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時也,命也
重生入宮勾帝心,首輔大人急瘋了! 作者:竹淼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知珩直接上了樓,進了一處雅間後,便見沈然已經在此恭候許久。
“主子。”沈然連忙行禮。
二人沒有過多交流,恐隔牆有耳,沈然扭動架子上的花瓶,身後的牆壁上很快出現一條密道。
淩霄留在這雅間中,換上陸知珩的衣裳。
而陸知珩則是跟著沈然,沿著密道一路往下,進到地底下的一處密室當中。
這座醉仙樓並非尋常酒樓,而是秦樓在清河縣城安插的據點。
“主子今日怎會過來?”沈然眉頭微蹙著,正襟危坐看向坐在書桌前的陸知珩。
“今日朝堂之上,裴元淩當眾宣布那日西山行宮行刺的幕後主使,乃是章憲舊黨。”
陸知珩唇角勾著一抹冷笑,隻覺著諷刺至極。
“什麽?他怎麽敢!”沈然聞言,亦是驚愕。
自從跟隨主子以來,他們從未行過刺殺之事,平日裏謹慎非常,生怕暴露行蹤,誤了大事。
這麽一頂莫須有的鍋從天而降?狗皇帝可當真是會找背鍋人!
“主子,此事屬下早已查明,是那王家所為!前兩日裴元淩親自去昭獄審問了那幾名刺客,還連夜派人把刺客屍體丟到了王家別院。”
沈然一一報備這兩日發生的事情,神色凝重。
“嗬,王家此番刺殺本就不是奔著裴元淩去了,也難怪他會如此不上心。”
陸知珩冷嗤一聲。
喬清靈在他眼中,終究不過是一個替身而已,怎麽能比得過一個能給他助力的王家?
恐怕便是喬清音當真死在了懸崖下,裴元淩也不會真拿王家如何。
自古帝王多薄情,便是再喜歡一個女子,又如何能與他的江山相比?
“既然皇帝這麽想要章憲舊黨現身,那我們便遂了他的願。”
陸知珩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暗色,手指敲擊著桌麵,發出一陣陣悶響,“沈然,你安排些人手,這幾日在京城各處散布流言,就說章憲舊黨蟄伏已久,如今似有東山再起之勢,尤其在皇帝常出沒之地,務必要讓這消息傳進他的耳中。”
長案前的年輕男人身姿挺拔,一派勝券在握的矜貴姿態。
若是不熟悉的人乍一看,好似也能從他身上瞧出幾分帝王的模樣。
畢竟,也是天潢貴胄,真正的皇子龍孫啊。
沈然心下歎息一聲,又連忙應道:“屬下明白,定會辦得滴水不漏。”
稍頓,他擰眉遲疑:“隻是主子,如此一來,勢必會鬧得人心惶惶。屆時若是引起裴元淩的警覺,從而加強戒備,是否對我們後續的計劃不利?”
陸知珩仰起下頜,微冷的眼眸中迸發出寒光:“他本就心懷鬼胎,想將這髒水潑到我們身上,此時局勢越亂,他便越容易露出破綻。”
“我們隻需在暗處靜觀其變,待朝堂亂成一鍋粥時,便是我們出手的好時機。你且先去準備,密切留意朝堂和王氏的動向,有任何風吹草動,即刻來報。”
“是,屬下領命。”沈然行禮後,迅速退入密道之後。
燈光幽暗,陸知珩獨自坐在密室,神色冷肅。
裴元淩啊裴元淩,你以為成了帝王便可肆意妄為,將這莫須有的罪名強加於人。
此番,我便要讓你自食惡果,得個教訓!
***
因得了裴元淩的差派,王承詢心力交瘁,幹脆將朝中不少官員私宅都搜了個遍,四處尋找所謂“章憲舊黨”的蹤跡。
為此,他還不惜頻繁調動兵力,鬧得人心惶惶。
最終,王承詢還是不得已還是交出了幾個自己的親信,由陛下處置。
到底都是他傾力培養出來的暗樁,如今都被自己親手毀了,實在叫他心窩疼。
可若不出點血,皇帝恐怕也絕不會善罷甘休。
而陸知珩在此時放出流言,章憲舊黨卷土重來,甚至直言當年章憲太子巫蠱一案乃是皇家同室操戈,是被奸人所害,實屬冤屈。
一時間,街頭巷尾都在議論著章憲舊黨重現的傳聞、
百姓們憂心忡忡,茶館酒肆裏皆是對局勢的揣測之聲。
因先前王承詢的大肆搜查,將這流言襯得愈發真實,就連後宮之中也有不少人聽信此事。
“難道此事,真的是章憲太子舊黨所為?”
楚清音依舊窩在行月殿中,每日除了逗逗小雪球便是睡覺。
此時湘蘭將從外頭聽迴來的消息說與她聽,楚清音隻是斂下眉頭,眸光疑惑。
“怎麽會是章憲舊黨呢。”
當年此事發生時,她不過一個三歲小童,記得並不清晰。
但後來也曾聽父親提過,那位章憲太子乃是中宮所出的嫡長子,不但身份正統,且為人寬厚、持重冷靜。
當時的朝臣們對這位太子都十分擁戴,就連百姓們也對章憲太子頗多讚譽。
卻不曾想十九年前的一個夏日,當時的丞相檢舉太子暗中施行巫蠱之術,咒詛太祖皇帝。
太祖皇帝年歲已高,正是求仙問道不舍得死的年紀,乍一聽到自己的太子咒詛自己去死,登時怒不可遏,直接派人擒拿太子,並抄了太子府。
後來果真從太子府裏搜出一個繡著太祖皇帝生辰八字的草娃娃,太祖皇帝當即下令,將太子廢為庶人,圈禁府中,太子黨羽或是誅殺、或流放。
太子不服,帶著府兵試圖反抗,惹怒了太祖皇帝,最後落了個滿門屠盡的下落。
聽說太子府的院子都被鮮血浸潤了,就連年僅五歲的皇太孫也沒能幸存,死在了這場圍剿之中。
從此之後,章憲太子一脈滅絕,太祖皇帝更是毫不念舊情,下令不允許任何人再提起章憲太子,違者杖斃。
那段時期京中人心惶惶,沒多久,太祖皇帝也病逝了,三皇子即位——
也就是先帝,裴元淩的父皇。
那會兒百姓們都在傳,先帝當皇子時並不顯眼,沒想到章憲太子一死,竟叫他撿了個漏,坐上了皇位。
朝臣們的說法則更加文雅,隻說先帝一脈,才是天命所歸。
至於章憲太子,時也,命也,差些氣運。
“外頭都在這麽傳。”
湘蘭的聲音拉迴楚清音縹緲的思緒,她繼續道:“隻是陛下下令不許再談論此事,故而風聲小了許多。”
“原來如此。”
楚清音若有所思,原來這幾日裴元淩焦頭爛額,是在忙這檔子事。
自己雖然落得清閑,當為人妃子的,還是要有些眼力見兒,必要時候該去關心關心陛下才是。
“你去備些糕點,我去瞧瞧陛下。”楚清音吩咐道。
聞言,湘蘭立馬去辦了。
楚清音也沒閑著,起身迴房中換了一身湖綠色的煙羅裙衫,腰係一隻鴛鴦香囊,清雅素淨地出了門。
宸安宮。
“貴嬪娘娘您來了,陛下他……”
掌事太監陳忠良瞧見喬貴嬪遠遠走來,忙迎了上去,麵露難色道:“貴嬪娘娘,您不如先迴去吧?眼下陛下正在與首輔大人議事,不宜見您。”
陳忠良向來不會攔著自己見裴元淩,想來此刻的確有要事商議。
“那是我來的不巧了。”
她抬眼望向宸安宮緊閉的書房門,輕聲道:“既如此,那我在偏殿等會兒,想必陛下與陸大人也不會商議太久。”
“主子。”沈然連忙行禮。
二人沒有過多交流,恐隔牆有耳,沈然扭動架子上的花瓶,身後的牆壁上很快出現一條密道。
淩霄留在這雅間中,換上陸知珩的衣裳。
而陸知珩則是跟著沈然,沿著密道一路往下,進到地底下的一處密室當中。
這座醉仙樓並非尋常酒樓,而是秦樓在清河縣城安插的據點。
“主子今日怎會過來?”沈然眉頭微蹙著,正襟危坐看向坐在書桌前的陸知珩。
“今日朝堂之上,裴元淩當眾宣布那日西山行宮行刺的幕後主使,乃是章憲舊黨。”
陸知珩唇角勾著一抹冷笑,隻覺著諷刺至極。
“什麽?他怎麽敢!”沈然聞言,亦是驚愕。
自從跟隨主子以來,他們從未行過刺殺之事,平日裏謹慎非常,生怕暴露行蹤,誤了大事。
這麽一頂莫須有的鍋從天而降?狗皇帝可當真是會找背鍋人!
“主子,此事屬下早已查明,是那王家所為!前兩日裴元淩親自去昭獄審問了那幾名刺客,還連夜派人把刺客屍體丟到了王家別院。”
沈然一一報備這兩日發生的事情,神色凝重。
“嗬,王家此番刺殺本就不是奔著裴元淩去了,也難怪他會如此不上心。”
陸知珩冷嗤一聲。
喬清靈在他眼中,終究不過是一個替身而已,怎麽能比得過一個能給他助力的王家?
恐怕便是喬清音當真死在了懸崖下,裴元淩也不會真拿王家如何。
自古帝王多薄情,便是再喜歡一個女子,又如何能與他的江山相比?
“既然皇帝這麽想要章憲舊黨現身,那我們便遂了他的願。”
陸知珩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暗色,手指敲擊著桌麵,發出一陣陣悶響,“沈然,你安排些人手,這幾日在京城各處散布流言,就說章憲舊黨蟄伏已久,如今似有東山再起之勢,尤其在皇帝常出沒之地,務必要讓這消息傳進他的耳中。”
長案前的年輕男人身姿挺拔,一派勝券在握的矜貴姿態。
若是不熟悉的人乍一看,好似也能從他身上瞧出幾分帝王的模樣。
畢竟,也是天潢貴胄,真正的皇子龍孫啊。
沈然心下歎息一聲,又連忙應道:“屬下明白,定會辦得滴水不漏。”
稍頓,他擰眉遲疑:“隻是主子,如此一來,勢必會鬧得人心惶惶。屆時若是引起裴元淩的警覺,從而加強戒備,是否對我們後續的計劃不利?”
陸知珩仰起下頜,微冷的眼眸中迸發出寒光:“他本就心懷鬼胎,想將這髒水潑到我們身上,此時局勢越亂,他便越容易露出破綻。”
“我們隻需在暗處靜觀其變,待朝堂亂成一鍋粥時,便是我們出手的好時機。你且先去準備,密切留意朝堂和王氏的動向,有任何風吹草動,即刻來報。”
“是,屬下領命。”沈然行禮後,迅速退入密道之後。
燈光幽暗,陸知珩獨自坐在密室,神色冷肅。
裴元淩啊裴元淩,你以為成了帝王便可肆意妄為,將這莫須有的罪名強加於人。
此番,我便要讓你自食惡果,得個教訓!
***
因得了裴元淩的差派,王承詢心力交瘁,幹脆將朝中不少官員私宅都搜了個遍,四處尋找所謂“章憲舊黨”的蹤跡。
為此,他還不惜頻繁調動兵力,鬧得人心惶惶。
最終,王承詢還是不得已還是交出了幾個自己的親信,由陛下處置。
到底都是他傾力培養出來的暗樁,如今都被自己親手毀了,實在叫他心窩疼。
可若不出點血,皇帝恐怕也絕不會善罷甘休。
而陸知珩在此時放出流言,章憲舊黨卷土重來,甚至直言當年章憲太子巫蠱一案乃是皇家同室操戈,是被奸人所害,實屬冤屈。
一時間,街頭巷尾都在議論著章憲舊黨重現的傳聞、
百姓們憂心忡忡,茶館酒肆裏皆是對局勢的揣測之聲。
因先前王承詢的大肆搜查,將這流言襯得愈發真實,就連後宮之中也有不少人聽信此事。
“難道此事,真的是章憲太子舊黨所為?”
楚清音依舊窩在行月殿中,每日除了逗逗小雪球便是睡覺。
此時湘蘭將從外頭聽迴來的消息說與她聽,楚清音隻是斂下眉頭,眸光疑惑。
“怎麽會是章憲舊黨呢。”
當年此事發生時,她不過一個三歲小童,記得並不清晰。
但後來也曾聽父親提過,那位章憲太子乃是中宮所出的嫡長子,不但身份正統,且為人寬厚、持重冷靜。
當時的朝臣們對這位太子都十分擁戴,就連百姓們也對章憲太子頗多讚譽。
卻不曾想十九年前的一個夏日,當時的丞相檢舉太子暗中施行巫蠱之術,咒詛太祖皇帝。
太祖皇帝年歲已高,正是求仙問道不舍得死的年紀,乍一聽到自己的太子咒詛自己去死,登時怒不可遏,直接派人擒拿太子,並抄了太子府。
後來果真從太子府裏搜出一個繡著太祖皇帝生辰八字的草娃娃,太祖皇帝當即下令,將太子廢為庶人,圈禁府中,太子黨羽或是誅殺、或流放。
太子不服,帶著府兵試圖反抗,惹怒了太祖皇帝,最後落了個滿門屠盡的下落。
聽說太子府的院子都被鮮血浸潤了,就連年僅五歲的皇太孫也沒能幸存,死在了這場圍剿之中。
從此之後,章憲太子一脈滅絕,太祖皇帝更是毫不念舊情,下令不允許任何人再提起章憲太子,違者杖斃。
那段時期京中人心惶惶,沒多久,太祖皇帝也病逝了,三皇子即位——
也就是先帝,裴元淩的父皇。
那會兒百姓們都在傳,先帝當皇子時並不顯眼,沒想到章憲太子一死,竟叫他撿了個漏,坐上了皇位。
朝臣們的說法則更加文雅,隻說先帝一脈,才是天命所歸。
至於章憲太子,時也,命也,差些氣運。
“外頭都在這麽傳。”
湘蘭的聲音拉迴楚清音縹緲的思緒,她繼續道:“隻是陛下下令不許再談論此事,故而風聲小了許多。”
“原來如此。”
楚清音若有所思,原來這幾日裴元淩焦頭爛額,是在忙這檔子事。
自己雖然落得清閑,當為人妃子的,還是要有些眼力見兒,必要時候該去關心關心陛下才是。
“你去備些糕點,我去瞧瞧陛下。”楚清音吩咐道。
聞言,湘蘭立馬去辦了。
楚清音也沒閑著,起身迴房中換了一身湖綠色的煙羅裙衫,腰係一隻鴛鴦香囊,清雅素淨地出了門。
宸安宮。
“貴嬪娘娘您來了,陛下他……”
掌事太監陳忠良瞧見喬貴嬪遠遠走來,忙迎了上去,麵露難色道:“貴嬪娘娘,您不如先迴去吧?眼下陛下正在與首輔大人議事,不宜見您。”
陳忠良向來不會攔著自己見裴元淩,想來此刻的確有要事商議。
“那是我來的不巧了。”
她抬眼望向宸安宮緊閉的書房門,輕聲道:“既如此,那我在偏殿等會兒,想必陛下與陸大人也不會商議太久。”