。
眾人神色各異,秦蓉兒見她無動於衷,目光在裴元淩與她之間來迴遊走,心下疑惑。
這二人前些日子還如膠似漆的,怎的突然就變了?
莫不是喬貴嬪惹了陛下不快,陛下有意如此不成?
陸知珩也坐在楚清音對麵,盯著她的反應,若有所思。
她這故作不在意的模樣,當真是有趣。
畫舫之上,燭火搖曳,光影在眾人臉上跳躍,襯得那表麵的祥和愈發虛幻。
裴元淩看似無心地與李蝶閑聊,目光卻時不時飄向楚清音,試圖捕捉她的情緒變化。
然而楚清音隻是靜靜坐著,眼神清冷,仿佛周遭的一切都與她無關。
裴元淩的神色頓時暗了幾分。
隻覺著這桌上飯菜也是索然無味。
她不願再度懷上他的孩子也就罷了,如今竟連他與其他女子交好也不在乎了?
“今日除了荷花開得正盛,邀諸位來此赴宴,本宮還有一件喜事要宣布。”
王皇後嘴角噙著一抹恰到好處的笑意,聲音端莊,又透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
“遠嫁戎狄的永寧公主傳迴書信,眼下已有身孕。”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麵露喜色。
繞是與那永寧公主不熟之人也連著說了好幾句恭賀的話語。
方才凝重的氛圍也因著此事緩和了些許。
王皇後見此,又道:“本宮想著,公主是為我大慶與戎狄兩邦的和平,才不惜遠嫁他鄉,我等身為宮妃與親眷,自當有所表示。”
王皇後目光緩緩掃過眾人,始終保持著和藹可親的笑容:“本宮打算從鳳儀宮內帑拿出百匹絲緞與數箱上等補品、藥材等作為賀禮,送與公主及她未出世的孩兒,陛下以為如何?”
“如此甚好。”
裴元淩略一頷首,表示認同此事。
帝後雖未提及送禮祈福一事,但在座哪個不是人精,自然知道他們話中意思。
“皇後娘娘這主意真是妙極了,永寧公主遠在異國他鄉,送去家鄉的絲綢與藥材補品,也能讓公主感受到來自宮中的關懷與牽掛。”
秦妃率先搭話,嘴角掛著一抹恰到好處的笑意:“正巧,前些日子臣妾剛請了一尊送子觀音像,送與永寧公主恰好合適。”
“秦妃有心了。”王皇後適當朝她頷首,以示認同此事。
德妃也連忙附和:“臣妾不才,近來正巧抄錄了幾本佛經,便一並送去,就給永寧公主腹中胎兒祈福了。”
至於旁的禮物,自然也不會少。
李蝶聽聞聖意,心中一驚,卻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連忙停下舞姿,輕移蓮步,由侍女攙扶著踏上主畫舫。
她盈盈下拜,聲音嬌柔:“嬪妾拜見陛下。”
“起吧,坐到朕身邊。”
裴元淩聲音平靜無波,眸光卻是盯著對方那張素淨嬌柔的臉。
眉心那一點朱砂痣格外引人注目,嬌嫩可愛。
楚清音坐在位置上,瞧著台上人與之互動,心中毫無波瀾。
“嬪妾瞧著這李美人的模樣有些眼熟,好似在哪兒見過。”
秦妃坐在離裴元淩較近的位置上,離那位李美人也較近,看得也更加清楚些。
她的目光在楚清音和那位李美人之間流轉,意味深長。
這二人本就長得有些相似,眼下那李美人又在眉心描了一點紅,便愈發相似了。
隻是二人最終學的,都是那位楚貴妃罷了。
“秦妃這麽一說,本宮倒也覺著,這位李美人與喬貴嬪長得有幾分相像。”德妃順勢搭話。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很快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頓時間,絲竹聲漸弱,議論聲漸漸大了起來。
其中幾位潛邸便在的妃嬪盯著那位李美人,悄聲道:“這身段瞧著,倒是比那喬貴嬪要更像些。”
“可不是嘛。”
楚清音自然能聽見她們的議論聲。
她瞧了一眼那位李美人,穿著清雅,臉上卻是花了不少功夫。
她今日妝容有意模仿自己,便是連那顆朱砂痣也不放過,乍一眼過去,還以為二人是同胞姐妹。
眾人的目光不斷在二人之間來迴流轉,議論紛紛。
陸知珩眉梢微挑,便瞧見對麵的人兒正淡定端起桌上酒杯,一飲而盡,不見分毫醋意。
裴元淩對眾人的議論恍若未聞,直接讓婢子在他身側置了張桌子,示意李美人在他身側坐下。
李蝶身姿婀娜地落座,低垂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此時,秦妃嘴角噙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悠悠開口:“陛下,今日李美人這一舞,倒是讓臣妾想起了往昔喬貴嬪在宴會上的驚鴻一舞,真是像極了。”
王皇後見此,亦是眉眼帶笑,款款道:“是啊,陛下,本宮瞧著這李美人不僅舞姿,就連神韻都與喬貴嬪有幾分相似,莫不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裴元淩手中把玩著酒杯,目光在楚清音與李蝶之間遊移。
沉默片刻後,淡笑道:“不過有幾分形似罷了,喬貴嬪的才情與品性,又豈是輕易能模仿的。”
這話一出,李蝶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手指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
“且花開百種,各有千秋,無需比來比去。”
裴元淩隨意指了指桌上一碟特供的點心,讓陳忠良放到那李蝶桌上。
提起楚清音時,他語調極淡,仿佛對方並非他的寵妃,隻是一個妃子罷了。
“上好的荷花酥,嚐嚐。”
“謝陛下賞賜。”
李蝶頓時滿臉笑意,卻還是依著皇後的教誨,舉止之間皆學那位已逝的楚貴妃,不敢太過顯露自己的欣喜。
楚清音端起酒杯,淺酌一口,對那些個言論充耳不聞。
今日之事定然是王皇後早就安排妥當的。
裴元淩是何等精明,豈會半點不知,可他卻一句話也未曾透露給自己。
許是因為自己刻意避孕的緣故,他便想著與人做戲來刺激自己?
她垂下眸,按下心中酸澀。
幸好她如今對裴元淩並無過多感情。
若是放在從前,被人拿來與之這般比較,她早就醋得掀桌子了。
眾人神色各異,秦蓉兒見她無動於衷,目光在裴元淩與她之間來迴遊走,心下疑惑。
這二人前些日子還如膠似漆的,怎的突然就變了?
莫不是喬貴嬪惹了陛下不快,陛下有意如此不成?
陸知珩也坐在楚清音對麵,盯著她的反應,若有所思。
她這故作不在意的模樣,當真是有趣。
畫舫之上,燭火搖曳,光影在眾人臉上跳躍,襯得那表麵的祥和愈發虛幻。
裴元淩看似無心地與李蝶閑聊,目光卻時不時飄向楚清音,試圖捕捉她的情緒變化。
然而楚清音隻是靜靜坐著,眼神清冷,仿佛周遭的一切都與她無關。
裴元淩的神色頓時暗了幾分。
隻覺著這桌上飯菜也是索然無味。
她不願再度懷上他的孩子也就罷了,如今竟連他與其他女子交好也不在乎了?
“今日除了荷花開得正盛,邀諸位來此赴宴,本宮還有一件喜事要宣布。”
王皇後嘴角噙著一抹恰到好處的笑意,聲音端莊,又透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
“遠嫁戎狄的永寧公主傳迴書信,眼下已有身孕。”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麵露喜色。
繞是與那永寧公主不熟之人也連著說了好幾句恭賀的話語。
方才凝重的氛圍也因著此事緩和了些許。
王皇後見此,又道:“本宮想著,公主是為我大慶與戎狄兩邦的和平,才不惜遠嫁他鄉,我等身為宮妃與親眷,自當有所表示。”
王皇後目光緩緩掃過眾人,始終保持著和藹可親的笑容:“本宮打算從鳳儀宮內帑拿出百匹絲緞與數箱上等補品、藥材等作為賀禮,送與公主及她未出世的孩兒,陛下以為如何?”
“如此甚好。”
裴元淩略一頷首,表示認同此事。
帝後雖未提及送禮祈福一事,但在座哪個不是人精,自然知道他們話中意思。
“皇後娘娘這主意真是妙極了,永寧公主遠在異國他鄉,送去家鄉的絲綢與藥材補品,也能讓公主感受到來自宮中的關懷與牽掛。”
秦妃率先搭話,嘴角掛著一抹恰到好處的笑意:“正巧,前些日子臣妾剛請了一尊送子觀音像,送與永寧公主恰好合適。”
“秦妃有心了。”王皇後適當朝她頷首,以示認同此事。
德妃也連忙附和:“臣妾不才,近來正巧抄錄了幾本佛經,便一並送去,就給永寧公主腹中胎兒祈福了。”
至於旁的禮物,自然也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